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地铁5号线越站运行调整方案分析

2017-07-05 12:16罗剑文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2017年6期
关键词:晚点客流号线

罗剑文

(广州地铁集团有限公司运营事业总部,510620,广州∥助理工程师)



广州地铁5号线越站运行调整方案分析

罗剑文

(广州地铁集团有限公司运营事业总部,510620,广州∥助理工程师)

列车越站运行是一种突发故障后的运行调整措施。介绍了该调整措施的优点和存在的风险。通过对广州地铁5号线载客越站运行的行车调整方案进行分析梳理,总结出越行站选择的具体操作原则和方法,以减少对乘客造成的影响。

广州地铁5号线; 越站运行; 行车调整

Author′s address Department of Operation Corporation,Guangzhou Metro Group Co.,Ltd.,510620,Guangzhou,China

地铁行车密度高,如列车晚点则会导致后续列车也晚点,从而进一步扩大影响。而采用列车越站运行的方式可有效减少晚点,能大幅减少总晚点时间及列车排队影响时间。本文结合实际运营状况,分析广州地铁5号线越站运行的行车方式。

1 越站运行的优缺点及风险分析

1.1 越站运行的优点

列车越站运行可以节省列车停车前的减速时间、停站时间,以及列车起动时间。列车每越一站可减少约60 s。列车越站运行不仅减少了后续列车的排队晚点时间,还缓解了因客流压力导致的增晚问题。

1.2 载客越站运行的缺点

列车越站运行多为突发故障后的运行调整措施。假定列车在A站越站行驶,则原计划在A站下车的乘客无法及时下车,而需在其他站转乘非越站车返回A站。这部分乘客增加的旅行时间为300 s左右。而在A站侯车的乘客则需多等候约60 s。

1.3 越站运行的风险

越站运行的风险主要有以下2种:

(1) 列车越站运行可能导致部分不能下车乘客的不满,继而引发乘客解锁车门导致列车迫停。为降低这一风险,地铁运营公司提出一系列解决方案:① 做好前期的宣传工作,使市民对地铁的行车调整方式有初步了解。② 在中低峰期多采用越站运行方式,使乘客逐步适应该调整方式。③ 在列车越站运行前做好广播及相关信息显示工作,保证乘客的知情权和选择权,让乘客有机会提前下车乘坐后续列车。

(2) 实施越站运行的初期可能会导致部分乘客投诉。虽然乘客无法下车与列车晚点均有可能造成投诉,但二者投诉的可能性有区别。如果地铁运营公司提前做好了危机公关及相关宣传,让乘客理解列车越站运行的调整方式,则越站运行调整的投诉量会大幅下降。

采用列车越站运行调整策略时应尽量避免越行客流量大的车站。

2 广州地铁5号线列车越站运行决策分析

广州地铁5号线(以下简为“5号线”)线路布置如图1 所示。

2.1 正常运营时刻表

由于工作日的乘客对列车正点运行的要求较高,且高峰时段多发于工作日,故越站运行调整方案将更多用于工作日。目前5号线工作日列车运行时刻表的相关参数见表1及表2。

图1 广州地铁5号线线路布置图

时段时 间列车运行间隔同时在线列车数/列列车运行周期高峰时段7:18—9:30,16:58—20:002min53s40115min20s一般时段6:49—7:18,9:30—16:58,20:00—22:304min41s24112min24s低谷时段6:15—6:49,22:30—23:307min38s15114min30s

表2 文冲站—滘口站区段短时超高峰时段的列车运行参数

2.2 客流情况分析和越行站选择原则

(1) 早高峰时间段,客流较大的车站主要集中在西场站—珠江新城站上行区间、车陂南站—火车站站下行区间。因此,上行方向列车延误较大时,为避免越行客流量大的车站。可从珠江新城站之后的猎德站开始选择需要越站的车站;下行方向列车延误较大时,可以从火车站站之后的西村站开始选择需要越行的车站。

(2) 晚高峰时间段,客流较大的车站主要集中在火车站站—车陂南站上行区间、珠江新城站—火车站站下行区间。因此,上行方向列车延误较大时,可从车陂南路站之后的东圃站开始选择需越站的车站;下行方向列车延误较大时,可从火车站站之后的西村站开始选择需越站的车站。

(3) 其他时间段的客流相对较平均,且主要集中在火车站站—珠江新城站的上下行区间。因此,上行方向列车延误较大时,可从珠江新城站之后的猎德站开始选择需越站的车站;下行方向列车延误较大时,可从火车站站之后的西村站开始选择需越站的车站。

2.3 列车延误情况分析

在高峰时段,上行列车到达珠江新城站后,如延误时间为270 s以下,且后续各站运行正常,则列车到达终点文冲站可赶点约90 s,故珠江新城站的控制延误时间为180 s。下行列车到达杨箕站后,如延误250 s以下,且后续各站运行正常,则列车到达终点滘口站可赶点约70 s,故杨箕站下行方向的控制延误时间为180 s。

在其他时段,上行列车到达珠江新城站后,如延误300 s以下,且后续各站运行正常,则列车到达终点文冲站可赶点约120 s,故珠江新城站上行方向的控制延误时间为180 s。下行列车到达杨箕站后,如延误280 s以下,且后续各站运行正常,则列车到达终点滘口站可赶点约100 s,故杨箕站下行方向的控制延误时间为180 s。

综上所述,如果列车到达上述车站时的延误时间大幅超出控制延误时间,或在后续各站运行时出现特殊情况导致延误时间增大,可考虑采用列车越站运行调整方式来减少延误时间。

2.4 列车越站运行的具体车站选择

2.4.1 影响越行站选择的因素

(1) 当列车出现延误时,ATS(列车自动监控)系统会通过列车调整功能提高列车运行速度,减少区间运行时间。因此选择站间区间较长的车站载客越站效果会比较明显。

(2) 正线部分线路(如杨箕站—动物园站区间)有线路限速,其列车运行速度相对降低。因此,选择在这些区间的车站越站效果不佳。

(3) 组织列车越站运行时,不应在换乘站越站。在非换乘站可根据列车延误或车站客流情况组织列车越站运行。如列车在始发站折返时已有较大延误,则可安排列车在始发站不载客运行,而到前方车站再投入载客服务。

考虑上述因素,结合各站的客流情况分析,得到5号线各车站适合越站的情况统计(见表3)。

2.4.2 关键参数计算

2.4.2.1 列车越站运行节省时间计算

目前,越站列车均可在ATO (列车自动运行)模式下以45 km/h通过越行车站。假设越站运行节省时间为t,则有:

治疗前两组患者NIHSS、3MS、BI评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治疗后两组患者NIHSS评分显著降低,3MS、BI评分均显著升高,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NIHSS、3MS、BI评分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2。

t=t1+t2+t3-t0

式中:

t1——列车从45 km/h减速到停稳的用时;

t2——列车停站时间;

t3——列车起动时加速至45 km/h的用时;

t0——列车以45 km/h速度越行通过车站的用时(含计划加速减速部分)。

故可得t0=(s1+s3)/v=12.50 s

表3 各车站适合越站的情况统计表

表4 时刻表中5号线各站的t2

t=t1+t2+t3-t0=12.50 s+t2

2.4.2.2 越站数量计算

根据统计,每越行1站平均可节省约60 s。因此,当列车出现较大延误需要越站时,可根据当时的时段类型来计算需越站的数量:需越站数量=(总延误时间-赶点时间)/平均每站的越站运行节省时间。得到的5号线列车延误需越站运行情况见表5。

表5 列车延误需越站运行情况汇总

如表5所示,当列车在运行过程中延误时间不断累积,当判断是否需调整运行的延误时间达到触发调整的时间时,可选择相应车站组织列车越站运行。

2.5 列车越站运行的注意事项

(1) 载客越站的组织方式:① 由于每越行1个车站可减少晚点约1 min,故只有以组合的方式越行2个以上的车站方有效果。② 当多列列车需越站运行时,应采用交替越站的方式。③ 越站运行方案不得在同一车站连续越站2次。

(2) 越行车站的选择:① 越行车站应选择下车乘客较少的车站。② 越行车站不能选择换乘站。

(3) 列车越站运行的组织原则:① 不允许连续2列列车在同一车站越行。② 原则上同一列车不连续越站运行,不允许同一列车连续越行3个及以上车站。③ 运行时刻表规定的头班车及末班车不允许越站运行。④ 广播系统发生故障的列车,原则上不越站运行。

3 列车越站运行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3.1 列车越站运行的影响

从客运管理角度来说,列车越站运行后,越行车站的客流无法快速疏散,从而增加了该站站台的客流压力。同时,由于乘客被转移至邻站,故增加了邻站的客流压力。因此,在决策列车越站运行后,需做好车站内的客运组织工作,以确保车站内客流有序平稳。

从乘客角度来说,列车越站运行后,部分候车乘客无法快速上车,增加了候车时间。原应在本站下乘的乘客被转移至邻站,增加了时间成本的同时也带来诸多不便,故易引起乘客不满。所以,在决策列车越站运行后,应做好乘客情绪安抚工作。

3.2 应对措施

当出现列车较大延误时,车站内迅速积聚大量客流。如采取列车越站运行策略,则地铁运营公司还需要采取其他措施来减少负面影响。为限制站内客流,应采取各级客流控制、出入口限流(只出不进)、站厅站台客流引导等措施。同时,为安抚乘客情绪,尽量取得乘客的理解和配合,应做好车站信息发布与列车广播等工作,加强与乘客的沟通。为疏散聚积客流,还应采用其他交通方式(周边公交配套)疏导。

4 结语

随着广州地铁不断发展,在日常运营组织中出现的不可预测性因素越来越多。同时,在不断压缩的行车间隔和日益增长的客流条件下,列车如因故障或乘客原因造成延误,就极易出现小故障导致大晚点的情况,而且按照以往的行车调整手段也往往会出现晚点情况。因此,在运营组织中列车越站运行调整会越来越常态化。调度人员应学习并熟练运用列车越站运行的调整手段,以降低延误时间,减少对乘客造成的影响。

当列车越站带来的负面影响远大于其积极影响时,应谨慎选择该方法。一旦选择列车越站,应采取其他措施来配合车站的客运组织工作及乘客的安抚工作,避免因列车越站运行带来更大的负面影响。

[1] 李文,万宇辉. 地铁列车运行调整方法[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13(9):125-128.

[2] 彭宇拓,韩宝明,鲁放.地铁列车高峰时段越站不停车问题探讨[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11(3):68-70.

[3] 张国宝,傅嘉,刘明姝.城轨列车非站站停车及派生的越行问题研究[J].都市快轨交通,2005(5):18-22.

[4] 王婵婵,陈菁菁.城市轨道交通列车延误时多线换乘站跳停方案研究[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14(12):69-72.

Adjustment Plan for Overtaking Station Operation on Guangzhou Metro Line 5

LUO Jianwen

The overtaking station operation is a train adjustment after sudden failures in operation.In this paper,the advantages and existing risks in the adjustment are introduced.By analyzing the adjustment plan of an overtaking passenger train on Guangzhou metro Line 5,concrete operating principles and methods for the the overtaking train are summarized,in order to minimize the impact of the overtaking station operation on passengers.

Guangzhou metro Line 5; overtaking station operation; train operation adjustment

U292.4+5

10.16037/j.1007-869x.2017.06.010

2016-09-25)

猜你喜欢
晚点客流号线
客流增多
基于马尔科夫链的高铁列车连带晚点横向传播
晚点的火车(外三首)
2020?年中国内地预计开通?91?条城轨交通线路
杭州地铁1号线临平支线接入9号线通信系统的改造
高速铁路初始晚点致因-影响列车数分布模型
基于自学习补偿的室内定位及在客流分析中的应用
人工免疫算法在电梯客流时段划分的应用
大连轻轨3号线发生脱轨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客流数据分析缺陷及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