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钓黄鳍鲷
——享受比路亚钓法更直接、更强烈的刺激手感

2017-07-03 14:10中国澳门丁家辉
垂钓 2017年6期
关键词:收线小虾钓鱼

文/图 中国澳门·丁家辉

飞钓黄鳍鲷
——享受比路亚钓法更直接、更强烈的刺激手感

文/图 中国澳门·丁家辉

丁家辉自传:

早在10岁的那一年,老爸带着我去海边钓鱼,从此我就与钓鱼结下了不解之缘。从那年开始,每到假期我都会让家人带我去钓鱼,到了初中我就自己和同学到处去钓鱼了。从一开始钓虾虎鱼和小河豚一路走来,无论是台钓、矶钓、路亚钓、沉底钓、船钓、铁板钓还是飞蝇钓法,我都会不停地学习,我的生命好像是为了钓鱼而生一样。

在2000年的时候,我加入中国澳门代表队出国参加钓鱼赛事,并参与了杰出青年运动员选举;到了今天,我的钓龄不知不觉已经有22年了,虽然这不算很长的时间,可是对于我这个钓鱼疯子来说,对钓鱼的热情却从来没有削减过。我希望自己到了八九十岁的时候,还可以每天都到水边去钓鱼,享受大自然所给予我们的一切。

在我国的沿海省市,都拥有着丰富的海洋鱼类资源,而广东省沿海一带则有着丰富而多样性的钓场,其中海围便是一种既有南方钓场特色,也非常适合飞蝇钓法的钓场。在大大小小的海围里面,隐藏着各种大大小小的鲷鱼,其中黄鳍鲷(广东俗称黄脚)便是享有盛名的鲷鱼家族成员之一,其狡猾的吃饵习惯,使得很多钓鱼人对之又爱又恨,爱是因为它们肉质鲜美,油分充足,一旦入口齿颊留香;恨是因为它们不容易被钓到,常常盗饵,戒心比黑鲷还高。虽然黄鳍鲷的力量和体型都不及白鲷和黑鲷,可是其性格跟黑鲷一样,好奇心很高,对于陌生的或者未见过的食物也会先咬过尝过再决定是否吞下,所以作钓黄鳍鲷的趣味性很高,难怪它们可以成为一众鲷鱼成员之中最独特的一员。

既然本篇是谈飞蝇钓法的文章,那就不用多说,我想跟大家介绍的便是以飞蝇钓法来把狡猾至极的黄鳍鲷降服的技巧。接下来,我将会为大家逐一解析,从钓具的组合,到毛钩的款式,再到钓点的选择和操作的手法等,我将全面地为大家介绍和分享用飞蝇来钓黄鳍鲷的乐趣。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黄鳍鲷独特的身体结构和生活习惯。黄鳍鲷的腹鳍、臀鳍和尾鳍底部皆呈鲜艳的黄色,这也是它们的主要特征。黄鳍鲷体长可达60厘米,喜欢在咸淡水交界的泥底与砂质底的混合区域洄游,每年的霜降节气以后至次年春天为其主要的黄金钓期,此时它们以小虾、小鱼、小螃蟹以及蚝蛎等海洋动物为主要食物来源。黄鳍鲷的嘴部结构非常特别,嘴部前端上下颌有2~3对圆锥齿,两旁为3列坚硬的圆臼齿,因此它们能轻易地把生活在礁石边的蚝蛎壳咬开并吃食蚝肉;而当黄鳍鲷追食小虾时的情况更是特别,虽然它们的嘴不像鲈鱼那样能利用瞬间真空的原理把小鱼吸进口部,但它们懂得攻击小虾的腰部,只要狠狠地一咬,小虾便会很快变得弯曲,像煮熟了的样子,然后它们便从腰部开始吞食。有时当黄鳍鲷戒心比较高的时候,会利用嘴部前端的圆锥齿轻轻咬着猎物游走一段时间才把整只虾吞掉,有时它们还会咬着猎物慢慢地往后退,而不是回头游走。它们还有另一种攻击方法就是咬虾的头部,这样也会达到同样的效果,这种分开攻击和吞食时间的独特觅食方法,是黄鳍鲷不容易被钓到和鱼讯不清晰的主要原因。

一、针对黄鳍鲷的钓具

钓竿的选择必须考虑到钓场环境因素和毛钩的大小,这样才能做出正确的选择。在我看来,竿子的硬度应以中硬或硬为首选。以单手竿而言,竿号以5~8号为宜,长度以9尺、9尺半和10尺为主,这主要考虑的是钓位可能会距离海面很高,如果竿先离水太远,在收线和扬竿时都会有所影响。而如果以双手竿作钓,则以3~6号的Switch竿为宜,但从操作性来看还是建议以单手竿为主,这样会更有效率。

轮子方面,由于是以海钓为主,防水、防进沙的结构是轮子必备的条件。因此,一个好的全防水设计的飞钓轮是必不可少的,而轮子的大小则应结合飞蝇本线和钓竿的平衡配重来进行考量。

决定你当天能否更有效率钓到目标鱼的重要前提,便是你作钓时使用的是哪种飞蝇本线。我自己在每次钓行前都会准备两套钓具,尽管我只使用一支钓竿,但是配备两种以上不同的飞蝇本线可以用来应对不同的钓况和钓场环境。一般我会带上一条全浮线,一条前沉线(Sinktip)或悬浮线(Intermedia)。

全浮线比较适合在风不大且侧风影响比较小的钓场中使用,搭配自重不大的沉水或浮水毛钩,比较适合做沉水毛钩跳底的动作,以此来模仿小虾跳跃的情景去吸引黄鳍鲷的攻击;而前沉线则可以根据钓场的深度来选用S3或S5的沉率,很适合在风比较大、侧风影响比较明显且容易被浮在水面上的滞线拖动毛钩的情况下使用,而毛钩也比较适合采用自重较高的款式来进行贴底平拖。如果是水流比较强的钓场,就需要用到悬浮线甚至全沉线才能应付钓场的情况,毕竟黄鳍鲷是偏好贴底觅食的,所以首要考虑的是尽可能把毛钩留在底部,再考虑毛钩是需要浮起一些的还是完全贴底的,这时才能进行动作调整,然后再选择适当的飞蝇本线去配合。

二、钓点的选择

海围的名称是由围海造田而得来的,而当人们在建设这些海围时,最常见的方法是用水上挖泥机把海底的泥挖起来再堆成围基,所以这些由于挖泥造基而凹下去比较深的地方,都是鱼儿比较喜欢躲藏和觅食的场所,所以我们第一步可以先找出这些水位较深的地方。另一类钓点,是一些水道的交界口,或者是断开的围基口等,这些地方比较容易聚集食物,也是很好的标点。其次是一些正在排水的水闸,因为海围周围一般都有很多中小型的围垦,所以每一个海围都必须有一个或多个水闸来调换里面的水,以此来维持海围中的生态。因此,这些水闸口附近都比较容易聚集鱼群。如果是一些很大的海围,也就是跨度在百米以上的,一般都会有养殖蚝蛎的场所,而养殖这些蚝蛎一般都会用到一排排的木桩来吊挂一串串的蚝蛎,在这些蚝蛎排附近便会藏有不少大型的黄鳍鲷。当然,这类钓点虽然比较容易聚鱼,可是断线跑鱼的几率也是相当高的。正所谓有危便有机,想一搏大鱼当然也需要付出一点代价。

三、适合的毛钩

总结过往,就我得出的经验而言,模仿小鱼、小虾和小螃蟹的毛钩都有钓获黄鳍鲷的记录,其中以Crazy Charlie(疯狂查理)、Zonker(兔毛条饰带钩)、Crab Fly(螃蟹毛钩)的中鱼几率最高。这类毛钩的共同特点是都属于沉底型,也符合黄鳍鲷正常的觅食习惯,效果自然是比较好的。我也曾经遇到过中层型小鱼毛钩和水表系毛钩中鱼的情况,只不过这些毛钩的中鱼数量并不多,各位读者当然也可以尝试一下,说不定在大家各自的钓场中也可以创作出一套属于你自己的毛钩。

四、操作的要点

接下来我会分享自己使用两种不同的飞蝇本线的操作手法,以及毛钩款式与自重配合的相关经验。虽然这些钓法不一定能够完全适应各种钓场,但如果我能够为大家提供一些关于这方面的不同思维方向,能够唤起大家的一些想法,然后成功地实现中鱼,这便是飞蝇钓法中最开心的事情。

1.重量前置浮水线(WF/F):大家都知道浮水线只是一个泛义,其中有很多不同锥度变化的线型,但不一定全都适合作钓黄鳍鲷。就我自己的经验来看,如果是用5~6号的线,我会选用Rio Big Nasty这类线头重量集中在最前端,但是后锥度变化较长且有着较好的控制性的款式。因为是在海边作钓使用,所以线体的抗风能力和远投能力都必须放在第一位,加之该线型的重量集中在最前端,当我们需要调整滞线时也相对容易一些。不过这种线的落水声音会大一些,但不至于惊扰鱼群。而如果要使用7~8号线,我会直接选用海水线,也就是把线体的抗风能力再提升一点,像Bonefish、Permit和General Tropical 这类线便很适合。至于子线方面,多数钓友一般会用上9~11尺长的全碳线,但我自己比较喜欢用3段碳线接成一条变径子线,从最粗的16磅,接到10磅,最后再接到6磅,这样已经足够应对黄鳍鲷的拉力了。最后我们再来说说毛钩。当我需要使用浮水线时,通常有两种情况,第一种是水真的很浅,只有两尺深左右;第二种是当时的目标鱼比较不活跃,或是吃饵很谨慎,戒心很高。在这些情况下,我们使用的毛钩必须要轻,而且整只毛钩的大小和重量都尽可能要小。这是因为戒心高的黄鳍鲷很喜欢追在毛钩后面进行观察,很多时候只会咬毛钩的尾尖来试饵,所以轻的毛钩会更便于黄鳍鲷在发动攻击时吸进嘴,进而增加中鱼的几率。而且在收线时穿插其他动作的过程中,由于我们使用的是浮水线,所以毛钩的动作主要是以跳底为主,而黄鳍鲷最常发动攻击的时机就出现在毛钩正在漂落到底的过程中。我常常遇到这种情况,也就是刚做完收线动作就出现鱼讯,所以我们必须把握扬竿时机。

2.前沉线(WF/S):前沉线的选择相对简单一些,只需要挑选沉线的长度部分和沉率的快慢即可。一般的海围之中水位并不会很深,通常是2~8尺的水深,当然水闸口的位置是特别深的,最深处达3~5米都不足为奇,所以我一般会选择长度在5~15尺且下沉率为S3的线型,这种线型基本可以应对大部分的钓场。由于是使用沉水的线尾,所以子线长度也要缩减,大约会用到4~6尺,而且最好分成两段子线,从粗的10磅碳线再连接到细的6磅碳线作为子线,当然这不是一成不变的,我们还要结合目标鱼的大小再作增减比例。至于毛钩方面,除了轻的疯狂查理比较适用之外,我自己比较喜欢用重一点且大一点的毛钩去配合前沉线使用。因为使用前沉线的时候通常受环境因素的影响比较大,当风和水流速度都不太理想的时候,我们就要使毛钩保持稳定的贴底前进,以此来减少强风或强水流把毛钩带走的情况,这样才有机会提高中鱼几率,所以配合使用哑铃眼的疯狂查理、兔毛条饰带钩或螃蟹毛钩都会有不错的表现。在收线控饵的手法上,除了可以一下一下地慢慢收线以外,还可以尝试结合不同的拉线长短及频率来增加黄鳍鲷的猎食欲望,通常拉两三下短距离之后再穿插一下长距离的收线动作,往往会收获意想不到的效果。

经过本期文章的介绍之后,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受到什么启发呢?像鲷鱼这种只要在海边钓鱼就有机会遇到的鱼种,以矶钓或路亚钓法去作钓都有非常好的钓获率,但是用飞蝇钓法去作钓它们的人却是少之又少,这是否代表着飞钓鲷鱼并不适合在我国进行呢?这一点值得大家深思。不过,玩飞蝇这条路虽然并不好走,而且往往会因为环境和钓场的局限性而容易使人放弃,再加上大家看到身边的人用其他钓法那么容易便可以上鱼,自己在旁边没有鱼讯,这其中的压力和误解还是很大的。所以每次出钓时,我基本都只带飞蝇装备,最初可能还会多带一套路亚装备作为后备,但想了想还是要坚持下去,不给自己任何换装备的机会,这样才能在飞钓的过程中发现并发掘出更多的思维模式和应对方案。我也曾屡战屡败,但经过多次的经验总结,胜利最终还是会出现的,所以我在这里也为各位正在玩飞蝇的钓友打打气,我希望大家千万不要放弃自己学习飞钓的初衷,这样中国飞钓的发展才有可能建立起一套属于自己的系统并一直推动下去。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转眼间我已经完成了12期的文章。在这一年的时间里,我通过撰写飞蝇文章,也加深了对于飞蝇钓法的热爱,同时也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希望在以后的日子里,我能够再有机会和大家一同探讨飞蝇钓法的魅力与乐趣!

猜你喜欢
收线小虾钓鱼
且将小虾还给河水
堆雪人
扁丝十头收排线机的改进
爱打黑鱼的爸爸
钓鱼
第七章 去泥盆纪钓鱼
第七章 去泥盆纪钓鱼
第七章去泥盆纪钓鱼
两种直进式拉丝收线机兼容性能的研制
小虾弯弯变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