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东机场一次低云低能见度天气气象服务总结

2017-06-27 19:40关毅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7年18期

关毅

摘 要:2016年10月27日下午起浦东机场发生了持续的低云低能见度天气过程,从14:30至22:17云底高度在100米以下,且19:42至22:00间云高低于60米,期间能见度最低时300米,机场在19:49-22:56间启动了CAT II运行程序。本次天气过程对本场航班起降造成一定影响,现对本次天气过程进行回顾总结。

关键词:浦东机场;低云;低能见度;平流;锋前

1 概述

上海浦東国际机场位于上海东部,紧邻东海。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受海上水汽影响较大,如果恰逢长时间降水天气以及适当的流场条件,气压系统在空间上的特定配置使暖湿气流得以流经浦东机场,则会发生严重低云低能见度天气过程[1],给航班起降、机场运行造成较大影响。

浦东机场35R/17L跑道提供仪表着陆系统Ⅱ类运行,根据规定[2],II类精密进近着陆标准为:(1)600米>使用方向跑道视程(简称RVR)≥350米;(2)60米>云底高度≥30米;(3)当跑道视程或云底高度快速下降并等于或小于1000米、80米时;(4)起飞最低

标准,使用跑道视程大于或等于350米。

2 天气过程概述

2016年10月27浦东机场受长时间降水积累水汽影响,14:30云高下降至100米以下,19:42后云高下降至60米以下,并维持了若干小时,22:30后云底高迅速上升至标准以上。机场在19:49至22:56间启动了CAT II运行程序(期间能见度最低300米)。次日凌晨本场云高又一度下降,最低云底高120米(28日03:00时)。

3 天气系统形势

地面:下午时上海处于暖湿气流形成的低压倒槽前部,地面风场为稳定的偏东风;傍晚后低压倒槽逐渐分离出低压系统,并不断移向海上区域,地面风场转为东南风;22:00后低压继续东移,地面风场顺转为偏南风;后半夜随着低压持续东移,本场转为低压后部控制,地面风转为偏西风,之后低压完全移出,冷气团开始控制本场范围,地面风转为西北风。

高空浅层:存在有明显的低压系统与地面系统对应,低压的东南部有明显的暖平流,低压后部有明显的冷平流南下;而气压系统的东移,也导致了暖平流向冷平流过渡。

探空图:中低层湿度大,近地面层有弱逆温。

4 服务保障情况

此次天气的发生,当班预报员做出了及时及准确的预测,并提前较长时间向塔台、近进管制以及各个相关单位进行了通告。在天气要素较差情况下,服务保障工作进行有序,较大程度避免了对浦东机场航班起降造成严重影响。本次天气过程服务流程如下:

15:20 云高100米

预报员预见到后期本场云高将会继续下降,通知塔台本场在17:30后云高将会开始降低,且有可能降低至60米以下,提醒塔台提前做好应对,并告知其本场预报员会不间断对要素变化进行监控,一旦发现云高有显著降低的趋势,将会再次通知。同时将相关信息告知来电询问的上海近进管制员以及气象中心总值班领导。

18:12 云高90米

发布低云机场警报,通知塔台、区域预报室及其他相关用户,本场18:30后云高将会降低至90米以下,且后期云高最低将低于60米,同时建议塔台即时做好执行 CAT II程序的相关应对措施。并与区域预报室持续保持联系,对相关要素变化进行会商。

18:39 云高80米,塔台通知本场开始进入CAT II准备程序

通知本场观测员、区域预报室、区域预报室青浦席位、中心总值班领导告知本场进入CAT II准备程序,通报相关要素现状。同时密切关注云高变化趋势,并持续接听用户电话接受咨询。

19:49 云高50米,塔台通知本场开始进入CAT II程序

通知本场观测员、区域预报室、区域预报室青浦席位、中心总值班领导告知本场进入CAT II程序,通报相关要素现状。同时密切关注云高变化趋势,并持续接听用户电话接受咨询。

20:00 云高50米,主导能见度1600米

更新低云机场警报,通知塔台、区域预报室、区域预报室青浦席位及其他相关用户,本场即时起云高将维持在60米以下。并与区域预报室持续保持联系,对相关要素变化进行会商。

21:00 云高30米,主导能见度600米

通知塔台,本场受平流水汽影响,主导能见度已经降低至1000米以下,但后期跑道视程不会低于350米以下,并持续接听用户电话接受咨询。同时与区域预报室进行电话会商,统一对外通报内容。

22:00 云高50米,主导能见度3000米

通知塔台及其他相关用户,因为风场变化,本场后期要素将会有所好转,预计23:00后可结束CAT II程序;同时提醒用户,由于本场周边水汽仍然充沛,夜间(28日02:00后)云高仍有较大可能再次降低,本场预报员会不间断对要素变化进行监控,一旦发现云高有显著降低的趋势,将会及时通知。

22:56 云高90米,塔台通知本场结束CAT II程序

通知本场观测员、区域预报室、区域预报室青浦席位、中心总值班领导告知本场CAT II程序结束,通报相关要素现状。同时继续密切关注云高变化趋势,并持续接听用户电话接受咨询。

23:04 云高450米,主导能见度3500米

解除低云机场警报,通知塔台、区域预报室、区域预报室青浦席位及其他相关用户,本场即时起云高及跑道视程将维持在标准以上。同时提醒塔台管制员,由于本场周边水汽仍然充沛,夜间(28日02:00后)风向转为西南后,本场云高仍有较大可能再次降低,本场预报员会不间断对要素变化进行监控,一旦发现云高有显著降低的趋势,将会及时通知。

5 结束语

2016年10月27日,浦东机场发生了持续的低云低能见度天气过程。本次过程产生的原因是:(1)低压倒槽在杭州湾附近形成显著辐合区;(2)长时间降水过程,在本场附近形成持续的高湿场;(3)地面风场长时间稳定的偏东-东南气流将水汽不断输送上岸。

浦东机场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易受低云低能见度天气系统影响。现有数值模式对于此类天气的预报精度仍无法满足浦东机场各用户对于气象预报精度的要求。预报员应当结合传统预报技术经验、数值模式预报结果和各类探测资料,对未来天气形势进行综合判断,并根据天气实况及时调整预报思路,以保障机场正常、安全运行。

参考文献

[1]陈志豪,来小芳.浦东机场平流雾平流低云的预报与监测预警[C].第七届长三角气象科技论坛论文集,2010.

[2]中国民用航空总局.中国民用航空仪表着陆系统Ⅱ类运行规定[S].中国民用航空总局,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