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融合的经济学分析

2017-07-05 17:49涂静
现代管理科学 2017年8期
关键词:产业融合分工专业化

摘要:长期以来,不管是从理论上还是从实践活动中,人们都是将经济活动划分为三次产业:农业、工业和服务业,同时以三个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比重的变化来判断经济结构的变化以及一国经济的发达程度,比如一般在欠发达国家,农业的比重一般很高,而发达国家的第一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往往在10%以下。随着第三次科技革命——信息技术革命的到来,三次产业的界限日趋模糊,各产业之间融合的趋势将使人们逐渐摆脱各产业独立发展的理念。因此,从产业融合的角度来思考农业的发展,探索现代化农业发展的新规律,寻求农业经济新的增长点,不仅具有重大理论意义,也是关系到农业跨越式发展的重大实践问题。

关键词:产业融合;分工;专业化

一、 厘清产业融合的概念

20世纪70年代,以美国为代表的信息技术革命爆发,这成为产业融合得以从理论走向实践的重要技术基础。首先出现的是信息领域中的产业融合,也就是计算机产业(Computer)、通信产业(Communication)和电子消费产品(Consumer electronics)的融合。自此之后,产业融合现象逐渐拓展到其他产业领域,比如高科技产业与农业的融合。

1. 从产业融合特征的角度来定义。可以通过考察产业融合的主要特征来对其进行定义,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的含义:(1)由技术进步引发的产业融合。对于某些技术来说,其通用的特性使其可以在许多产业中得到广泛应用,进而导致各种创新活动的产生,这种技术融合可以从根本上改变以往相对独立的产业的边界,使得各产业在一个新的技术环境下共同发展。(2)产业边界模糊理论。有些学者认为,产业融合是随着产业的发展而出现的产业边界的收缩或者边界的消失。在传统工业时代,产业边界非常清晰,整个国民经济处于产业独立状态。随着产业的发展,产业边界从固化走向模糊化。(3)整体融合论。这种观点将产业融合视为一个整体过程,依次是技术融合、业务融合、市场融合。如果仅仅存在技术融合,而没有出现接下来的业务融合或市场融合,则不是真正的产业融合。(4)市场竞争边界扩张导致的产业融合。一般来说,处于同一产业内部的不同企业之间存在着竞争关系,不同产业的企业之间不存在直接的竞争关系,但是由于技术进步的作用,替代性产品的出现会导致不同产业之间的企业产生竞争关系,或者是由于产业间壁垒的降低导致不同产业中的企业产生竞争关系,同样也可以导致产业融合的出现。

2. 从产业融合的范围来定义。从产业融合涉及的范围给出的定义大致可以分为三个层次:(1)狭义层面。这一层面的产业融合指的是产业融合的最初形态,也就是信息产业内部的融合;(2)中间层面。这种产业融合指的是特定部门以信息技术为基础,通过大量应用信息技术来重塑整个产业结构,使产业结构发生重大变化;(3)广义层面。这一层面的产业融合指的是任何两个产业之间的融合,不仅限于信息产业自身以及相关产业之间的融合。

第一个层次的产业融合一般出现在较早时期,也就是3C产业之间的融合。随着信息技术应用范围的扩张,产业融合现象的規模和范围逐渐扩张,因此当今的学者更多地从第三个层面,也就是从广义的层面来思考产业融合问题。

3. 产业间分工的内部化--产业融合的本质。分工思想最早由亚当·斯密提出,斯密以一个生产扣针的例子说明了分工带来的效率的提升:

“对于一个普通劳动者来说,如果其受过的训练比较有限,同时对这一职业的相关机械操作也不够熟练,那么就算筋疲力尽,一个人在一天之内可能也难以制造出一枚扣针,要做二十枚更是毫无可能。但按照当前的生产方式,不但这种作业已经全部转为专门职业,而且这种职业分成若干部门,其中有大多数也同样成为专门职业。一个工人负责抽铁线,一个人负责拉直,一个人进行剪切,一个人将铁线一端削尖,一个人则打磨铁线另一端,以便装上圆头。而要制作扣针圆头,还需要二三种操作程序,比如装圆头、涂颜色、包装,都是非常专业的工序。总之,制作一枚扣针一共包括十八种操作程序。有些工厂将十八种工序分别交给十八个工人进行制作。当然,有些工厂也会让一个工人操作二到三个工序。我见过一个类似的小规模工厂,一种有十名工人,因此有部分工人负责二、三种工序操作。类似这样一个小规模工厂中的工人,虽然比较贫困,工厂的机械设备也非常简陋,但如果工人们努力工作,一天之内也能制作大约十二磅扣针。按每磅中等扣针大约四千枚计算,十名工人每天可以制作大约四万八千枚扣针,平均一人一天可以制作四千八百枚。然而如果工人们独立完成制作,而不是采用专业化的方式,那么任何工人都难以在一天之内制造二十枚扣针,甚至在一天之内连一枚也制造不出来。他们不但不能制出今日由适当分工合作而制成的数量的二百四十分之一,就连这数量的四千八百分之一,恐怕也制造不出来”。

斯密认为,分工提高了劳动力的专业化程度,进而提高了劳动生产率。斯密将国民财富的增长看作是劳动生产率提高的结果,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则是由于分工的发展。可以看出,斯密的分工理论涉及的主要是企业内部的专业化。随着比较优势理论的提出,分工思想进一步扩展到不同国家之间,在某种产品生产上具有较高的相对生产率的国家专业生产该种产品,从国际贸易角度阐述国家之间分工的比较优势理论使人们进一步认识到专业化和分工的力量。

产业融合是一种全新的现象,可以看作分工理论在信息技术革命时代的新发展,从分工的角度来理解产业融合意味着,原来需要由两个或多个人(组织)才能完成的工作,现在只需要一个人(组织)便可完成。由此我们给出产业融合的定义:产业融合指的是不同产业之间的分工的内部化过程,也就是说,传统的产业间分工逐渐演变为产业内分工。

从理论上讲,从传统的产业间分工向内部分工的转变将导致:(1)第一,资产性质的变化。对于不同的产业来说,每个产业的资产体系都存在差异,实现内部分工之后,不同的资产体系便可以实现通用;(2)第二,经营方式的变化。传统上清晰的产业分工将会变得越来越模糊,甚至分工会完全消失,不论是实力较强的企业,还是其他规模较小的企业,其经营方式会由于产业间分工的变化逐渐由原来的单一经营模式转型为产业融合意义上的多元经营模式。也就是说,企业通过与另一个产业中的企业的融合一方面扩展了经营范围,另一方面通过分工降低了经营专业化的程度;第三,融合促进了竞争。对于来自不同产业中的企业来说,产业融合意味着彼此业务的交叉或者竞争的出现。实际上,融合不仅导致了竞争的出现,反过来竞争还将进一步促进产业融合。

4. 区分产业融合与产融结合。产业融合与产融结合既有联系,也有区别。在现实中,我们能够经常观察到金融机构与企业之间进行的多种形式的合作,比如银企之间通过债权、股权或人事调动等方式形成协作关系,在经营上实现一定程度的融合。这种融合就是产融结合。产融结合的本质特征体现为:(1)资本融合。金融资本与产业资本结合在一起,通过相互投资、参股控股等形式实现资本的融合;(2)以资本结合为基础,推动金融机构与企业在业务与人员上进一步结合。

对于产融结合来说,其本质是资本在两个产业之间的相互渗透,资本的逐利本性是导致金融与产业结合的根本因素。相比之下,产业融合不能以资本的流动为判断标准,即使不同产业中的企业发生了投资、参股和控股的合作关系,但也不能因此判断发生了产业融合。产业融合的表现是不同产业边界的变化,由清晰变为模糊,甚至是消失。从本质上说,产业融合通过改变产业间分工来实现两个或多个产业的形态,以一个产业来实现分工的内部化,虽然在产业融合的过程中,不同产业中的企业往往也会实现资本的结合和流动,但除了资本的流动之外,产业融合的内涵还包括技术整合、市场整合、业务整合等。

二、 产业融合的思想渊源

分工思想源远流长,随着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传统产业的分工逐渐深化,产业数目逐渐增多,但分工的发展趋势却不是只有这一种形式,而是同时包含着相反的运动方向--原本已经分开的产业再次融合为一个产业,清晰的分工界限变得越来越模糊。其实产业融合并非是一种新现象,早在信息时代和网络化时代之前的工场手工业以及机器大工业时期,就已经出现了相关的经济思想。然而,快速发展的分工趋势的显著性远远超过了产业融合的个别情况,因此在理论上未能得到足够的解释。但在经济思想史上确有思想家已经在此时指出了产业融合的前景,这对今天我们今天的理解仍然能提供重要帮助。

1. 马克思:分工基础上的结合生产。马克思一方面肯定了分工的重要作用,但同时也认识到分工具有的弊病。由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固有的特性,虽然分工的发展能够提高生产率,但这并不能改变资本家榨取剩余价值的本质,只不过是改变了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形式,分工发展的最终结果会导致劳动的异化。此外,马克思虽然肯定分工的作用,但是质疑分工对提高效率的程度,马克思指出“不断从事单调的劳动会妨碍精力的振奋和焕发,因为精力是在活动本身的变换中得到恢复和刺激的”。

马克思对分工的分析使我们认识到,分工的逐渐深化虽然会导致产业的不断细分,但这一过程是有限度的,分工的发展并不是无限的,而是随着经济的发展逐渐收敛。在到达极限之后必然要出现分工基础上的结合,这一思想上成为产业融合的重要思想渊源。

2. 马歇尔:不同的分工层次应有不同的专业化要求。马歇尔提出,随着机器的改良和技术的进步,行业或产业之间分工的分界线的性质和程度是不断变化的。马歇尔还指出,“對于低级工作来说,专业化的发展可以大大提高效率,而对于高级工作来说则不尽然”。他举了一个例子,一个医师总是专门研究某一种疾病,而另一个医师靠了较广的经验来研究这种疾病与一般健康的关系,然后再逐渐地越来越多地集中于这种疾病的研究,因而积累了丰富的专门经验和精细的本能。因此,第一个医师给出的结论可能并不如后一个医师那样准确。马歇尔在这里提出了一个很有意义的观点,工作部门越高级,就越不能用类似手工技能专业化的观点去看待;广专结合,或者说多元化与专业化结合,或许是更正确的选择。

综合上面的论述可以看出,马歇尔已经察觉到,在机器化大生产条件下,与分工深化方向相反的产业融合也逐渐得到发展:首先,从手工业生产到机器生产,分工是不断细化的,但是分工的层次提高了,手工技能的分工逐渐退出,大量增加的是操作机器的分工、企业经营的分工,而新的分工对工人的要求与过去不同,更需要判断力和智力技巧;第二,在机器生产条件下的行业、部门分界线,尽管也能有效地区分分工,但与中世纪手工业者之间“深而且广”的分界线相比,性质完全不同,前者是容易逾越的;第三,在分工逐渐深入的同时,不同产业之间、不同行业之间的分工界限可能会越来越模糊,只要有必要(如面对停产和失业的压力),机器和工人都能够比较顺利地转移到其他相近产业而不用付出太多成本。

三、 产业融合的影响

分工和融合,究竟哪种成为产业发展的主导力量,从根本上取决于二者成本和收益的对比情况。产业融合的收益一方面体现在微观层面,即企业由于融合过程扩大了经营范围,尤其是对于大企业来说,产业融合的效应更为明显。另一方面,产业融合的收益还体现在宏观层次——结构调整效应。在产业融合过程中,来自不同产业中的企业在合作中将产生竞争协同关系,原有产业的界限被打破,市场空间得到扩展,并最终导致产业组织机构的优化升级。此外,产业融合还提高了创新的动力和产业的素质,进而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的可持续增长。

1. 节约成本。产业融合有利于通用技术的广泛应用,同时资产流动导致的资产柔性化、标准化以及模块化将大大提高整个经济体中产业的融合程度。这是产业融合得以出现的宏观条件,此外还要进一步分析某一特定企业因何要将扩张业务经营范围,同时也扩展了企业的竞争范围,甚至出现并购活动。实际上,由于资产通用性得到广泛利用,或者通用成本有限,那么参与融合的企业就可以通过对资产重组和要素的充分利用达到节约生产成本和交易成本的目的,进而实现不同企业之间的协同效应,获得一定的规模经济效应、范围经济效应和联结经济效应。

2. 竞争合作效应。产业融合的第二个重要影响是对竞争和市场结构的影响。不可否认,某些产业在参与产业融合之后出现了市场势力提高、集中度增强的情况,此时可能会出现增强企业垄断地位的现象,但这并不能否定产业融合的作用:(1)首先,垄断并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都是有害的,在一定条件下垄断也具有积极作用,其次,由于产业融合导致的垄断也会面临很多约束,即便是产业融合提高了企业的市场势力,但仍然面临着潜在的竞争。产业融合将刺激新的市场力量的出现,创新力量将更加活跃,进而导致新产品和新服务的不断涌现,因此获得垄断地位的企业仍然面临着竞争的威胁。

产业融合不仅可以推动竞争,与此同时也有助于新的合作的形式的发展。在产业融合的条件下,随着原有市场边界以及市场结构发生变化,企业的经营战略和市场行为也必须随之做出改变,从而适应新的市场结构,获取新的竞争优势。其中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原来处于竞争态势的企业在产业融合的背景下转向合作,无论是原来同处一个产业内部的、具有直接竞争关系的企业,还是不同产业的企业之间,合作范围都得到了扩展。

产业融合改变了传统竞争条件下的市场环境和游戏规则,不论是处于维持市场竞争优势的考虑,还是希望获得新的竞争优势,企业都必须对战略进行调整。调整的主要方式就是加强与相关各方之间的合作,通过合作提高企业的市场适应能力和变革能力。合作带来的一个显著优势就是节约竞争成本。在产业融合的过程中,企业要付出多种竞争成本:说服政府对规制进行变更,或者设立新的规制,或是取消原有规制;获取有关融合目标产业的重要信息,为抢占目标产业的有利地位展开竞争,支付较高的并购溢价,大量的广告费用等等。产业融合一旦开始,竞争成本就是随之而来,融合程度越高,竞争成本也就越高。这迫使企业通过合作的形式来创新企业组织形式、创新企业经营模式,比如成立战略联盟,通过合资、并购重组等形式实现合作,通过上述行动来节约大量竞争成本,提高企业利润。

3. 产业升级效应。除了节约成本之外,产业融合还影响了市场竞争格局,具体而言,产业融合导致市场竞争更为激烈,同时产业组织形式和市场结构也发生了变化,大量新的产品和新服务不断涌现,新兴产业逐渐发展起来,市场空间得到了拓展。一方面,新产业不断出现,另一方面,传统产业也由于融合而提升了竞争力,整体产业结构朝着更为高级的方向发展,有利于提高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伴随着信息化进程加快,以及第三产业比重的不断提高,产业融合活动为经济增长提供了新的增长点,提供了新的发展动力,成为提升产业竞争力,乃至国家竞争优势的关键。

产业融合的发展对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调整带了重要影响,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1)相比融合之前,融合之后的产业部门的生产率会因此提高,进而提高整个经济体的生产率;(2)淘汰落后产业。随着产业融合的不断发展,新的产业形态不断出现,一些传统产业则陷入衰退,甚至趋于消亡;(3)技术扩散。在产业融合的发展过程中,知识、通用技术以及不同资产的流动性将逐渐增强,从一个或几个部门向经济中的其他部门扩散;(4)知识资产比重的提高。产业融合过程的本质是知识、科学技术、信息、品牌等资产在整个资产结构中的比重不断提高的过程;(5)资源优化配置。产业融合意味着生产要素和资产可以得到更为充分地利用,不同企业的有形资产得到重组,无形资产,如技术、人力资本、知识等也在融合过程中得到了有怀配置;(6)分工的深化将导致生产链条的延长,进而提高的交易成本,如果交易成本的提高与分工带来的收益相等,那么分工的进程就会停滞,这将导致反向运动--融合出现。

参考文献:

[1] [英]亚当·斯密,著.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M].北京:商務印书馆,1972.

[2] [英]阿尔弗雷德·马歇尔,著.经济学原理[M].北京:华夏出版社,2012.

[3] [德]卡尔·马克思,著.资本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4] [美]N·格里高利.曼昆,著.经济学原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作者简介:涂静(1975-),男,汉族,湖北省十堰市人,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生,研究方向为国民经济学。

收稿日期:2017-06-22。

猜你喜欢
产业融合分工专业化
劳动教育课程的常态化、专业化还有多远
“分工明确”等十四则
幼儿园保育员专业化现状调查与分析
区域教学视导: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助推器
小蜜蜂
我国航天航空产业专业化水平测算与分析
我国航天航空产业专业化水平测算与分析
马克思分工理论研究述评
国际分工是一个不断走向深化的过程
大数据时代广告产业融合发展的模式与机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