荐书:《我负丹青》

2017-06-30 08:14吴冠中
广东第二课堂·初中 2017年6期
关键词:草棚楝树长工

吴冠中

书摘:

母亲盼望我早早长大成人,有出息,替家里争口气,我也已体会必须给家里争气了。配合父亲的节俭,母亲也勤俭持家,她爱干净,衣服洗得勤,而且什么都要自己提到河边去洗,洗得彻底。虽然家里经济很拮据,但事事安排得井井有条,也总是布衣暖,菜饭饱。我到无锡念初中时,正值身体开始发育,吃得多,课间常感饥饿,又买不起零食吃,母亲便将糯米粉炒熟,教我只要用开水一冲,加点糖便好吃,每次开学我便总带着一大袋糯米粉上学。但是母亲生育太多了,我是长子,后来又生了两个弟弟,三个妹妹,还有两个妹妹很小就夭折了。母亲一向难产,她实在怕生孩子,也曾用土法打过两次胎,死去活来,从此身体一直非常坏,长年地病。父亲忙学校的事,忙种田的事,忙祠堂里的事,因他是吴氏宗祠的会计。后来母亲病倒,他又要忙烧饭洗衣了。他在家做家务便围上母亲用的围裙,有时门外突然有人来找,呼喊“吴先生”或“大先生”(他是老大),他首先匆忙解掉围裙,然后出门见客。他是村上少有的识字先生,学堂里的老师,是头面人物,围着女人烧饭用的围裙太失体面。

显然,父亲自己种不了家里的十几亩水田。早年,当他到玉祁去教书时,田都出租。后来回乡教书,便出租部分,另一部分自己种,雇短工或长工。我记得家里曾换过几次长工或短工,我能记事时,印象最深的一个长工叫九斤。父亲和母亲对长工很好,让他吃得饱饱的,蒸了咸肉的时候,将最好的留给我,其次就款待九斤了,他们自己吃最次的,甚至不吃。九斤种田很卖力,耙田、施肥、插秧,样样能干,我们家田里的稻禾也总长得分外茂盛,绿油油的一大片,很易同别家的区分。九斤对我很好,我们的友谊主要建立在水车棚内。草顶的水车棚都建在河岸田边,棚内牛拉着巨大的车盘转,车盘带动长长的水车将小河里的水戽上岸来灌进水田去。凡是戽水的日子,我总跟着九斤到水车棚里去,坐在车盘上让牛拉着团团转,那比在北京儿童游戏场里坐小飞机更自在,高兴时往牛屁股加一鞭,它便跑得飞快。有时它突然停下不肯走,加鞭也不走,我叫九斤,九斤正在近旁耘田,一看情形立即拿了长柄粪勺来对准牛肚皮,牲口哗哗撒尿了。紧依着水车棚有两棵大柳树,盛夏,每听到知了在树巅高唱,我立即爬下车盘,用长芦苇秆制的蛛网套去粘知了。像战士的武器,我总随身带着这支芦苇长枪。九斤的家据说原来住在草棚子里,他家是江北(苏北)佬。苏北一带地瘠人穷,又常闹灾荒,不少人逃荒到富饶的江南来,来卖苦力,都住在草棚子里。本地人瞧不起他们,称之谓“江北佬”。同他们说话时学他们的音腔,其中包含着戏弄与讥讽。我没有见过九斤的家,也没听说过他父母的情况,好像他早就是孤儿了。他来江南已很久,说一口地道的本地话。但是他娶不到老婆,谁家的姑娘也不肯嫁给他,他自己也没有定居,一年一年轮流着在各家帮短工,当长工,在我家是住得最久的了。

有一个老头“江北佬”在楝树港摇渡船,早早晚晚给人摆渡。楝树港离我家一里路,是最近的小街,有鱼市、豆腐店、小杂货铺、馄饨店、茶馆……早晨有烧饼和油條。村里的人们在路上相遇,总互问:“上街吗?”指的便是去不去楝树港。楝树港跨在大河的两岸,我们北渠村在东面,西面便通姑爹家渔村,我搭渡船摆渡时,大都是去姑爹家。早晨,渡船里总是挤得满满的,人虽多,大都是熟悉的,伯公、伯婆、表姨、表舅、叔公……加上扁担箩筐、生猪活鸭,挤而乱,但彼此相让互助,客客气气不争吵。下午人就少了,即使只一个人要过渡,“江北佬”照样摇渡船。夜晚、深夜要过渡,就高喊一声,他就睡在河边一间极小的草棚里。替代渡船,上世纪60年代造了木桥,70年代改建成水泥桥,“江北佬”早不知去向了。从无锡或常州到宜兴县城的轮船都必经楝树港,当“上海”的轮船将要靠码头时,码头上便聚了不少看热闹的人,想看下乡来的上海人。上海是天堂吧,到上海帮人家的(当保姆)及做厂的(女工)妇女回乡探亲时都吃得白胖白胖,还带回筒子装的饼干、美女牌葡萄干、美女月份牌……

责任编辑 张家瑜

猜你喜欢
草棚楝树长工
夏日天堂
住在草棚里的“不速之客”
楝树花开,蔷薇正艳
楝树种子
快乐的“长工”
长工的回答
天冷要盖房
心眼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