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实践人格:从王阳明“知行合一”看当代教育目的的实践取向

2017-06-29 12:10余小茅刘文婷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2017年3期
关键词:教育目的教育变革知行合一

余小茅+刘文婷

摘 要:介于教育目的在整个教育活动中所具有的统帅地位,当代中国教育尤其是教育目的的变革一直为人们所关注。如何确立与当代中国社会变革与发展相适应的教育目的,理当成为当代中国教育目的的题中应有之义。纵观当代中国教育变革历程,在教育目的的确立中出现了种种知行脱节(脱离)的现象。从传统文化特别是阳明心学的“知行合一”学说中汲取丰富的资源,把培育青少年的实践人格作为当代中国教育尤其是教育目的变革的基本向度,推进中国教育目的向着更加注重“知行合一”的实践人格方向迈进。

关键词:实践人格;“知行合一”;教育目的;教育变革

中图分类号:G40-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6124(2017)03-0056-06

纵观中外教育思想史,尤其是中国教育思想史,在涉及有关教育目的(目標)的表述时,曾经有过诸多对于理想人格的设计,形成了蔚为壮观的塑造理想人格的教育思想范式。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表述有:孔子的君子人格、孟子的大丈夫人格、庄子的真人人格、朱子的圣贤人格以及王阳明的实践人格等等。笔者在此所谓人格者,与今日心理学有关人格的种种解析式的精密界定甚不相同,其主要涵义为做人(为人)之典范,即人之为人的理想状态以及为达成相应之目的所采取的诸多手段、路径、策略等。以此观之,结合笔者对于王阳明“知行合一”学说的学习与思考,拟提出“知行合一”学说本身所蕴含的实践人格思想,并以实践人格思想为基础,尝试探索培育实践人格对于当代中国教育变革所能产生的积极影响。

一、王阳明“知行合一”学说蕴含实践人格的丰富内涵

阳明学之体系可谓博大精深。它上承朱陆学说,下启曾文正公、张文襄公等人引领的近现代新儒学,在中国儒学思想史上,素有所谓“孔孟朱王”并称之美誉。他是一位思想巨匠,开创了儒学新天地,既是一代“心学”宗师,又是具有世界影响的伟大哲学家,集立德、立功、立言于一身而成为真“三不朽”,实现了古今圣贤的最高人格理想。美国哈佛大学的新儒学代表人物杜维明断言:21世纪是王阳明的世纪。后辈学人总括其学说经纬,通常将其分解为阳明心学、良知学说和“知行合一”思想等三个部分。本文尤重其“知行合一”这一思想。为不使理解上出现误差与歧义,我们还是不妨聆听王阳明先生本人的论述。在其《传习录》中特别要紧的论述有两处:一处(第133条)明确道:“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知行工夫,本不可离。只为后世学者分作两截用功,失却知行本体,故有合一并进之说。真知即所以为行不行不足谓之知。” [1 ]另一处(第226条)中记载:“(有人)问知行合一。先生曰:‘此须识我立言宗旨。今人学问,只因知行分作两件,故有一念发动,虽是不善,然却未曾行,便不去禁止。我今说个知行合一,正要人晓得一念发动处,便即是行了。发动处有不善,就将这不善的念克倒了。须要彻根彻底,不使那一念不善潜伏在胸中。此是我立言宗旨。” [1 ]对此,阳明先生的著名弟子刘宗周先生作出了相当精当的评价:“如此说知行合一,真是丝丝见血。先生之学,真切乃尔。后人何曾会得?” [1 ]近代著名学人但衡今有云:“阳明言知行合一,以本节数语为亲切深至,进德修业之基。近人之言即知即行者,当奉此以为圭臬。至于根绝潜伏不善之念,又当以戒慎恐惧为总持工夫。” [1 ]我国当代著名哲学家李泽厚先生则将阳明的“知行合一”思想视为是对人的主体实践(道德行为)的能动性的极大强调。他指出:“‘知必须是‘行,‘良知无不行,而自觉的行也就是知。这就是说,人的真实存在是在行为活动的‘良知之中,在此行为中,人才获得它的本体存在。” [2 ]其后,当代著名的阳明学研究者吴光先生对于“知行合一”思想却是将之定位为“知行合一的工夫论”,并且还具体提出了三个要点:“知行只是一个功夫,不能割裂。而所谓‘工夫,就是认知与实践的过程。第二,知行关系是辩证的统一:知是行的出发点,是指导行的,而真正的‘知不但能‘行,而且是已在‘行了;行是知的归宿,是实现知的,而真切笃实的‘行已自有明觉精察的‘知在起作用了。第三,知行工夫中‘行的根本目的,只是要彻底克服那‘不善的念而达于至善,这实质上是个道德修养与实践的过程。” [3 ]至于海外学人在这方面的论述,就我们所见,大多还集中于传记类的综合评介,具有代表性的有日本学者高濑武次郎的《王阳明详传》,书中对于阳明先生谪居(1509年)贵阳始论“知行合一”有过较为详细的记载:“(其时)贵州提学副使席书,号元山,他一生潜心于理学,向来敬仰王阳明。第二年(1509年),他特地派人迎王阳明到贵阳府城中做客,求教朱陆异同之辨。王阳明没有详细阐述朱陆之学,而是告诉席书他所悟得的‘知行合一的学说。这就是王阳明倡导‘知行合一的开始。” [4 ]这无疑对于生活于贵州贵阳这片土地上的吾辈而言是一个大大振奋的消息。如今,贵阳市的城市精神被后人提炼为“知行合一,协力争先”,无疑就是对于阳明精神一种很好的诠释与继承。那么,如何从学理上进一步论证阳明实践人格所蕴含的深邃思想,如何在当代教育目的中彰显实践取向以培养当代人的实践人格等,都有待我们给出有说服力的分析。

二、王阳明“知行合一”学说与西方实践哲学蕴含共同的旨趣

笔者认为,实践人格是王阳明“知行合一”学说与西方实践哲学的共同旨趣,是具有深厚的学理依据的。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依据:

1. 两者皆蕴含深厚的伦理诉求

让我们还是先看看阳明“知行合一”学说所蕴含的深厚的伦理诉求。对此,当代学者吴震在论及阳明“知行合一”学说时,特别强调:“阳明所说的知行主要是指伦理学意义上的概念,‘知主要是指德性之知,‘行主要是指道德实践……在阳明看来,如果实践行为没有良知的明觉监察,那么这些行为是盲目的(‘冥行),如果求知活动没有认真笃实的态度,那么这些活动也将是盲目的(‘妄想)……总之,晚年阳明将知行合一说建立(在)这样一种良知的观念之上:知行过程有良知的参与,良知本体具有‘自知的特质及其‘明觉的能力,故能为知行合一提供保证。应当说,阳明从良知学说的立场出发,对知行关系的考察是深刻的。事实上,也唯有从良知的角度出发,才能证成知行合一……值得注意的是,在知行过程中良知的参与,使得知行问题能够超越知识论领域,从而得以合理地进入到伦理学领域之中,这是阳明知行合一论的又一重要特色。” [5 ]自此不难推出,单纯从知识论角度,实难以理解“知行合一”学说之精髓,势必会在知行关系上陷入孰先孰后抑或孰轻孰重的无谓论争之中。对此,阳明先生又做出了怎样的表述呢?

在《答友人问(丙戌)》中针对友人所问:“自来先儒皆以学问思辨属知,而以笃行属行,分明是两截事。今先生独谓知行合一,不能无疑。”阳明先生做出了如下的回答:“此事吾已言之屡屡。凡谓之行者,只是著实去做这件事。若著实做学问思辨的工夫,则学问思辨亦便是行矣。学是学做这件事,问是问做这件事,思辨是思辨做这件事,则行亦便是学问思辨矣。若谓学问思辨之,然后去行,却如何悬空先去学问思辨得?行时又如何去得个学问思辨的事?行之明觉精察处,便是知;知之真切笃实处,便是行。若行而不能警察明觉,便是冥行,便是‘学而不思则罔,所以必须说个知;知而不能真切笃实,便是妄想,便是‘思而不学则殆,所以必须说个行。原来只是一个工夫。凡古人说知行,皆是就一个工夫上补偏救弊说,不似今人截然分作两件事做……知行原是兩个字说一个工夫,这一个工夫须著此两个字,方说的完全无弊病……知之真切笃实处,便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便是知。若知时,其心不能真切笃实,则其知便不能明觉精察;不是知之时只要明觉精察,便不要真切笃实也。行之时,其心不能明觉精察,则其行便不能真切笃实;不是行之时只要真切笃实,便不要明觉精察也。知天地之化育,心体原是如此。乾知大始,心体亦原是如此。” [3 ]此处所谓乾知大始之“乾知”,正即所谓良知是也 [5 ]。此说与秦家懿先生在其专著《王阳明》一书中强调的阳明的“知行合一”说,也就是他的道德理想 [6 ]相仿。

那么,西方学者的实践哲学又蕴含了怎样的伦理诉求呢?对此,人们一般都将关注的目光投向被誉为西方伦理学的奠基之作《尼各马可伦理学》(廖申白、邓安庆等先生译名)或是《尼各马科伦理学》(苗力田先生译名)。在《尼各马可伦理学》(笔者在此采用了廖、邓等先生的译名)的第一卷便是以“善”为卷题(廖申白译名)或者以“伦理学与政治学:善、幸福与灵魂活动”为卷题(邓安庆译名)。无论该卷卷题译名怎样,却都共同把伦理上的善确立为实践活动的基本向度。该书开篇便写道:“每种技艺与研究,同样地,人的每种实践与选择,都以某种善为目的。” [7 ]该段文字邓安庆则译为“每种技艺与探索,与每种行动和选择一样,都显得是追求某种善,所以人们有理由把善表示为万事万物所追求的目标” [8 ]。然而苗力田先生的译法则要简洁许多:“一切技术,一切规划以及一切实践和抉择,都以某种善为目标。” [9 ]笔者无意在此咬文嚼字,让笔者深为认同的是,亚里士多德将伦理上的良善(品质)作为人类一切实践活动的基本指令。不止于此,在《尼各马可伦理学》第六卷即关于“理智德性”(廖申白译)抑或“理智德性论”(邓安庆译)甚或“实践智慧”(余纪元译)的论述中,亚里士多德更进一步指出:“明智(亦有人译为实践智慧)是一种同人的善相关的、合乎逻各斯的、求真的实践品质。” [7 ]故此,人们不难看到,实践活动绝非放弃德性准则的一味蛮干,恰恰相反,人类的一切实践活动无不是在德性的根本指导下展开的。因为在亚里士多德看来,“德性使得我们的目的正确,明智则使我们采取实现那个目的的正确的手段……使得我们的目的正确的是德性” [7 ]。总之,“德性提供了目的,明智则提供了达到目的的实践” [9 ]。为此,对于亚里士多德伦理学意涵有着深入研究的余纪元作了如下颇有见地的分析:“实践智慧是实践理性的德性,能使一个人做出正确的伦理决断……实践智慧是决定人如何过好的、正确的生活的那种实践理性的德性……研究实践智慧,即是研究如何在人类事务中做得对,怎么样让理智发挥到最优秀的状态……实践智慧研究人们该如何生活,研究幸福的源泉……拥有实践智慧的人是在他成长的范围内所接受到的价值中生活,并在传统范围内获得实践智慧的……没有实践智慧,是得不到完满德性的。而完满德性一定是经过长期修炼的,最终和实践智慧关联在一起……伦理德性和实践智慧以一种相互补益增强的方式共同发展。” [10 ]可见,西方实践哲学尤其是亚氏实践哲学之实践行动绝非单纯的行动更非盲动,而是有德性的行动,因为“有德行的行动是kalon的(美、美好、高贵),而且有德性的行动者正是为了这个原因选择它们……拥有实践智慧的人凭借他对人类好的理解,用理性确定在不同情境下如何行动才是秩序良好的。” [11 ]至此,我们便不难看到,亚氏实践哲学和阳明“知行合一”学说中所共同蕴含的伦理诉求:前者为良善之德性,后者为自觉之良知。

2. 实践人格本身具有鲜明的以德性活动为其特征的目的性导向将“知”与“行”两者联系起来

无论是王阳明的“知行合一”学说,还是以亚里士多德为代表的西方实践哲学,都将实践人格设定为他们共同追求的理想人格范式,其间蕴含着鲜明的目的导向。而且这种目的导向性又与别的理想人格范式诸如君子人格(孔子)、自然人格(老子)、逍遥人格(庄子)等所关注的目的导向相比有着明显的差异,即以行动尤其是以充盈良知良善的行动为其鲜明特征。

众所周知,在中国历史上有一个著名的“三不朽”的说法至今影响深远。本文无意在此深挖所谓“三不朽”之学理渊源及对后世之启示价值,尽管王阳明一直以来被世人当作真正实现了所谓“三不朽”之人生理想的典范,另外尚有孔子“一个”(一个完整实现了“三不朽”)和曾国藩“半个”(半个实现了“三不朽”)为世人所尊崇,只想结合王阳明先生所极力倡导的“知行合一”这一特色鲜明的主张,将“知行合一”中所蕴含的德性旨趣即实践人格本身蕴含的德性旨趣作些分析,以便在为当代中国教育目的的变革注入实践的力量时不至于丧失德性的旨趣。在明朝那“妖孽横行的宫廷”(当年明月语)之中,阳明先生几乎是以一己之力(德行的力量)与宫廷中的妖孽如刘瑾之流抗衡,更是凭借“知行合一”的一己之力(兼具德性、智慧、谋略的力量)平定了明朝中叶最大的叛乱即宁王朱宸濠叛乱。当宁王叛乱被平定之后,阳明先生并未迎来人生的辉煌,而是遭到了种种刁难甚至于非议。他究竟是怎样化解这种种的是非纷扰的?实赖于他一直秉持的“知行合一”工夫所深蕴的良知(德性)力量,一如他留给世人的最后一句话:“此心光明,亦复何言。”一个心中有光明的阳明先生,以其实践人格的卓然伟力一直深深启迪着后来者。

与此相呼应的是马克思以其改变世界的实践勇气。如关于青年人的择业,马克思说道:“在选择职业时,我们应该遵循的主要指针是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如果一个人只为自己劳动,他也许能够成为著名学者、大哲人、卓越诗人,然而他永远不能成为完美无疵的伟大人物……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因为这是为大家而献身……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我们的事业将默默地、但是永恒发挥作用地存在下去,而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 [12 ]这便是青年时代的马克思的哲学魅力与实践人格的真实写照,无疑将激励后人沿着他开掘的理想之境继续前行。

三、从培育实践人格透视当代中国教育目的的实践取向

近年来,党和国家领导人如习近平、李克强等在不同场合都做到自觉彰显并践行阳明的“知行合一”思想。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习近平总书记最近的系列重要讲话中充分展现了他的实干家风格,如“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抓铁有痕”、“抓常、抓细、抓长”、“发扬钉钉子精神”、“久久为功”、“立说力行”、“力行力改”、“善始善终”、“善作善成”、“撸起袖子加油干”等等,这些简明易懂的语词无不蕴含着“知行合一”的深邃思想,而且还折射出由“知行合一”学说所指向的实践人格旨趣。

虽然,当今大多数学者都关注到了阳明的“知行合一”思想,还做出了很多很有深意的阐发,但大多是从哲学史、思想史的角度去论述的。让我们稍感遗憾的是,今人对于“知行合一”这一学说中蕴含的丰富的教育思想,以及“知行合一”思想对于现代教育尤其是对于培育当代人的实践人格产生的极为深远的影响并没有深入的研究,我们至今尚未见到在这方面有分量的研究成果。我们相信,随着国内外阳明学研究向纵深推进,我们将结合现当代实践哲学的丰硕成果,着力深化阳明学中有关“知行合一”思想的研究,并将此研究成果融入当代人的实践人格的培育之中,以塑造当代人的实践人格抑或实践品格。

诚然,党和国家领导人的示范引领作用已然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应,为了让实践人格思想得以真正地“落地生根”,我们认为,完全可以将实践人格视为当代中国教育目的的实践取向。笔者拟结合上述有关实践人格的分析,尝试从如下几个方面提供一些建设性的意见与建议。

1. 就理念层面而言,在教育目的的理念设计中,注重将实践人格的培育作为一个重要的维度

其实,当今中国教育对于所要培育的人的实践性方面的要求是相当明确的,这可以在有关学者乃至于党和国家领导人关于实践能力、动手能力、操作能力等等要求的阐述中得到明证。可是,实际结果又总是那么让人失望。个中缘由,估计各路学者也是见仁见智。在我们看来,一方面与我国当前越演越烈的应试教育不无关系,另一方面与我国在确立教育目的的基本内容时只是泛泛地提出有关实践能力的要求有关系,更是与并未将培育实践人格上升到当今我国教育目的变革的重要维度有着密切的关系。其实,若干年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学会”理念(即学会生存、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在笔者看来便是实践人格作为教育目的之基本向度的一种经典表述。“学会”理念不仅作为一种现代教育理念已然突破了简单的知识论视野,并架起了知识与实践、知识与生活、知识与智慧的桥梁,而且更凸显了培育实践人格的鲜明特征。

2. 就制度层面而言,在有关教育目的的制度设计中,将实践人格的培育作出制度上的安排与规定

为了确保人类理念层面的认识成果落到实处,势必就要在制度层面作出系统完备的制度设计。当今社会治理当然也包括教育治理在内的一种重要方式就是采用充满理性且与现实相适应的制度治理,即用制度治理的稳定性捍卫包括教育治理(理念)在内的社会治理(理念)的思想性。我们相信制度治理的重要性,决不意味着我们认同如有些学者所推崇的“制度高于一切” [13 ]的主张,即所谓“制度膜拜”。为此,我们强调将实践人格的培养目标在现行的教育制度设计与安排中予以特别关注,充分彰显制度理性及其规定(规范)对于理念理性的切实保障作用。进而言之,我们的设想是,在当今的考试制度(如中、高考等考试制度)中给予与实践人格培育密切关联的实验性、操作性知识一席之地,并且还要确保占据相当的权重与比例(起码要占有全部分值约三分之一的权重与比例),就像现在艺术类、外语类考试中所关注考生实践性操作部分的那样。当然要避免此类考试运作中的人为操控与舞弊现象,为此也要制定与此相应的制度来保障。

3. 就一线教育活动而言,将培育实践人格的教育目标贯彻到一线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之中

当下一线教师正迷失于越来越惨烈的应试教育而不能自拔,即便有不少一线教师确乎也有心于教育教学改革探索,无奈也只能发出“带着镣铐跳舞”的沉重慨叹。所以,包括新课改在内的有国家教育行政力量主导(支持)的一系列教育改革便出现了所谓“穿新鞋走老路”的惯习与阻抗。对此,笔者不便妄加评论,只是想本着实践人格培育的理念,给一线教师提一点建议。为着学生一生的幸福着想,所有一线教师从现在起就要注重将培育实践人格作为学生发展的重要维度,为他们走进社会服务社会创造人生价值开启一条相当“接地气”的管用的实际路径。广大一线教师可以利用自身的学科优势充分挖掘培育实践人格的独特路径:如文史学科的教师就可以通过向学生生动讲述中外历史上那些在践行“知行合一”上正反两面都让人印象深刻的人物故事;又如数理学科的教师则可以通过严谨的科学实验与数理逻辑推演向学生展示人类在数理世界中“知行合一”的内在要求;当然,教师自身在“知行合一”上的示范与榜样作用将更为直接地影响到学生实践人格的培育效果。

4. 就家长教育理念与行为方式而言,务必率先垂范,为培育子女的实践人格营造良好氛围

毋庸讳言,当今中国家长无论是从教育理念还是从教育行为方式而言,都深受功利主义的短浅目光所浸染而难以自拔。“我们经常看到父母将孩子当做自己的实验品,要他(她)学习音乐、美术、绘画、书法,或者奥数,或者是其他热门的特长班,全然不顾他们自身的特长特点及其兴趣爱好之所在,只是用来满足他们对将来热门工作的判断,从而使孩子进入他们所预设的‘实验车间之中,取得所谓的成功。” [14 ]如此目光短浅之家庭教育,焉能培育孩子的实践人格?据此,我们认为,现在是到了该彻底纠正家长教育理念的时候,让我们的每个家长都认真反思我们究竟要把自己的孩子培育成什么样的人,即什么东西才是对于自己孩子一生最为重要的:是当下炫目的分数还是长远潜隐的品质?是言行脱节的夸夸其谈还是知行合一的实践人格?我想家长们是不难抉择的。总之,中国家长不仅要变革自身那目光短浅的功利主义教育理念,真正关注能够让孩子一生幸福的诸多元素:品质、能力、智慧、儀表等等,而且还要切实将培育子女的实践人格作为他们基本的目标向度。为此,家长必须率先垂范、以身作则,为培养子女言行一致、学用结合的实践人格营造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

5. 就学生学习活动而言,将培育实践人格作为学生重要的学习目标

一切教育理念、一切教育主张的最终落脚点在于学生。离开学生的真实发展,所有教育的美好理念和愿景将成“镜月水花”。为此,我们要向学生充分彰显“知行合一”这一实践人格的魅力,要将培育实践人格定位为他们至关重要的学习目标并予以确认和落实。具体可以让学生结合自身兴趣爱好并联系现实社会的诸多实际问题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针对当下一些非常形式化表面化的社会实践活动存在的诸多问题,我们认为,非常有必要充分利用学校(而非简单的校外)、利用课堂(而非随意的课外)这样一些与学生生活紧密联系的场所,向学生提出实实在在的社会实践、社会生活的直接任务与要求,并且让他们从点滴的实际工作中得到真实的进步,进而让他们自身认识到实践人格并非什么虚无缥缈的“空气”而是现实中的每一个人都有的人格特质。只有当学生自身对于培育实践人格之重要性的认识上升到一个关乎他们幸福生活与前途命运的高度时,他们才会从现在开始真正关心并切切实实地承担起实践人格培育的重任。

对于生活在当今改革开放时代的中国人来说,我们不仅要有改革开放的时代精神,同时还应该秉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民族精神,既有面向世界的开阔胸襟,又有植根民族优秀文化的中华情怀,尤其要具有浓缩了中华情怀的诸多人格境界与操守,其中之一便是本文所推崇的实践人格,因为这是一种与中华民族注重实践注重实用相适切的人格境界与操守。中国的古圣先贤对于彰显“知行合一”这一实践人格及其特征已有诸如“行胜于言”、“讷言敏行”、“笃行”等许多经典的语录。现在的关键已经不再是重复这些经典语录的时候,而是要在实际生活与现实人生中探讨如何培育我们每个人的实践人格,如何真真正正贯彻“知行合一”。一切恰如国学大师谢无量先生所言:“凡是必以知行相合而成,故知行工夫唯一而已。阳明在申知行之真义,非徒沾沾于文字间也。” [15 ]而此种“知行工夫”又正好与当代法国著名哲学家布迪厄所强调的“实践感” [16 ]有着深刻的内在关联。难道这仅仅是偶合吗?

参考文献:

[1]陈荣捷.王阳明《传习录》详注集评[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98,180,180,180.

[2]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250.

[3]吴 光.王阳明全集(上卷)[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29-30,176-177.

[4]高瀨武次郎.王阳明详传[M].北京:时代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2013:69.

[5]吴 震.《传习录》精读[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93-104,101.

[6]秦家懿.王阳明[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1:57.

[7]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3,173,187.

[8]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注释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38.

[9]亚里士多德.亚里士多德全集(第8卷)[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3,137.

[10]余纪元.亚里士多德伦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99-121.

[11]理查德·克劳特.布莱克维尔《尼各马可伦理学》指南[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123-143.

[1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7.

[13]张振学.制度高于一切[M].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2006:152.

[14]冉云飞.沉疴——中国教育的危机与批判[M].海口:南方出版社,1999:309.

[15]谢无量.谢无量文集(第3卷)[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239.

[16]皮埃尔·布迪厄.实践感[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3:38.

The Cultivation of Practical Personality:the Practical Orientation

of Contemporary Educational Purpos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Wang Yangmings“Combining Knowledge with Practice”

YU Xiaomao,LIU Wenting

(College of Educational Science,Guizhou Normal University,Guiyang,Guizhou 550001,China)

Abstract:Because of the commanding position of educational purpose in the whole educational activities,the change of contemporary Chinese education,especially the educational purpose,has been paid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It is necessary to establish an educational purpose which is suitable to the contemporary Chinese social changes and development. In the contemporary educational reform in China,there are various phenomena of disconnection between knowledge and practice in the establishment of educational purpose. We should learn from the rich traditional culture,especially Wang Yangmings“combining knowledge with practice”,establish an educational purpose of cultivating teenagers practical personality and take the purpose as the basic dimension of the reform of contemporary Chinese education,especially the reform of educational purpose. By this way,we can promote Chinese educational purpose to emphasize the practical personality of“combining knowledge with practice”.

Key words:practical personality;“combining knowledge with practice”;education purpose;education reform

猜你喜欢
教育目的教育变革知行合一
朱熹的理学教育思想及对当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MOOC时代图书馆角色定位与创新服务
论教育价值与教育目的的关系
立“三者”,提升“两学一做”实效
如何在小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互联网时代下的会计信息化教育变革探索
浅谈素质教育的本质特征、误区与实施途径
浅论“翻转课堂”对教师培训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