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女性该如何度过自己的一生?

2017-07-05 18:28韩芮慈
时代人物 2017年2期
关键词:女权主义男权感情

韩芮慈

年前有杂志采访我时就简单提到过“新女性”和“女权主义”哪个是我身上的标签。关于女权主义的理论千头万绪,归根结底就是一句话:在全人类实现男女平等。并且女权主义还有一个基本的前提,那就是:女性在全世界范围内都是一个受压迫、受歧视的等级。因此,在某种意义上来讲,我还是更认同“新女性”。

1935年农历新年的时候,由蔡楚生导演、孙师毅编剧、阮玲玉主演的电影《新女性》在上海金城剧院正式上映。影片主要讲述了知识女性韦明遭遇婚姻失败后,期望依靠自己的力量和女儿活下去,最后却在感情波折、生活苦难和流言蜚语的打击下,走上自杀之路的悲剧故事。影片命名为《新女性》,这部老电影大概表达了在上世纪30年代人们对“新女性”一个最初的定义:要独立,要坚强。

随着时代的发展,关于“新女性”的定义和标准也在不断清晰。受生产生活节奏加快、女性受教育水平提高、男女平等理念传播渗透等诸多因素影响,女性越来越多地作为一个独立个体走向日趋复杂的各类社会工作岗位,参与社会事务、生活交际,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以往经济不独立完全受制于男权社会的窘境,向政治经济社会各个层面的高层位置发起了冲击和挑战。我们可以看到,在一些重要的会议或活动中,经常可以看到女性的身影,企业家论坛也不乏女性企业家代表。这说明新时代的女性不再甘心或甘愿像过去一样仅仅做一个默默无闻的家庭主妇,她们走出了家门,从政从商,在各个岗位上发光发热。更有许多新女性有了自己的事业和追求,在各个行业中大放异彩,她们自信而美丽。

在感情方面,“新女性”一贯秉持敢爱敢恨、宁缺毋滥的态度。“女性之间的感情有时候就像深潭,就算内心汹涌澎湃,外部仍然云淡风轻,满满的都是内心戏。”这是我在上次采访时说到过的。新女性的感情也是如此,敢爱敢恨的同时,新女性的内心也十分细腻,她们清楚的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忠于自己的内心,从不在意别人的眼光,活得洒脱自在,内心丰盈。在精神方面,“新女性”更应该得到最起码的尊重。我觉得女性长时间以来确实在职场、家庭等各种社会形态之中都存在不平等待遇,很多女性仅仅因为身为女性而受压迫,这是不对的。 举个自己的例子,我曾经问采访我的人,作家就是作家,为什么一定要贴一个“美女作家”的標签呢?人们在谈论“美女作家”的时候,究竟有多少人会把重点放在“作家”作品之上呢?这是一件可玩笑化也可认真来讲的事情。可事实是,我从没听过什么“美男作家”之类的称谓。“美女作家”这个称谓其实就是男权社会在以男权的标准来衡量女性,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在当今社会太多见了。我个人并不喜欢这个称谓,在我看来这个称谓诞生于不公平,甚至有某些不尊重的戏谑的成分,公平与尊重对新女性来说实在太重要了。无论关于性别平等权,还是新女性听到有太多争议的声音,国内不知有多少人都在思考身为女生的权利、身为女生的命运、以及更现实的问题:身为女生的我们该如何去度过自己的一生。

在生活中,“新女性”永远保持着对新鲜事物高度的热情。我闺蜜是国内某旅游杂志的主编,同时也是个极限运动爱好者。朋友圈里满满的世界各地蹦极、冲浪、深山探险的照片。我曾经问她,“天天满世界跑多辛苦啊!怎么不听妈妈的话结婚然后进事业单位上班?”她听了之后很惊讶,“为什么要听妈妈的话去结婚,我自己的生活难道不是我自己决定吗?”我就欣慰的笑了。的确,在新女性的眼中,生活并不是为了去活成别人眼中希望成为的样子。对于新女性来说,生活是一个不断发现和探索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也许每天都会有意想不到的惊喜和收获,生活可以更加丰富多彩。主宰生活,活成自己喜欢的样子。简单来说,就是开心就好。

时代不同,新女性的定义也不完全相同。不管怎样,都只是希望新时代的女性能够享受平等待遇,享有更加自由和高品质的生活,得到社会上更多的认同和尊重,可以忠实于自己内心去做自己。希望更多的新女性会有勇气坚持自己喜欢的事业和爱情,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猜你喜欢
女权主义男权感情
Myth and Mechas
最好的感情
感情工作
女权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探究
韦氏词典年度最热词:女权主义
不分对错
解读李渔《怜香伴》中的假凤虚凰
感情强烈的叹号
AnAnalysisofFeminisminJaneEyre
从古典到西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