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曲菌胰酶联合埃索美拉唑治疗胃食管反流病伴消化不良的效果

2017-06-28 15:57赵金荣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17年20期
关键词:曲菌胰酶美拉唑

赵金荣

(湖北省大悟县中医院,湖北 孝感 432800)

米曲菌胰酶联合埃索美拉唑治疗胃食管反流病伴消化不良的效果

赵金荣

(湖北省大悟县中医院,湖北 孝感 432800)

目的 分析米曲菌胰酶联合埃索美拉唑治疗胃食管反流病伴消化不良的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本院于2015年2月~2016年4月收治的胃食管反流病伴消化不良患者116例的临床资料,按照不同用药方案对其分组,其中52例对照组给予埃索美拉唑治疗,研究组64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米曲菌胰酶治疗,对比两组症状积分和不良反应。结果 研究组治疗后症状积分低于治疗前,且优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未见显著差别(P>0.05)。结论 米曲菌胰酶联合埃索美拉唑治疗胃食管反流病伴消化不良效果显著,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具实用价值。

米曲菌胰酶;埃索美拉唑;胃食管反流病;消化不良

胃食管反流病是临床消化内科常见一种疾病,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与生活节奏的加快,其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烧心、嗳气反酸以及胸骨后疼痛为主要临床症状,且常伴有消化不良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1-2]。为探索更加科学、有效的治疗方案,本研究将64例行米曲菌胰酶+埃索美拉唑治疗的胃食管反流病伴消化不良患者,与52例仅予埃索美拉唑治疗的患者进行对比,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分析本院收治的116例2015年2月~2016年4月的胃食管反流病伴消化不良患者临床资料,均行内镜检查后结合症状予以确诊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心肺功能不全患者及对米曲菌胰酶、埃索美拉唑药物过敏患者,按不同用药方案分成52例对照组和64例观察组。其中对照组男女比32:20,年龄21~55岁,平均(32.73±11.58)岁;研究组男女比38:26,年龄22~55岁,平均(32.95±11.49)岁;两组基线资料均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早餐前30 min口服埃索美拉唑(阿斯利康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20046379,产品规格:20 mg*7 s)治疗,20 mg/次,1次/d,连续治疗4周。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米曲菌胰酶(NORDMARK ARZNEIMITTEL GmbH & Co.KG德国,批准文号H20120069)治疗,1粒/次,3次/d,餐后服用,需整片吞服,疗程与对照组一致。

1.3 观察指标和评定标准

临床症状评分:症状总评分=∑(单个症状1周内频率评分×其严重程度评分),症状频率评分:计算一周内出现症状的天数,症状严重评分:无症状0分,轻微症状1分,症状不影响日常生活2分,症状影响日常生活3分,症状总积分等于各症状积分之和;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记录治疗期间出现的不良反应类型、次数与严重程度[3-4]。

1.4 统计学处理

研究数据均采用SPSS 21.0统计软件分析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内、组间比较用t检验;计数用百分比(%)表示,以x2检验,当P<0.05时,比较差异具统计学上的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症状积分比较

经治疗,两组症状积分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上的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症状积分比较(±s,分)

表1 两组症状积分比较(±s,分)

注:组内比较,*P<0.05;组间比较,aP<0.05

对照组5214.69±4.887.70±2.784.85±2.74*研究组6414.73±4.794.45±2.92*a2.42±2.25*a

2.2 两组不良反应比较

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56%比对照组5.76%低,但未见显著差别(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不良反应比较 [n(%)]

3 讨 论

胃食管反流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消化道不协调与消化酶减少现象,从而导致出现伴消化不良症状,临床上称之为症状重叠,临床关键治疗在于进行规范的治疗[5-6]。此次研究主要从临床症状积分与不良反应两个方面进行分析,以探究米曲菌胰酶联合埃索美拉唑在胃食管反流病伴消化不良中的应用效果。

本次数据表明:治疗2周、4周后,研究组症状积分显著低于治疗前且优于对照组,表明米曲菌胰酶联合埃索美拉唑能够有效治疗胃食管反流病伴消化不良,改善临床症状。分析原因考虑可能为:米曲菌胰酶片是一种消化酶制剂,通过PH值敏感的复合包衣技术制成,其组成成分中同时含有胰酶与米曲菌酶,因此有助于确保胰酶、米曲菌酶准确定位并释放于小肠和胃,不会吸收入血,维持与促进胃肠道本身结构与功能,改善因消化酶功能下降导致的消化不良症状。埃索美拉唑属新一代质子泵抑制剂,是奥美拉唑的纯左旋异构体,大部分通过CYP3A4代谢,仅有小部分是通过CYP2C19代谢,有效降低胃黏膜壁细胞中H+-K+-ATP酶的活性,因此代谢率较低,加之血浆浓度高,能够抑制胃液分泌及胃酸含量,口服后具有较高生物利用度[7]。两药联合使用具有协同作用,提高胃肠道消化功能,同时具抑酸作用。同时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经常规检查显示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少数患者出现头晕、便秘等轻微不良反应,表明米曲菌胰酶联合埃索美拉唑治疗胃食管反流病伴消化不良安全可靠。分析原因考虑可能为:头晕、便秘等不良反应症状在停药后自行消失,且不影响治疗效果,且两种药物共同使用不冲突,因此安全系数较高[8]。由于受环境、时间等多种因素制约,本研究结果以及患者接受治疗后的远期效果,仍有待临床进一步验证和探讨。

综上所述,胃食管反流病伴消化不良应用米曲菌胰酶联合埃索美拉唑治疗效果显著,有效改善临床症状,且不良反应少,具有一定临床应用与研究价值。

[1] 陈斌鸣,陈素钻,荆绪斌,等.米曲菌胰酶联合埃索美拉唑治疗胃食管

反流病伴消化不良的疗效观察[J].中国基层医药,2015,22(3):376-379. [2] 周 茜,刘 真.氟哌噻吨美利曲辛联合埃索美拉唑治疗非糜

烂性胃食管反流病伴焦虑抑郁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

志,2015,24(9):945-946.

[3] 任 辉,黄志刚.埃索美拉唑治疗胃食管反流病重叠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研究[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23(5):363-365.

[4] 杨生虎,秦 伟,韩 云,等.埃索美拉唑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效果及其对生活质量的影响[J].慢性病学杂志,2015,16(1):68-70.

[5] 张 智,万新和.埃索美拉唑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疗效观察[J].临床医学工程,2015,22(4):445-446.

[6] 刘双亮.埃索美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重度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效果[J].当代医学,2013,19(27):140-141.

[7] 徐龙湘.埃索美拉唑结合黛力新治疗非糜烂性反流病伴抑郁、焦虑患者的临床价值[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4,8(3):157-158.

[8] 李月婵,谢敏仪,黄丽娟.埃索美拉唑治疗胃食管反流病重叠功能性消化不良29例的临床疗效[J].当代医学,2015,21(30):143-144.

本文编辑:吴 卫

R453

B

ISSN.2095-8242.2017.020.3919.02

猜你喜欢
曲菌胰酶美拉唑
胰酶肠溶微丸的制备及体外释药特性研究
43例肺曲菌病误诊的CT表现
不同溶液对口服药与肠内营养乳剂固态标本的溶解效果分析
浅谈高活性低损失胰酶的生产技术
8株红曲菌生产特性研究
奥曲肽联合埃索美拉唑治疗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疗效分析
莫沙必利联合埃索美拉唑对反流性食管炎的疗效观察
胰酶对猪流行性腹泻病毒纤突蛋白作用的研究进展
埃索美拉唑联合铝碳酸镁片和黛力新治疗胃食管反流病70例
铝碳酸镁片联合埃索美拉唑、莫沙必利治疗胃食管反流病63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