玉米膜下滴灌技术在辽西地区应用研究

2017-06-27 12:17宫晓红
农业科技与装备 2017年3期
关键词:膜下滴灌辽西地区节水

宫晓红

摘要:辽西地区是我国最缺水的地区之一,玉米在辽西地区粮食作物生产中占有不可替代的地位。膜下滴灌技术的引进与应用,为当地雨养农业、旱作农业提供了一条新的节水途径。介绍辽西地区膜下滴灌技术的引进与应用效果,结合项目实施分析该技术的经济效益,分析膜下滴灌技术推广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玉米;膜下滴灌;节水;辽西地区;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S275.6;S5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161(2017)03-0033-02

辽西地区地处我国东北四省春玉米主产区。该地区玉米一年一熟、广种薄收,年种植面积约占辽宁省的2/3,平均单产6 000 kg/hm2左右,在辽西乃至辽宁粮食作物生产中占有不可替代的地位。由于玉米种植需水较多,从播种、发芽、出苗直至成熟的整个生育期内,除了苗期需要控制水分进行蹲苗外,从拔节期到成熟期均需要满足玉米对水分的需求才能保证玉米的正常生长发育,而辽西地区恰好地处我国最缺水的地区,雨养农业、旱作农业成为这一地区的典型特征。膜下滴管技术的引进与应用,为玉米生产提供了一条新的节水途径,为促进当地农业可持续发展和农民增收提供了技术支持。

1 膜下滴灌技术的引进与应用

膜下滴灌技术是将覆膜种植与滴灌相结合,在滴灌带上覆盖一层地膜的高效节水灌溉模式,也是地膜栽培抗旱技術的延伸与深化。该技术的核心是通过滴灌带将水直接滴于玉米根部,按需供水,无深层渗漏,666.7 m2灌水量不足10 m3,可以明显提高水分利用率,特别适合辽西地区干旱半干旱区域玉米种植生产使用。

辽宁省于2011年开始启动实施千万亩滴灌节水农业工程,引进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相关技术装备,旨在促进辽西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增产增效和农民持续增收。实践证明,膜下滴灌节水技术推动了传统农业用水方式的新转变:一是实现了从大水漫灌向浸润式灌溉方式的转变。采用膜下浸润式滴灌方式,每个灌溉滴头的浸润半径保持在30~50 cm,不会产生深层渗漏和地表径流,土壤不会板结,团粒不被破坏,水分保持适宜,土壤通气良好,有利于玉米根系的生长发育,且节省大量农业用水。二是实现了从浇地向浇作物的转变。作物棵间无水,膜内水分很少蒸发,可最大限度地减少水分蒸腾损失,提供灌溉用水效率。三是实现了从单一浇水向浇营养液的转变。将营养液随水一起滴到玉米作物根部,不仅减少施肥环节,而且可以高效利用水分和养分。

2 膜下滴灌技术试点情况

膜下滴灌作为一项新型节水技术,已在辽西地区得到一定范围的应用。2014年,辽宁省农机质量监督管理站和辽宁省农业机械化研究所在辽西地区联合实施了省财政厅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玉米节水灌溉机械化播种作业技术推广》,示范面积1 333.3 hm2(2万亩),辐射面积1.33万hm2(20万亩),其中朝阳县木头城子镇和国营朝阳县贾家店农场各示范面积333.3 hm2(0.5万亩),辐射面积0.67万hm2(10万亩);阜蒙县于寺镇示范面积666.7 hm2(1万亩),辐射面积0.67万hm2(10万亩)。试验表明:采用膜下滴灌技术能够部分解决辽西地区农田干旱问题和地下水资源浪费问题,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明显。

1) 节本增产。采用膜下滴灌技术可使玉米666.7 m2平均产量达到900 kg,与地面灌溉相比平均增产100 kg左右,同时,新增地膜费40元,滴灌带和支管更新费200元,节省电费23元,减少灌溉用人工费用150元,实际净增收113元左右;与旱地玉米比较,采用膜下滴灌的玉米666.7 m2平均增产750 kg以上,同时新增滴灌带和支管更新费200元,新增电费60元,新增灌溉人工20元,实际净增收1 070元左右。

2) 省水保墒。在节水方面,单眼机井滴灌、喷灌、漫灌的控制面积分别为33.33 hm2、16.67 hm2和4.67 hm2,滴灌比管道灌溉节水55%,比漫灌节水80%,不仅节水效果明显,而且可以减少深层渗漏,防止土壤次生盐碱化。此外,虽然玉米采用膜下滴灌方式只比地面管灌666.7 m2多收入113元左右,经济效益并不显著,但可节水140 m3,节水效果显著,而且覆膜土壤0~14 cm含水量比常规地块高出14%以上,具有保墒效果。

3) 节肥省药。在节肥方面,由于肥料与水混合后一同随滴灌水流送达作物根系,水肥更易被作物吸收,追肥期间可提高肥效利用率20%以上,并可防止土壤板结,减少化肥对环境和土壤的污染,有利于作物发育生长。在省药方面,由于水在管道中封闭输送,避免了水对虫害的传播。另外,地膜两侧较干燥,无湿润的环境滋生病菌,因而除草剂、杀虫剂用量明显减少,可省农药10%~20%以上。

3) 增温保墒。采用膜下滴灌技术年可增加有效积温240 °,相当于提高一个积温带,延长生育期10~14 d,进而可以选种生育期长的高产作物。

4) 提质增效。在玉米收获期,采用膜下滴灌技术的玉米成熟度好,平均含水量比常规玉米低8%以上,籽实质量高出常规玉米一个等级以上,同时,采用膜下滴灌技术可以实现免耕免铲,人工管理面积提高8倍以上,节省大量人工。

3 膜下滴灌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膜下滴灌技术具有一定优点,但在农业生产应用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各地生产水平不均衡,农民对膜下滴灌技术接受程度不一。二是滴灌管、地膜等投入成本较高,在粮食价格波动情况下,经济效益不明显,影响大面积推广应用。三是管理难度较大,滴灌带循环利用不便。四是存在残膜回收难、污染农业生态环境问题。五是对膜下滴灌水、盐、热运移的定性和定量关系研究得不够深入。六是节水灌溉产品市场存在无序竞争,产品质量良莠不齐。针对以上问题,需要采取有效措施,促进膜下滴灌这一先进技术的推广应用。

1) 因地制宜推广膜下滴灌技术。近年来,辽西地区持续干旱,严重影响当地农业生产。在降雨量明显减少、地下水位逐年降低的条件下,依靠水浇地实现农田灌溉难以大面积有效实施也难以为继。为了保证粮食生产和农民收入,一方面需要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农民节水意识,合理利用有限的水资源,千方百计提高水利用率。二是膜下滴灌技术是目前世界上公认的先进节水灌溉技术,应在有条件的地区加大推广应用力度,保障农业可持续发展。

2) 规范膜下滴管技术产业市场。因考虑到膜下滴灌技术主体材料——地膜使用后的回收及可能导致的残膜污染问题,国家规定传统地膜的厚度应大于0.008 mm,但很多商家出于利益驱使,采用大量回收垃圾塑料制作超薄地膜低价售卖,极大地扰乱了市场秩序,危害着生态环境和人们身体健康。对此,工商、税务等执法部门应加大对超薄地膜的执法力度,使地膜市场重返健康有序发展的正轨。

3) 加强工程管理和水资源管理。在膜下滴灌技术应用过程中,普遍存在重建设、轻管理问题。管理粗放,滴灌带无法重复利用,造成资源的浪费和成本的增加,难以达到节水、增产、增效的目的,因此,应加强工程建设管理,严格执行相关标准,按照“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施工、统一标准、统一管理”的“五统一”标准组织施工。强化工程建后管理,实行双层承包管理,做到责权利相统一,使水利设施能够得到及时维护和保养。加强农业灌溉用水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科学分配使用水资源。用制度和经济措施约束用水者,为发展节水农业提供制度保障,促进膜下滴灌高效节水项目成功推广。

4) 建立健全技术服务体系。总结膜下滴灌成功经验,开展节水灌溉技术创新,加快节水灌溉先进推广应用。开展适宜品种高产栽培模式和水肥耦合技术研究,制定合理灌溉施肥制度。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对基层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培训,提高其专业素质和技术水平。生产企业要注重产品售后服务,开展技术培训,使农民掌握先进适用膜下滴灌技术。

参考文献

[1] 苟陕妮.吉林省玉米膜下滴灌技术推广应用情况及建议[J].现代农业科技,2013(1):60-61.

[2] 李铁男,刘云涛,李莹.黑龙江省玉米膜下滴灌技术推广成效及趋势分析[J].现代农业科技,2011(21):105-107.

[3] 郭亚明.玉米膜下滴灌技术的推广与应用[J].工程技术(文摘版),2017(3):00101.

[4] 李毅,王文焰,王全九.论膜下滴灌技术在干旱—半干旱地区节水抑盐灌溉中的应用[J]. 灌溉排水,2001(2):42-46.

猜你喜欢
膜下滴灌辽西地区节水
玉米膜下滴灌栽培技术探析
干旱区田间高效节水工程的最优设计
张媛媛出席2016年度节水论坛
浅议太仆寺旗地区发展玉米膜下滴灌的必要性
节水必备水袋
洮南市秉承膜下滴灌技术促节水增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