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政治实践中的“仁”和“礼”及其矛盾

2017-06-27 05:37陈铨
神州·上旬刊 2017年4期
关键词:家语仁政鲁国

陈铨

摘要:孔子一生都在为其主张的“仁”和“礼”奔走,以期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孔子一生并未受重用,其政治实践也是屈指可数,但是为数不多的从政经历依然可以体现出孔子“仁”与“礼”的主张。

关键词:孔子;仁;礼

一、治理地方之“仁”

孔子在鲁定公九年,即公元前501年,才第一次被任命为中都宰,而当时孔子已经51岁了。孔子制定的政策在《孔子家语》中说得比较详细,其中提到“长幼异食,强弱异任,男女别涂,路无拾遗,器不雕伪。为四寸之棺,五寸之槨。因丘陵为坟,不封不树。行之一年而西方之诸侯则焉”。意思是,孔子任县长之时,老年青年幼年的人饮食有不同,体力好与不好的人也是区别地分配任务,男女各司其职,东西掉在路上也没有人拾取,器具制作注重实用性,丧葬也是追求薄葬,不破坏自然环境。因为这些措施实用有效,所以其他诸侯纷纷效仿。司马迁在《史记》中也说“孔子为中都宰,一年,四方皆则之。”“长幼异食”“强弱异任”等也实实在在反应出孔子思想的“仁”。虽然《孔子家语》记载只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孔子治理的“政绩”,但是从中孔子“仁者爱人”的思想可见一斑。

孔子一生仕鲁仅四年左右,任大司寇的时间最长,从定公十年到十三年,约三年左右。[1]《孔子家语》中对孔子任鲁国大司寇的情况有比较详细的描述。《孔子家语·好生》:“孔子为鲁司寇,断狱讼,皆进众议者而问之曰:‘子以为奚若?某以为何若?皆曰云云。如是,然后夫子曰:‘当从某子几是。”这段话的意思是孔子担任鲁国司寇审理案件的时候,会先询问众人持何种看法,当所有人发表完意见后,孔子最后斟酌给出自己的看法。因为春秋时期各诸侯国还没有形成完备的法律条文,审理案件基本上是由负责的官员独断。但是孔子断狱讼有所不同,兼听以明,不独断,在笔者看来这也是“仁”的一种体现。

二、辅佐君王之“礼”

孔子复兴周礼的愿望是十分强烈的。孔子一直认为春秋之所以会出现各国混战、社会动荡的局面就是因为礼制衰微,僭越之事频发,君不是君,臣不像臣。孔子在《论语·泰伯》中说要“立于礼”,在《论语·颜渊》中说“约之以礼”,在《论语·季氏》中说“不知礼,无以立”。可见孔子思想中的“礼”在其政治实践中得到了很充分的体现。

孔子任鲁国大司寇时,鲁国政治状况是比较混乱的,定公虚位,三卿(特别是季氏)擅权,三卿之家又是家臣垄断。孔子面对这种情况,感觉必须“强公室,抑三卿,贬家臣,使鲁国按照周礼,按照贵族等级制封建社会的秩序,治国安民,然后以‘仁政德治的鲁国为基础,扩大‘仁政影响,尊天子,服诸侯·,统一天下。”[2]而定公八年,阳货以费叛季孙氏;定公十年,侯犯以郈叛孟孙氏使得鲁国三卿十分不满。前期出于共同的政治目的,孔子与三卿走到了一起,共同出兵镇压反叛的家臣。然而当拆毁反叛家臣城堡即堕三都进展顺利时,双方矛盾开始凸显。虽然表面上双方都赞成抑制家臣,但是孔子着眼点在于公室与三卿的深层次矛盾,而三卿仅注重于自身与家臣矛盾的解决。当双方对家臣的矛盾转化为双方之间的矛盾时,势力稍弱的孔子的堕三都计划也只能搁浅,最后孔子不得不辞官离开鲁国。从孔子“堕三都”可以看出,“堕三都”根本目的还是在于“礼”,在于“尊王”。孔子希望通过贬家臣,抑三卿进而强公室,从而推动鲁国施行“仁政”并不断扩大其影响,最终得以恢复东周礼制,使天下尊王,使各诸侯臣服,再次统一东周的天下。

三、“仁”和“礼”的矛盾

我们必须肯定,孔子仕鲁的政治实践中,无处不渗透着“仁”和“礼”的色彩。长久以来,我们认为“仁”和“礼”作为孔子思想的两大核心,“仁”是基础,“礼”是手段,二者相互补充。但在笔者看来,“仁”和“礼”体现在孔子自身的政治实践上并非完美融合,而是存在矛盾至少是存在着不兼容的情况。

针对孔子的“仁”与“礼”,我们可以这样说,“仁”是由上至下的,它要求君王施行“仁政”,爱护百姓;“礼”是由下至上,它要求每个人都要恪守西周的封建等级制度,搞清自己所处的社会位置,不逾礼,不僭越。但是,如果君王“不仁”怎么办?百姓“不礼”又怎么办?

《论语·宪问》中记载过这样一个故事:陈成子弑简公。孔子沐浴而朝,告于哀公曰:“陈恒弑其君,请讨之。”公曰:“告夫三子。”孔子曰:“以吾从大夫之后,不敢不告也。君曰,告夫三子者!”之三子告,不可。孔子曰:“以吾从大夫之后不敢不告也!”这件事表现的事孔子得知陈恒杀君之后的反应。陈恒治齐,很得民心。时人歌曰:“妪乎采芑,归乎田成子。”而当时齐国国君齐简公平庸又无作为,一次内乱爆发时仍“与妇人饮檀台”[3]。后来简公逃亡舒州,被陈恒的部队追上,因为“恐简公复立而诛己,遂杀简公”[4]。之后,陈恒立简公弟为齐平公,自己为相。孔子在得知陈恒杀君之后的反应是“请讨之”。简公不仁,陈恒不礼,在这件事情上,孔子对“不仁”保持缄默,而是请讨“不礼”。也可以这么说,孔子在陳恒杀君这件事上是站在了统治者的立场上,原因无非就是简公是君,陈恒是臣,臣只能忠君,而不能反对或者替代君。孔子在“不仁”和“不礼”上并没有一个比较合适的处理办法。恽代英说过,孔子的很大缺点是“不知道到人民中间去宣传组织人民,只知道去找那些人君。”[5]因此孔子学说中“仁”和“礼”的最大弊病很大程度上在于孔子归根到底还是站在了统治者的立场上,死守“忠君尊王”,而相对忽视了天下百姓的切身利益。

参考文献:

[1]《孔子评传》 匡亚明著 齐鲁书社出版 1985年3月第1版 第68页

[2]《孔子评传》 匡亚明著 齐鲁书社出版 1985年3月第1版 第72页

[3]《史记·田完世家》

[4]《史记·田完世家》

[5]钟离蒙、杨凤麟主编《中国现代哲学史资料汇编》第一集第十册第28页。转引自《孔子评传》 匡亚明著 齐鲁书社出版 1985年3月第1版 第63页endprint

猜你喜欢
家语仁政鲁国
《史记》三家注引《孔子家语》考*①
柳季与岑鼎
《孔子家语》的成书及版本流传
斐然成章,不知所以裁之
孟子说仁德
《孔子家语》话真假
那一天
鲁国的军事家冉求
《论人民民主专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