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上提高高年级学生的学习能力

2017-07-03 02:22谭佩兼
新课程·小学 2017年5期
关键词:合作探究学习能力学习习惯

谭佩兼

摘 要:新课标明确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现代小学数学课堂由传统的“学科本位”“教师为主”逐步转向了“以生为本”,重在综合提高小学生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体水平。因此,教师必须要将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提上日程,提高他们的自学水平、合作探究水平等。下面对如何在数学课堂中培养与提高小学生的学习能力展开探讨。

关键词:小学数学;学习能力;课前预习;合作探究;学习习惯

教育学、心理学常识告诉我们,兴趣是学习之母。自主学习要比强迫学习的效率高出几倍、几十倍。经过阶段性的学习,小学生已经积累了一些数学知识,他们对于如何通过自己的努力探索出数学知识的欲望变得更加强烈。因此,教师要懂得放手,鼓励学生大胆思考,让学生在学习中掌握主动权,从而激发他们产生主动学习的动机。下面,笔者从鼓励学生进行课前预习、展开合作探究教学活动、注意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三个方面,讨论在高年级小学数学课堂中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具体教学做法。

一、鼓励学生进行课前预习

自学能力是新课标明确指出的小学生应具备的学习能力之一,而要想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预习便是一个很好的途径。但是,很多小学生并没有意识到预习的作用,也几乎很少主动展开课前预习,这主要是因为现代社会竞争压力很大,很多教师为学生布置了繁多的课后作业,即使是学生的空闲时间也被家长安排的各种补习班、兴趣班占满。这种繁重的学业压力让很多小学生苦不堪言,所以对教师预留的预习作业置若罔闻。当然,小学生不主动进行预习活动的另外一个原因便是教师对预习的检测不够重视,而小学生的自制力较差,所以他们很难自觉完成课前预习或者完全找不到预习的方向。因此,在鼓励学生进行课前预习的时候,教师可以为学生提出几个问题,使学生在问题的引导下进行有效的预习。同时,教师还要注意检测学生的预习成果,让学生承受适度的预习压力,适当监督小学生的预习行为。让小学生展开预习活动,还可以提前了解他们的知识情况,从而在课堂上针对学生感到的疑难知识进行重点讲解,落实“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的教学目标。

在“圆的认识”一课中,我为学生布置了预习任务,为了让学生有明确的预习方向,我为学生留了几个问题,希望他们能够通过预习进行解答。这些问题是:圆的特征是什么?圆心、半径的作用是什么?如何利用圆来解释生活中的问题?圆的半径、直径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是什么?请利用圆规画出一个圆形。圆的周长与面积的计算方法是什么,你是如何计算的?学生必须要在预习之中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同时,在数学课开始之后,我先在投影仪上呈现这几个问题,然后随机选择一些同学进行回答。为了尽可能判断学生的整体预习效果,我会优先选择部分后进生回答问题,然后再选择中等生、优等生进行回答。

二、展开合作探究教学活动

自主、合作、探究是新课改所提倡的一种最基本的教学方法,同时,合作学习也是每个小学生都需要掌握的基本学习方法。因此,教师可以综合考虑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兴趣爱好、生活经历、人际关系等多种因素,构建合作小组,使学生在合作中探究数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合作学习水平。不仅如此,让学生展开小组合作探究活动,还可以构建良好的、温馨的人际关系,在全班范围内形成人人互助的教学氛围。因此,从另一个层面来说,合作探究活动也能够提高小学生的交往能力。首先,在构建合作小组的时候,教师要注意每个小组内都应该有不同水平学习能力的学生,保证小组之间展开良性的、公平的竞争。其次,教师还要为每个小组成员布置明确的学习任务,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参与到合作学习之中。最后,教师在评价小组合作学习成果的时候,一定要从小组的层面进行考虑,不要批评或者表扬某一个同学,而是要让同一组的学生拧成一股绳,在共同利益的驱动下,尖子生主动帮助后进生,后进生也为了不拖后腿而主动学习。

在“图案设计”一课中,我让学生提前准备了三角尺、直尺、铅笔、圆规、硬纸板、剪刀、胶棒,然后让学生在小组内利用这些工具制作出圆形、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梯形等基本图形,每个学生负责一种图形的模型制作。这个环节可以节省教学时间,还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每个学生参与到数学课堂之中。在制作完毕之后,我让学生按照自己的真实想法,利用图形的平移、旋转、轴对称等变换规律,自行设计图案。学生可以先自行设计,每个学生都需要讲述自己的设计思路,展示自己的图案。小组内部展示完毕之后,要将所有的设计成果进行归纳,并且选派一个学生在课堂内展示本小组的设计作品。小组轮流展示,彼此交流,从而学会欣赏这些美丽的图案,并且初步树立空间意识。整个教学活动不仅能够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自身关于图形平移、旋转、轴对称的相关知识,还能够兼顾所有学生的需要,使他们在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提高自身的动手操作能力,并且获得美的感受。

三、讲述数学学习方法

培养与提高小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自然离不开学习方法的支持。学习方法是巩固与强化小学生学习能力的重要途径,学生只有掌握了科学的数学学习方法,才能够摸索出学习数学的客观规律,并在整个学习过程中获得成功的體验,获得自信,这对于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也十分有益。因此,教师应该在培养与提高小学生学习能力的过程中,逐步渗透学习方法的教学,使小学生的学习有迹可循、有据可依。其中,最为基本的学习方法便是使小学生学会调动自己原有的知识体系,用旧知识学习新知识,在新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发展与扩充旧知识。

比如,在“圆锥的体积”一课中,小学生已经学过了圆柱的体积公式,而圆柱与圆锥的体积求法又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于是,我鼓励并引导学生利用他们已经学过的知识学习新课。在课堂开始时,我让学生准备了圆柱与圆锥的几何模型,然后先让学生研究并计算圆柱的体积。接着,我便让学生再次研究与圆柱体等底等高的圆锥体的体积与圆柱体之间的关系。很多学生通过比较、变换等,对等底等高的圆柱体与圆锥体进行了探究与讨论。在探究中,学生初步猜测:等底等高的条件下,圆柱体的体积比圆锥体的体积大,大致是两倍到三倍之间。在确定每个小组都认可这个答案之后,我再次将学生的小组打乱,让学生使用底、高不相同的圆锥体与圆柱体研究这个结论是否依然正确。由此,学生便可以深刻理解圆锥体的体积公式。

总而言之,在高年级的数学课堂中,知识传授已然并非最主要的教学重点,培养与提高小学生的学习能力,使他们每个人都能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初步形成数学思维,才是每个教师都应该重视的问题。为了提高高年级小学生的学习能力,教师应该鼓励学生进行有效的预习活动,提高他们的自学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够进行独立的思考;教师要展开合作探究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能动性,提高他们的合作学习能力;教师要为小学生讲述科学的数学学习方法,使其在方法的引导下更加科学地学好数学,从而不断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王有.论小学数学课堂中如何提高学生自身学习能力和素养[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5(22).

[2]张伟芳.浅谈小学数学课堂中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J].新课程学习(上),2015(4).

猜你喜欢
合作探究学习能力学习习惯
学业导师制对本科生学习能力和素质教育造成的影响
高中政治课“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教学模式初探
论中职生怎样培养良好的学习英语的习惯
初中生物学案编写的一些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