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体操运动科学研究热点与趋势
——基于16家体育类核心期刊相关论文的共词聚类分析

2017-07-05 14:05方向丽竭晓安
关键词:竞技体操体操动作

方向丽,竭晓安

(1.廊坊师范学院,河北 廊坊 065000;2.北京体育大学,北京 100084)



我国体操运动科学研究热点与趋势
——基于16家体育类核心期刊相关论文的共词聚类分析

方向丽1,竭晓安2

(1.廊坊师范学院,河北 廊坊 065000;2.北京体育大学,北京 100084)

以国内16家中文体育类核心期刊2005-2014年间发表的体操运动相关论文为研究对象,对其关键词进行词频统计和共词聚类分析,研究高频关键词之间的结构关系,探究我国体操运动科研领域的研究特点。结合现代运动训练理论提炼出10年来体操运动科学研究热点问题:有难度动作结构研究、跳马技术分析及发展趋势、奥运周期中男子单双杠成套动作编排及运动学分析、新规则下世界大赛女子体操单项分析、中国男子体操的奥运竞争格局及发展趋势、竞技体操后备人才培养等,分析其形成原因,为体操科研发展提供参考。

体操运动;体育类核心期刊;研究热点;共词聚类

0 引言

研究热点是一个时期学科研究的焦点、集约所在,表现为在一个学科问题上大量文献、学术思想的集中涌现和大量相关研究者群体的出现[1]。体操运动领域的研究热点,则是指在体操教学训练理论与实践研究中,体操运动领域中的专家、学者和科研人员所共同关注的问题。它既可以是体操训练实践中的热点、焦点和难点问题;也可以是体操教学理论研究中的基础、关键和前沿问题。人类科研活动及其成果主要是以文献方式记录储存的,因此对文献量与文献主题的统计分析可在某种程度上反映出一门学科在一定时期研究的基本趋势、研究水平和发展速度。通常期刊的级别越高,对论文的质量要求越高,就越能有效保证文献内容有较高的创新性与学术性。中文体育类核心期刊载文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我国体育领域科研的最高水平,在学术领域、研究方向和研究重点上代表了体操运动科学研究的研究特点。因此,从中文体育类核心期刊这一视角来研究体操运动科学研究的热点,具有独特意义和重要价值。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研究以国内16家体育类核心期刊2005-2014年体操类论文为研究对象,资料来源于中国知网学术期刊数据库。在CNKI平台,首先以“期刊名称”作为检索途径,然后以“体操”为关键字进行主题词检索,得相关论文1016篇;从中选择作者、题名、文献来源、关键词、摘要等基本信息。为确保研究主题突出、准确,剔除艺术体操、健美操等选题的论文,最后得体操教学与训练相关论文498篇。

1.2 研究方法

研究方法有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比较研究法、词频统计法和共词聚类法等等,其中最主要的研究方法为词频统计法和共词聚类法。词频统计法是利用能够提示或表达文献核心内容的关键词或者主题词在某一研究领域中出现的频次高低来确定该领域研究热点和发展动向的文献计量方法[2]。共词聚类法是一种内容分析的方法,通过对一组词两两统计它们在同一篇文献中出现的频率,以此为基础对这些词进行聚类分析,从而反映出词与词之间的亲疏关系,进而分析这些词所代表的学科和主题的研究结构[3]。

2 体操科研论文的共词聚类分析

2.1 关键词词频统计与分析

利用Excel对检索出的关键词进行统计,对未标注关键词的论文,根据题目、摘要及研究内容确定关键词,共得到关键词2116个。为保证研究的科学性,对统计结果进行以下处理:剔除对反映研究主题不具积极意义的词,如“研究”“调查”“现状”“影响”等;对含义相同的关键词进行标准化处理,如“世界体操锦标赛”、“第43届世锦赛”、“第42届体操锦标赛”等统一为“世锦赛”;“优秀体操运动员”、“男子运动员”、“女子体操运动员”等统一为“体操运动员”;“男子竞技体操”、“我国男子体操”等统一为“男子体操”等。最后得关键词1684个。

高频词依据该主题在文献群中出现的频次确定,频率越高表示该主题受到的关注越高,是学科研究的重点与热点。通过多次试选与比较,选择频次大于13的关键词作为高频关键词,从而确定30个高频关键词(表1)。30个高频关键词在文献群中出现的总频次为868次,占关键词总频次的51.54%。由表1可见,体操科研的研究重点集中于“竞技体操”、“奥运会”、“体操运动员”、“男子体操”、“世锦赛”、“女子体操”、“规则”等竞技体操方向。

表1 体操文献高频关键词表

2.2 构造词篇矩阵与相似矩阵

利用SPSS18.0,每篇论文为一条记录,以高频关键词是否在此文关键词中出现为记录内容(出现为1,否则为0),构造词篇矩阵。以词篇矩阵为基础进行相关分析,数据类型选择“binary”二元变量,相似系数选择“Ochiai”系数,构造高频关键词的相似矩阵(如表2)。相似矩阵中的数值反映相应两高频关键词之间的距离远近,数值越小表明二者之间的相似度越低,反之则表明相似度越高。相似矩阵对角线上的数据为1,表明某高频关键词自身的相关程度。

表2 体操文献高频关键词的相似矩阵(部分)

2.3体操科研论文高频关键词的聚类分析

利用SPSS18.0对高频关键词的相似矩阵进行层次聚类分析。选择“组间平均链锁距离(Between-groups linkage)”,此方法利用个案与小类的所有距离的信息,克服了极端值造成的影响。通过聚类分析得到体操科研论文的凝聚状态(表3)。

表3 体操科研论文高频关键词凝聚状态表

表3中,第一列表示聚类分析的第几步;第2、3列表示本步骤中哪两个个案或小类可聚为一类;第4列是个案或小类距离;第5、6列表示本步骤类中参与聚类的是个案还是小类,0值表示个案,非0值表示由第几步生成的小类参与本步聚类;第7列标识本步聚类的结果将在以下第几步中用到[4]。例如,第1步中,10号关键词“难度动作”与12号关键词“动作结构”聚为一类,其个体距离是0.412,这一小类将在第20步中用到;而在第20步中,第1步生成的小类与9号关键词“发展趋势”又可聚为一类。同理可得其他聚类。聚类过程也可由图1所示之树状图表示。

由图1可见,高频关键词之间的关系,“难度动作”与“动作结构”、“体育教育”与“体操普修”、“编排”与“成套动作”、“竞技体操”与“后备人才”之间的距离最近,首先可分别进行类合并,其次是“奥运会”与“男子体操”、“运动学分析”与“男子双杠”、“体操课程”与“教学课程改革”、“发展趋势”与“男子跳马”,接下来是其他关键词分别依次地归入以上组合成的小类,最终形成体操科研高频关键词的聚类结果。

结果显示,16家中文体育类核心期刊体操科研论文的研究热点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类:(1)难度动作结构研究;(2)跳马技术分析及发展趋势;(3)奥运周期中男子单、双杠成套动作编排及运动学分析;(4)新规则下世界大赛女子体操单项分析;(5)中国男子体操的奥运竞争格局及发展趋势;(6)竞技体操后备人才培养;(7)体操运动员的研究与少儿体操训练;(8)体育教育专业体操普修课的教学、课程改革。

3 体操科研论文研究热点的特点分析

体操是我国传统优势项目,要想保持该项运动的可持续发展,就要以科学研究引领理论、技术和方法创新,对制约体操发展的诸多问题进行全方位、多视角、深层次的思考和审视。

3.1 体操科研论文的研究热点与其项目本质特征相一致,与运动训练学理论相统一

3.1.1 体操技术研究

体操属于技能主导类表现难美性项群,是典型的非周期性运动项目,其动作技术复杂多样,动作难度大而惊险,优美而准确,柔韧而有力。其项目特点可用“稳、美、力、难、新”五个字概括。通过对研究热点的分析可见:难度动作结构分析、男子单双杠成套动作编排、跳马技术分析、女子单项分析均突出了该项目本质特征——技术是关键。技术动作是体操项目的核心组成部分,技术创新是其项目发展的生命力,因此此类研究占据体操科研的相当大比重。主要研究内容有难度动作、动作编排及连接动作等技术结构和特点分析,还有部分学者运用运动学和动力学对难度动作、创新动作进行技术分析,以提供可能完成动作的技术参数。

3.1.2 体操规则研究

竞赛规则作为竞赛制度的重要内容,规定着体操项目的发展方向。规则是训练与竞赛的风向标,研究规则、关注其变化,是对项目制胜要素构成变异的认识和把握。2005-2014年间竞技体操规则进行重大调整,例如“难度不封顶”“E分扣分更严格”等,规则的任一微细变化都会影响项目的发展方向。因此,规则研究成为近十年的另一研究热点,其中奥运周期中男子单双杠成套动作编排及运动学分析、新规则下世界大赛女子体操单项分析均是从规则角度对技术动作进行分析。关注规则变化对项目制胜因素的影响,不断打破与调整已有认识和训练模式,寻找规则限定与动作创新的最佳结合点,把握核心细节,以更好地遵守规则、利用规则,是科学研究的目的。

3.1.3 体操运动员科学训练研究

在选材-训练-竞赛模式的体操运动员培养途径中,运动训练无疑是其核心环节。而作为运动训练的主体、训练过程的承载者和训练效果的展示者,对运动员的研究也必然成为运动训练理论研究的重点。体操科研人员多将优秀运动员和少儿体操训练作为热点内容,希望可以借鉴与复制优秀运动员的成功案例而再现辉煌。此外,现代运动训练理论强调少儿运动训练,以体操选材和后备力量储备为目的的少儿体操“身体素质评价指标体系”研究、“身体素质训练”尤其是“力量训练”也成为重点研究内容之一。

3.2 体操科学研究热点与我国竞技体操竞争格局和优势项目布局相一致

竞技体操是我国优势项目,但是并非项目整体优势。纵观我国竞技体操的发展历史,男子体操的优势要大于女子体操,除备受关注的男团以外,男子吊环、单杠和双杠也是我国的传统优势项目,但是随着科技进步和学科发展,国际竞争愈加激烈,这些优势项目也受到很大冲击。女子体操中传统优势项目为高低杠和平衡木,跳马自程菲退役后已显颓势,而在危险系数极高的平衡木项目中,现今各国水平相当、难言高下。近十年的体操科研热点与我国竞技体操的发展格局相适应,男子、女子项目各有侧重:男子体操世界竞争格局及发展趋势在每一奥运周期均为关注热点和研究重点;男子单杠、双杠也颇受研究人员偏爱,动作结构、难度与连接动作分析、运动生物力学分析等屡见不鲜;而作为另一优势项目的吊环,其研究十年间仅现4篇,其原因为专业性太强而导致受众受限所致,同样的现象在鞍马项目亦有体现(仅6篇)。在女子体操中,研究更多关注于各单项。

3.3 体操科学研究热点呈现较为严重的不均衡性

3.3.1 重竞技体操轻学校体操

重竞技体操轻学校体操有其特殊的历史原因。自19世纪中后期随洋务运动传入我国后,“体操”最初担负的是现在“体育”的功能,如1903年《奏定学堂章程》中将体育课称为“体操科”,体操自此奠定了其在学校体育中的坚实地位。新中国成立后,由于特殊的社会政治背景,我国倾“举国体制”着重发展竞技体操,竞技体操发挥了振奋民族精神、扬国威的社会教育功能,一直备受国人关注;而学校体操则是在历次学校体育改革中波折前行,其在人们心中的重要性亦大大降低,甚至一蹶不振始终处于低迷状态[5]。随着体育学科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进程,科研人员也一直在为学校体操的发展而不懈努力。

近十年对学校体操的研究主要是针对高校体操普修课的教学及课程改革,一则是适应基础教育改革需要,二则是忧心竞技体操可持续发展动力的不足。若想改变体操“后备人才匮乏”的现状,使体操更好地服务于民众,发展学校体操是其中必不可少的环节。

3.3.2 重比赛结果研究轻训练过程研究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需要宏观和微观的指导。宏观的理论可以使我们透过复杂多变的因素把握发展的方向;微观的认识可以使我们对具体的方法和措施进行调整和操作[6]。从十年来体操研究的热点可见,试图通过大赛成绩、动作分析等研究体操发展方向与策略的论文占绝大多数,而从体操项目特征、训练规律、训练方法与手段进行微观、具体和有针对性分析研究的论文则少之又少。

现今,我国运动训练理论与实践的研究已与国际接轨,训练理念、实践中体能的训练方法与手段也取得长足进步[7,8]。体操科研人员可积极运用国际化、科学化的训练理论及方法对体操专项理论与实践进行有针对性的研究。例如2014体操世锦赛中拜尔斯(美)凭借其精湛的技巧与出色的体能折服世人,所参加5项决赛无一失误,自由体操项目更是在最后能高质量完成高难度动作;内村航平(日)在男团、全能和单杠项目中,从预赛到决赛18次出场无一失误,且动作质量高。这都是技术与体能的完美结合,其背后的训练规律值得探究。

大家公认的竞技体操主要靠无氧代谢供能。但是项目男子六项、女子四项,各个项目有其特定的时间要求。规则要求女子自由体操比赛时间为70-90s,平衡木时间不超过90s。根据最新生理学理论在运动中不存在绝对的单一能量系统的供能,而是需要一个能源系统按照不同比例配布协同供能。形成一个连续的统一整体称为“能量连续统一体”[9]。黎涌明[10]研究得到有氧供能百分比与最大运动持续时间的回归方程,结果显示,有氧供能主导和无氧供能主导的分界点是74.4s,即当最大持续运动时间>74.4s时,有氧供能百分比>50%,能量供应以有氧为主。若根据这一理论,竞技体操的运动项目还需加强有氧能量代谢的训练,才能取得理想的竞技成绩。

3.3.3 重技术研究轻体能研究

体操确属技能主导类项目,根据大家关注的研究热点可以看到,技术分析是体操科研人员非常关注的,对男子、女子不同项目的成套动作的编排、难度动作分析、动作结构特征分析等等,像雷强“世界鞍马冠军张宏涛大赛前竞技能力训练的研究”、石玉虎“核心力量训练提升女子体操运动员专项素质的效果”的研究可谓凤毛麟角。

现代运动训练理论告诉我们,技术与体能是构成运动员专项特征的两个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姑且不论竞技体操实践训练如何,仅从科研这一角度,反映出体操科研人员的固定模式,重视技术研究而忽视竞技能力构成的其他方面,尤其是体能研究。

4 对策分析

通过对十年来体操科研热点的分析,在发现一些规律的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体操是我国优势项目,要想保证项目的可持续发展,保持其领先优势,就必须提升体操专项训练理论与训练实践研究的科学化水平。

4.1 关注运动训练理论发展前沿,用先进理论指导训练实践,提升研究的科学化水平

随着科学技术向运动训练领域的不断渗透,新的运动训练理论与方法不断发展,研究人员应以发展的视角,审视和梳理各种训练理论和方法,从中选择适合于体操专项特征的理论和方法用以指导训练实践。竞技体操动作形式复杂多样,既有动力性动作又有静力性动作,同一时间参与运动的肌群较多,要求神经肌肉系统的兴奋与抑制转换过程迅速、准确与协调。而现代体能训练中的核心力量训练[11]和功能性体能训练[8,12]等训练方法主张“动作”的质量控制,其强调整体运动链,注重多关节肌群之间的协同作用;强调神经系统对肌肉的控制和支配能力;强调将平衡控制和本体感觉嫁入到训练——专项知觉训练等……恰恰符合竞技体操的项目特点。基于此,科研人员应积极关注运动训练理论研究前沿,深入认识现代体能训练的生理机制,研究更适合于体操专项的先进训练方法和手段。

4.2 竞技体操科学研究应重视技术与体能关系研究

竞技体操的国际竞争是动作难度与完成质量的双重竞争,而技术与身体素质无疑是此竞争的基础。在竞技运动中,运动技术的真正完美体现往往是在最大强度的比赛中,专项技术不仅是运动神经对肌肉的精确支配,更为重要的是肌肉在精确支配基础上的最大动员,因而运动员技术能力的构成中必须包含力量、速度、耐力和柔韧的因素[13]。在高水平训练阶段,技术与体能二者互为依托、相互促进之关系更为明显,单纯侧重任何一方都无法保证预期的训练效果,直接影响专项成绩的继续提高。因此,科研人员应更多地关注二者的关系研究,以更有效地指导训练实践。

4.3 专项训练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并重,促进二者协同发展

科学研究的关键意义在于其科学化的理论指导和有效的训练实践指导。针对现阶段体操科研现状,对竞技体操的研究可从训练质量、比赛控制能力、高水平运动员个性化特点等实际问题入手,揭示相关影响因素之间的内在联系,改单一研究为多元研究,变结果分析为过程控制,促使研究从描述、预测型转变为揭示、控制型。借助于现代科技与人体科学等的发展,强化实证性研究甚至跟踪性研究,以保障训练的科学化水平以及训练的质量和有效性。

4.4 重视青少年竞技体操运动员协调能力训练与技术训练研究

运动训练是一项系统工程。在运动员培养过程中,特别是在少儿阶段的基础训练,协调能力是首要发展的身体素质之一,而运动技术训练则应是青少年阶段的训练重点。

人体运动是在能量供应下肌肉收缩牵动骨绕关节的运动,从运动训练的纵向发展来看,人体运动能力的提高应优先发展动作的灵活性和稳定性,使动作完成功能化,而后再考虑发展动作的力量、速度和耐力等其他身体素质。因此,科研人员应增加对青少年体操运动技术训练的研究,更多地关注青少年技术与素质关系,关注青少年技术的全面发展等。

4.5 体操运动的可持续发展,应是与学校体操、大众体操的共同发展

一项运动的生命力在于其可持续的全面发展。作为体操运动的分支之一,竞技体操的良性发展无疑应是与学校体操和大众体操的同步发展,而此发展又必然需要相应的科学理论研究作为支撑。因此,应多角度、全方面的立体视角审视学校体操、大众体操的发展,为其理论、实践研究提供更多平台。

5 结语

运用现代运动训练理论结合高频关键词和共词聚类分析得出:难度动作结构研究、跳马技术分析及发展趋势、奥运周期中男子单双杠成套动作编排及运动学分析、竞技体操后备人才培养、体操运动员研究与少儿体操训练以及体育教育专业体操普修课的教学、课程改革等问题是10年来我国体操科研领域的研究热点。围绕运动训练科学前沿和我国体操运动发展现实需求提出如下对策:提升竞技体操研究的科学化水平,利用先进的训练方法与手段指导训练实践;重视技术与体能关系研究;重视实证研究;重视青少年技术训练研究等。

[1] 高宝立,刘小强.高等教育研究热点分析:两个维度、四项指标——以现代大学制度研究为例[J].教育研究,2008,(9):58-64.

[2] 马费成,张勤.国内外知识管理研究热点——基于词频的统计分析[J].情报学报,2006,25(2):163-171.

[3] 冯璐,冷伏海.共词分析方法理论进展[J].中国图书馆学报,2006,32(2):88-92.

[4] 张红兵,贾来喜,李潞.SPSS宝典[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7:347.

[5] 方向丽.建国以来我国中小学体操教材内容演变研究[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2014.

[6] 陈小平.论专项特征——当前我国运动训练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J].体育科学,2007,27(2):72-79.

[7] 黎涌明,纪晓楠,资薇.人体运动的本质[J].体育科学,2014,34(2):11-17.

[8] 陈小平.竞技体能训练理论与实践热点及启示[J].体育科学,2014,34(2):3-10.

[9] 王瑞元,苏全生.运动生理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12:177.

[10] 黎涌明.不同运动方式的能量代谢——共性与区别[J].体育科学,2013,33(12):81-87.

[11] 王卫星,李海肖.竞技运动员的核心力量训练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30(8):1119-1121.

[12] 闫琪,任满迎,黄岩,等.全面认识功能性体能训练[J].中国体育教练员,2012,(1):16-18.

[13] 陈小平.论运动技术和技术训练——我国训练理论和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体育科研,2006,27(5):35-45.

The Focuses and Trends of Our Gymnastics Science Research——Co-word Cluster Analysis Based on Articles of 16 Sports Core Journals

FANGXiang-li1,JIEXiao-an2

(1.LangfangTeachersUniversity,Langfang065000,China;2.BeijingSportUniversity,Beijing100084,China)

The paper selected all of the articles related to gymnastics from 2005 to 2014 on 16 Sports Core Journals, performed keywords frequency statistics and co-word cluster analysis for the structural relationship of high-frequency keywords, and derived the features of our gymnastics science research. Combined with modern sports training theories, the paper extracted the focuses and trends in the last 10 years as follows: research on the structure of the movement difficulty, technical analysis and development trend of vault, kinematic analysis of arranging gymnastics entire exercise of Men's Horizontal-bar and Parallel-bars, analysis of Women's Apparatus under the new rule, the competition pattern and trend of Men's Gymnastics in the Olympic Games, and cultivating gymnastics reserve. Based on the discussion above, reasons for these focuses and trends were analyzed and suggestion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gymnastics scientific research were given.

gymnastics; sports core journals; research focuses; co-word cluster

2017-02-21

河北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建国以来我国基础教育阶段学校体操演变历史研究”(GH161089)

方向丽(1974-),女,硕士,廊坊师范学院体育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体育教育与训练。

G83

A

1674-3229(2017)02-0083-06

猜你喜欢
竞技体操体操动作
东京奥运会女子竞技体操发展态势研究
青少年竞技体操的培养现状与发展策略
竞技体操在我国学校开展的策略研究
四川省竞技体操后备人才培养制约因素及对策
体操
动作描写要具体
思维体操
思维体操
头脑体操
非同一般的吃饭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