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用丙酸氟替卡松喷雾剂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疗效

2017-06-28 15:57赖小丽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17年20期
关键词:卡松丙酸变应性

赖小丽

(防城港市第一人民医院,广西 防城港 538021)

鼻用丙酸氟替卡松喷雾剂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疗效

赖小丽

(防城港市第一人民医院,广西 防城港 538021)

目的 评价变应性鼻炎鼻用丙酸氟替卡松喷雾剂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8月~2016年8月收治的变应性鼻炎患者60例进行研究,均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常规给予患者氯雷他定治疗,观察组用丙酸氟替卡松喷雾剂治疗,比较不同用药方法的疗效。结果 观察组、对照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0.0%、80.0%,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以及治疗后的各项生活质量指标评分与对照组相比存在显著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鼻用丙酸氟替卡松用于治疗变应性鼻炎安全且效果显著。

丙酸氟替卡松喷雾剂;变应性鼻炎;氯雷他定

变应性鼻炎也可称为过敏性鼻炎,主要临床症状为打喷嚏、流涕、鼻塞鼻痒等症状,会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工作,而且病情容易反复发作[1]。当前临床用于治疗变应性鼻炎的方法多样,但效果差异不同,本次研究中,分析研究变应性鼻炎采用不同药物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2年8月~2016年8月收治的变应性鼻炎患者60例进行研究,均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男20例,女10例,年龄6~58岁,平均(32±10.2)岁,观察组男17例,女13例,年龄8~60岁,平均(34±11.0)岁,两组间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入选标准

入选患者均符合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科学会制定的《变应性鼻炎诊断及疗效评定标准》[2]中关于变应性鼻炎诊断标准;排除合并鼻窦炎者、合并上呼吸道感染、就诊前1个月内应用过糖皮质激素/曾接受过长效抗组胺药物;就诊前7天内口服过短小抗组胺药物或减充血剂患者;已知存在或疑似为糖皮质激素吸入过敏者或用药禁忌症患者。

1.3 方法

对照组应用常规抗组胺药物治疗,口服氯雷他定(国药准字H20138003,广东九明制药有限公司,20130926)10 mg,1次/d,连续治疗14天为一个疗程;观察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鼻用丙酸氟替卡松喷雾剂(国药准字H20103808,天津天药药业股份有限公司,20101231)治疗,每天晨起后对鼻腔进行清洁,之后分别对左右鼻腔喷2次,连续治疗1个疗程(14天)。治疗期间,禁用任何会影响鼻功能以及鼻炎治疗药物。

1.4 疗效评价

1.4.1 症状评分

密切观察患者鼻部症状变化情况,观察症状包括喷嚏次数、鼻痒、白天鼻塞、流水样鼻涕症状。按照4点评分法对上述症状进行评价:1分:1次连打3~5个喷嚏,每天擤鼻次数<4次,有意识吸气感觉间断性鼻痒以及鼻塞;2分:1次连打6~10个喷嚏,每天擤鼻5~9次,有蚁行感鼻痒,交替性或间歇性鼻塞感,但仍可耐受;3分:1次连打超过11个喷嚏,每天擤鼻次数超过10次,基本全天用口呼吸,有严重蚁行感鼻痒,难以忍受。

1.4.2 疗效判定

根据每次随访的鼻炎症状评分,评估临床疗效。改善百分率=治疗前后总分差/治疗前总分×100.0%。显著改善:改善率超过66.0%;改善:改善率为26%~65%;无效:改善率低于25%。治疗有效率为显著改善率以及改善率之和。

1.4.3 评估生活质量

根据变应性鼻炎患者生活质量量表[3]对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估,包括日常生活(需反复擤鼻或吸鼻、需揉眼或鼻、觉得不方便应用纸巾)、睡眠(睡眠质量差、水肿觉醒、入睡困难)、情感(易激怒、被症状烦恼、无助以及不耐烦、沮丧)、非鼻或眼症状(创造力下降、筋疲力尽、头痛、注意力不集中、厌烦、口渴、疲倦)、眼部症状(眼肿、眼痛、流泪、眼痒)、鼻部症状和总体生活质量,共7大项26项,每项评分为0-3分,无影响0分,轻微影响1分,中等影响2分,严重影响3分,最高分78分。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对比

观察组30例,显著改善12例,改善15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30例,显著改善8例,改善16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80.0%,两组疗效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生活质量评分对比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7项生活质量评分均较高,治疗2周后,两组患者的各项分数均有明显下降,且观察组各项评分下降更为明显,治疗后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分对比(±s)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分对比(±s)

指标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日常生活8.15±2.126.12±1.658.20±2.203.85±1.74睡眠7.15±3.105.02±1.757.20±3.113.02±1.88情感7.40±4.615.25±1.827.42±4.583.14±2.65非鼻或眼症状14.65±4.209.25±3.4514.70±4.115.88±3.01眼部症状7.40±2.325.75±3.027.35±2.413.10±2.07鼻部症状8.11±3.506.12±3.018.12±3.624.00±2.44总体评分2.10±1.411.75±1.122.05±1.451.00±0.70

3 讨 论

变应性鼻炎是易感个体与过敏原或变应原接触而引发的鼻黏膜慢性炎症,其本身并不是严重疾病,但会对患者的日常生活、工作、活动以及睡眠产生不良影响,而且会诱发鼻息肉、鼻窦炎、支气管哮喘、中耳炎等并发症,或同时与变应性结膜炎发生,会对患者的生活质量水平产生不良影响。患者发病后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鼻分泌亢进、鼻黏膜肿胀、喷嚏、鼻痒等症状,分析其发病机制为鼻腔黏膜接触致敏原,而嗜碱性细胞、肥大细胞的IgE受体受刺激,继而释放组胺、白三烯、 前列腺素、缓激肽等炎症介质,鼻黏膜受刺激,而发生一系列的鼻腔不适症状[4]。

当前临床治疗变应性鼻炎主要采用环境控制、患者教育、免疫治疗以及药物治疗,世界范围内主要应用的治疗药物为抗组织胺以及局部皮质类固醇激素,尤其是实施鼻用糖皮质激素可针对性变应性鼻炎发生各个环节起到良好的药理作用[5]。鼻用糖皮质激素丙酸氟替卡松鼻喷剂治疗变应性鼻炎,具有降低血管通透性、稳定血管内皮以及鼻黏膜上皮细胞屏障的作用,抑制细胞因子生成,抑制嗜酸性粒细胞活化以及介质释放,降低腺体对胆碱能受体敏感性,促嗜酸性粒细胞快速凋亡。采用局部用药方法可提高鼻黏膜吸收率,用药减小快,减少药物使用剂量以及药物应用后不良反应,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6]。氯雷他定为第三代抗组胺药物,为临床常用的长效三环类抗组胺药物,可经口服用药,选择性发挥抗外周H1受体作用,见效快,作用效果显著。有研究提出,鼻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结合抗组胺药物用于变应性鼻炎的治疗,实施鼻腔给药作用于靶器官,可最大程度降低患者的全身系统不良反应,表明联合用药时治疗变应性鼻炎的安全有效药物。

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观察不同药物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情况,观察组治疗后评分下降水平高于对照组,表明鼻用丙酸氟替卡松用药后,对于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水平效果更为显著。

综上所述,变应性鼻炎应用鼻用丙酸氟替卡松用药治疗,疗效确切令人满意,值得广泛应用推广。

[1] 李汉群,万 浪,罗志红,等.儿童变应性鼻炎集群早期治疗的效果观察及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12,27(20):1868-1869.

[2] 郝 艳,侯世东.鼻内窥镜手术治疗变应性鼻炎疗效观察[J].长治医学院学报,2009,23(6):438-439.

[3] 鲍诗平,郭宏伟,刘勇刚,等.血清IgE在合并乙肝的变应性鼻炎中的应用研究[J].中华全科医学,2013,11(10):1513-1514.

[4] 沈群华,孙海勤.生理性海水喷雾辅助治疗儿童间歇性变应性鼻炎效果观察[J].中国乡村医药,2016,23(23):8-9.

[5] 许彦江,刘 涛,张克军,等.舌下免疫治疗尘螨变应性鼻炎的疗效分析[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2,12(4):481-483.

[6] 孙丽红,陈爱欢,秦 旭,等.比较3种不同类药物对儿童持续性变应性鼻炎症状评分的改善作用[J].实用医学杂志,2014,30(2):219-221.

本文编辑:赵小龙

R765.11

B

ISSN.2095-8242.2017.020.3914.02

猜你喜欢
卡松丙酸变应性
生物制剂治疗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菌病的研究进展
丙酸氟替卡松、孟鲁司特、地氯雷他定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研究
脑梗死合并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病行呼吸康复的探讨
自发性脑脊液鼻漏误诊变应性鼻炎一例
异噻唑啉酮对土壤微生物杀灭效果及其影响因素初探①
食品中丙酸钠、丙酸钙测定方法的改进
脱敏汤治疗肺脾气虚型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2-18F-氟丙酸在正常小鼠体内的生物学分布
二丙酸倍他米松乳膏治疗慢性湿疹的临床效果观察
沙美特罗替卡松联合孟鲁司特治疗儿童哮喘疗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