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颜值既要“面子”光鲜,更要“里子”强健

2017-07-05 13:21柯善北
中华建设 2017年6期
关键词:双修里子面子

刊首语

城市颜值既要“面子”光鲜,更要“里子”强健

夏天一片“海”,冬天一层“纱”;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青山绿水变“秃山污水”,碧蓝晴空成“烟雾缭绕”……随着国家城镇化的建设进程风起云涌,城市建设盲目向周边“摊大饼”式扩延,大量耕地被占用,人地矛盾更尖锐。城市盲目、无序的大拆大建,使得原本“看海”的浪漫情怀一扫而空,如纱的朦胧意境荡然无存。城市交通拥堵、环境污染、“马路拉链”成为常态;乡村污水横流、山林乱砍乱伐,昔日小桥、流水、人家的如诗画卷成了人们回不去的“乡愁”。

在城市光鲜亮丽的外表下,隐藏着资源短缺、空气污染、人地矛盾、城市与自然无法和谐发展的各种“城市病”。 “城市修补、生态修复”是城市发展转型的客观需要,也是城市建设发展到一定阶段,应对“城市病”的一剂良药。

2016年12月,住建部下发的《关于加强生态修复、城市修补工作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指出,“生态修复、城市修补”是指用再生态的理念,修复城市中被破坏的自然环境和地形地貌,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用更新织补的理念,拆除违章建筑,修复城市设施、空间环境、景观风貌,提升城市特色和活力。开展生态修复、城市修补是治理“城市病”、保障改善民生的重大举措,是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大力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有效途径,是城市转型发展的重要标志。

《意见》提出,2017年各城市制定“城市双修”实施计划,推进一批示范项目;2020年“城市双修”工作在全国全面推开。通过开展城市双修,使城市病得到有效缓解,城市生态空间得到有效保护与修复,城市功能和景观风貌明显改善。

当前,一些地方城市已经闻风而动。如江苏省确定了将南京市作为试点,开展城市修补生态修复工作;海口市提出以“大脚革命”的思维理念引领推进海口海绵城市建设与生态修复工作;济南市提出要推进“青山入城”,继续实施山体修复,加大山体公园、郊野公园建设力度,等等。

然而,“城市双修”绝非零敲碎打的工程,而是一个系统工程;也绝非一场短暂的运动可以奏效,必须通过一个系统的规划来持续地实现,需要谋大局,计长远。要做好统筹规划探索推动“城市双修”的组织模式;践行规划设计的新理念新方法;探索“城市双修”的资金筹措和使用方式;研究建立推动“城市双修”的长效机制;建立“城市双修”成效的评价标准。

我们相信,在这样“高屋建瓴”、“通盘谋划”的城市建设理念指引下,不久的将来,“城市双修”必将结出美丽的城市之花。我们的城市必将展现出一个崭新的、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生机勃勃的新风貌;城市颜值不仅有光鲜的“面子”,更有强健的“里子”。

猜你喜欢
双修里子面子
城市双修理念下的城中村改造研究
面子≠尊严
浅析“城市双修”视角下的滨水公园设计——以界首沙颍河公园为例
某贪官的面子
小城镇公路重“面子”更要重“里子”
《做错题》《给足面子》
女人的里子和面子
战略的里子与面子
谢金英:德与艺双修 雅与俗共赏
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