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细胞分析仪对外周血幼稚细胞漏检的价值分析

2017-06-28 15:57蔡正平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17年20期
关键词:血细胞分析仪外周血

蔡正平

(湖北省武汉市第十一医院,湖北 武汉 430015)

血细胞分析仪对外周血幼稚细胞漏检的价值分析

蔡正平

(湖北省武汉市第十一医院,湖北 武汉 430015)

目的 分析血细胞分析仪对外周血幼稚细胞漏检的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4月~2016年4月受检的患者77例外周血液标本作为研究对象,本组患者具接受显微镜与血细胞分析仪检查,观察本组检出情况、分类计数结果以及血细胞分析仪与血红细胞形态学的检测结果。结果 血细胞分析仪检出血幼稚细胞5例(6.49%),人工镜检检出血幼稚细胞6例(7.79%);血细胞分析仪灵敏度75.00%,漏诊率25.00%,误诊率31.88%以及特异度68.11%;而对红细胞大小、幼红细胞,血细胞分析仪检测与形态学观察的结果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细胞分析仪应用于外周血幼稚细胞检验,其检出率高,而漏诊率低,临床具诊断价值。

血细胞分析仪;外周血幼稚细胞;漏检

外周血液于正常环境下能偶见中性幼粒细胞,但是一般无幼、原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或是早、原幼粒细胞,细胞形态结构以及质与量的改变是检验血液疾病重要性的依据[1]。目前多予以患者显微镜与血细胞分析仪检查,为明确血细胞分析仪的检查结果,研究针对我院选定的77例患者外周血液标本予以回顾研究,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5年4月~2016年4月受检的患者77例外周血液标本作为研究对象,本组患者具接受显微镜与血细胞分析仪检查,女37例,男40例,年龄1~55岁,平均(35.45±0.53)岁,其中外科患者31例,内科患者46例。

1.2 方法

真空采集2 mL静脉血液,将血液充分混匀并保存备用。检验方法:应用全血细胞分析仪SE9000以及相关配套试剂分类并计数全血细胞,同时使用配套的染片机对血液样本进行血涂片染色与制作,所有检验过程需在采取血液后2 h内完成。安排3~4名经验丰富的检验师进行血涂片显微镜检验,若发现原始、幼稚细胞需双人审查,方可确定检验报告。其复检原则:检验结果使用Laboman软件依据血细胞分析仪、白细胞分类的23条复查准则进行复查。

1.3 观察指标

本组检出情况,使用人工镜检与血细胞分析仪检验患者血幼稚细胞。本组分类计数结果,包括漏诊率、误诊率、特异度以及敏感度。本组两种方法的检测结果,应用血细胞分析仪与血红细胞形态学检测,包括正常细胞、大红细胞、小红细胞、幼红细胞、有核红细胞以及红细胞的小不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用例数(n)、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本组检出情况

血细胞分析仪检出血幼稚细胞5例(6.49%),人工镜检检出血幼稚细胞6例(7.79%)。

2.2 本组分类计数结果

血细胞分析仪计数(灵敏度)真阳性率75.00%,(漏诊率)假阴性率25.00%, (误诊率)假阳性率31.88%以及(特异度)真阴性率68.11%。见表1。

表1 本组分类计数结果(n)

2.3 本组两种方法的检测结果

对于红细胞大小与幼红细胞,其血细胞分析仪检测与形态学观察的结果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本组两种方法的检测结果 [n(%)]

3 讨 论

血细胞分析仪可提高检测效率,降低检验师压力,但是因个别检验师对仪器报警信号的疏忽以及仪器检测对形态识别程度、幼稚细胞存在局限性,致使临床漏检情况发生[2-3]。目前多予以患者显微镜与血细胞分析仪检查,为探讨血细胞分析仪的检查结果,研究针对我院选定的患者77例外周血液标本予以回顾研究。

本研究结果显示:血细胞分析仪检验出血幼稚细胞5例(6.49%),人工镜检检出血幼稚细胞6例(7.79%);血细胞分析仪计数(灵敏度)真阳性率75.00%,(漏诊率)假阴性率25.00%,(误诊率)假阳性率31.88%以及(特异度)真阴性率68.11%,与李敏等研究结果类似,提示血细胞分析仪应用于外周学幼稚细胞检验,其漏诊率低,临床具诊断价值。原因分析可能是:血细胞分析仪的制作材料为新型半导体,其常见性低角前向性发射光能够清晰地显示原始细胞的大小,此外该仪器的高叫前向性散射光能够精确且清晰地显示细胞中类似颗粒的细胞物质以及细胞内部复杂性机构[4-5]。使用血细胞分析仪器分析血液标本时,将细胞计数分析的数目与人工镜检涂片染色所检验的细胞数目进行对比,发现细胞分析仪所检出的细胞数目与人工镜检大致相似[6]。分析数目较多时在一定程度上能减少误差,因研究检验是依据抽样调查方法进行检测的,无法代表具体结果,所以可减少误差提高确诊率[7]。为更加精确检测结果,需再次进行人工镜检涂片染色,对其检测结果进行复查,以提高准确性。

同时本研究结果显示:对于红细胞大小、幼红细胞,血细胞分析仪检测与形态学观察的结果相似,提示血细胞分析仪应用于外周学幼稚细胞检验,其检出率高,临床具诊断价值。原因分析可能是:血细胞分析仪具激光流性细胞技术,激光可产生不同光线以及不同的折射角度,能细分外周血液中的各类细胞,在细胞分类中其淋巴细胞、中性线粒体、嗜碱细胞、嗜性细胞、单核细胞以及幼稚细胞具较高辨识度[8]。因以上多种细胞辨识度较高且活跃性极强,因此使用仪器检测时其检验结果具极高的信任度与准确度。由于血细胞分析仪为全自动性分析仪器,所以能够降低检测过程中由于人为因素所造成的误差,而有些人为因素可直接影响最终检测结果,因此不容忽视。同时使用全自动性细胞分析仪检测还可提高重复性,对异常血液细胞的确诊率以及检出率具极大的帮助。研究因多种原因限制未探析LUC的增高情况,有待再分析。

综上所述,血细胞分析仪应用于外周血幼稚细胞检验,其漏诊率低,而检出率高,临床具诊断价值,值得推广。

[1] 李云娜.Bc-5500血细胞分析仪对自细胞的异常提示与镜检结果比较探讨[J].中国卫生产业,2013,5(38):84-85.

[2] 黄福达,索明环.血细胞分析仪性能评价及对脐带血造血干细胞检测功能研究[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4,11(14):1951-1953.

[3] 雷 勇.血细胞分析仪联合血细胞形态观察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医学信息,2014,27(11):263-264.

[4] 方池送,黄碧红,李新亮,等.SysmexXT-4000i血细胞分析仪在新生儿白细胞计数及分类中的 应用评价[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5,36(4):496-498.

[5] 徐珍珍.分析血细胞分析仪联合血细胞形态观察在临床诊断中的效果[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4,16(32):170-171.

[6] 杜元元,魏宁康.注重外周血细胞形态学检查降低血液病漏诊和误诊[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3,10(9):1166-1167.

[7] 刘天艳,庄 华,袁静芝.XS-800i血细胞分析仪异常细胞提示信息可信性分析[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3,34(24):3401-3402.

[8] 俞萍丽,詹 琦.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计数LUC与手工镜检计数幼稚细胞的对照分析[J].福建医药杂志,2013,34(6):52-53.

本文编辑:赵小龙

R446.11

B

ISSN.2095-8242.2017.020.3881.02

猜你喜欢
血细胞分析仪外周血
Sievers分析仪(苏伊士)
一种用于深空探测的Chirp变换频谱分析仪设计与实现
施氏魮(Barbonymus schwanenfeldii)外周血液及造血器官血细胞发生的观察
血细胞分析中危急值的应用评价
沙塘鳢的血细胞分析
全血细胞分析仪配套操作台使用体会
白血病外周血体外诊断技术及产品
结肠炎小鼠外周血和结肠上皮组织中Gal-9的表达
慢性荨麻疹患者外周血IL-17和IL-23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Endress+Hauser 光学分析仪WA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