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儿童学习发展立场,指向阅读教学核心目标

2017-07-01 21:15陈仲群
新教师 2017年6期
关键词:课文内容立场课文

陈仲群

当前,在部分教师甚至是一些名师的阅读课堂上,呈现一种趋势,即教师对课文内容进行了大量的、过度的解读,有的甚至远远脱离了学生的年龄实际、语文水平和发展需要,从而导致了课堂的“一言堂”现象。究其原因,正是因为教师对文本的解读没能基于儿童的立场,没能真正满足儿童语文学习发展的需要。笔者认为,要让阅读课堂变得有效,甚至高效,教师就必须具有强烈的儿童本体意识,在文本解读、设计教案时,要基于儿童的立场,准确定位课时核心目标。

一、以儿童的立场解读课文内容

入选教材的课文必定经过专家们的精挑细选,或具有丰富的思想内涵,或饱含深刻的人生哲理,或传递独有的人文信息……它们往往能让读者在触摸文字中启迪言语的智慧,在文学欣赏中汲取精神的养分。如果教师能对其进行正确的、多角度的解读,必然为选择教学内容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也为课文在教学中的“增值”创造了条件。可是,如果教师对文本的解读,尤其是在将解读转换为教学设计时忽略了学习的主体——学生,用自己的解读替代儿童的解读,那么,阅读教学便会不自觉地成为教师成人阅读体悟的直接灌输,学生必然茫然不解其意、不得其法,这样自然而然就导致阅读课堂低效甚至无效状况的发生。笔者曾多次听教师执教人教版第八册《忆江南》一课,大多数教师都会在教学的最后,引入课文《忆江南》之外的另两首同名作品,让学生稍加了解、吟诵,将其作为文本的延伸或课外的拓展,引导学生进一步感受经典古诗词,这样的处理可圈可点。然而,有一位教师在完成课文内容的教学后,随即出示了另两首《忆江南》,让学生自读自悟、讨论交流,没想到刚刚还兴致盎然的课堂瞬间陷入了僵局。无奈之下,教师只能以自己的总结草草收场。其实,该教师的意图十分明显,无非想让学生在学习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再续“忆”之情。可是,对于仅是四年级的儿童来说,学习古诗词本就比较难,更何况另两首《忆江南》较之课文更为深奧,就在课堂即将结束的短短几分钟之内,学生又怎能读通读懂呢?又如何能谈感悟呢?可见,教师只有对学生现有的学习水平和预期发展水平有充分的估计,基于儿童的立场选择解读的内容,将教学的起点放在儿童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才能真正调动起各层次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其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从而切实提高阅读教学效率。

二、以儿童的立场发现教学价值

当一篇文章入选教材后,除了它本身所具有的文学价值外,也自然而然产生了教学价值,这教学价值体现在与提升儿童语文素养相关的所有知识内容之中。教师要善于从对文本众多文学价值的解读中,挖掘其中所蕴含的关乎儿童听、说、读、写能力发展的教学价值。教师应首先根据儿童的已有认知,帮助他们把文本中不懂的内容弄懂、把新的知识内容学会,然后在此基础上选择文本解读的重点,挖掘最核心的教学价值,带领学生细致品味、扎实训练,实现知识、能力的提升。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往往越重要越核心的教学价值,在文本中就隐藏得越深,也就越难以发现。然而一旦发现,教师便可直击课文教学的命门,为阅读教学的高效奠定基础。比如《尊严》一文,引领学生通过抓住人物外貌、动作、语言描写感悟人物形象,体会“尊严”含义,毫无疑问是本文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所在。但是,如果教师仅仅停留在从人物外貌、动作、语言描写的文字层面上来解读“尊严”,或是简单地以事件的结果,即那位年轻人以自己的尊严赢得杰克逊大叔的青睐将其收为乘龙快婿,最后还成为了一位超级大富翁来解读“尊严”,都是远远不够的。有一位教师在教学本课时,让学生紧紧围绕年轻人的外貌、动作、语言进行研读,让儿童设身处地想想年轻人的与众不同:在同样极度饥饿的情况下,别人狼吞虎咽,他却先讨活干;没有活干,虽然他失望,却仍不愿接受食物;当有了活干,他却坚持先干活后吃东西。然后,紧扣这些与众不同,抓关键词句进行反复的比较,年轻人的“尊严”便深深地刻入了儿童的心田。同时,学生也会从中感悟到其隐性的连续性比较的方式,不但推动了情节的发展,而且也使人物形象悄然而立。类似这样独特而又深刻的解读,既坚持了解读文本的儿童立场,又带领学生在体验情感态度的过程中,对文本的语言文字进行了很好的理解、感受和训练。

三、以儿童的立场定位核心目标

如果说教学内容的解读,以及教学价值的挖掘决定了“教什么、学什么”,那么,准确的教学目标则决定了“教到什么程度,学到什么水平”。正因如此,了解学生实际水平和发展需要对确定教学目标具有重要的意义。教学目标应该基于儿童已有的知识能力水平,为他们设定“最近发展区”,过高或过低的教学目标都会影响课堂的教学效率。而在一个课时的所有目标中,核心目标的确定尤为重要。毕竟一堂课的教学时间十分有限,如果设定过多的教学目标且都想有效达成,那么结果往往是什么也达不成。如一位教师在教学《刷子李》时,制订了如下的教学目标。

1. 会认6个生字。正确认读“师傅、包袱、蘸酱、露馅儿、匀匀实实、和着琴声”等词语。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较生动地复述课文内容。

3. 品读描写刷子李技藝高超的句子,了解文章写法,感知人物形象。

4. 通过小练笔,学习运用抓细节描写和侧面描写刻画人物的方法。

5. 延伸阅读《泥人张》《快手李》,激发对作品《俗世奇人》的阅读兴趣。

从上述目标不难看出,执教者在完成知识目标的同时,特别重视对学生的能力培养,如复述能力、写作能力、阅读能力等,这篇课文也的确为这些能力的培养提供了很好的教学价值。然而,在课堂仅仅40分钟的时间里,这么多的目标又怎么可能全部达成呢?如果要想达成,必然是蜻蜓点水,流于形式。所以,教师设定目标时必须要思考:对于文本来说,哪个价值最为核心?对于学生来说,哪个目标最需要?当教师在一个课时中设定了集中而准确的核心目标,那么在课堂教学时,就可以用足够的教学时间、足够的教学活动来确保达成目标,儿童在每节课上才能真正有所获益。在一个学习阶段后,儿童便可真真切切地感受到自己的进步和发展。

猜你喜欢
课文内容立场课文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设计立场和手工生产关系的辩证认识
必修4 Units 1—2课文语法填空
必修4 Unit 5课文语法填空
必修3 Units 3—4课文语法填空
必修4 Units 3—4课文语法填空
背课文的小偷
关于初中课文知识拓展教学的若干思考
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