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电厂专用铁路安全工作探讨

2017-06-30 00:29魏斌
中国科技纵横 2017年10期
关键词:火电厂安全管理

魏斌

摘 要:本文结合火电厂专用铁路发生的一些事故案例,分析影响专用铁路安全生产的各种因素以及存在的一些问题,对专用铁路安全管理工作中需要采取的一些措施进行探讨。改善专用铁路的安全管理,促进安全生产,提高安全生产总体水平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火电厂;专用铁路;安全;管理

中图分类号:TU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064(2017)10-0230-02

1 火电厂专用铁路安全管理工作现状

近年来,我公司专用铁路在安全生产管理和基础设备上进行了很多投入,吸收了科学的管理方法和管理经验,修订了《铁路运输管理规程》、《铁路行车工作细则》等管理制度,专用线由建厂至今已进行了三期工程改造,过去的手工扳道改为计算机联锁系统,内燃调车机车替代了原来的蒸汽机车,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安全生产,也提高了运输生产效率。但是,由于诸多方面的原因,安全生产上还存在一些不稳定因素,安全管理方面暴露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仍然没有杜绝一些事故的发生。因而,通过事故案例,对专用铁路现状进行全面深入的剖析,查找存在的问题,对改善专用铁路的安全管理,促进安全生产,提高安全生产总体水平有着重要的意义。

2 火电厂专用铁路事故案例分析

2005年9月15日,机车乘务员失职冒进信号,造成造成道岔被挤、尖轨损坏;2006年3月31日信号员错排进路,机车乘务员误认信号,造成道岔被挤、尖轨损坏。

3 影响火电厂专用铁路安全生产的主要因素

企业专用铁路的设备、制度和人员情况在安全生产中起至关重要的作用,是影响专用铁路运输安全的“三大因素”,因此,强化设备、制度、人员及其相互间的协调配合,是确保专用铁路运输安全稳定的关键。

设备对安全的影响。专用铁路安装使用的翻车机、采样机、螺旋卸车机、卸煤棚、卸油鹤等设备较多,加上部分设备老化,易发生突发故障,对作业安全影响较大。

规章制度对安全的影响。管理制度不健全,规章制度与现场实际不符,没有及时修订相关规章制度,造成管理欠缺;管理制度落实不到位,班组管理和现场作业控制不到位等都会影响作业安全。

作业人员对安全的影响。职工违章违纪时有发生,职工业务水平不高、应急能力不强,作业人员不严格执行规章制度,简化作业过程,对规章制度和作业标准缺乏足够的认识,影响作业安全。

4 专用铁路安全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对照影响铁路运输安全稳定“三大因素”,我们发现专用铁路在客观上的不利因素较多,管理上也存在诸多问题,是运输生产安全的薄弱環节,必须正确地认识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

设备质量不高。设备改造投入资金不够,一些设备得不到及时的更新换代,处于维持运行的状态,如:公司专用线在正线上仍然存在69型枕1753根,扣件锈蚀严重,对行车安全极为的不利,特别是在雨季时,更是严重影响线路的正常运行;新引进的设备,如翻车机等在调试阶段存在设备隐患,缺陷检修不及时等原因都对铁路行车安全造成一些影响;日常维护保养标准不高,对设备的病害整治力度不够,直接威胁着运输安全,比如:工务的线路翻浆冒泥、伤损钢轨、辙叉、接头病害、冻害、扣件松动等问题。

管理制度不规范。对上级新修订的规章制度不能根据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和需要进行认真地分析、细化,形成可行的保证措施。没有随设备的变化及时修改相应的作业程序及制度,及时制定作业办法和安全措施,作业过程缺乏安全保障。工务、电务、通讯设备相关技术资料更新不及时,没有及时针对性地制定安全防范措施。

安全管理机制不健全。安全责任意识不明确,职工没有从思想深处树立责任意识,对各种基本的规章制度、作业标准缺乏足够的重视,各项安全管理措施没有落实。专用铁路管理缺少专业人才,管理过于粗放,对班组的设备、人员等状况缺少科学的分析,对班组安全生产的业务指导力度不够;班组安全管理没有发挥作用,基本的作业程序执行上缺乏严格规范的检查、监督、约束。

5 加强火电厂专用铁路安全管理工作的措施

工作中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有人为因素也有环境因素,设备故障会导致事故发生,人员违章会造成事故发生,这些都是造成事故的直接原因,但本质上还是安全管理的原因。安全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专用铁路各项工作的安全,威胁到企业和铁路运输的安全生产。因此,我们必须正视专用铁路安全生产严峻的现实情况,正视安全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找出改善安全生产状况的关键所在,从根本上解决。

5.1 加大资金投入,提升基础设施水平

处理好安全与效益的关系,争取资金,加大设备整改力度,根据国铁部门的有关规定、协议,明确路企双方的相互责任、权利、义务,完善各种设施、设备,确保行车设施工齐全完好。

5.2 端正思想,提升职工的综合素质

一是强化“安全第一”的思想。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形式,广泛开展安全教育,努力提高职工遵章守纪、爱岗敬业的自觉性。如制定班组年度安全目标措施,确定不发生挤道岔及以上事故的安全目标;通过培训班全面系统地讲解各项安全知识,让职工真正了解和掌握专用线安全管理知识;或者结合季节的特点,对职工进行防寒防冻、防洪等知识培训;利用班前会进行事故预想,树立职工的安全意识。

二是强化职工的技术素质。把技术培训的重点放在适应性培训上,以提高基本素质和岗位作业技能为主要目的,有重点、有针对性进行技能和操作培训,提高职工的作业技能。

三是强化职工的应急处理能力。经常性的开展应急预案演练活动,采取不定时间,不定人员,不定预定内容的“三不定”方式,随机抽练,确保演练获得实效。通过事故应急处理预案的学习和演练, 不仅能提高安全技能,而且可以加强职工对岗位及其周围危险性的认识,增强事故应急处理的能力。

5.3 规范管理,完善安全管理制度

一是确保安全管理三级网络系统化。首先要明确公司对专业铁路的主管责任,将专用铁路的安全管理纳入电力安全管理体系;其次部门设立专业主管负责专用铁路的安全管理和日常管理,对专用铁路的安全生产负有直接责任;第三要明确班组长在安全管理中的职责,班组长作为最基层的管理者,必须担负起本班组安全管理的主要责任,才能将安全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贯穿于生产的全过程。

二是确保规章制度完善性。结合专用铁路的实际情况,及时修订《铁路车站行车工作细则》,建立健全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规范作业标准,保证现场作业和安全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加强规章制度建设,一定要注重对上级有关规章制度的细化,专用铁路首先要根据《铁路技术管理规程》和《行车组织规则》的原则要求,结合本站设备特点和具体生产条件,及时修订、完善《铁路车站行车工作细则》,使厂内站的行车工作有根本的依据,同时,对上级有关规章制度也应当根据厂内站的具体情况予以细化,变成既简单明了,又便于职工理解和掌握的条文,真正起到指导生产实践的作用。

三是确保作业程序标准化。进一步完善和细化标准化作业程序和岗位責任制。标准化作业程序和岗位责任制是保障安全生产的基础,在生产实践过程中,应根据新问题、新情况的出现不断地更新与完善,使各项规章制度,作业标准得以落实。如健全车辆防溜标准,装卸车作业标准,岗位责任制等。

5.4 加强安全检查力度,提高执行力

一是强化检查落实责任。首先专业主管要加强日常的监督检查工作,除了定期检查,还应加大日常抽查, 检查现场作业是否按照规定要求执行,以消除职工生产作业中的违章违纪行为;其次组织开展联合检查,每个月由接轨站牵头会同工务,电务及等部门,对所属设备进行全面检查、整改;再次加强专项检查,针对季节及专项工作开展排查。

二是强化考核奖罚分明。完善考核标准,使检查考核走向制度化。安全考核也应当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把检查考核的重点放在对职工作业过程的考核上,即在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控制问题,做好安全生产的预防工作,防止事故的发生。

总之,安全是铁路运输的生命线,是各项工作质量的综合反映,专用铁路要真正从思想上重视起来,把安全管理工作放在重中之重,多借鉴国铁的管理经验和管理制度,认真地执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使专用线的安全管理工作进一步走上标准化、规范化、正规化,专用铁路的安全管理工作是完全可以有保障的。

参考文献

[1]邵林.铁路安全管理的途径[J].科技资讯,2007(35).

猜你喜欢
火电厂安全管理
枣前期管理再好,后期管不好,前功尽弃
火电厂锅炉节能减排的几点研究
火电厂循环水处理及系统优化探讨
火电厂节能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