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学路上

2017-06-27 22:48三三妈
女性天地 2017年6期
关键词:布丁读书会零花钱

三三妈

这天中午临上学,忽然想起第二天有事,午餐要三三自己解决,于是提醒她明天上学带上钱,在外面吃饭。接着又想起一件事:“哎呀,我很久没给你零花钱了!”“不要。”三三淡淡地说,“我手上还有钱。”

从小学开始,跟三爸商量,要怎么给三三零花钱?有些家里是奖励制:在学校得了100分,奖励10元钱;在班上考试前三名,奖励10元钱;老师发了奖状,奖励10元钱……也有些家庭通过做家务给零花钱:扫一次地,奖励1元,洗一次碗,奖励2元……对我们而言,感觉都不合适。在校学习是学生的本分,换句话说,像成年人必须工作一样,是他们应尽的义务,学习成绩好与坏,本身就是对他们的奖励与惩罚,无需再用给钱的方式强化。更何况,影响成绩除了自身努力,还有其它因素,不能一以概之,唯成绩论。至于家务,原本就应当是一家人承担的责任,如果还需要用钱去奖励,那岂不是变成了为爸妈打工?国外有金钱奖励的家务,那是因为他们有些家务非常繁重,而且一家几个孩子,为了鼓励大家自行选择较重的任务,所以用给钱的方式,而我们家里只有这一个孩子。对了,还有俩猫。

讨论到最后,决定选择固定金额加成长指数的方式,简单来说,就是从一年级起,每月给十元零花钱,年龄长一岁,每月零花钱增加五元。不过这种方式很快就被三三拒绝了,不是因为她嫌钱少,而是因为她“不缺钱”。那她的钱是从哪儿来的呢?大额进账来自于过年,亲戚朋友的压岁钱是一笔不小的数目,足够她有限的开销使用;小额进账来自学校帮同学画怪兽升级,一张一元,这是同学主动提出来的,她也欣然接受。刚开始,我们有些忐忑,同学间这种自愿的交易行为会不会被有些家长认为不妥?反复考虑后,决定让他们自行解决,如果遇到家长投诉再说。与此同时,我也借班级春游出现借钱问题,组织了“理财”主题班级读书会,选用《小狗钱钱》这本书,同时通过分组游戏方式,帮助孩子们理解什么是钱,钱的作用有哪些,怎样才能挣到钱……

在女儿两三岁的时候,我就已经用她能理解的方式,让她明白每样商品都有不同的价值,想要获得一样东西,必须付出等额货币。比如自动售货机,自己投入硬币买东西更像是一种游戏;还有不同物品的价值如何对比,我用了她能理解的物品作为参照物—小布丁雪糕。一只小布丁当时5角钱,一根老冰棍就可以换两只小布丁雪糕,而一个芭比娃娃可以换两百多只小布丁!这样一说,她立刻明白了每种东西的价值在自己心目当中大概的位置,至于要不要买,当然会在小脑瓜里进行比对衡量。

小学以后,有了零花钱和压岁钱,这些钱怎么花,也是一个大问题。虽然她已经有了自己的衡量标准,但孩子的自制力尚待加强,社会经验不够,很容易被鼓动与忽悠,所以这笔钱的用法,我们也有“约法三章”。第一點,就是必需品和学习用品由我和爸爸出钱,如果是她垫付,我们之后会原价还给她;第二点,就是超过一定金额(当时是50元)的物品,如果要购买,需要经过爸妈同意;第三点,就是钱可以“生钱”(理财读书会时已经教会了他们简单的理财方式及原理),所以大额压岁钱以她名义开户,在银行存起来,以后需要再用。剩下的钱都由她自行处置。

这样一来,已经有了金钱观念的女儿,对于自己可以自由控制的钱,反而不会乱花,所以就攒起一个小金库,以至于我忘记按约给她支付零花钱,她都毫不在意了。

你对于培养孩子的“财商”有什么高招儿呢?欢迎给杂志社投稿来分享一下吧!

猜你喜欢
布丁读书会零花钱
爸爸的读书会
小学高年级班级读书会实施策略初探
当“读书会”成为一门生意
神奇的统计表
我的零花钱
迷你布丁
布丁三贱客
零花钱小测试
小布丁大显身手
漫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