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序贯腔镜胆囊切除治疗高龄急性重症胆囊炎的临床疗效

2017-06-28 15:57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17年20期
关键词:经肝胆囊炎高龄

朱 坤

(淮南市朝阳医院,安徽 淮南 232000)

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序贯腔镜胆囊切除治疗高龄急性重症胆囊炎的临床疗效

朱 坤

(淮南市朝阳医院,安徽 淮南 232000)

目的 分析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序贯腔镜胆囊切除治疗高龄急性重症胆囊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本院2016年1月~2016年12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74例高龄急性重症胆囊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双盲法纳入分析组与参照组(n=37)。分析组采用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序贯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参照组采用急性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分析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等均低于参照组患者(P<0.05),且分析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7%,明显低于参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16.22%,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序贯腔镜胆囊切除治疗高龄急性重症胆囊炎,临床疗效显著。相较于急性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出血量较差,术后住院时间较短,且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对较低。

经皮经肝胆囊;高龄急性重症胆囊炎;临床治疗

急性胆囊炎是普外科常见的急腹症,患者发病原因多为胆囊结石所造成的胆囊管梗阻。临床治疗中患者主要具有腹部阵发性绞痛、触痛等临床症状。高龄患者机体素质较差,耐受性较低,对手术治疗方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章将本院2016年1月~2016年12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74例高龄急性重症胆囊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比较观察不同治疗方式下高龄急性重症胆囊炎患者的康复效果,现将研究内容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本院2016年1月~2016年12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74例高龄急性重症胆囊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男性40例,女性34例,患者年龄在61岁~76岁之间,年龄均数为(67.01±4.11)岁。双盲法纳入分析组与参照组(n=37),组间各项数据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具有分组对比意义(P>0.05)。

1.2 方法

参照组采用急性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分析组采用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序贯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12 h内,B超引导下经皮经肝胆囊穿刺[1]。麻醉位置在右侧锁骨中线、腋前线中间,胆囊前缘一般与肝脏距离2 cm左右,其穿刺的位置在肝脏、胆囊比较近的位置,即其颈部的体位中[2]。穿刺中可以指导患者均匀呼吸,避免触及患者肝脏[3]。置入胆囊腔后回抽明确是胆汁,用套管推入胆囊腔内,深度在5 cm左右合适[3]。将其固定于皮肤上,另外一端需要和引流袋相连结。

穿刺后进食需要在5小时后,卧床需要3天时候。为了能让导流通畅,可用0.9%的氯化钠来冲洗。并且还要注意观察好患者的生命体征,当患者临床表现有所改善后,需要开展腹腔镜下的胆囊切除[4]。

1.3 评价标准

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将SPSS 20.0统计学软作作为数据资料计算的方式,应用x2检验计数资料,%予以表达;应用t检验计量资料,通过±s形式表达,若P<0.05则判定为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分析组与参照组患者的手术指征对比

分析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等均低于参照组患者,各项数据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分析组与参照组患者的手术指征对比(±s)

表1 分析组与参照组患者的手术指征对比(±s)

组别患者手术时间(min)术中出血量(mL)住院时间(d)分析组3735.75±2.8110.87±3.8210.57±2.34参照组3761.57±6.4568.78±7.5321.46±2.48 t 7.168.376.73 P<0.05<0.05<0.05

2.2 分析组与参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

分析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7%,明显低于参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16.22%,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分析组与参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

3 讨 论

急性重症胆囊炎患者多具有右上腹痛、恶心、呕吐以及发热等临床症状,全身检查中存在体温上升、血压降低以及巩膜黄染等临床症状,如果没有得到及时治疗,将会引发胆囊穿孔、感染性休克等并发症状[5]。

急性重症胆囊炎患者开腹手术风险相对较高,死亡率高达6%到20%。但是如果渡过急性发病期,择期实施手术治疗,死亡率也能够得到有效控制,降低到0.7%到2%。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消除感染,引流出淤积的汁液,是临床治疗的关键所在。

高龄急性重症胆囊炎机体素质较差,随着年龄的增长,患者的自身免疫能力也在不断降低。高龄患者发病初期缺乏显著的临床表现,确诊时多为进展期或者晚期阶段,需要及时实施手术治疗。然而高龄急性重症胆囊炎患者手术风险较高,患者全身麻醉的情况下易于影响患者的术后康复效果,且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也会显著提升。

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序贯腔镜胆囊切除术能够有助于解决这一问题,通过经皮穿刺引流的方式发挥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的效果,在患者病情稳定的情况下开展手术治疗活动,降低患者的死亡率。

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序贯腔镜胆囊切除术能够在B超引导下,快速对患者胆道实施减压治疗,局部麻醉方式下对患者的机体创伤相对较小,符合高龄患者体征不稳定等特点。B超引导下需要注意保持动作轻柔、细致,降低穿刺中对患者结肠肝区所带来的伤害,降低胆瘘等不良反应发生率。

本次临床实践研究中,分析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等均低于参照组患者,且分析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7%,明显低于参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16.22%。实践研究结果表明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序贯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应用价值,与张振松,梁晓宇,何向辉[6]等参考文献研究结果相符,临床治疗有效率与安全性比较理想。

综合上述观点,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序贯腔镜胆囊切除治疗高龄急性重症胆囊炎,临床疗效显著。相较于急性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出血量较差,术后住院时间较短,且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对较低,建议在高龄急性重症胆囊炎手术患者中推广应用。

[1] 江华山,黄 斌,甘文斌.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后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治疗老年急性重症胆囊炎的临床观察[J].四川医学,2015,07(15):999-1001.

[2] 陈煌祥,曾文龙.经皮经肝胆囊穿刺造瘘术在老年急性重症胆囊炎中的临床观察[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7,01(17):58-59.

[3] 李 飞,李 娜,张 怿,董 睿.经皮经肝胆囊穿刺置管引流术联合免气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老年急性重症结石性胆囊炎疗效分析[J].海南医学,2016,21(22):3554-3556.

[4] 邹 奇,王 勇,陈 杰,等.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联合二期手术治疗高龄高危急性化脓性胆囊炎47例[J].实用医学杂志,2014,18(14):2981-2982.

[5] 姜小东.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术治疗急性重症梗阻性胆囊炎的临床疗效[J].中国医药指南,2012,32(21):121-122.

[6] 张振松,梁晓宇,何向辉.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术治疗危重急性胆囊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3,06(12):2493-2496.

本文编辑:吴 卫

R657.4

B

ISSN.2095-8242.2017.020.3797.02

猜你喜欢
经肝胆囊炎高龄
PTGD联合择期LC在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的应用
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术联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老年Ⅲ级急性胆囊炎手术时机选择及中转开腹影响因素分析
经肝穿刺胆道引流置管出院患者电话随访效果的观察
蒙药治疗慢性胆囊炎疗效观察
蒙医药治疗慢性胆囊炎65例疗效观察
高龄老年混合型神经梅毒1例
超高龄瘙痒症1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胆囊炎40例
补阳还五汤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肿胀30例
高龄老人须克服4大危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