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苦自知,当服装行业“邂逅”共享经济

2017-07-01 10:04程醉
中国纤检 2017年6期
关键词:衣服服装消费

程醉

所谓“共享经济”,是指以获得一定报酬为主要目的,基于陌生人且存在物品使用权暂时转移的一种新的经济模式。根据统计,2014年全球共享经济的市场规模达到150亿美金。到2025年,这一数字将达到3350亿美金,年复合增长率达到36%。对于我国传统的纺织服装行业来说,一方面是传统零售走到变革的十字路口,另一方面是国际大牌、高端女装仍然无法以合理价格满足中国女性的消费需求。因此,在共享经济的模式下,便催生出来一个全新的“服装租赁”产业链。

生存环境,日趋完善

2009年11月,号称“共享服装”开山鼻祖的美国服装租赁电商平台“Rent the Runway”正式创立。他们的初衷其实是希望能够通过整合线下的闲散服装产品,并以较低的使用价格向需求者提供所需的产品。其对于服装供给者来说,能够通过在特定时间内提供服装的使用权,来获得一定的经济回报。对需求方而言,不直接拥有该服装产品的所有权,而是通过租、借等共享的方式,在支付较低的费用之后便能够使用自己需要的衣服。

目前国内众多经营服装租赁业务的企业,或多或少都是在基于对“Rent the Runway”的模仿下进行的一场美国经验的中国化尝试。之所以说共享服装在我国还是尝试,因为整个产业尚处于起步阶段。相对于当下共享单车已经在全国各地呈现出的“跑马圈地”现象来说,共享服装仅出现在北京、上海和成都等几个大城市,消费者群体的规模也还很小。同时,各个服装租赁企业目前市场定位都还比较模糊,尚未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盈利。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国内服装租赁企业中除了几家规模较大,获得一定融资之外,与他们同期出现的大部分服装租赁企业不是开始转型调整,就是已经宣告创业失败。比如说,曾经风光一时的某某盒子、某某衣橱等几家服装租赁公司。

服装其实可以概括为一个人素质、品位、眼光以及消费能力的综合表现形式。对于我国服装租赁公司来说,他们的主要目标客户大致为以下几类:其一,有足够的消费能力,家中的衣橱中已经满满当当,却还在抱怨自己没有衣服可穿的服装“发烧友”。其二,就是现有经济能力已经无法满足其不断上涨的服装消费需求者。其三,就是曾经在购置服装过程中因为各种原因造成大量浪费或闲置者。

值得注意的是,所有的服装租赁公司都认为青壮年城市女性是其潜在的主要客户群体。那么,困扰这些所谓的都市女白领们最为头痛的终极问题是什么呢?其实答案很简单,无非就是“今天穿什么”和“今天中午吃什么”两个而已。

比如说,笔者曾经有一位年轻的女同事,一般来说即便是大冬天的外套衣服也是一天换一个款式。据她自己说,每个月的收入基本上都花在服装消费方面,并且其在购买服装方面还总结出一个“手要快、心要狠”的奇异理论。这类消费者群体就是所谓的服装“发烧友”又被称之为“购物狂”的群体。

以我国目前服装租赁企业包月费用平均300元(最贵的不到600元,一般二三百元),每月可租赁服装产品6件套计算,上述消费者每年花费3600元的租赁费即可获得72件套的服装产品使用权。基本上可以预测出,如果其采取租赁方式进行服装消费,每年至少可为其节省一半以上的购衣费用。由此可见,对于第一类服装发烧友消费群体来说理论上服装租赁行业的出现,是可以实现双赢效果的。

对于第二类服装租赁行业的消费群体,大致可以归结于在大中城市工作,有固定的收入来源,每月对服装产品消费金额在1000元以下的人群。对于她们来说,实际上租赁服装的费用再加上自己购买服装的费用,基本上和自己平常对服装消费的水平相当。但是,却能够获得更多服装产品的使用权。也就是说,可以每月尝试穿着更多不同款式的服装产品。实际上,这类消费群体采取服装租赁的方式也可以获得双赢的效果。

第三类服装租赁行业的消费群体则较为特殊。因为造成服装产品闲置或浪费的原因很多,比如说尺码不合适、产品与网上图片差异较大甚至还有买到假冒伪劣产品等等情况。从经验来看,通过网络购买服装产品,十次中最少有两次是不太满意的,但又因为怕麻烦、扯皮、运费等原因没有退货而造成浪费、闲置的。“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对于她们来说,采取服装租赁的方式或许是最为合适的消费方法了。

据了解,国内各服装租赁公司在通过网络与客户交易时,除了收取包月的费用之后,首次注册使用服装产品的消费者还需缴纳一定的服装押金。实际上对于共享经济来说,产品押金问题一直是困扰企业的一大问题。现实情况则是那些陆续破产倒闭的服装租赁平台或多或少都出现了押金无法或者难以退还给消费者的现象。也就是说,押金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整个行业的发展。

但可喜的是,从2017年二季度开始陆续有服装租赁平台与第三方征信机构合作,推出了消费者的信用分值达到一定程度即可免除租衣押金的辦法,并且还顺势推出了来回快递服装免费,服务期内每次可以入手3件套服装产品,无限次换穿,免费洗护等售后服务。

目前,我国服装租赁行业伴随着各方面服务的进一步完善,正处于蓬勃发展的阶段。但由于绝大多数中国消费者的消费习惯短时间内难以转变,因此我国服装租赁行业必然还会面临和出现很多的问题。从业者们如能妥善和及时解决这些问题,则整个行业或能走得更远。

点滴细节,问题重重

在我国服装租赁行业内,几乎所有公司都是以网络运营为主要途径。这个模式实际上就牵涉到了服务方面的配送、物流问题,服装产品的质量、档次问题,服装产品回收后的洗涤、消毒问题,服装产品磨损、折旧问题,甚至于还有消费者前期缴纳的资金安全问题等诸多方面的问题。虽然,这些问题看起来都属于细节问题,但是,细节往往就能够决定整个行业的成败。

为什么我国大多数消费者对于共享服装产品这一模式的接受程度要远远低于共享单车、共享充电宝等产品呢?

首先,其原因无非是担心别人穿过的衣服是否干净卫生,以及“租衣服的人必定是买不起衣服的”这类面子思想问题。

目前,国内众多的服装租赁企业中,似乎还无法做到向消费者提供洗涤过程的详细程序,比如说采取何种方式对回收来的服装进行洗涤等。同时,也无法提供让消费者信服的、专业医疗卫生机构出具的消毒报告。这些经营过程中的细节,实际上都是消费者们对于参与到服装租赁消费中来最大的担忧。

其次,就是在对于共享服装产品的折旧问题认识上,消费者与企业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我不记得是在哪一本书或者文章曾经读到过“共享经济这个东西只有在足够文明的社会上才能立得住脚,因为双方对服务有着不对等的界定”这句话。

实际上共享服装行业尤其如此。一件衣服要被共享多少次才会从共享平台下线呢?据了解,国内某租赁平台宣称是30次。一件洗涤过30次、运输至少60次的衣服会是一种什么样的状态,怕是很难有人说得清楚,并且服装产品由于本身材质面料和使用者以及使用环境的不同,折旧速度显然就会迥异。

因此,相关职能部门其实可以考虑及时出台对于共享服装产品的管理、规范制度。一来可以保护消费者权益,二来也可以促进服装租赁行业的健康发展。

再者,就是服装租赁运输、物流过程中形成的时间成本是否能让消费者满意。在共享经济圈子里,有一个著名的电钻理论。大意就是我买了一幅画想挂在墙上,但是需要先在墙上钻一个洞。传统思维就是那我就去买一把电钻。但是,一般家庭对电钻的使用频率是相当低的。于是,共享电钻似乎成为了最佳的选择。然而,在考虑到驱车N小时到共享者处拿到电钻,用完后再驱车N小时还回去的时间成本之后,最佳方式则是去网上订购一把电钻,今天订明天送。

服装租赁行业同样面临这样的问题。消费者获取一件衣服,既要收快递又要寄快递,并且还要等到衣服寄到租赁平台之后才能再次下单。(这一规定部分平台例外)这期间最少需要耗费三四天的时间,也就是说消费者在租赁服装的同时,仍然需要购买足够量的衣服才能保证日常穿着所需。这还不算消费者在平台选购衣服所花费的时间。

还有就是服装行业普遍存在的“通病”,产品换季的问题。众所周知,服装库存有可能是服装租赁公司最大的一笔开销,当然也不排除有些公司跟服装生产企业或者销售商挂钩的情况。所以对于平台上展示出租的服装,自然比较难以“割舍”。据了解,服装租赁平台换季服装出现的时间要远远低于实体店铺新款上架的时间。比如说,实体店的春季服装一般在春节之后便开始陆续上架。而租赁平台多要等到“山花烂漫时”。

总而言之,诸如上述租赁服装产品的洗涤、消毒、物流等问题实际上都是完全可以解决的细节问题。比如说,洗涤问题。目前很多服装租赁公司是将收回来的服装清洗这一块,外包给专门的洗涤公司。但是,洗坏掉的衣服远远比穿坏的多得多。特别是那些连锁加盟型的洗衣公司,客观上也存在鱼龙混杂、质量参差不齐的情况。可喜的是,现在已经有一部分做得较好的服装租赁平台在打造自己的洗涤中心。这种做法是值得肯定的,因为服装租赁行业本身的产业链就包含进货、出租再到洗涤。不但链条长,而且复杂程度高。

产品质量,如何保障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租赁服装的产品质量可能是纺织服装行业中最为复杂的质量问题。因为通过租赁方式送到消费者手中的服装产品,基本上等同于二手货。经过使用的服装必然会产生一定程度的磨损甚至是配饰的损坏,甚至于相关部门在监管方面操作起来也比较困难,因为服装租赁一方面是新兴行业,另外一方面又是走网络销售模式,还有就是洗涤过、使用过的服装又如何检测其质量优劣?这些都是值得探讨的问题。

比如说,某女士属于典型的尝新、尝鲜一族。在服装租赁最为火爆登场的2015年底,就率先做了一次“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当时缴纳的包月租金还不到300元,但是租来的服装拿到手之后,她就觉得服装的品质和网站上展示的图片相差甚远。不过,类似这种情况也不能简单地说这件服装产品质量有问题。因为,在网上销售服装的商家几乎都是请的专业摄影师来拍摄产品照片,自然是“王婆卖瓜”的效果,并且,展示这件服装产品的人一般都是模特,且不说身材、身高等客观因素,就是捕捉镜头的能力也比大多数消费者强。但是,這也就凸显出了问题。假设,消费者真的租到一件确实质量低劣的服装产品,又该如何进行维权呢?

就服装租赁而言,无非是礼服租赁、常服租赁以及表演服租赁等几个方面。实事求是地讲,礼服租赁对于普通群众来说实际上能消费的场合并不常遇到。因为礼服常见的穿着场景是在宴会、酒会等。相对来说,我们参加最多的也就是婚宴、寿宴。婚宴中不会要求来宾穿礼服出席,那是新娘、新郎穿礼服的场合。因此,租赁婚纱等礼服的消费比例较高。过去大多是在婚纱店或是摄影楼租婚纱,但现在在网上租赁婚纱的情况已经越来越多。

据了解,在服装租赁平台租一件礼服(含婚纱)的价格在400元左右。但是往往出现消费者投诉的情况就是租到手的婚纱,明显与平台宣称的价值严重不符。实际上,400块完全能够到虎丘等婚纱生产集中地、各厂商设在网上的商店买到一件性价比很合适的婚纱。实际上很多服装租赁平台都没有明白一个简单的道理,那就是租衣平台的用户一定是想拿400块钱租五六件衣服,而不是想花400块钱买1件衣服的那群人。

目前,有部分服装租赁平台开始在三四线城市布局实体店。笔者所在地的一家师范院校旁边,就新开了一家某租赁平台的实体店。据了解,他们的目标客户群体就是这个学校里面的女大学生们。大致也是学生花200多块钱的包月租金,每月就能穿那么几套衣服。据观察发现,店内所谓的“衣服都是全国各地的专业买手挑的,还有自己的设计师设计”的服装产品,不论是从其面料还是款式等方面来看,基本上和淘宝网上百元左右的产品相当。学生们也大多是抱着“看稀奇”的心态而来,扫兴而归,真正交钱租赁服装的是少之又少。现在的女大学生在购买服装方面,早就经过了各大网购平台的“历练”,有一点时间便在网店里看衣服,衣服的价值、品牌等情况早就了然于心。用她们的话评价这家服装租赁实体店的产品就是“质量真心一般,淘宝风”。

毋庸置疑,共享经济是目前最热门的话题。它虽然起源于硅谷工程师们的情怀,但是共享的概念却是自古便有且根深蒂固。比如说,我们最熟悉的跳广场舞的大妈们,就是打着共享的旗号去“占领”广场的嘛。因此,服装共享行业虽然现在发展尚远远没有达到热门的程度,这点从各国内各大租衣平台的用户量和活跃度上就可以看出端倪。客观地说,服装租赁模式未来能否在我国做大做强,的确还需要一定的时间来观察。

猜你喜欢
衣服服装消费
让人心碎的服装
国内消费
新消费ABC
服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