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融合语境下的“中央厨房”新闻采编模式:大锅饭还是自助餐?

2017-06-28 23:06朱波
神州·中旬刊 2017年1期
关键词:中央厨房媒介

朱波

摘要:在信息传播碎片化和媒体数字化的双重作用下,对传统的大众传播模式进行创新变革已是时代提出的新需求。在内容融合上,平面媒体围绕生产采、编、发环节进行流程再造,建立“中央厨房”式的全媒体发布平台,实现“一次采集、多种生成、多元传播”的新闻采编模式。以人民日报全媒体平台(以下简称中央厨房)为例,尝试全新采编流程、工作机制,探索新闻产品“一体策划、一次采集、多种生成、多元传播、全天滚动、全球覆盖”的新模式。2017年1月,朋友圈被一篇题为《定了!中央厨房就这么建!》的文章刷屏,1月5日,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工作座谈会在北京召开,中宣部部长刘奇葆出席会议时也特别提到了“中央厨房”。然而,在实际的运营中,这种模式最终是否会按照预设的中央厨房统一生产,各媒体形态再各取所需进行再加工?是否会造成不同媒体形式的内容同质化,失去自身个性和特点。中央厨房如何避免变成大锅饭的食堂,本文将以人民日报全媒体平台(中央厨房)为例进行探讨。

关键词:媒介;“中央厨房”;新闻采编模式

一、小荷才露尖尖角:中央厨房初开张

随着数字技术和网络传播的发展,受众接受信息的习惯也逐渐碎片化,更依赖图文性、可视性、趣味性,传统媒体的生产方式和传播方式已很难适应当今数字化浪潮受众的口味。在“报业已死”的压力下,传统的纸质媒体没有放弃,迎难而上,积极应对挑战。

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了传统媒体融合发展的总方向,给出了顶层设计。《意见》要求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在内容、渠道、平台、经营、管理等方面深度融合,更好地发挥主流媒体的作用,实现从信息传播到价值传播的转变。传统报业从渠道、平台方面积极拓展,摆脱单一纸质媒体传播形式,向新媒体领域进军,以多媒体、多渠道、多平台地方式全方位、多领域地投放内容,从主体到生产方式到传播方式都在顺势而变。

而实现采编流程的改革,是决定传统媒体能否真正实现媒体融合的关键所在。在实际的探索中,很多媒体都是遵循“中央厨房”式的流程再造模式,以实现生产方式的变革。

二、一探庐山真面目:走进中央厨房之后厨

按照人民日报媒体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叶蓁蓁,也就中央厨房的“厨师长”的规划和设计,人民日报中央厨房的员工都不再称之为记者、编辑,分为四个角色:联络员、服务员、程序员、推销员,各司其职,协同工作。

联络员是沟通中心,要将前方记者的采访计划、采访任务,以及后方报纸、网站、客户端等渠道的需求进行汇总,实现前方与后方、上级与下级的信息无缝对接。

服务员是生产中心,即内容定制团队,主要由资深编辑组成。之所以没有称之为“编辑中心”,是因为他们的任务远远不止传统的编辑工作,而是主要承担再生产、再加工的任务。该团队负责把前方记者采集回来的“食材”二次加工、三次加工,生产出多种类型的产品,以满足多种渠道的需求。称为“服务员”,强调为记者服务、为渠道服务、为用户服务的意识。

程序员是技术中心,主要指可视化团队,不仅包括传统的美编,还有H5程序员、UI(用户交互工程师)、UE(用户体验工程师)等人员,通过图解、视频、小游戏或者互动产品等可视化手段来呈现新闻。

推销员是分发中心,负责将中央厨房的全媒体产品分发给人民日报体系的新老媒体,同时推送给有合作的所有国内新媒体,也可根据境外媒体的需要,翻译成十几种语言,向几百家主流媒体分发产品。[1]

可以看出,中央厨房形成“一个产品、多个出口”的协调工作模式。在采集阶段,前方记者根据联络员提供的信息采集新闻素材,整个集团可以资源共享、协同作业,使新闻素材得到最大化的利用。根据前方采集的素材,在编辑阶段,再根据不同媒体的特点和需求生成多种不同的产品。中央厨房生产的不再是成品,而只是“半成品”,需要集团各媒体根据自身属性和需求进行深加工和再创造。这样形成了内容集约化生产、核心资源共享的工作机制,不同端口从素材池里选取需要的半成品,不再需要每个部门和团队都组成采写编排的人员配置,以提高传播效果,节约传播成本。

三、全媒体平台呈送:大锅饭亦或自助餐?

人民日报媒体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何炜介绍说,人民日报已成为拥有报纸、杂志、网站、电视、广播、电子屏、手机报、微博、微信、客户端等10多种类别、数百个终端载体的媒体集团,不同的媒体有着不一样的工作方式和生产节奏和媒体特点,按照现有的中央厨房的设计预想,分工更加明确,职责更加分明,各媒体集中精力根据自身的特质选择需要的素材进行深度加工即可,形成了一种自助餐的工作模式。

从实践成果上看,中央厨房在重大事件的报道活动的有效投入使用,的确给诸如“两会”、”九三阅兵“等重大报道的采编活动带来革新,受众反应效果也颇为积极。2015年3月2日,人民日报中央厨房推出首个“尝鲜菜”《【书话两会】第一回:委员抵京抬眼望平年盛会不寻常》,创新文风表达,用活泼灵动的语言、章回体的形式报道两会。两会期间,“书话两会”以每天一次的频率,连续推出十四期,不仅在各大新闻门户网站、微博微信客户端广为传播,还在加工打磨之后登上人民日报要闻版,最后制作成适合移动端阅读的H5合辑,形成了多品种、规模化、分层次的传播格局,堪称融合报道的一次有益尝试。[2]除了人民日报传统擅长的文字新闻作品外,在这个受众越来越懒的时代,人民日报的中央厨房机制也越来越注重全媒体新闻作品,图片、图表、视频、H5等形式充分运用,程序员团队专门承担可视化的任务,在两会期间,推出了很多生动且具有互动性的作品,很多作品在朋友圈刷屏,形成病毒式传播:如《人大代表咋排座,有讲究!》上线不到48小时,服务器访问请求数就超过2000万次,阅读量超过了120万次;而《必有回响,代你问总理》的访问请求数也超过了700万次,阅读量超过了200萬次。[3]endprint

猜你喜欢
中央厨房媒介
浅析新媒介文学中媒介的影响
媒介论争,孰是孰非
书,最优雅的媒介
欢迎订阅创新的媒介
全媒体时代高校宣传工作“中央厨房”建设探索
以“互联网思维”推进城市广电媒体融合发展
媒体融合发展趋势及人才需求思考
媒介延伸下的当代设计媒介转向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