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建构 慎思慢行

2017-07-03 01:05孙颖
新课程·小学 2017年5期
关键词:以生为本因材施教课程改革

孙颖

摘 要:课程改革是社会进步和历史发展的必然,而改革的过程却会因为不同理解而采用不同的方式或途径,进而取得不同的结果。梳理和总结十余年的改革历程和取得的经验,认为课程改革应该去其浮夸而存本质,去融合而不是推翻,去吸收而不是照搬,研究教育本质,尊重生态需求,重视教育过程,课程改革才会真正取得实效。

关键词:课程改革;尊重规律;以生为本;因材施教;生态建构

课改十余年,成果斐然,但静下心来反思,在课程改革过程中,我们的确共识了一个问题,教育的确不淡定了,无论是学校、教师还是学生都奔跑在路上。对待孩子的成长,我们要遵循教育内在的规律,不急于求成,减少浮躁和功利,重在培养孩子的学习能力和习惯,为他们的将来打好基础。因此,在课堂教学改革的问题上,我觉得我们应慎思慢行,以生为本,构建生态视域下适合学生发展的高效课堂。

一、为什么要构建生态视域下的高效课堂

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目前的课堂教学存在两种极端:一种是盲目追求新理念、新方法、新模式,教学“假大空”;另一种是“穿新鞋,走老路”,传统的教学模式一贯到底,这些都导致“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痛苦”的现象,违反了学生学习的需求和规律,教学低效,甚至无效或负效。

二、什么是生态视域下的高效课堂

高效课堂是用最短的时间、最简单的方法和手段,获取最大的教学价值。生态视域下的高效课堂是自然本真的、鼓励诱发的、多样互动的、关注细节的、开放生成的、关注每一个的、合作探究的、积极主动的、实践体验的、动静结合的课堂。

三、如何构建生态视域下的高效课堂

(一)在总体构思方面,确定“一二三四五”方案

1.一个中心

一切以学生为中心。

2.两率目标

减少课堂精力流失率和提高高效学习率。

3.三个维度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学习方式与学习过程。

4.四步模式

(1)导入有寓意——贴近主题,引发思索;(2)形式求多样——感受多角度,信息反馈多方位;(3)探究有活力——思维深广,见解创新;(4)结尾有余意——深化主题,留有铺垫。

5.五项策略

(1)基于学情,设置环节;(2)预习先行,先学后教;(3)质疑交流,小组评价;(4)当堂纠错,及时反馈;(5)作业布置,发展思维。

(二)在教学实践方面,坚持重备课、重实践、重反思、重研究

1.重备课

(1)研读课标: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先生有一个习惯,总是把课程标准中各学段的教学目标复印下来,贴在备课本的首页,作为“教学指南”。课程标准所规定的课程目标及内容标准是每一个学生在该阶段应当达到的基本要求,因此要使自己的教學有方向、有目标、有效益,教师必须熟读课程标准。

(2)钻研教材:教材是教师落实课程标准要求的基本载体,是最基本的课程资源,也是政策性很强的课程资源,但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教师在使用教材上要坚持“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使自己真正成为新课程教材的创生者、开发者、体验者、实践者,成为教育教学的决策者。

(3)了解学生: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奥苏泊尔说:“如果我不得不把全部教育心理学还原为一句原理的话,我将会说,影响学习的最重要因素是了解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状况进行教学。”因此,备课一定要备学生,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状况和学习能力,了解学生的兴趣和愿望,把教学定位在“最近发展区”,同时把教材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结合起来,课堂教学一定充满生命活力。

(4)撰写教案:教案既可以以文本的形式表示,即我们写的文字教案,但更多的内容是以非文本的形式书写于教师心中,即显性教案和隐性教案。隐性教案,即思想教案,体现一名教师文化底蕴、专业素养、道德水准和基本功等综合素质。教案的书写一定要思于脑、见诸笔、再注于脑,这样才能使课堂充满活力。

(5)设计练习:练习不是课堂教学的附属,而是重建和提升课程意义的重要内容。因此,教师要充分开发习题的教育资源,使习题的知识功能、评价功能和教育功能三者并重,每一道习题都要用足、用好、用到位,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开发学生创造潜能。

2.重实践

上课是教学中最核心的工作,也是最复杂的工作。因为我们面对的是人——活生生的、有思想、有情感、有差异、正在成长的未成年人。因此,生态视域下的英语课堂必须做到“以人为本,以生为本,以生长为本”。

(1)课堂应建立在和谐的师生关系基础上。古语说:“亲其师而信其道。”因此,教师要用赤诚的爱心去开启学生心灵的窗户,真心地关爱、理解、尊重学生,以真情、真心、真诚教育和影响学生,努力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2)课堂应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宗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中把“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作为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首要任务。可见兴趣对学习的重要性。只有激起了学生的兴趣,才能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思索、创新。

(3)课堂应以常规的课堂管理为基石。为保证课堂教学顺利进行,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应明确课堂信号,制定课堂公约,将课堂管理作为一种常规,建立并坚持下去。

(4)课堂应以高效的教学活动为途径。课堂教学要想取得良好的效果,教师应在以下方面进行精心的设计和构思。

①导入:课堂导入应简洁明了、形式多样、贴近主题。教师可根据具体的学习内容采用不同的方法,如歌曲导入法、游戏导入法、故事导入法等。

②讲授:提到讲授,有的老师不免会想到“注入式”“灌输式”或“填鸭式”,这是对讲授的误解。虽然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但并不排斥讲授法。讲授法与启发式教法是互相促进、相得益彰的关系。尤其在小学阶段,由于学生知识存储较少,思维和表达能力有限,所以“讲”还是值得肯定、保留的方法,但教师应该在讲授方面下工夫,做到讲得科学、讲得艺术。

③提问:要给予每个学生均等的回答问题的机会,让学生大胆设问,提问要从简单到复杂,循序渐进,并尽量用较直观、形象的提问法进行提问,这样做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④情境创设:不可否认,学生学习面临的最大障碍是缺乏真实的环境,利用多媒体辅助英语教学是非常有效的途径。首先,有利于突破教学重难点,其次,多媒体能提供生动直观的形象和视觉效果,有利于语境的创设,有利于加深学生的记忆,提高学习的兴趣。但多媒体技术给课堂带来巨大变化的同时也暴露了自身的不足,因此,对于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要遵循适时、适度、适效的原则,一定要从教学的实际需要出发。优化媒体的组合,防范滥用多媒体课件。

⑤练习巩固:高效课堂要精讲多练,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四十分钟时间內将学生置于主体的位置,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效率。在练习过程中,可根据学生的心理过程,有计划、有步骤地指导和组织学生做多种多样的练习。

⑥合作:高效课堂倡导的合作形式是以小组为单位,以独学(自学)、对学(同质对子合作)、“群学”(小组学习)形式实现新课改的自主、合作、探究。小组合作还可以由独立小组到小组交叉,扩大信息交流量。当然我们也发现小组合作有不少地方有待于进一步的探讨。如学生由对教师的依赖转变到对同伴的依赖;学生更重视结果而非过程等。

3.重反思

教学反思是一种有目的、有针对性的行为,是一种分析、比较、判断的思维过程,更重要的是思考以后的改进、提升、完善、记录的行动过程。有的放矢、思而见行、行必有果是教学反思的显著特征。于永正老师说:“写教学反思实际上是对自己的备课和实施的总结。认真写三年教案的人,不一定成为优秀教师;但认真写三年教学反思的人,必定成为有思想的教师,说不定还能写出一个专家来。”

4.重研究

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只有边教边研,边研边教,不断调整、不断改进、不断完善,教学才能优质高效,教师才能成为研究者、成为名师、成为教育家。

著名教育专家张文质先生在他的《教育是慢的艺术》中说:“教育是一个慢活、细活,是生命潜移默化的过程。教育的变化是极其缓慢、细微的,它需要生命的沉潜,需要深耕细作。”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要尊重规律,因材施教,慎思慢行。

参考文献:

[1]李森,王牧华,张家军.课堂生态论[M].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

[2]孙芙蓉.课堂生态研究[M]浙江大学出版社,2013.

猜你喜欢
以生为本因材施教课程改革
小学作文如何实施“因材施教”的策略
明确“因材施教” 促进个体发展
从《论语》看因材施教
“生本教育”理念下高中有效体育教学模式探索
“双创”形势下高职财务管理课程改革探索
中高职衔接的关键在于因材施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