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阴侧切对初产妇产后盆底功能影响的临床探讨

2017-06-28 15:57宋素英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17年20期
关键词:会阴初产妇盆底

宋素英

(元氏县医院妇产科,河北 石家庄 051130)

会阴侧切对初产妇产后盆底功能影响的临床探讨

宋素英

(元氏县医院妇产科,河北 石家庄 051130)

目的 探索会阴侧切对初产妇产后盆底功能影响,以期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1~2017年1月间接治的80例行会阴侧切分娩的初产妇作为本文研究对象,视为观察组,选择同期80例剖宫产妇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产妇产后42天压力性尿失禁、盆底肌力筛查以及盆腔脏器脱垂发生率。结果 经统计发现,孕期压力性尿失禁方面观察组与对照组并无显著性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但产后压力性尿失禁方面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差异符合统计学要求。此外,观察组患者在盆腔脏器脱垂Ⅰ期相比于对照组产妇并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产妇盆腔脏器脱垂Ⅱ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差异符合统计学要求。与此同时,观察组会阴疼痛病发率达到6.25%,明显高于对照组1.25%的病发率,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临床实践中,会阴侧切会对初产妇的盆底功能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在临床实践中结合分娩阴道侧切的具体条件,严格监控初产妇各项会阴侧切指标,将有助于降低会阴侧切对初产妇产后盆底功能的影响。

会阴侧切;初产妇;产后;盆底功能;临床治疗

盆底功能障碍是临床较为常见的一种疾病,其主要受患者盆底肌肉组织机能降低,盆腔器官发生移位,而导致功能异常,从而致使患者出现尿失禁、盆腔脏器脱垂等。盆底功能障碍较为常见的病症为粪失禁、性功能障碍或者慢性盆腔痛等等。为此,本文选择我院接治的80例行会阴侧切的初产妇以及80例剖宫产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探索会阴侧切对初产妇产后盆底功能的影响及治疗方法,为未来的临床实践与应用提供参考依据。以下是本次的临床方法。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6年1~2017年1月间接治的80例行会阴侧切分娩的初产妇作为本文研究对象,视为观察组,选择同期80例剖宫产妇作为对照组,其中观察组年龄最小者23周岁,年龄最大这40周岁, 平均年龄为(24±1.2)岁,最小孕周为39周,最大孕周为41周,平均孕周为(39±2.1)周,采用会阴侧切辅助切口,其中新生儿平均体重为(3342±622)g;对照组最小年龄23岁,年龄最大者41岁,平均年龄为(27±2.2)岁,最小孕周为38周,最大孕周为41周,平均孕周为(40±2.6)周,采用会阴侧切辅助切口,其中新生儿平均体重为(3365±651)g.观察组与对照组产妇在年龄、孕周以及新生儿体重各方面没有显著差异,符合统计学要求。

1.2 方法

对两组患者共计160例患者于其产后42天内开展临床检查,检查内容包括盆腔器官脱垂、压力性尿失禁以及会阴疼痛。具体检测方法和观察指标包括以下内容:①依据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关于压力性尿失禁临床诊断标准,采取调查问卷的方式对160例产妇进行压力性尿失禁临床发病率的监测;②针对已经发生盆腔脏器脱垂产妇,需要及时告知孕妇开展Valsalva动作,并与此同时利用POP-Q对产妇盆底脏器脱垂状态进行全面的评估,得出临床结论;③采用PHENIX盆底肌电生理检测对160例产妇的盆底肌力进行筛查检测,其中盆底肌力根据妇产科分会划分标准,共分为五级,盆底肌力低于3级的视为肌力异常,若出现疲劳度不足零的,则视为患者出现异常状态,如果阴道动态压力值低于80 cmH2O则同样视为异常。

1.3 统计学分析方法

本文采用SPSS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数据中存在的差异性满足P<0.05,具有统计学分析意义。

2 结 果

根据临床治疗眼疾,孕期压力性尿失禁方面观察组与对照组并无显著性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但产后压力性尿失禁方面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此外,观察组患者在盆腔脏器脱垂Ⅰ期相比于对照组产妇并无显著性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产妇盆腔脏器脱垂Ⅱ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与此同时,观察组会阴疼痛病发率达到6.25%,明显高于对照组1.25%的病发率,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结果详见下表1。

表1 两组产妇的压力性、会阴疼痛发生率、盆腔器官脱垂概率对比 [n(%)]

3 讨 论

在实践中,盆底功能障碍虽对患者生命安全不会带来危险,但极大的影响到患者的生活质量,对其身心健康带来诸多负面影响。对于初产妇而言,会阴侧切是较为常见的临床分娩方式,主要应用于第二产程过程中,通过会阴切口扩大阴道口,降低阴道口阻力,从而帮助初产妇顺利分娩。但会阴侧切在临床实践中会诱发产后盆底功能障碍,给产妇产后生活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由此可见,会阴侧切会对初产妇的盆底功能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在临床实践中结合分娩阴道侧切的具体条件,严格监控初产妇各项会阴侧切指标,将有助于降低会阴侧切对初产妇产后盆底功能的影响。

[1] 周 英,刘 艳.盆底肌收缩状况与妊娠早期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关系及影响因素研究[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5,14(17):1421-1423.

[2] 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会妇科盆底学组.女性压力性尿失禁诊断和治疗指南(试行)[J].中华妇产科杂志,2016,46(10):796-798.

[3] 马明华.无保护会阴接生法降低初产妇会阴侧切率的效果观察[J].《青海医药杂志》,2012,42(6):73-73.

本文编辑:吴 卫

R711.5

B

ISSN.2095-8242.2017.020.3791.02

猜你喜欢
会阴初产妇盆底
盆底肌生物电刺激在产妇盆底肌松弛护理中的应用
无保护会阴接生法降低初产妇会阴侧切率的效果
盆底仪在阴道分娩后尿潴留治疗中的应用
无保护助产在促进初产妇自然分娩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助产师对初产妇分娩疼痛的认识分析
妊娠期连续细致化护理对高危妊娠初产妇不良情绪及对剖宫产率的作用
无保护会阴助产术配合分娩镇痛对促进自然分娩的积极作用
两种盆底修复系统在盆底重建手术治疗中的效果比较
会阴侧切皮下美容缝合法在会阴侧切口缝合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无创分娩应用于初产妇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