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毒:历经艰难,告别白色恶魔

2017-06-27 13:27马志国
女性天地 2017年6期
关键词:吸毒者毒瘾戒毒

马志国

他是怎样戒毒成功的

宋玉生原本开出租车,每天穿梭在大街小巷里,后来因为染上毒品,掉进“泥沼”里无法自拔。他痛苦不堪,想到了自杀,是妻子把他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

在妻子的陪伴下,宋玉生走进了戒毒所,可是两次戒毒都以失败告终。妻子鼓励他:“我们慢慢来,下定决心,不可能戒不掉!”妻子的支持让宋玉生有了信心,他开始思考,为什么前两次没有戒掉?

他翻阅资料,了解到许多人戒得了毒却戒不了瘾,心瘾是复吸的关键,他下定决心戒除心瘾。

第三次走进戒毒所,宋玉生碰到两个男人在聊吸毒,他听得难受,毒瘾一阵阵发作。事后他想:这样不行啊,听见别人聊就受不了,出去可怎么办?!他决定不再躲避,别人聊,他也跟着聊。刚开始的时候特别难熬,不仅心发颤,手哆嗦,汗珠子也一个劲儿冒,但他坚持着对自己意志的挑战。第二次聊的时候,他平静了一点,第三次好多了,后来再和别人谈起就没那么难受了。

在经历了三年的磨练和苦熬之后,宋玉生终于战胜了心魔,戒毒成功。这得益于医生、妻子还有亲友的理解和帮助。宋玉生说:“我很幸运,因为周围的人都没有嫌弃我,他们理解我,主动地和我交流。在戒毒期间,我每次请求他们帮助时,他们都会以最快的速度来到我身边。”后来,宋玉生写了《我的28岁和白色恶魔》一书,介绍自己戒毒的经历,他说想以此来警醒世人。

心理戒毒是关键

宋玉生戒毒成功的故事和所有戒毒成功的故事一样,给我们深刻的警示:只有戒除心瘾,才能真正地戒毒。

毒癮的主要特征,一是生理上的依赖性,叫做生理毒瘾;二是心理上的依赖性,叫做心理毒瘾,也就是平常说的心瘾。心理毒瘾是心理上对毒品的一种主观渴求和继续使用的强烈欲望。这种心理毒瘾让人对毒品及其相关事件特别敏感,看到以前吸毒的地方,看到毒友勾引再吸的眼神,看到有人拿出毒品纸包和锡纸,看到用过的注射器,甚至听到毒友谈论毒品,心里就像猫抓一样难受,就会产生再吸一次的冲动,很容易导致复吸。

因此,戒毒不仅要生理戒毒,更要心理戒毒。在戒毒过程中,首先要渡过急性戒断反应期,这一过程就是生理戒毒,也叫做脱毒。脱毒就是解除吸毒者生理上的戒断症状,脱离毒品成瘾造成的生理上的痛苦,为下一步的康复打下基础。更重要的是心理戒毒,也就是戒除心瘾,叫做脱瘾。脱瘾是通过长期地治疗和康复,消除吸毒者的毒瘾,解除其对毒品的心理依赖,重新步入社会生活。很明显,脱毒不等于脱瘾,脱毒与脱瘾是戒毒过程的两个阶段,脱毒是脱瘾的前提,脱瘾是脱毒的继续和巩固。戒毒先要脱毒,更重要的是脱瘾。

脱毒容易,脱瘾难。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吸毒者身体脱毒已有很多有效的方法,比如美沙酮递减戒断,一般5至7天就可以生理戒断。而吸毒者对于毒品的心理依赖,却很难马上戒断。有人推算,生理戒毒阶段只需要 20%的精力,而心理戒毒阶段却要80%的精力。可见,心理戒毒是戒毒的关键。有些人就是因为过不了这一关而导致复吸。

心理戒毒历经艰难曲折

复吸,是指吸毒者在经过戒毒治疗后,又开始使用脱毒前所依赖的毒品的行为。导致戒毒者复吸的原因有很多:一是戒毒者决心的大小。这对其日后是否复吸有直接的影响,决心不大,意志薄弱,是复吸的重要心理因素。二是戒毒治疗效果的好坏。如果脱毒治疗效果不佳或戒毒不彻底,戒毒者只得到脱毒阶段的治疗,而没有进行康复与重归社会阶段的帮教,没有真正脱瘾,就很容易导致复吸。三是稽延性生理戒断反应的轻重。经脱毒治疗后,戒毒者的许多生理遗留症状还长期存在,如果戒断反应严重,就容易故态复萌。四是诱发因素的多少。吸毒多具有团伙性,戒毒者一旦离开戒毒机构回到社会,如果旧环境、老毒友等诱发因素较多,容易经不住诱惑而复吸。五是社会支持因素的强弱。社会支持因素包括社会的支持、家庭的支持、亲友的支持,等等,这是戒毒者杜绝复吸的重要力量。如果缺乏足够的支持,戒毒者就容易复吸。

有关调查数据显示,99%的戒毒者都会复吸。我们不必拘泥数字,绝大多数吸毒者都会复吸的确是事实。可是,复吸不等于戒毒失败。复吸,意味着心理戒毒要经历一个艰难曲折的过程。这个过程是一种心灵的考验,经受住了这一考验,真正不再对毒品有心理依赖,才是戒毒成功。

至此,我们看到了禁毒戒毒的艰巨性、长期性、复杂性,看到了心理戒毒是一场心灵上的艰难曲折的持久战。戒毒者复吸并不是不可救药。一方面,戒毒者本人不要因为复吸而对自己丧失信心,坚信自己能够经受住考验,另一方面,社会和家庭对复吸者更不能嫌弃和歧视,而要给予充分的理解和支持,帮助他们走过心理戒毒的艰难历程。

艰难的历程怎样走过

首先,需要顽强的个人自救。

心理戒毒,就是戒毒者在生理戒毒的基础上,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作用,积极接受各种治疗,最终从心理上摆脱毒瘾。就是说,心理戒毒不是被动的,而是一个主动挑战自我的过程。心理戒毒成败的关键,在于个人是否有顽强自救的意识和信念。

当然,个人的顽强自救也要讲究心理策略。比如,“保证每个今天不吸毒”,就是行之有效的一个策略。平时,人们对戒毒要求都很高,一说戒毒,就说一辈子不再吸毒。一辈子的事太难保证了,为此,美国的互戒协会提出新观点:保证每个今天不吸毒!一个“今天”不吸毒,就有一次自我奖励或家人鼓励,有助于增强信心,坚持下去,最终成功。再有,善于借助社会支持系统的力量,也有助于自救。

其次,需要有效的心理治疗。

戒毒者在心理戒毒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的心理反应。应该根据戒毒者不同阶段的心理反应,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治疗。

一是情绪消沉阶段的心理治疗。处在这一阶段的戒毒者总是以失败者自居,觉得愧对家人,愧对社会,觉得自己前途渺茫,对未来的生活失去信心,因而总是处在绝望悲观的心境中。对此,应对其进行有效的榜样激励,使其树立信心,看到前途。二是心理矛盾阶段的心理治疗。这时候,戒毒者一面想洗心革面,一面又缺乏信心,犹豫徘徊,不知何去何从。对此,应给予他们及时的疏导,进行战胜挫折自立自强的教育,使其认识到戒毒也是一种人生考验,增强戒毒的决心和信心。三是自我承诺阶段的心理治疗。这时候,戒毒者坚定了摆脱毒瘾的信心和决心,并能较好地服从管理与指导,积极参加各项活动。对此,应不失时机地利用集体教育的优势,鼓励他们制定个人心理戒毒计划,让他们互相帮助,互相监督,互相感受彼此的鼓励和支持;争取并接受家人的关心和爱护;学会如何排解心理忧烦,做好回归社会的心理准备,树立强烈的自我保护意识。四是重塑自我阶段的心理治疗。处在这一阶段的戒毒者,已经或即将回归社会。此时他们已经具备了较强的自律意识,同时也希望别人能真正理解自己。对此,社会和家庭应以爱护理解的态度,解决其就业、就学及其他生活问题,帮助他们尽快适应社会。社区或单位应创造条件,让他们参加戒毒宣传或自助活动,专业人员应定期回访,指导他们巩固心理戒毒疗效,彻底戒毒成功。

心理治疗方法很多,各种方法因时、因地、因人而异。但根本目的都是通过心理干预,使吸毒者最终脱瘾。目前,还有一些专门的脱瘾技术。比如,北京市劳教局的毒品脱瘾训练,就是脱瘾的有效措施。

最后,需要全面的社会支持。

心理戒毒,还要充分发挥社会支持系统的作用。所谓社会支持系统,包括社会、家庭、亲友诸多方面。心理戒毒成败,往往与此密切相关。根据调查,一些戒毒者在戒毒所时感到比较安全,却非常担心一旦出了戒毒所,无法承受亲人冷淡的目光和社会无情的拒绝,就会抵挡不住诱惑又复吸。因而,戒毒者非常渴求社会和家庭的关心和支持。为此,我们应该为戒毒者提供强有力的社会支持。

社会支持包括很多方面。首先是全社会综合治理,进一步强化禁毒工作,创造有利于心理戒毒的社会环境。其次是正确对待戒毒者,周围的人要给予戒毒者精神和道义上的支持,特别要正确对待复吸者,不能对复吸者失去信心,应该给复吸者更多坚定的信任和支持。再次是创办和完善有关专业机构,为戒毒者在心理戒毒阶段提供必要的专业指导和心理支持。专业机构与戒毒者建立固定的联系,进行定期的随访和检查。最后是帮助戒毒者回避诱因环境。心理戒毒,最终就是心理经受得住诱惑,所以,靠长期逃避诱惑不是办法。在心理戒毒的一段时间里,应帮助戒毒者避开诱因环境。有人提出戒毒关键在“戒圈子”,就是这个意思。这在心理戒毒的特定阶段,也是一种重要的社会支持。

猜你喜欢
吸毒者毒瘾戒毒
戒毒人员外出探视管理及戒毒人员意见调查分析
拒绝“毒”侵要打持久战
吸毒者
小说治愈毒瘾
吸毒者——挣脱双重魔影的笼罩
吸毒得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