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窗减压术与颌骨囊肿刮治术治疗颌骨囊肿临床对比研究

2017-07-01 19:39毕国瑞
河南医学研究 2017年11期
关键词:颌骨开窗囊肿

毕国瑞

(嵩县人民医院 口腔科 河南 洛阳 471400)

开窗减压术与颌骨囊肿刮治术治疗颌骨囊肿临床对比研究

毕国瑞

(嵩县人民医院 口腔科 河南 洛阳 471400)

目的 对比开窗减压术与颌骨囊肿刮治术治疗颌骨囊肿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嵩县人民医院收治的63例颌骨囊肿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31例,观察组32例,对照组予以颌骨囊肿刮治术治疗,观察组予以开窗减压术治疗,观察对比两组骨质修复情况、视觉模拟评分(VAS)、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结果 观察组骨质增生厚度、囊腔体积缩小程度、骨密度均大于对照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颌骨囊肿患者行开窗减压术治疗效果显著,可有效缓解患者疼痛程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

开窗减压术;颌骨囊肿刮治术;颌骨囊肿

颌骨囊肿是口腔科多发囊性病变之一,多种因素导致囊壁上皮液化坏死、增生,升高囊腔渗透压,囊液细胞因子参与邻近骨质吸收,进而损害颌骨外形及结构,膨胀颌骨,导致患者牙齿松动发生移位,破坏患者咀嚼能力,影响面部美观度,给患者身心造成极大伤害[1]。颌骨囊肿刮治术为临床治疗颌骨囊肿常用手术方式,其可有效将囊肿摘除,但易对患者颌骨邻近组织造成损伤,且易引发神经性症状及病理性骨折,不利于预后。本研究选取嵩县人民医院63例颌骨囊肿患者,通过对比,探讨开窗减压术与颌骨囊肿刮治术治疗颌骨囊肿的临床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嵩县人民医院2009年4月至2015年7月收治的63例颌骨囊肿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31例,男17例,女14例,年龄为16~60岁,平均(30.38±4.32)岁,其中前磨牙区10例,前牙区12例,磨牙区9例,多囊型囊肿7例,单囊型囊肿24例。观察组32例,男19例,女13例,年龄为18~58岁,平均(31.35±4.35)岁,其中前磨牙区11例,前牙区13例,磨牙区8例,多囊型囊肿9例,单囊型囊肿23例。两组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行颌骨囊肿刮治术治疗:实施常规消毒麻醉,于颌骨骨质较为薄弱处行切口,并实施翻瓣开窗,暴露囊肿,对囊肿组织予以彻底清除,刮除周围病变骨质、囊壁及累及的牙根,角化囊肿,烧灼囊腔壁(采用石碳酸),若囊肿累及上颌窦,则行上颌根治术,将囊壁与上颌窦整个黏膜同时刮除,对黏骨膜予以复位,严密缝合并引流(缝合处要有骨壁的支持),术后抗生素予以抗感染处理。观察组行开窗减压术治疗:行常规消毒麻醉,于囊肿壁骨质薄弱处行切口,对黏骨膜予以切开并翻瓣,暴露骨面,采用骨凿或骨钳去除骨质,暴露囊肿,切取部分囊壁组织送检,对囊内容物予以吸除,不刮除其余囊壁,相对缝合口腔黏膜及囊壁形成袋状使囊腔与口腔相通呈开窗状态。采用生理盐水及3%双氧水对囊腔交替冲洗,并用碘仿纱条填塞囊腔,必要时制作配戴塞制器保持引流口通畅,防止创口过早愈合形成死腔,术后使用抗生素抗感染,并用嗽口液漱口,术后2周更换1次碘仿纱条(第1次填塞因止血可适当稍紧,以后换药应疏松填塞)。指导患者自行冲洗口腔,注意口腔卫生。在颌骨的功能活动状态下,囊肿外周骨新生,颌骨形态改建,囊腔逐渐减小,外形得以恢复。

1.3 观察指标 统计对比两组骨质增生厚度、囊腔体积缩小程度、骨密度等治疗效果。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2](VAS)对两组术后疼痛程度进行评分。对两组洞腔性骨缺损、继发性感染、血管神经损伤等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对比。术后1 a随访,统计对比囊肿复发率。

2 结果

2.1 治疗效果 观察组骨质增生厚度、囊腔体积缩小程度、骨密度均大于对照组,术后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2.2 并发症发生情况 观察组出现血管神经损伤1例,继发性感染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6.25%(2/32),对照组出现3例血管神经损伤,3例继发性感染,3例洞腔性骨缺损,并发症发生率为29.03%(9/31)。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χ2=5.671,P<0.05)。

2.3 复发率 术后1 a随访,观察组颌骨囊肿复发1例,复发率为3.13%(1/32),对照组复发8例,复发率为25.81%(8/31)。观察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χ2=4.893,P<0.05)。

3 讨论

颌骨囊肿具有较高发病率,调查发现[3],口腔科疾病中0.125%左右为颌骨囊肿,且囊肿随囊腔逐渐扩展、无自限性生长,侵犯周围组织,损害颌骨骨质,导致患者颌骨发生膨隆、颌面部出现畸形等症状,且累及范围广,易引发神经性症状、局部感染及病理性骨折等多种并发症,影响患者生活质量。颌骨囊肿主要致病因素为:①流体静力压增大、渗透压升高,促使其膨胀性增长;②囊肿内上皮出现增生;③囊内容物影响骨吸收[4]。因此有效破坏或抑制流体静压力、抑制其膨胀增长,对囊内容物参与骨质的吸收进行阻滞,缩小囊肿为其治疗之根本。

囊肿刮治术、传统根治术可有效清除囊肿,但易损害周围组织及牙齿,导致面型发生改变,降低患者咀嚼功能,且术后复发率较高,加重患者经济负担。有学者研究发现[5],开窗减压术可有效解除流体静压力、缩小患者颌骨囊肿之囊腔,促进骨质恢复,治疗效果显著,且可有效保护患者颌骨功能及形态。本研究结果显示,与颌骨囊肿刮治术比较,开窗减压术术后患者骨质增生厚度高、囊腔体积缩小程度大、骨密度高(P<0.05),提示开窗减压术可于患者颌骨局部实施限制性手术,于口腔内贯通囊腔,进而形成开窗状态,从而降低或解除流体静力压,降低囊肿膨胀生长的压力,阻断或减轻负荷骨质吸收,促使骨细胞生长,缩小囊腔,进而改善患者局部微循环及其临床症状;此外通过彻底清除囊内容物,阻断其参与周围骨质吸收,进而控制病情发展,促进邻近骨质增长,进一步提高疗效。且其具有微创性、操作简单、手术风险小等优势,患者一般均可接受。研究结果显示,与颌骨囊肿刮治术比较,开窗减压术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低,原因在于开窗减压术将手术范围缩至最小,最大可能减小对周围组织及颌骨的损害,且其可避开神经血管等重要组织,降低手术风险性,进而减少并发症发生率,降低复发率。

综上所述,颌骨囊肿开窗减压术治疗颌骨囊肿操作简单,手术创伤小,能最大程度保留颌骨及牙列的完整性,降低了对邻近重要结构损伤的概率,减轻术后疼痛度,且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低,具有较高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1] 徐文华, 程继光, 王元银, 等. 青少年颌骨囊肿开窗减压术的疗效观察[J]. 安徽医药, 2014, 18(9): 1660-1663.

[2] 徐江. 开窗减压术与传统颌骨囊肿刮治术治疗颌骨囊肿的疗效比较[J]. 河北医学, 2014, 20(12): 2017-2020.

[3] 吴伟, 潘凌峰, 石宇远. 开窗减压术治疗大型颌骨囊肿30例临床分析[J]. 中华全科医学, 2015, 13(7): 1116-1118.

[4] 白军令. 不同术式治疗颌骨囊肿临床效果研究[J]. 现代仪器与医疗, 2015, 21(4): 113-114.

[5] 忻文雷, 阮征, 周晓燕, 等. 颌骨囊肿开窗减压术治疗效果观察[J].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2015, 25(3): 224-226.

R 782

10.3969/j.issn.1004-437X.2017.11.036

2016-09-21)

猜你喜欢
颌骨开窗囊肿
种植体-颌骨界面微动损伤的多指标评价
针药结合治疗巧克力囊肿案
46例牙源性颌骨囊肿的治疗体会
一种连续管开窗技术实践
哪些表现提示我们得了巧克力囊肿
生火取暖要开窗
初秋入睡前关好窗
会厌囊肿术后并发会厌部分缺损1 例
药物相关性颌骨坏死的研究进展
清晨别急着开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