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洛酮联合醒脑静治疗脑血管病意识障碍效果分析

2017-06-28 15:57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17年20期
关键词:神志纳洛酮醒脑

刘 健

(山西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急诊科,山西 太原 030013)

纳洛酮联合醒脑静治疗脑血管病意识障碍效果分析

刘 健

(山西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急诊科,山西 太原 030013)

目的 探讨纳洛酮与醒脑静联合治疗脑血管病意识障碍症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4月~2016年8月收治的脑血管病意识障碍患者178例平均分为两组,各89例,组间患者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行纳洛酮脑血管病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进行纳洛酮联合醒脑静治疗。对两组患者疗效进行判定,并比较治疗前后患者血氨浓度变化及神志清醒时间。结果 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3.2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血氨浓度由治疗前的(149.64±12.97)μmol/L降为治疗后的(81.53±8.12)μmol/L,神志转醒时间为(6.87±1.53)h,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纳洛酮联合醒脑静治疗有助于脑血管病意识障碍者的意识恢复,并大幅缩短患者神志转醒时间,疗效显著,可在临床治疗中应用、推广。

纳洛酮;醒脑静;脑血管病;意识障碍

意识障碍属于严重脑功能紊乱疾病范畴,为急性脑血管病的一类主要临床表现,主要由脑血管病、脑缺血水肿、缺氧、二氧化碳潴留等原因所致,该症严重影响患者身体健康、降低患者生活质量。大量研究表明,纳洛酮联合醒脑静有利于脑血管病意识障碍临床治疗。为进一步探讨纳洛酮联合醒脑静在脑血管病意识障碍治疗中的效果,现就本院收治脑血管病意识障碍治疗情况进行回顾。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5年4月~2016年8月收治的脑血管病意识障碍患者178例平均分为两组,各89例,均经脑CT确诊,符合该症判定诊断标准。两组患者一般资料见表1。

表1 患者一般资料

两组在性别、年龄、疾病类型、意识障碍程度等一般性资料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行纳洛酮脑血管病常规方式开展治疗。观察组患者则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实施纳洛酮联合醒脑静治疗。观察组纳洛酮联合醒脑静治疗具体如下:患者在住院治疗期间,每天早8点时即以盐酸纳洛酮注射液治疗,将2 mg纳洛酮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中,使浓度为0.008 g/L,行0.4 mg/h静脉注射,1次/d。每天20时,采用醒脑静注射液20 mL溶于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中行静脉注射治疗,每日1~2次。具体疗程根据患者意识模糊程度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1.3 判定标准

判定患者疗效,疗效分为显效、有效和无效。其中,显效即治疗后,患者的意识恢复清醒,思维和反应恢复正常状态;有效即治疗后,患者意识障碍有所改善,昏迷程度有所降低;无效即治疗后,患者意识无明显变化或出现加重情况。以显效和有效为总体有效,计算总体有效率。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氨浓度变化情况,检测神志清醒时间。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疗效情况

治疗后,两组患者均取得一定疗效,观察组总有效数为83例,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数63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疗效(n)

2.2 临床指标变化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氨浓度无显著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血氨浓度为(81.53±8.12)μmol/L,神志转醒时间为(6.87±1.53)h,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临床指标变化及神志转醒时间情况(±s)

表3 两组患者临床指标变化及神志转醒时间情况(±s)

组别n血氨浓度神志转醒时间治疗前治疗后观察组89149.64±12.9781.53±8.126.87±1.53对照组89151.24±10.26110.34±8.5328.06±10.59

3 讨 论

脑血管病意识障碍在现代临床中比较常见,为多发性疾病,属于脑组织功能紊乱范畴。应用脑血管病常规治疗方式治疗该症虽然具有一定的效果,买单时未能达到理想预期。有临床治疗资料表明,采用纳洛酮联合醒脑静治疗该症,较常规治疗更为有效。

纳洛酮为阿片类受体拮抗剂,具有较强的拮抗作用,具有阻止β-内啡肽和吗啡等的药物作用,可以竞争性取代并阻断受体结合吗啡样物质;同时,纳洛酮在缓解患者昏迷、脑水肿等临床症状方面也表现出了优势,可保护脑组织部位血流供应,确保其处于良好状态,并重新分布缺氧的脑血流量,使脑灌注压增高,改善脑血流量,并对低氧性呼吸衰竭症状起到缓解作用,使脑组织通气功能有所恢复,调整二氧化碳分压,增加呼吸频率。相关医学研究结果也表明,纳洛酮具有较强的催醒作用,能够显著治疗脑血管病意识障,且起效快,也无不良反应产生。

醒脑静源于传统安宫牛黄丸,为中药注射液,在行气通络、活血化瘀等方面表现出了较好的治疗效果。该剂主要由牛黄、麝香、珍珠、黄连、犀角、冰片以及桅子等组成,其中橘子、冰片和麝香三味药具清热解毒、安神定志功效。各方药联合使用,能够活血化瘀、通络行气,可有效减少内源性制热原,减轻脑水肿症状,并且还能够对自由基予以有效清除,对脑细胞施加,这将有利于患者脑循环作用的改善,缩短昏迷时间。现代药理学研究结果也表明,醒脑静可拮抗阿片受体样,将对各种原因诱发所致的意识障碍具一定的改善功效。

本研究即对脑血管病意识障碍患者行纳洛酮常规脑血管病治疗(对照组)和常规治疗基础上行纳洛酮联合醒脑静治疗(观察组),结果表明纳洛酮联合醒脑静治疗更有利于患者病情的改善,总有效率高达93.26%,显著高于常规脑血管病治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反映出纳洛酮联合醒脑静治疗脑血管病意识障碍效果显著,这同近年多种文献的研究结果具有一致性。同时,纳洛酮联合醒脑静治疗后,患者的血氨浓度降低更明显,并且神志转醒时间更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醒脑静联合纳洛酮治疗脑血管病意识障碍疗效确切,疗效优于脑血管病常规和纳洛酮治疗,利于血液药物维持、缩短神志转醒时间,可用于脑血管病意识障碍患者的临床治疗。

[1] 杜 丽.探讨纳洛酮联合醒脑静治疗脑血管病意识障碍的临床效果[J].当代医学,2016,15(16):20-21.

[2] 刘 铭.纳洛酮联合醒脑静治疗脑血管病意识障碍临床效果[J].中国实用医药,2016,30(19):29-30.

[3] 郝 静.纳洛酮联合醒脑静治疗脑血管病意识障碍疗效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6,14(19):15-16.

[4] 李凤娥.纳洛酮联合醒脑静治疗脑血管病意识障碍的临床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6,6(11):25-26.

[5] 曾 波.纳洛酮联合醒脑静治疗脑血管病意识障碍的效果观察[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5,19(15):22-23.

本文编辑:赵小龙

R743

B

ISSN.2095-8242.2017.020.3890.02

猜你喜欢
神志纳洛酮醒脑
自拟醒脑汤联合体外反搏治疗癫痫所致精神障碍的效果
微商“侵入”中老年朋友圈 老人不想“入坑”该怎么办
简单搓搓可养生
Evaluation of the Curative Effect of "Xingnao Kaiqiao"Acupuncture Based on Brunnstrom Staging on Upper Limb and Hand Motor Function in the Recovery Period after Stroke
养心重在养神志
《神农本草经》中与神志相关的药物归类分析——胡随瑜教授《神农本草经》讲记(四)
纳洛酮治疗肺性脑病33例的疗效观察
纳洛酮在脑出血治疗中的应用探析
纳洛酮治疗脑血管疾病的临床效果
分析纳洛酮治疗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