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象力“栖居”阅读课堂的策略

2017-07-01 17:16卢晓荣
新教师 2017年6期
关键词:雨点儿语词表象

卢晓荣

激发想象力是阅读教学的重要任务。在阅读教学中,采用恰当的手段施以经常性的想象练习,引导学生感受文章的内蕴是必要的也是必需的。在阅读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想象力?笔者提几点看法。

一、以生活经验为原点,让想象“运动”起来

形象是想象的结果,更是想象活动的核心。形象不会凭空自动生成,需要学生选择、过滤生活的表象,根据文本的语境进行有选择的再现与重新配合,产生新的形象。可以说,生活经验在学生的想象世界里发挥着原点的作用。教学中,教师应善于引导学生读出藏在字里行间的形象感、畫面感、分寸感,读出其间蕴藏的“情”和“意”。而只凭借多媒体“再现”画面,未必都是良策。如果学生生活里有类似的相关表象,教师就应不遗余力地努力唤起,在生活与文本中搭建“天堑”,让学生真正享受阅读的快乐。如《雨点儿》第一自然段用一句话“雨点儿从云彩里飘落下来”开篇,拉开了故事的序幕,接着用大、小雨点的对话,告诉学生有了雨水的滋润,花更红了,草更绿了。作为独立成段的第一句话,承载着美好的情感基调和故事发生的意境。但有的教师只用一句“美美地读”就略过这句话的教学,漠视了应有的想象训练过程,“美美地读”蜕变为“随意地读”。可设计如下几个环节:1. 同学们,你们见过“雨点儿”和“云彩”吗?说说看。2. 课文说,(随机出示句子)雨点儿可调皮了,从云彩里飘落下来。你还见过什么从空中飘落下来?飘落的时候,你有什么感受?3. 我们一起来做做“飘落”的动作。是啊,雨点儿也是这样又轻又慢地从云彩里飘落下来的。4. 我们一边读一边想象这样的美景,读出雨点儿飘落时又轻又慢的样子。这样的教学过程,建立起想象与生活经验的有机联系机制,刺激着想象的发生。原本储存于学生生活中的“雨点儿”“云彩”“飘落”等零散的表象,因课文的语境而唤醒、再现、重组,最后融合成新的形象扎根于学生的脑海中。这一过程的两次“再现”,本质是不同的。前者指向单个表象,后者指向整体场景。从单个表象走向整体场景,其间学生经历个体的心理、情感、文化交织的想象运动。这种运动,正体现了想象训练的层次性,形象建构的独特性。当学生用“生活表象”去理解语言时,一个个文字符号就变为一幅幅关联互动的图景,阅读也就因为想象主体的积极投入产生了磁场,从而异彩纷呈。

二、以语词发展为基点,让想象“清晰”起来

想象虽然是具体的形象,但它的表达过程却是通过语词来实现的。如果形象建立得清晰,就是与其相对应的语词理解得准确。而简单机械的“抄抄写写”或“蜻蜓点水”的教学均无助于理解语词。对于一篇课文里最富有表现力的关键词语,更应精心设计,牵一发而动全身,品出每一个语词的鲜明个性,独特韵味。如教学《日月潭》时,不妨以“朦胧”一词为抓手,梳理文章的脉络,了解日月潭清晰之美和朦胧之态。在此基础上,聚焦“朦胧”一词,分步推进:1. 图片引入,以“蒙蒙细雨时,日月潭的哪些景物是朦胧的”为切入点,初步感知“朦胧”之意;2. 抓住“轻纱、仙境、隐约”等词整合语境,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活化“朦胧”所呈现的画面;3. 联系生活,图文结合,拓展、积累带有“朦胧”的一串词组;4. 对比朗读课文句子,表达“朦胧”之美。教学中,教师抓住统摄全篇的“朦胧”一词,统领课堂,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地引导学生反复感受文本内容。这样的语词教学,从立体的层面实现了整体的“综合效应”,沉睡的词语容易转化为表达的元素,庞大的词语库容易变为学生表达的资源库。当学生能够灵活运用得体的语言形式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时,想象、情感和语言就得到了和谐统一。

三、以拓展画面为起点,让想象“丰富”起来

我们知道,阅读中的想象除了再现文本文字之外,还可以通过推断、设想作品中被作者省略的人物命运、故事情节、生活场景等。从某种程度上讲,阅读中的这种想象,是一种带有一定限制的“定向性”想象。它可以锻炼学生识别内容框架的整体感知能力,逻辑推演能力以及观察力和想象力,在一定的意义上促进了学生思维的发展。教学中有很多常态的做法,如《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中指向心里活动的补白:“此刻,周恩来在想些什么?”《凡卡》中指向情节延伸的续写:“凡卡的爷爷能否收到凡卡的信?”《第一次抱母亲》中指向内容扩展的猜想:“挑的100多斤重的担子可能是什么?”等。无论是补充还是扩展文本的隐性内容,尽管指向不同,但无不是沿着文本的逻辑结构、故事内容、情节主题展开,顺着课文方向进行的想象,进而探寻文外之画、弦外之音。通过想象,架起文本与学生共鸣的桥梁。当然,除了以上的“定向性”想象,有时不妨打破常规,设置一些变奏式想象,来一些异想天开。如文本中被省略的故事如果存在多种可能性,则不必强调设想同一个情节;作者隐去的人物命运预测,不必强调同一个结局。相反地,我们不妨鼓励学生见仁见智,不拘一格,勇于创新。因为,想象之美还在于它的灵动、飘逸与倏忽。

四、以发现问题为落点,让想象“飞翔”起来

无疑,任何的创造想象,都反映着生活的诉求,特别是当现实的问题成为生活的阻碍之时。可以说,没有问题,就没有想象,更没有发明。因此,阅读教学中,不仅要善于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习惯,更要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如,四年级《蝙蝠和雷达》是一篇科普说明文,课题用一个“和”字把蝙蝠和雷达两个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事物“栓”在一起,很容易引发学生最原始的发问:“蝙蝠和雷达有什么关系?”这种条件反射下的发问,教师要有意识地把它转化为学生的学习“内需”。适宜的做法就是沿着这个问题进入课文的学习,让学生读文,思考。这样做,把学生出自本能的发问与自主的思考有机结合,可以有效呵护学生的“问题意识”。有些问题学生不容易发现,但又是课文的重点或关键,就需要教师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学生的质疑问难。比如,文中关于“蝙蝠灵巧飞行”这一内容写得很具体,一连用了多个事例加以强调。此处的“具体”彰显了多重价值:揭示了蝙蝠和雷达发生关系的“起源”;提示了抓住中心词读懂段落的方法;蕴含了中年级“写具体”的言语秘诀。一位教师在学生梳理该段的三个事例之后,插入当时的科技状况,建构了一个“现实”与“理想”的对立面,引导学生发问:人类也可以像蝙蝠一样在空中自由飞行吗?在此基础上教师铺垫式追问:人们为什么有这样的遐想?读到这,再来读这三个事例,你对文中反复强调蝙蝠飞行的灵巧有什么新的思考?这样就把学生的质疑问难牵引到文章的谋篇布局上。可见,“问题”的产生,是思考的结果,更是想象的起点。所以,要想有好的想象力,就需要不断发现问题。因此,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发问。如果伴随阅读过程的展开,学生不断有新的问题冒出来,则是学习渐入佳境的理想状态,是学习活动放飞想象的有力保障。

猜你喜欢
雨点儿语词表象
雨点儿
你是那样美 唐心语词
恶作剧的雨点儿
“雨点儿”的功劳
绘画往事:表象的折射
《老子》“自”类语词哲学范畴释要
雨点儿
教你识破非法集资及传销的“十三种表象”
从文化理据看英汉语词翻译
谈表象积累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