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双创”背景下如何做好文科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

2017-06-27 02:11靳利粉金灿灿
神州·上旬刊 2017年4期
关键词:文科双创群体

靳利粉?+金灿灿

摘要:在“大众创业、万中创新”的双创理念已在全社会蔚然成风的背景下,为更快实现“以创新引领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的目标,缓解大学生就业难题,培育大学生正确的创业就业观,就不可忽视占大学生群体1/3的文科大学生,因为他们是非常感性的一个群体,想象力丰富,做事灵活;表达能力强,善于沟通;文字能力强,有全局观念;感受力强,知识面广;洞察力强,善于整合资源。因此,各高校在不断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过程中,如何做好这类群体的创新创业教育,对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国梦至关重要。

关键词:双创;文科大学生;中国特色创新创业教育体系

1.“双创”的提出

双创,即“大众创业、万中创新”。2014年9月,李克强总理第一次公开发出了“大众创业、万中创新”的号召。次年3月,李克强总理又在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培育和催生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动力。同年6月,在国务院颁布的《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措施的意见》中也明确指出,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培育和催生经济社会发展新动力的必然选择,是扩大就业、实现富民之道的根本举措,是激发全社会创新潜能和创业活力的有效途径。习近平总书记也强调指出:“创新是社会进步的灵魂,创业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改善民生的重要途径。”

2.“双创”的基本原则

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根本是在全社会广泛开展以创新为核心的创业教育,宗旨是弘扬“敢为人先、追求创新、百折不挠”的创业精神,目的是厚植创新文化,不断增强创新创业意识,最终目标是使创新创业成为全社会共同的价值追求和行为习惯。

3.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必要性

3.1 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

近年来,高校毕业生数量逐年增加,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也愈加严峻,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据统计,2016年高校毕业生人数达765万人,再创新高。2016年5月6日,李克强总理在人社部召开的就业工作座谈会上强调,切实做好765万高校毕业生在内的1200多万应届毕业生就业问题,必须把促进就业放在突出位置。

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已迫在眉睫,而仅靠单纯的经济增长显然已无法满足需求。新时代背景下,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根本路径就是探索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在大学生中深入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以创新创业教育提升大学生就业竞争力,以创新引领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创业是扩大就业动力有效措施,据悉,在我国,平均1人创业就可以带动2~3人就业。如果765万高校毕业生中有10%的人选择创业,就可以解决200多万大学生的就业问题。

3.2 培育大學生正确的创业就业观

在实际学习工作中,树立正确的创业就业观,是高校毕业生取得成功的根本。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就是以科学的创新创业理论和创新创业实践为内容,以培养创新型人才为目的,以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训练创业精神、提高创新创业能力为目标,最终实现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创业就业观的终极目标。

树立正确的创业就业观,可以增加他们的就业机会,可以拓宽他们的创业路径,可以激发他们的创新活力,可以放大他们的创造价值。从而让大学生自身能够在日益激烈的社会竞争中脱颖而出,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同时,也能促进经济繁荣,推动就业进步,提升就业质量。

3.3提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人才智力支撑

大学生作为国家未来经济建设的主要参与者之一,也是最具创新、创业潜力的群体之一,更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力军,必须不断增强大学生的创新创业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厚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土壤,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智力支撑。

高等学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同时,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其中,使大学生自觉地将个人荣辱和国家进步、个人梦想和中国梦紧密联系在一起。要全面贯彻促进学生综合能力提升的理念,注重激发学生的创业热情,提升学生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4.文科大学生特点

4.1文科大学生性格特点

文科大学生,即人文社科类专业大学生。相对于理工科专业而言,文科专业更多的是文学、历史学、哲学等人文学科和法学、教育学、经济学、管理学等社会学科,这些专业更倾向于培养学生感性的认知和社会化的技术,因此,文科大学生有着完全不同于理工科大学生的性格特点。

理工科大学生更加理性、缜密和严谨,他们最大的优势就是技术能力过硬。相反,文科生在技术上并没有什么优势,或者也可以说,文科生只是在社会性技术上有着相对明显的竞争力。因为文科生属于非常感性的一个群体,他们想象力丰富,做事灵活;表达能力强,善于沟通;文字能力强,有全局观念;感受力强,知识面广;洞察力强,善于整合资源。

4.2 文科大学生创业特点

(1)专业性低

虽然大学生所学专业不会直接决定他们的创业宽度,但专业基础却能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创业高度。理工科大学生选择的创业,往往更大程度上依托的是专业知识,但目前,文科大学生的创业普遍存在与专业联结不够紧密的现象,专业优势无法得到充分发挥,无法有效的依托其专业知识开展创业活动。正如我们所了解到的,创意是很多文科大学生进行创业的核心资源,而不是技术,这也是他们创业成功率不是很高的主要原因。

(2)就业难度大

当前,在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越来越大的社会背景下,相较于理工科大学生,占大学生群体比例1/3的文科大学生面临着更加严峻的就业形势,在《从招生的“工冷文热”现象看大学生就业难》和《中国需要这么多经理吗》中,也曾经用一系列的事例和数据,对文科大学生就业难的现象给出了具体分析。

(3)创业意愿高

据有些调查研究显示,大学生的创业意愿和所学专业、所具有的性格特点有着一定的联系。对于比较感性的文科大学生来说,他们的热情和激情更容易被激发,价值理念更容易被大环境所感染,因此,在当今“双创”之风不断深入的背景下,文科大学生相对于理性的理工科大学生来说,有着较高的创业意愿。endprint

(4)思想意识灵活

因所学专业更偏向于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文科大学生有着丰富细腻的情感,他们更容易发现和捕捉新的事物,他们的适应能力和反应能力也相对较强,因此,文科大学生创业时更能发挥文笔好、思维活跃、交往能力强的特长,他们的创业项目与社会生活联系更为紧密,也更加注重创意。

5.文科专业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

5.1分类施教

大学生创新创业一直以来都是高等学校研究领域中的热点话题,各级地方政府部门都在不遗余力的营造创新创业的氛围,无数专家学者都在研究着创新创业的方方面面,但是当前各高校很少有高校开展针对文科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这导致文科大学生很难在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发挥特长。

就文科大学生而言,他们的创业项目有着很大的局限性,有政府创业政策更偏向理工类、社会对文科类创业项目不是特别认可等社会性因素,也有文科类创业项目缺少技术支撑等人文性因素,还有着很多高校都缺乏有针对性的、区分性的创新创业教育,无法满足文科大学生需求的客观因素。这也是文科大学生创业率和创业成功率一直比较低的原因。

5.2因材施教

各高校要紧紧围绕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以及教育部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总体部署,坚持因材施教的原则,开展普遍性教育与针对性教育相结合的创新创业驾教育。目前,各高校的普遍式教育体系相对比较完善,而在针对性教育上有不同程度的欠缺。

具有创业意向和创业潜质的学生,是促使创业活动成功的重要群体,是激发创新活力的特殊群体,是推动国家经济发展的潜在群体,因此,做好这个群体的创新创业教育,为他们提供针对性的指导,激发他们的创新创业热情和激情,是提升他们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的有效手段。

5.3目的明确化施教

(1)培养创业精神

创新创业教育并不是企业家速成教育,也不是促使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毕业后成为大大小小的老板,更不是帮助大学生创业不要失败。创业就是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做自己最擅长的事,做自己最熟悉的事,做自己就最有人脉的事,做未来即将兴旺的事。创业精神以企业家精神为价值引导,主要是首创精神、冒险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的集中体现,创业是创造价值、传递价值、获取价值的过程。真正的创业者应该具备责任承诺和决心,领导力量、商机敏感,对风险、模糊性和不确定性的容纳度,创造、自我依赖和适应能力,胜出的动机等综合能力,创业精神最大的特殊性就是敢于冒险和承担风险。创业是梦想、是创造、是失败、也是成功。

(2)树立创新意识

创新是以新思维、新发明和新描述为特征的一种概念化过程。起源于拉丁语,它原意有三层含义,第一,更新;第二,创造新的东西;第三,改变。创新是一种用充满想象力的方法来解决问题。创新在创业中主要体现在产品/服务的创新、商业模式的创新和品牌营销的创新。创新是企业生存的关键。

创新意识决定了大学生的创业激情、创业高度和创业能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必须帮助学生树立牢固的创新意识。树立创新意识就是要营造氛围,鼓励倡导学生天马行空的创新举动;要开放心态,充分发挥学生想象力,跳出原有思维框架;要加强锻炼,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解决问题;要满足需求,创新来自于需求,也要为需求服务;要养成习惯,培养学生坚持形成创新的思维模式。

(3)提升创新创业能力

当今社会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而决定人才质量高低的核心因素是创新创业能力。未来社会需要的是更多创造型人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首要任务就是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潜能,提高学生的创造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实现投身创业实践的学生显著增加,正如现代管理学之父彼得·德鲁克所言,“创业既不是科学也不是艺术,而是实践”。相对于理工科大学生比较擅长第一、第二产业而言,文科大学生的创业项目更倾向于第三产业,他们的创业领域也更加有局限性,这就要求高校在对文科大学生进行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上有所倾斜,有的放矢,不断扩大学生创新创业领域和水平。

6.结语

文科大学生是大学生群体中举足轻重的一个群体,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背景下,文科大学生具有专业性低、实践性弱、就业难度大、创业意愿高、思维灵活等创业特点,实现“以创新引领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的目标,就必须激发这个特殊群体的创新创业能力。作为培养大学生创新意识、创业精神和创新创业能力最有效、最实际、最直接的手段,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目前并没有系统的针对这类群体的体系,因此,各级政府部门和教育工作者应当这对文科大学生都有特点,因材因地施教,实现文科大学生群体的全程、全员和全方位创新创业教育。

参考文献:

[1]卢威,邱法宗,袁斯经.文科大学生创业的现实意义、制约因素与改进策略[EB /OL ].https://www.sinoss.net/show.php?contentid=34934.

[2]符茂.“双创”背景下大学生创业能力现状与培养策略分析[J].现代交际.2016 (03):125-126.

[3]赵会利.“双创”背景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J].中国成人教育.2016(22).100-102.

[4]冯磊,曹英,王蕊.创业技能教育对大学生创业意愿的影响研究[J].企业经济.2011(3).75-77.

[5]邱法宗.成甜.关于人文社科类大学生的创业问题.[J].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综合).193-195.

[6]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Z].2015.

作者简介:

靳利粉(1988.12)女,单位:河南大学艺术学院,职称:助教,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金灿灿(1991.09)女,单位:河南大学第一临床学院,职称:助教,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endprint

猜你喜欢
文科双创群体
高淳区以侨联双创基地 助推“双创”孵化成长、孕育未来
“双创”浪潮方兴未艾
通过自然感染获得群体免疫有多可怕
“群体失语”需要警惕——“为官不言”也是腐败
豆文科作品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孙文科
关爱特殊群体不畏难
特殊群体要给予特殊的关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