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速递

2017-07-05 14:42
浙江林业 2017年3期
关键词:林业

资讯速递

第四批全国林业科普基地评选揭晓

近日,中国林学会召开第四批全国林业科普基地评审会议,杭州植物园、福建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湖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吉林省临江林业局森林培育中心等52家单位通过了评审,荣膺“全国林业科普基地”称号。

据介绍,中国林学会多年来积极参与中国科协组织的全国科普教育基地相关各项工作,分别于2004年、2008年、2012年开展了第一批至第三批“全国林业科普基地”评选活动,并多次举办全国林业科普基地经验交流会,组织编写了《全国林业科普基地规范》。目前全国林业科普基地有73家,其中中国林学会推荐的全国科普教育基地12家。

专家确认在华北首次发现批量黑松露

“历来被认为只在我国西南偏远地区分布的黑松露,最近在我国华北首次发现批量分布。”近日,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教授刘培贵向记者披露,这是迄今为止,有商业化价值、批量发现最北的黑松露地理分布地域。松露是一种生长在松树、栎树、榛子等树下的共生真菌,天然松露能大幅度向北及向东扩展,显示出我国大部分石灰岩地区都适合于采用菌根合成技术,产业化发展黑松露种植业,这无疑给人工培育松露释放了一个积极信号。这一发现不仅仅是地理分布及区位的补充和拓展,更重要的是空间的拓展,显示出人工培育松露的生态效益与产业经济效益的前景广阔。

2017年“世界野生动植物日”大型公益宣传活动在京举行

近日,由国家林业局、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联合主办的2017年“世界野生动植物日”公益宣传活动在北京动物园象园广场举行。该活动以“倾听青年人的声音,依法保护野生动植物”为主题,旨在提高青年一代保护野生动植物的意识与能力,共同解决当前野生动植物面临的主要威胁。国家林业局副局长刘东生出席活动开幕式并致辞,美国、博茨瓦纳、德国、肯尼亚、纳米比亚、新加坡、英国、越南8个国家驻华使节,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世界自然基金会、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等国际组织代表参加活动。活动同期举行了保护知识竞答活动、濒危物种图片展览和《野生动物保护法漫画解读》展,向青少年赠送了野生动植物保护书籍。

首部《国家电子政务发展报告》发布林业成重要亮点

日前,中央网信办发布首部《国家电子政务发展报告》(以下简称《报告》),中国林业电子政务发展情况被单章收录,成为《报告》重要亮点。《报告》认为,“十二五”期间,全国林业电子政务建设全面快速推进,取得显著成效。核心业务信息化覆盖率达到80%,省级以上单位全部实现无纸化办公,80%以上的行政许可实现在线处理,80%的省级单位建成国家、省、市、县四级上下互联互通的电子政务传输网络。

“十三五”时期,林业电子政务建设将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林业改革发展和加快信息化建设的系列决策部署,全面推进“互联网+”林业建设,力争到2020年全国林业信息化率达到80%,有力提升林业现代化水平。

鸿雁

重庆开县汉丰湖发现珍稀鸟类——鸿雁

随着温度回升,候鸟逐渐开始回迁。最近,汉丰湖国家湿地公园迎来了大量从南方北迁路过汉丰湖补充能量的候鸟。这其中就有国家二级保护鸟类——鸿雁。

鸿雁是大型雁鸭类水禽,体长90厘米左右,体重可达3—5公斤,常见于中国的东北和中东部地区。这次在汉丰湖国家湿地公园乌杨坝区域的鸟类生境岛上共发现2只鸿雁,该鸟类生境岛是2016年专门为汉丰湖水鸟打造的栖息地。据文献记载,重庆范围内鸿雁仅在1965年有一次记录,距今也有50余年,此次记录到2只鸿雁,具有一定的科研价值和生态意义。另外,汉丰湖目前约有水鸟4000余只,近20种。

广西喀斯特地区发现棕榈科新种

日前,由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勘测设计院高级工程师罗开文、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研究员邢福武、湖南师范大学博士田径研究命名的棕榈科新种长叶棕在国际知名植物分类学刊物、SCI源刊《Phytotaxa》上在线发表。这是世界上首次发现棕榈科成体的单叶全缘类型,获得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同行专家评价,这是非常有趣的、引人注目的发现。目前,长叶棕仅知分布于广西中部几座喀斯特石山上,数量稀少,极其濒危。棕榈植物是典型的热带植物,广泛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以热带亚洲和热带美洲为分布中心。据《Flora of China》记载,中国有棕榈科植物18属(2属引入)77种(4种引入),其中石山棕属的石山棕、两广石山棕主要分布于中国广西与越南北部的喀斯特地区。

云南省首次启用无人机监测野生亚洲象

近日,云南省普洱市野生亚洲象无人机监测预警试验项目正式启动,标志着普洱市野生亚洲象保护与管理工作从人工跟踪监测防范转变为采用技术手段预警、防范。这一项目是普洱市通过遥控无人机配置的高清变焦摄像头和热成像镜头,对境内的野生亚洲象开展全天候活动情况的监测记录,根据野生亚洲象的活动趋势现场预警和及时通报相关县(区)林业主管部门、乡(镇)人民政府发布预警信息,及时提示群众避让野生亚洲象,减少危险事件发生。同时,此项目还将准确记录监测野生亚洲象群的影像、图片,并标注时间和地理坐标等信息,按月绘制所监测野生亚洲象群的活动轨迹图及频度图,建立所监测野生亚洲象的种群和个体特征档案,形成完整翔实的档案材料,供当地党委政府及林业主管部门开展工作安排及研究。

穿山甲

我省集中公开审判诸暨“7·17”特大贩卖野生动物案犯罪嫌疑人

近日,诸暨市人民法院集中开庭宣判“7·17”特大贩卖野生动物案主犯等30名犯罪嫌疑人。审判长根据相关刑法规定宣判包括主犯陈某某在内的30名被告犯非法收购、运输、出售珍贵、濒危野生动物及其制品罪,其中14名被告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5名被告被判处五年到十年有期徒刑、11名被告被判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同时分别被判处罚金若干元。此案的成功侦破,显示了我省林业部门和森林公安机关保护森林和野生动物资源安全、打击违法犯罪的决心和信心,集中公开宣判对破坏野生动物资源违法犯罪活动起到强有力的震慑。至此,这起新中国成立以来浙江林业史上涉案金额最大、抓获人员最多、社会影响力最大的野生动物贩卖案暂时告一段落,后期还将陆续审判其他涉案人员。

(杨陈青)

“中国景宁木兰保护研讨会暨回归实践”活动在景宁举行

近日,“中国景宁木兰保护研讨会暨回归实践”活动在浙江省景宁畲族自治县林业总场草鱼塘分场举行。回归仪式由BGCI中国办公室文香英女士主持,景宁畲族自治县毛华庆副县长,国家林业局、中国野生植物保护协会、浙江省林业厅有关单位负责人分别致辞。随后,与会代表冒雨将100余棵经筛选的景宁木兰繁育苗木回归种植在草鱼塘林场指定区域。

景宁木兰(Magnolia Sinostellata P.L.Chiu et Z.H. Chen),目前已被BGCI、FFI、GTC和IUCN/SSC全球树木专家组织联合出版的《木兰科植物红色名录(修订版)》(2016年3月)定为濒危物种。仅分布在浙南景宁、松阳、莲都、青田和乐清等地,野外现存植株已报道的总数约500余株,因其花型独特、具沼生习性和自然繁殖能力弱而备受关注。

(陈华新)

近日,中国林业文联公布“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放眼绿水青山创作活动获奖名单,我省多项作品获佳绩。

其中,省林业厅俞肖剑作品《森林卫士》获摄影组一等奖,金华市婺城区森林公安局周济果作品《幽谷清音》(国画)、玉苍山国家森林公园管理处刘化场作品《对联怀隶》分别获美术组和书法组二等奖,诸暨市陈伟江作品《一江春水》、丽水学院曾立新作品《竹韵》获摄影组三等奖,诸暨市店口镇第一中心小学朱弈恺作品《新世界》(儿童画)获美术组三等奖。

此次活动,旨在深入挖掘浙江省生态自然资源和生态人文资源,引导全省林业工作者尤其是青少年讲好“林”故事、拍好“林”照片、写好“林”书法、画好“林”作品,展示林业在生态文明与生态文化建设中的地位、作用,为全面展示和宣传生态林业完备、富民林业发达、人文林业繁荣的森林浙江添砖加瓦。(冯博杰)

全省古树名木统一标识标牌正式启用

近日,省林业厅发出2017年第三号公告,发布全省统一的“浙江省古树名木LOGO”。该LOGO整体以古树的形象为设计主元素,同时融合了浙江的“浙”字,地域特色强烈,斑驳图形,虚实、形意结合,呈现出古树饱经风霜、苍劲古拙感,视觉冲击力强。

同时,为增强宣传效果和保护古树名木力度,省林业厅还设计制作了全省统一式样的古树名木单株铭牌和古树群铭牌,并决定从2017年起,对全省古树名木实行统一全新挂牌。统一铭牌对编号要求、简介基本要素、二维码扫描内容、挂牌单位、材质、制作工艺、挂置模式等方面都作了明确规定。

(牟建军)

安吉县鄣吴镇入选“2016森林中国·发现森林文化小镇”

日前,安吉县鄣吴镇成功入选“2016森林中国·发现森林文化小镇”名单。该评选活动由中国林学会和光明日报社于2016年7月启动,旨在寻找、发现在推进美丽乡村和城镇化建设进程中,生态保护完好、人与自然和谐、生态文化浓厚、绿色发展意识强的小镇,激发公众关注和参与森林资源保护与生态建设的热情,倡导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理念。截至申报日期,全国共申报森林文化小镇77个,最终遴选出10个“森林文化小镇”。

注重森林资源与生物多样性保护,鄣吴镇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2005年出土的“阖村公禁”石碑,就记录了吴昌硕等乡贤倡导保护森林的倡议。在近年来的招商引资过程中,该镇同样注重保护森林资源和野生动物。

(丁峰)

2017中国·长兴林城第十二届梅花节开幕

“梅花诗韵,最忆林城。”近日,第十二届梅花文化节在长兴县林城镇东方梅园隆重开幕,县委常委、公安局局长沈秋伟,县人大副主任张群英及相关部门负责人等参加了开幕仪式。在开幕仪式上,展示了以梅花为主题的文化、旅游、民俗及网上互动等系列活动。目前,林城镇嫁接红梅面积达到1万多亩,主要有玉蝶、美人梅、绿梅、绿萼、长兴红、宫粉梅、朱砂、重瓣垂枝梅8个品种,是名副其实的中国红梅之乡。

此次梅花文化节,还组织开展了“赏梅寻宝——财富福”集福卡换礼品、探梅体验游、猜灯谜游园等系列活动,广邀四方游客到景区种梅、叹

梅、赏梅、咏梅。活动中,吸引了众多的摄影爱好者和游客,在梅花诗谷欢乐园,游人纷纷掏出手机,定格眼前的美景。

(王勇军)

东方梅园

浙江省两项林业碳汇工作入选2016年中国绿色碳汇十大事件

近日,在中国绿色碳汇十大事件评选中,我省开展的“G20杭州峰会碳中和项目”和在安吉启动的“全国首个竹林经营碳汇项目”成功入选。

杭州峰会通过营造碳中和林实现碳中和排在十大事件之首,这是继2010年联合国气候变化天津会议、2014年北京会议之后,中国政府通过造林方式实现零排放目标的第三个大型国际会议,也是首个实现碳中和的G20峰会。安吉县竹林经营碳汇项目则是全国第一个符合中国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的竹林经营碳汇项目,项目规模为1426.27公顷,在30年计入期内将产生约25万吨二氧化碳减排量。

两项工作的入选是对我省林业碳汇工作的充分肯定。2017年,国家将全面启动碳排放权交易,并允许CCER林业碳汇项目进入交易体系,这必将为新形势下林业生态建设提供又一发展机遇。

(张勇)

猜你喜欢
林业
《林业调查规划》征稿简则
《林业勘查设计》简介
《林业勘查设计》编委会名单
《林业勘查设计》征稿简则
《湖北林业科技》征稿简则
浅谈林业技术创新对林业发展影响
提高林业技术创新促进林业快速发展步伐
林业技术创新对林业发展的影响
land produces
浙江林业大事记(2017年0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