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药物在耐多药肺结核病治疗方案中的疗效对比研究

2017-07-03 16:14代春玲廖爱华
中国社区医师 2017年15期
关键词:耐多药西沙喹诺酮

代春玲 廖爱华

831300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六师医院呼吸科

不同药物在耐多药肺结核病治疗方案中的疗效对比研究

代春玲 廖爱华

831300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六师医院呼吸科

目的:探讨对耐多药肺结核患者采用含左氧氟沙星与含莫西沙星方案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耐多药肺结核患者76例,随机分成两组,各38例,分别采用含左氧氟沙星与含莫西沙星方案治疗。结果:含左氧氟沙星组总有效率94.7%,含莫西沙星组97.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含左氧氟沙星与含莫西沙星方案治疗耐多药肺结核患者均有较好的疗效。

含左氧氟沙星;含莫西沙星;耐多药肺结核

肺结核为我国常见肺部传染病,由结核分歧杆菌诱发,对人类健康有着严重威胁[1]。本病主要经由呼吸道传播,健康人群感染后可能不会发病,当机体免疫力降低时便会发生肺结核。WHO调查称全球结核病发生数量为800万~1 000万/年,每年因肺结核死亡者约为300万,因此本病为死亡率最高的单一传染病。1993年WHO将结核病作为全球重要公共卫生问题,而我国是疫情最严重的国家之一。药物为治疗肺结核的主要方法,但近年来肺结核耐药现象不断出现,据统计约27.8%。耐多药肺结核即患者排出结核菌至少同时对3种及以上药物如链霉素、异烟肼、乙胺丁醇或利福平等耐药或至少对利福平与异烟肼耐药的现象,此类肺结核患者治疗难度较大[2]。为比较对耐多药肺结核患者采用含左氧氟沙星与含莫西沙星方案治疗的临床疗效,现选取患者76例,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耐多药肺结核患者76例,以双盲法随机分成两组,各38例,分别采用含左氧氟沙星与含莫西沙星方案治疗。含左氧氟沙星组男21例,女17例,年龄41~68岁,平均(52.7±6.4)岁;含莫西沙星组男22例,女16例,年龄39~65岁,平均(50.4±5.9)岁。两组基线资料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均衡性。

纳入标准:无氟喹诺酮类药物用药史;正规复治初次失败,且痰菌检查提示持续阳性;病程持续12~24个月,未接受正规化疗,痰菌培养处于持续阳性状态;行结核分歧杆菌培养结果阳性,菌种鉴定将非结核分歧杆菌者排除,且对2种以上抗结核病药物耐药;年龄18~70岁,无糖尿病、心肝肾疾病、癫痫及精神病者。

排除标准:处于哺乳期、妊娠期或未适当避孕女性;癫痫或精神病史;既往喹诺酮诱发肌腱损伤者或氟喹诺酮类过敏史者;Q-T间期延长;氟喹诺酮类药物耐药者。

治疗方法:①含莫西沙星治疗方案:持续3个月给予莫西沙星0.4 g,1次/d;帕司烟肼1.0 g,1次/d;利福喷汀0.6 g,2次/周;吡嗪酰胺 2.0 g,2次/周;丙硫异烟肼0.2 g,3次/d;对氨基水杨酸钠8.0 g,静脉滴注,2次/周;阿米卡星0.6 g,肌注或静脉滴注,2次/周。莫西沙星、丙硫异烟肼、利福喷汀、帕司烟肼及吡嗪酰胺持续用药6个月,莫西沙星、吡嗪酰胺、利福喷汀、帕司烟肼持续用药9个月。6~9个月用药频率与剂量均与3个月一致。②含左氧氟沙星:左氧氟沙星剂量0.6 g,1次/d,其他药物剂量、频率及治疗时间均与含莫西沙星治疗方案一致。

疗效判定标准:每月对两组患者开展病原学检查,每月查痰至少1次,送检标本为1次3个,持续3个月痰菌结果显示为阴性提示转阴。而后根据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制定的标准判定两组临床疗效:①临床治愈:肺部空洞闭合,病变无活动性,痰菌持续转阴超过6个月;若空洞存在但痰菌转阴持续超过12个月;②显效:痰菌转阴或者连续阴性,病变吸收,空洞缩小或闭合均超过3个月;③有效:痰菌转阴,病变吸收或未变化,空洞缩小或无改变均持续超过1个月及或痰菌持续阴性,空洞缩小且病变吸收均1个月以上;④无效:X线检查及痰菌检查均无变化。

统计学方法:统计学处理上述数据,计数资料表示方法为[n(%)],χ2检验行组间对比,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两组临床疗效对比,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对比(n)

讨 论

近年来肺结核患病人数不断增长,引起全球广泛关注。我国共600万人为结核病者,每年死于该病者约20万。临床研究出化学疗法,是结核病治疗与控制史上的重大突破。但临床逐渐广泛应用化疗药物,明显提升耐多药结核病患者数量[3]。报告称结核病初始耐药率18.6%,耐多药率10.7%,获得性耐药率46.5%,总体耐药率27.8%。因此,对结核病患者一定要寻求科学合理的治疗方案,特别是探讨耐多药结核病的治疗方案。

结核杆菌耐药原因主要为基因突变,而不合理用药为耐药性的主要诱因,且随着治疗疗程延长耐药性也会不断提升,相较于敏感菌感染,治疗耐多药肺结核失败率高出10倍左右[4]。诸多耐多药肺结核患者因无有效且敏感的药物治疗,故而出现死亡或病情进展。中国抗痨协会于2003年提出治疗耐多药肺结核时需与氟喹诺酮类药物联合使用,以强化临床效果,将治愈率提升。氟喹诺酮类药物治疗耐多药肺结核历史较长,莫西沙星与左氧氟沙星均属于该类药物[5]。其中左氧氟沙星经口服后可快速吸收,透过肺-支气管屏障难度低,有较高的局部药物浓度,可杀灭巨噬细胞内外结核杆菌。但该药物主要作用还是广谱抗生素,多用于治疗呼吸道或泌尿道感染等,虽临床认可其有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的疗效,但还是开始试用莫西沙星这一新兴氟喹诺酮类药物。

莫西沙星为超广谱抗生素,属8-甲氧-福喹诺酮类,可强效对抗衣原体、革兰阴阳性菌及厌氧菌等。口服莫西沙星后吸收速度快,绝对生物利用度达到90%,半衰期12 h,代谢途径不经过细胞色素P450酶,将与其他药物相互作用减少。该药物药代动力学特征优良,可从细胞中穿过,利用结核杆菌脂多糖及外膜蛋白扩散作用抵达细胞中,同时还可对DNA螺旋酶与拓扑异构酶IV进行抑制,进而阻碍DNA复制,诱导细胞凋亡。

本组研究结果表明含左氧氟沙星组总有效率94.7%,含莫西沙星组97.4%,说明两种药物均可有效治疗耐多药肺结核,可结合患者实际选用。

[1]胡琼伟,徐凌忠,周成超,等.肺结核患者服药依从性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2014,30(4):403-405.

[2]陈静,张廷梅,蔡翠,等.不同类型复治肺结核的耐药性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14,41(7):1339-1341.

[3]雷建平.我国结核病化疗药物不良反应的防治现状与进展[J].中国防痨杂志,2014,36(9):774-782.

[4]陈燕,赵丽丽,孙庆,等.耐多药结核分枝杆菌耐药相关基因突变特征分析[J].疾病监测,2014,29(4):305-309.

[5]翁丽珠.莫西沙星和左氧氟沙星在耐多药肺结核病治疗方案中的效果比较[J].药学实践杂志,2014,32(1):61-64.

Comparative study on the efficacy of different drugs in the treatment of multi drug resistant pulmonary tuberculosis

Dai Chunling,Liao Aihua
Department of Respiration,the Sixth Affiliated Hospital of Xinjiang Production and Construction Corps 831300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levofloxacin and moxifloxacin in the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multi drug resistant pulmonary tuberculosis.Methods:76 patients with multi drug resistant pulmonary tuberculosis were selected.The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with 3roup.Then levofloxacin and moxifloxacin were used in the two groups respectively.Results: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levofloxacin group was 94.7%,and the moxifloxacin group was 97.4%.The difference was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Conclusion:Both levofloxacin and moxifloxacin containing regimens have better curative effect in the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multi drug resistant pulmonary tuberculosis.

Levofloxacin;Moxifloxacin;Multi drug resistant pulmonary tuberculosis

10.3969/j.issn.1007-614x.2017.15.22

猜你喜欢
耐多药西沙喹诺酮
Ibalizumab治疗耐多药HIV-1感染的研究进展
关注氟喹诺酮类药品的严重不良反应
中西医结合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的疗效及经济学评价
“鹰击”护西沙
无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研究进展
无氟喹诺酮:奈诺沙星
氟喹诺酮类药物临床常见不良反应观察
砗磲采挖对珊瑚礁生态系统的破坏——以西沙北礁为例
加强耐多药结核病患者的药物不良反应管理
耐多药肺结核化学治疗不良反应及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