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位一体总布局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2017-07-05 08:08齐岳王治皓赵晨辉
现代管理科学 2017年8期
关键词:五位一体

齐岳++王治皓++赵晨辉

摘要:当前我国正步入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时期,为此,文章基于对已有研究的梳理与总结,以五位一体总布局为出发点构建了一套更为系统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同时文章为各指标选取理想值并赋予相对权重,最后提出了该体系指数的计算方法,进而为五位一体落实度提供有效的量化参考,并为后续实证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关键词:五位一体;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国家建设

一、 引言

当前,关于五位一体的研究较多停留于理论层面而非关注布局落实的有效性,已有的评价体系多为单目标评价体系,重視于指标的丰富性而非量化可行性,部分指标也因提出时间早而不能较好适用于我国当前的宏观环境。基于此,本文以五位一体总布局为研究目标,从各建设层面出发来构建一个更为系统的综合性评价指标体系,并确定指标的理想值与权重分配,进而为后续的实证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二、 构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1. 设计原则。丰富性原则。五位一体是覆盖多方位建设目标的宏观政策布局,具有可持续性和全面性,因此设计评价体系时不能片面强调单目标的发展,而应充分包括总布局的各建设层面,需从推动经济发展、增强生态建设、促进社会和谐等方面进行评价指标引导。

实用性原则。为保证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可以对五位一体的落实度进行较为合理的考量,在指标选取上应考虑数据来源的普遍性和实际可操作性,从而增强指标的量化性,为后续系列研究提供便捷。

时效性原则。经济新常态背景下我国经济增长持续降速且正在进行结构转型,当前环境形势也日益严峻,因此,在评价体系的设计中不能脱离时代发展要求,而是充分结合我国当前的发展状况与宏观背景,加强指标的时效性。

2. 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基于“十三五”时期下的经济新常态背景,本文从五位一体布局的建设任务出发,重点研究经济、生态文明、社会这三类综合建设目标并分别选取相关指标来建立评价体系,后期本文将在此基础上不断完善扩充以形成更加完整的五大目标综合评价体系,图1展示了本文所构建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1)经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经济建设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基,目前用于衡量国家经济建设的指标有很多。本文的评价体系包括经济发展、创新驱动、生活质量3项二级指标和10项三级指标。

①经济发展。经济发展程度是直接衡量经济建设成果的指标,当前我国经济步入新常态时期,经济增速与增长结构正在实现优化转型。因此本文用“GDP增长率”“进出口增长率”“三次产业占比”以及“全员劳动生产率”分别衡量国家经济发展水平与增速、我国在国际层面的经济建设水平、经济增长结构以及人民生产效率。

②创新驱动。为积极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满足当前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要求以实现经济的协调持续增长,我们应该坚持实施科技创新。因此本文用“科技进步贡献率”、“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互联网普及率”分别衡量科技等创新元素转化为实际生产力的贡献度、国民创新性以及通讯网络的完善度与科技产品的使用度。

③生活质量。国家经济建设的最终目的不是单纯的经济增长而是为人民创造更好的服务条件,进而推动全社会的共同发展,因此通过生活质量水平来衡量国家经济建设成果有很重要的意义。本文用“人均GDP”、“人均可支配收入”以及“居民消费物价指数增幅”来判断个人的生产价值、国家居民生活水平与实际消费能力以及国家通胀率与个人生活质量的提升度。

(2)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生态文明建设不仅关系到我国社会的发展,更会关乎到整个民族的未来,将其纳入总布局是对我国社会发展规律的重要把握。本文的生态文明建设评价体系包括了污染控制、节能降耗、资源利用3项二级指标,8项三级指标。

①污染控制。工业的快速发展提升国民生活水平的同时,居民对生存环境的质量要求也有着较大改变,但是之前快速发展中所遗留的环境污染问题却逐渐暴露出来。本文用“地级以上城市的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衡量空气质量;用“污水处理率”来衡量水源质量;用“环境污染治理投资占GDP的比重”来衡量国家对于环境治理的重视程度。

②节能降耗。在经济新常态理念的背景下,我们要改变原有的单纯依靠投入生产要素来扩大生产的方式,而是通过集约型增长来实现绿色持续发展,同时也要增大能耗较小的产业比重。因此本文用“万元GDP能耗”和“万元GDP水耗”来衡量能源消耗状况。

③资源利用。我国资源总量较多但人均占有量很少,当前过量的开采与滥用也导致部分不可再生资源成为稀缺资源,提高珍惜资源的意识是现时的迫切需要。本文用“耕地保有量”“森林覆盖率”以及“城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来衡量土地利用状况、森林资源丰富度与绿化程度以及城市公用设施的环境质量水平。

(3)社会建设评价指标体系。五位一体总布局是包括五大建设要素的有机整体,在总布局中各个要素紧密联系且共同促进,其中社会建设为四大要素建设提供了稳定有利的环境,是其余四大要素发展的前提与枢纽。本体系包括贫富差距、医疗卫生、教育水平、就业情况4项二级指标、10项三级指标。

①贫富差距。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但社会中却出现了一定程度的贫富两级分化现象,而贫富差距将直接影响社会公平与居民的生活质量。本文将用“恩格尔系数”“城乡居民收入比”和“基尼系数”和来衡量居民的真实生活水平状况以及地区居民现实收入差距。

②医疗卫生。医疗卫生水平是国民健康以及一国未来发展的基本保证,因此本文将用“卫生支出占GDP比重”来衡量政府对于医疗事业的重视度与投入;用“平均预期寿命”来间接衡量生活发展水平。

③教育水平。教育是进一步改善我国人力资源大国现状的关键,其发展水平决定了国民的素质和国家的发展潜力。本文用“劳动力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高中毛入学率”以及“教育经费占GDP比重”,分别衡量国家劳动力的文化素质、我国教育发展水平以及衡量政府对教育的重视程度。

④就业情况。社会的稳定进步是保证充分就业的前提与基础,通过就业实现的资源配置又将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本文用“城镇登记失业率”和“第三产业从业人员占就业人口比重”分别衡量国家的实际就业状况以及当前新常态背景下社会的就业结构。

三、 综合评价体系指标理想值與权重

1. 指标理想值。“十三五”规划的成果年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重要时间节点,因此本文主要选取2020年的规划值、预测值以及已有模型的计算值作为指标的理想值进行量化分析。规划值主要涉及《深入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行动计划》、《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健康中国2020”战略研究报告》和《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等十三五规划目标值。预测值、计算值为已有文献的研究结果,如利用DRCCGE模型计算的2020年三次产业预测值等。具体指标理想值可见表1。

2. 权重配置。本评价体系指标权重的配置主要采用层次分析法,按照德尔菲法的基本原理,利用Yaahp软件计算权重(已通过一致性检验),最终得到的权重结果可见表1。基于五位一体总布局的有机整体性,本文赋予三项一级指标均权重,进而保证社会发展的协调性与持续性。

四、 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指数

本文将所有评价指标的理想值定为满分,同时通过构造具体指标指数进行百分制打分,主要采用的计算方法如下:

1. 比例法。本文主要包括正向、逆向两类约束性指标,对于该类单指标主要采取直接比例法。本文包括全员劳动生产率、科技进步贡献率、污水处理率、互联网普及率等17项正向指标,万元GDP能耗等6项逆向指标。所有正向指标指数计算方式为实际值除以理想值,逆向指标指数的计算方式为则为理想值除以实际值。

2. 有效边界法。该法主要适用于区间指标,评价体系中包括GDP增长率、三次产业占比、人口城镇化率等5项指标。对于该类指标,本文规定上下边界对应指数为60,边界之外的数值对应指数为0,边界范围内的数值利用极值标准化法构建具体的指数计算公式。本文以恩格尔系数指标为例进行指数解释:当系数高于59%时为贫困,因此本文将其定义为下边界且对应指数60,当系数低于30%是最富裕,本文定义为满分。

恩格尔系数指数=

100 恩格尔系数<30% 100-×100 30%?燮恩格尔系数?燮59%0 恩格尔系数>59%

本文构建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包括3项一级指标,最后,本文利用上述两种方法计算得到的指标指数进行加权求和,进而得到综合指数(S),计算方法如下:

S=?撞28i=1wizi

其中,wi为指标对应的权重,zi为单项指标指数(百分制),S为最后得到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指数。

五、 总结与展望

本文以五位一体布局角度来建立量化评价体系,进而基于研究发现:

建立包括五位一体多目标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将其运用在国家建设水平上进行量化分析是可行的。涉及经济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社会建设三个方面的综合指数可以更加完整地反映所评价对象的现状成果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2020年是推进我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关键时期,顺利落实五位一体建设对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更是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与现实意义。通过本文建立的综合评价体系对五位一体的实施情况进行量化分析,可以有助于政府掌握综合建设水平进而通过宏观调控来推动发展。

本文的评价体系未包括五位一体中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的内容,同时选取的指标未涉及其他三大建设的所有方面,指标数量的限制导致了评价体系存在一定的不足。因此,该评价体系的全面性有进一步提升空间,后期本文将针对本评价体系的不足之处进一步完善,同时对2008年~2015年间国内代表地区的发展状况进行研究。

经济新常态背景为我国五位一体总布局的实施提供了有利条件,为此本文将继续完善所构建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进而为五位一体总布局提供更加科学完整的量化参考。在接下来的“十三五”时期,相信我国将有效实现地区间协同发展且整体综合水平将有明显提升,我们终将于2020年全面迎来小康社会。

参考文献:

[1] 施生旭,郑逸芳,吴飞美.我国区域循环经济发展评价与差异分析[J].生态经济(中文版),2014,30(2).

[2] 齐心.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生态经济(中文版),2013,(12):182-186.

[3] 李茜,胡昊,李名升,等.中国生态文明综合评价及环境、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研究[J].资源科学,2015, 37(7):1444-1454.

[4] 国家统计局课题组,徐一帆,文兼武,等.和谐社会统计监测指标体系研究[J].统计研究,2006,(5):23-29.

[5] 彭远春.我国社会建设指标体系研究[J].统计与决策,2013,(20):20-23.

[6] 李善同.“十二五”时期至2030年我国经济增长前景展望[J].经济研究参考,2010,(43):2-27.

基金项目:2012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我国集团企业跨国治理与评价研究”(项目号:71132001);2014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基金治理和基民利益保护研究”(项目号:14JJD630007);南开大学亚洲研究中心(项目号:AS1525)。

作者简介:齐岳(1970-),男,汉族,河北省蠡县人,美国佐治亚大学金融学博士,中国公司治理研究院企业社会责任研究室主任,南开大学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协同创新中心研究员,《南开管理评论》国际版副主编,研究方向为国家治理;王治皓(1989-),男,蒙古族,山东省梁山县人,南开大学商学院博士生,研究方向为国家治理;赵晨辉(1996-)(通讯作者),女,汉族,山西省大同市人,南开大学商学院本科生,研究方向为国家治理。

收稿日期:2017-06-17。

猜你喜欢
五位一体
五位一体教学模式在电子商务在线实训教学中的应用
应用型本科院校五位一体的创业教育支撑体系研究
西式面点课程“五位一体”项目教学
“五位一体”总布局的伦理支持
以行动学习法推进“五位一体”深化应用
电力物资企业“五位一体”建设策略
搭建“五位一体”多功能培训平台
试析中资企业“五位一体”海外安保机制的建设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