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18—19世纪英国民间慈善学校的兴起

2017-07-01 22:41邢煜林
魅力中国 2016年44期
关键词:民间团体英国

摘 要:18世纪—19世纪的英国,贫困儿童的生活和工作环境十分恶劣,贫困儿童犯罪率增加,学徒骚乱时有发生。此外,科技发展对劳动者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许多贫困儿童由于基础教育的缺乏而不能适应机器大生产的需要。而贫困儿童的父母观念的转变也为他们接受教育创造了机会。与此同时,各个类型的民间慈善学校兴起,他们在提高英国国民素质,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英国 民间团体 慈善学校

18—19世纪英国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在转型的过程中,英国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工业城市迅速发展起来,许多农村的贫民纷纷涌向城市,给英国的城市环境和设施带来了巨大的压力,许多贫民在城市没有容身之地,生活非常艰辛。作为贫困家庭的一员,贫困儿童的生活条件也急剧恶化。关于英国儿童教育问题研究,许多学者主要关注的是近代以来英国中上层社会儿童受教育狀况,对于英国贫困儿童的教育研究相对较少。

其中郭良伦的《近代早期英国贫民教育》[1],作者主要介绍的是自中世纪末期至向资本主义过渡时期英国贫民的教育状况。作者还分析了贫困儿童在慈善学校、济贫院、主日学校的生活和学习状况。作者提到这一时期在学校接受教育的贫困儿童的识字率都有所上升,他们的宗教和道德修养都有所提高。赵勇的《英国主日学校办学模式研究1780-1803》[2],介绍了工业革命中期英国主日学校的发展状况,作者重点论述了当时慈善学校的组织和管理机制是如何运行的。本文以18—19世纪英国民间慈善学校为研究对象,探讨其兴起的背景和在此期间的发展进程,以及对当时英国基础教育起到的重要作用。

18—19世纪的英国曾爆发过多次的学徒骚乱,严重影响了社会的稳定。工业革命初期,大量的农村贫困儿童涌向城市做学徒,最初他们是在教区的济贫院习艺。由于工业革命之初许多工厂设立在远离城市的河边,因此工厂主很难在附近雇佣工人,而教区为了摆脱这些贫困儿童的烦扰,一般会将他们送到工厂中做学徒。在工厂里面,这类学徒的工资很少,有的甚至没有工资,这些学徒还要时刻受到工厂主的恐吓威胁,工作稍有不慎就会受到工厂主的惩罚。有一个叫罗伯特·步科林的工厂学徒回忆道,他在1799年同近八十个儿童一道被送往诺丁汉附近的洛达姆,那里的人们只愿意用鞭子…为了使他们在过度疲劳时保持醒觉,都用鞭子,[3]可见当时的学徒的处境十分悲惨。在此期间,英国发生了多起学徒骚乱事件,这些学徒多是在大城市发动骚乱,尤其是在一些重要的节假日时。这些贫困儿童的犯罪行为和学徒骚乱严重地影响了富人的正常生活,引起了社会上层人±的恐慌,他们希望采取一定的措施来减少此类事情的发生。

工业革命为英国创造了巨大的财富,英国迅速成为了世界头号强国。工业革命的发展带动了英国经济和科技的发展。在前工业化时期,英国的工业和贸易的发展比率还比较低,在工业化初期,工业开始迅速发展,比前工业化时期比例翻了一倍之多,而这个时候贸易也在缓慢的发展。随着工业革命的推进,英国的工业和贸易在工业革命中期开始迅速发展,到了工业革命即将完成之际,工业和贸易进入了发展的黄金阶段。英国工业和贸易的发展,要求机器化大生产的规模和速度不断提高,它也促进了新技术的革新和新发明的应用。

技术革新不仅仅体现在一些小工具上,各行各业都在展开技术革新,比如在农业、交通运输行业、制造业、贸易和金融业方面都发生了重大的技术革新。在农业方面,1780年一个苏格兰的农夫发明了一个具备高效率的打谷机,新型的耕作技术得到应用。农业生产工具由木质结构的工具开始向金属材质的工具发展,1803年一种钢筋做成的犁头投入到市场。这些新型农具的投入和使用,极大地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效率。在煤矿业中,铁铸的井壁使机器能够进入到更深的矿井里面。而在1777年,约翰·卡尔将铁轨运用到矿井里面,促进了地下交通的发展,他发明了能在铁轨上跑动的提煤筐,转动轴在没有负荷的情况下就能够进入到矿井的底部,降低了更多的生产成本。纺织业中也有重大的技术发明与创新,像珍妮纺纱机、水利织布机等极大地提高了纺纱织布的速度。

工业革命之初,许多工厂主愿意雇佣教区学徒做童工,这些贫困儿童一般会在纺织业、煤矿业等行业中做工。在纺织业中这些儿童的工作非常简单。在车间里面3/4的儿童是接线工,其他儿童则做些打扫废棉和搬移筒管的事[4]。由于他们年龄比较小,因此非常适合做这些简单的工作,有的还将这种工作当做是娱乐,但是随着工业革命的深入发展,英国的棉纺织业也迅速发展起来,棉纺织业的技术革新非常快,机器变得越来越复杂,童工一般是很难操作的。

而像矿井业这种特殊的行业,由于这些贫困儿童自身比较矮小,因此最初与成人相比他们是比较适合在矿井那样狭小的地方工作的。但是随着矿井业的不断发展,挖煤技术也不断提高,挖煤的通道越来越宽敞,这个时候成人也能够进入到矿井中作业,成人与贫困儿童相比,体力比较好,他们自身也具备很强的安全意识,因此他们能更长久的待在矿井中劳动,这个时候工厂主更愿意雇佣一些成年男子。由于这些贫困儿童不能够适应机器大生产的迅速发展,他们所需要的是进入学校中学习更多的知识和技术,然后将自己的知识和技术转化为实践,这样才有可能改变自己的命运,才能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工业革命初期,在一个贫困家庭中,更多的儿童意味着更多的支出,因此这些贫困家庭的父母很愿意将自己的孩子送到工厂中工作,这样不仅可以节省他们养育孩子的开支,与此同时他们还能够获得一份额外的收入,所以很多孩子在很小的时候就外出工作了。约翰·克莱尔是一个工业革命时期的童工,他回忆道,在我不到十岁的时候,我的爸爸就带我出去找那些能够给我稀少工资的工厂[5]。从克莱尔的自述中我们可以看出,在工业革命之初,这些贫困儿童的父母们还是十分乐意将他们的孩子送到工厂中工作的。在此以前,贫困家庭的父母们认为提供贫困儿童吃穿住,已经是一个很大的开销,如果再让他们接受学校教育,这不仅会导致劳动力的流失,家庭收入的减少,而且这些教育费用也会加重他们的负担

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这些贫困儿童己经不能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求了。此外,工业革命给更多的人提供了就业机会,许多贫困家庭的经济状况得到了改善,他们已经能够拿出一部分钱来供自己的孩子读书。许多贫困家庭的父母认为,教育能使自己的孩子更加独立自主,拥有理性的精神,敢于反抗权威,他们还能在学校接受学校纪律和劳动,最重要的是教育能改变家庭的命运。他们乐意让自己的孩子接受教育,让他们在学校中学习知识和技能,接受学校教育的熏陶。父母态度观念的转变也在客观上促进了英国教育事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贫困儿童有了接受教育的机会。

在此背景下,18—19世纪英国民间社会兴起了许多慈善性质的学校,比如主日学校、贫民免费学校、工读学校、导生制学校等,这些学校为当时英国贫困儿童提供了许多受教育的机会,在英国教育史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主日学校在18世纪70年代开始迅速发展起来,它是由英国格罗斯特日报的业主罗伯特·瑞克斯建立起來的。这种性质的学校主要在星期天,也就是安息日那一天为英国贫困儿童提供基本的宗教教育,同时它还为这些儿童教授最基本的读、写、算知识,但以宗教教育为主。瑞克斯是一位善良的中产阶级,他热衷于社会的慈善事业,瑞克斯在回忆录中提到,自己曾在安息日那天看到一名图钉厂童工的不端行为,这使他萌生了在当地创立主日学校的想法[6]。1780年,瑞克斯想雇佣一名园丁,这个园丁家附近有一家工厂,许多贫困儿童在这个工厂里面做童工。在讨论事情的时候,瑞克斯经常被这个工厂里童工的吵闹声打断。瑞克斯了解到这些儿童纪律观念极差,行为放荡不受约束,尤其是在安息日,这些儿童不用去工作,他们就在大街小巷嬉戏玩闹,这样的行为严重亵渎了上帝。瑞克斯感到非常震惊,作为一名虔诚的基督教徒,他决定在家乡建立一所主日学校。他最初租用了一间房子作为教室,在安息日那一天,工厂里的孩子们会来到这里学习。

主日学校的建立得到了英国社会各界的支持,他们认为主日学校的建立对提高这些贫困儿童的素养和知识文化水平非常重要,孩子们在主日学校接受教育,这样他们就不会在大街上嬉笑玩闹甚至犯罪,这也有助于社会的安定。他们可以将自己所学的知识更好的应用到工作当中去。此外,许多工厂主希望送些贫困儿童接受纪律教育,使他们有意识地遵守机器的操作原则,他们将教育看做是传播宗教思想和道德价值观的重要手段。大部分贫困儿童每天工作繁重,几乎没有时间接受学校教育,他们的家庭也无力支付高昂的学费,但是在主日学校他们可以利用周末的时间学习,主日学校为他们提供的是免费的教育,因此他们非常乐意来到主日学校学习。而这些贫困儿童的父母也希望他们的孩子在不损失收入的前提下接受教育[7]。

主日学校提供的是最基本的宗教教育,它们也教授一些世俗的东西,如读和写。圣经、杂志、布道、教义问答书、阅读和拼写的入门书都是由主日学校联盟和主日学校协会出版,供主日学校的学员使用。进入主日学校的孩子大多在3岁左右,学校要求这些孩子学会守时、遵守纪律、保持个人卫生并且能够遵守社会规则。主日学校拯救了很多街上的顽童。威廉姆·戴维斯从来都没有上过学,他平时的任务就是帮助做挑水工的盲人父亲穿过伯明翰的大街小巷。一个仁慈的雨伞制造商在大街上看到了他,并把戴维斯引荐到圣·皮特夜校里面,在那里他学会了读和写。再后来戴维斯又上了主日学校,他从班长一直发展成为了教师和学校的负责人[8]。可见,主日学校让这些贫困儿童有了受教育的机会,在培养人才和高素质劳动力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此外,主日学校拥有严格的规章制度。主日学校的学生必须按时上学,在上课期间不能够窃窃私语和大声喧哗。如果上学迟到,有些主日学校会罚款,但是当一个学生有良好的表现,他就会获得相应的奖励。如果这些学生准时到校,穿着整洁,他们就会受到奖励。发放票券和明信片是较为典型的奖励方式……另一种极具代表性的奖励方式是主日学校会将表现优异的学生举荐到更高级别的学校中去[9],这些激励方式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也提升了主日学校在英国教育界的口碑。

主日学校自18世纪80年代起,得到了迅速发展,直到英国《1870年教育法》颁布之后,才慢慢衰落下来。即便如此,主日学校依旧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弥补了许多贫困儿童不能接受教育的空缺,提高了英国贫困儿童受教育的水平,它的宗教教育和道德教育使许多社会上的不良少年改正了自己的品行,英国的犯罪率有所降低,它维护了社会的稳定,得到了许多中上层人士的认可。

关于贫民免费学校的创建,大多数学者认为1835年成立的伦敦城市传教团,为了传播福音知识,教育那些穷困的孩子,创立了贫民免费学校。这种学校接收的多是孤儿还有付不起学费的贫困家庭的孩子。1840年,伦敦己经建立了五所贫民免费学校。1844年,贫民免费学校联盟建立,阿什利励爵担任这个联盟的主席。这个联盟主要给那些在伦敦过着悲惨生活的流浪儿童传授最普遍的道德和宗教原则。贫民免费学校给那些最贫穷的孩子提供了受教育的机会。贫民免费学校是在主日学校的影响之下建立起来的,分为日校和夜校,夜校主要是给那些不遵守纪律的儿童开设的。在1848-1870年间,伦敦日校的人数从3480上升到23052人,夜校在1848—1860年间,从3300人上升到9413人。[10]

贫民免费学校里一般会设立一个管理委员会,这个管理委员会一般由12位有资历的人组成,与学校的会计、秘书一样,他们都是通过公共议事会被任命,最终的结果会以通告的形式公示。通常情况下,学校会邀请赞助人参加管理委员会的选举。这个委员会旨在确保学校能够完成那些赞助者所提出的宗教要求,这个委员会最重要的职能是财政职能,它需要募集大笔资金来满足学校的日常需要,并且要确保这些钱被合理的使用。贫民免费学校也会提出各种各样的方案来帮助这些贫困儿童矫正不良行为,会设立一些遁难所和宿舍供那些无家可归的儿童住宿。学校还帮助这些孩子就业,资料显示在1853-1874年英国贫民免费学校共帮助34000多个孩子找到了工作。其中男孩子大多做了军人,而女孩子则选择了家政服务行业。当时,不仅伦敦建立了这种类型的学校,英国的其他大城市里也有类似的情况。1849年英国的赫尔建立了一所贫民免费学校,专门为那些受忽视的贫穷儿童提供食物、衣服和训练。在这个学校里面男孩子们学习制鞋、细木工手艺和缝纫,女孩子则学习一些家务活。1852年,英国己经有41个城镇建立了贫民免费学校,它们中有110所在伦敦,伦敦以外的各地有70所。[11]

英国贫民免费学校在前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随着贫民免费学校运动的发展,大批学校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但是在当时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能够接受学校基础教育。《1870年教育法》颁布之后,大量英国的贫民免费学校关闭,到19世纪末这类学校几乎不复存在。

18—19世纪英国民间慈善性质学校的建立,使英国贫困儿童的权利有了一定的保障,一部分贫困儿童不用在很早的年纪就外出工作,英国童工的规模逐渐减小,更多的贫困儿童进入学校,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升自身的思想道德素养。此外,贫困儿童的父母由最初要求儿童外出工作维持生计到最后支持儿童接受学校教育来改变家庭的命运,从这一点上可以看出家庭对贫困儿童的关注逐渐増多,贫困儿童与家庭的关系更加紧密。越来越多的贫困儿童有了跟上层社会的儿童一样接受教育的机会,这些民间慈善学校促进了英国教育事业的发展。贫困儿童能够接受学校教育的熏陶,缩小了与上层社会的差距,有利于社会和谐。当今中国贫富差距依旧很大,许多农村以及偏远山区的儿童受教育的机会十分有限。儿童作为祖国未来的栋梁,他们的发展事关国家的未来,英国民间慈善学校发展中的经验与教训对我国的教育事业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郭良伦:《近代早期英国贫民教育》,首都师范大学2007级世界史专业硕士论文.

[2][9]赵勇:《英国主日学校办学模式研究》,吉林大学2014级世界史专业硕士论文.

[3]保尔·芒图:《十八世纪产业革命》,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年版,第376页.

[4]施义慧:《童年的转型》,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78页.

[5][6][7][8] Jane Humphries ,Childhood and Child Labor in the British Industrial Revolution,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2010, pp. 173-321.

[6][10][11] Pamela Horn , Childrens Work and Welfare, 1780-1890 , Cambridge :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1995,pp. 2-49.

作者简介

邢煜林(1996-)男,汉族,河南驻马店人,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2014级本科生,歷史学专业。

猜你喜欢
民间团体英国
民间团体在广东音乐传承与发展中的作用
Fancy a curry?Millions do!
When is the festival?
群众文化活动主体老龄化现象之我见
中日青少年交流中民间团体的角色
Myths and legends-Polynesia
“巨鞋”
争抢铜像
英国“脱欧”的经济账
英国立法向酗酒“宣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