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皮肝穿胆道支架置入结合肝内胆管外引流治疗肝门部胆管癌体会

2017-06-28 15:57马广义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17年20期
关键词:肝门胆管癌胆道

潘 鹏,马广义

(陕西省咸阳市三原县医院普外科,陕西 咸阳 713800)

经皮肝穿胆道支架置入结合肝内胆管外引流治疗肝门部胆管癌体会

潘 鹏,马广义

(陕西省咸阳市三原县医院普外科,陕西 咸阳 713800)

目的 观察分析经皮肝穿胆道支架置入结合肝内胆管外引流治疗肝门部胆管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4年1月~2016年12月于我院就诊的肛门部胆管癌患者86例,采用数字随机法,均分为观察组(n=43)与对照组(n=43),对照组患者仅给予经皮肝穿胆道支架置入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之上联合肝内胆管外引流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88.3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2.79%,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的肝功能指标均显著降低(P<0.05),两组患者术后的y-GGT、TBIL、ALP、ALT对比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患者的DBIL(116.31±2.62)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31.52±2.55),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皮肝穿胆道支架置入结合肝内胆管外引流治疗肝门部胆管癌的临床疗效显效,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肝功能指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具有临床推广使用价值。

肝门部胆管癌;经皮肝穿胆道支架置入;肝内胆管外引流

肝门部胆管癌是胆道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主要发生在左肝管、右肝管、左右肝管分叉部及肝总管上段,由于其解剖部位特殊,早期诊断困难较大,预后效果较差,严重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1]。因此,姑息治疗成为肝门部胆管癌的有效治疗方法。本文观察分析经皮肝穿胆道支架置入结合肝内胆管外引流治疗肝门部胆管癌的临床疗效,现体会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1月~2016年12月于我院就诊的肛门部胆管癌患者86例,所有患者均经过CT、B超及磁共振胰胆管造影检查符合肝门部胆管癌的诊断标准[2],排除不愿手术、无手术指征、依从性差等患者。采用数字随机法,将患者均分为观察组(n=43)与对照组(n=43);观察组:男24例,女19例,年龄49~83岁,平均年龄(58.85±7.36)岁;Bismuth Corlette临床分型:Ⅰ型5例,Ⅱ型13例,Ⅲ型12例,Ⅳ型13例;对照组:男25例,女18例,年龄50~85岁,平均年龄(59.17±7.93)岁;Bismuth Corlette临床分型:Ⅰ型4例,Ⅱ型12例,Ⅲ型14例,Ⅳ型12例;两组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不显著,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仅给予经皮肝穿胆道支架置入治疗,患者仰卧位,在CT下确定穿刺部位,并选择第7/8肋间腋中线作为穿刺点,采用2%利多卡因进行局部麻醉,常规消毒铺巾,选择21G穿刺针快速进入胆道,建立胆管操作通路,根据实际情况置入合适的金属支架。

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之上联合肝内胆管外引流治疗,将引流管的一端置入近端扩张的胆管内,闭合引流管与胆管支架的缝隙,避免胆汁漏入腹腔,引流管另一端置于患者体外接引流袋[2]。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肝功能指标及并发症,临床疗效分为显效、有效、无效,治疗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病例数*100%[3]。肝功能指标包括谷丙转氨酶(ALT)、y-谷氨酰转肽酶(y-GGT)、血清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碱性磷酸酶(ALP)。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

2.2 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的肝功能指标对比

两组患者术后的肝功能指标均显著降低(P<0.05),两组患者术后的y-GGT、TBIL、ALP、ALT对比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患者的DBIL(116.31±2.62)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31.52±2.55),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2 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的肝功能指标对比

表3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3 讨 论

肝门胆管癌是常见的,胆道恶性肿瘤最难治愈,最致命的是肝门静脉肿瘤血管,它的位置,一直是胆道手术的难点;由于手术风险大,曾被视为外科手术的“禁地”[4]。操作关键避免血管出血,肝胆管癌一旦涉及血管难以清除,根治性切除是一个非常困难的手术技术,在不损伤血管的情况下运行的关键,在胆管肿瘤切除术长[5]。如果去除血管,会导致肝功能衰竭和死亡。正如CO,绝不漏气,在操作过程中要小心,把癌组织切除,技术处理最好能体现医生丰富的临床经验和操作技巧。

临床上多采用姑息方法治疗肝门部胆管癌,可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我院常用的姑息治疗方法包括经皮肝穿刺胆管支架植入术与胆道外引流术,经皮肝穿刺胆管支架植入术是治疗肝门部胆管癌的有效方法,具有操作简单、创伤小、并发症少等优点,可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缓解患者的痛痛苦,延长生存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胆道外引流术能够解除患者胆道梗阻,引流胆汁,减轻患者的肝功能损伤,控制胆管炎的发生。经皮肝穿刺胆管支架植入外引流术可改善患者的肝功能,延长患者的生存期,并发症少。本文中,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的肝功能指标均显著降低(P<0.05),两组患者术后的y-GGT、TBIL、ALP、ALT对比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患者的DBIL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患者的肝损伤及并发症均优于对照组,与MalyszkoJ.等研究结果一致[6]。

综上所述,经皮肝穿胆道支架置入结合肝内胆管外引流治疗肝门部胆管癌的临床疗效显效,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肝功能指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具有临床推广使用价值。

[1] 苏树英,王忠辉,张耿等.内镜下肝门部胆管癌单、双支架引流随机对照研究[J].中国内镜杂志,2012,18(12):1280-1284.

[2] Gokce N,VitaJA, McDonnell M, et al. Effect of medical and surgical weight loss on endothelial vasomotor function in obese patients. Am J Cardiol, 2011,95(2):266-268.

[3] Lteif AA, Han K, Mather KJ. Obesity, insulin resistance, and the metabolic syndrome: determinants of endothelial dysfunction in whites and blacks[J]. Circulation, 2013,112(1):32-38.

[4] Harred JF, Knight AR, McIntyre JS. Inventors. Dow chemical campany, assignee eXpoXidation process. USP atent 3. 2012,3(17).1902-1904

[5] Foley RN, ParfreyP S, Sarnak MJ. Epidemiology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 in chronic renal disease. J Am Soc Nephrol,2013,9(12Suppl):S16-23.

本文编辑:李新刚

R735.8

B

ISSN.2095-8242.2017.020.3809.02

猜你喜欢
肝门胆管癌胆道
肝脏里的胆管癌
联合半肝切除与围肝门切除治疗肝门部胆管癌的疗效
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在肝门部胆管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B7-H4在肝内胆管癌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术前营养状况对胆道闭锁Kasai术后自体肝生存的影响
滇南小耳猪胆道成纤维细胞的培养鉴定
分析肝胆结石实施肝切除联合纤维胆道镜治疗效果
CT及MRI对肝内周围型胆管癌综合诊断研究
CXCL12在胆管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肝门部胆管癌47例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