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背景下教师的基本素质研究

2017-06-27 13:03郭燕芬
神州·上旬刊 2017年4期
关键词:素质培养教师素质新课改

郭燕芬

摘要:课程改革的背后代表着时代对人才综合素质的要求。而教师作为传授知识的主体,可以说很大程度上直接决定着人才的质量。这样的大环境下我们可以看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已经刻不容缓。所以,在这样的一个大环境下,教师的重要性再一次凸显出来。2001年6月,国家教育部颁布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正式吹响了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号角。新课改背景下也对教师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

关键词:新课改;教育论;教师素质;素质培养

在知识经济体系和多元文化格局逐渐形成的时代背景下,国家综合国力竞争的核心要素逐渐转变成了人才的竞争。可以说人才的竞争是实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伟大复兴的中流砥柱。在回顾分析了当前教育领域的大环境后,本篇论文把研究目标聚焦到了新改背景下的教师素质这一课题上。

一、新课改综述

(一)新课改的基本概念

新课改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简称。追其根本,新课改背后更重要的意义有两个。一是让新课程标准下的课程内容符合时代,二来也是对教师的教学手段和教学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下面就将围绕这两点展开论述,来讨论一些新课改和新课改背后一些因素的关系。

(二)新课改的总体目标

就目前的情况来说,新课改的目标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点:

第一,具有爱国精神,热爱中国共产党,拥护社会主义现代化,维护国家尊严,保守国家秘密,继承中华名族的优秀传统,树立为名族振兴和国家进步贡献自己力量的志向。

第二,具有法制意识和社会责任感,自觉遵守国家法律法规,自觉履行公民的义务,维护社会公德,匡扶社会正义,能够对自己所做的事负责。

第三,具有一定的学习能力,能够在时代的发展变化中不断适应,具有学习时代所需技能的能力,具有初步的收集、处理、吸收信息的能力。

第四,具有强健的体魄,能够学会在日常学习之余锻炼自己的身体,具有健康规律的生活作息习惯和良好的精神面貌。

二、新課改背景下提升教师素质的具体措施

(一)教育理念的培养

教育理念指的是教师在教书的过程对于教育的认识,教育理念的形成多半对教育有着主观能动性的作用。教师作为教学过程中的主要主导者,教育理念的认识直接决定了教学质量的高低,对教师的教学活动起主导作用。只有不断完善的先进教育理念,才能时刻保持对教育活动的敏锐性,保证教学活动的顺利实施。

1.新型教师观的树立

教师观指的是教师对自我的认同和自身的角色定位,它直接影响了教师对自身义务和责任的认识。而所谓的新型教师观则对教师的角色定位提出了多种要求,要求教师不单单只是承担教学者的身份,而要能够适应新时代下教师多重身份的转变。主要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学生学习的引导者、督促者。

第二,学生学习的研究者、课程的构建者。

第三,教学过程中的终身学习者。

2.新型学生观的树立

新课改背景下的新型学生观,要求了教师对学生的观念转变,要让学生从单纯被动的接受者变成学习的参与者。这也是新课改所倡导的观点,强调学习者不应该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也应该在学习过程中表达自己的见解。换言之,就是学生要通过自身来建立对知识的理解,倡导自主学习的现代学习方式。

3.新型评价观的树立

新课改的一个重要观点就是改变传统应试教育给大众带来的用成绩去甄别学生的观念,具体可以体现在以下几点:(1)重视综合评价,淡化成绩等级,让学生的其他素质成为综合评定里的重要一环,实现评价的包容性。(2)重视个体差异性,淡化一刀切的统一标准,发掘每个学生内在的独特个性,实现评价的多样性。(3)重视评价的互动性,不再只是由老师来评价学生,学生也可对学生进行评价,甚至学生也可以对老师进行评价,让评价和被评价的对象发生转移,实现评价的交互性。

(二)专业技能的培养

1.优秀的专业知识体系

第一,学科专业知识。学科方面的知识指的自然是教师对教授科目的理解情况,主要可包括学科的知识内容、知识体系、发展过程、未来展望等等。

第二,其余学科知识。新课改中明确划分了一个学分占比最重的综合实践板块出来,就是要让当前学生的教育能够脱离课本,去实践中验证所学,做到理论与实践的融会贯通。

第三,教育科学知识。新课改背景下的教师不应只有精通的专业学科知识,应由学科知识向素质层面发展,将学科知识和教育学心理学方面的原理互相融合,互相渗透。

2.多样化的职业技能

第一,教学创新设计的能力。教学设计指的是根据所教对象来对所教内容划分基础点和难点,并制定相应教学方案的过程。在新课改背景下,对教学设计又提出了新的要求,希望教师不要只是停留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上,能够让教学由平面变为立体,对研究性学习做出了重点关注。

第二,信息收集处理的能力。随着网络的飞速发展、信息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对教学的作用逐渐加大。但是如何筛选收集与自己有关的资料,如何让搜集来的资料为自己的教学服务,这都是新课改背景下对教师信息处理能力提出的新要求。

第三,教学反思的能力。教学反思要求教师能够对自己的教学环节进行深度思考,作出一个自我评价、自我审视的过程。只有具备了一定反思能力的教师才能将一次又一次的教学过程做到内化,真正将教学转化为行之有效的经验,对日后的教学产生积极的影响。

(三)人文精神的培养

人文精神指的是将关注点回到人本身,是一种以人为本的思想。就拿教学来说,优秀的教师应该把重点回归到每个学生身上,通过表面上的成绩去探究学生背后深层次的内心世界,让人文精神成为学生成长路上潜移默化的渗透因素。新课改背景下,教师的人文素养自然是不可或缺的一环,它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敬业精神。不应把教学当做任务来看到,应该把教学当做和学生交流沟通的一种手段。

第二,仁爱精神。高层级的教育应该打破传统师生等级的框架,做到平等与尊重。

参考文献:

[1]孙丽媛.建构主义教学论与高中新课改背景下教师专业素质培养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8.

[2]车卫星.新课改背景下的中学思想政治老师心理素质研究[D].牡丹江师范学院,2013.endprint

猜你喜欢
素质培养教师素质新课改
教学反思与教学的关系
新课改下的幼儿教育策略初探
浅议高职英语教师语言基本功的提升
生物工艺实验教学特点
浅谈小学教师素质现状及提升对策
新课改对立德树人的思考与实践
也谈新课改下的课外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