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货膨胀成因的文献综述

2017-07-05 08:41谭艳娴
商场现代化 2017年11期
关键词:通货膨胀文献综述成因

摘 要:通货膨胀,是现代社会中一种极为普遍、影响广泛的经济現象,也是宏观经济管理中的核心问题,所以长期以来一直是学术界研究的热点,没有任何一个主题能够像通货膨胀一样被反复研究讨论。从现有研究来看,关于通货膨胀的研究比较丰富。本文主要对国内外学者对通货膨胀的成因研究现状进行回顾。

关键词:通货膨胀;成因;文献综述

通货膨胀问题一直是宏观经济管理中的重要理论问题,且与实际的经济运行紧密联系。我国近年来把抑制通货膨胀放在宏观经济调控的第一位,可见通货膨胀对宏观经济管理健康运行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在理论界,通货膨胀复杂多变的经济现象和表现出来的不确定性吸引了众多学者对其研究。西方经济学者对通货膨胀的研究较早,且经过不同时期不断变迁完善。国内学者基于中国实际国情来研究通货膨胀,认为通货膨胀是在经济运行中由于货币过量发行,或者其他多种经济因素共同作用引起的价格总水平大幅度持续上升的货币现象。在通货膨胀的成因研究上,国内外学者观点相似,基本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现总结如下。

一、货币因素与通货膨胀

在货币因素方面,国外学者认为,货币的发行量由市场需求决定,央行控制,如果央行投放的货币资金比市场需求量少,就会出现资金紧缺,相反则会出现资金过多,无论何种结果都会传导到物价水平上,进而对通货膨胀产生影响,因此通货膨胀的最大影响因素是货币的供应量。而国内学者在考察货币供给量与通货膨胀的关系时,形成两种结论。其一,货币供给量与通货膨胀相关。程建华,柳玲娣和胡月通过实证发现长期内货币供给量增量对通货膨胀具有较大影响。张逸茹选取2002年-2013年M0、M1、M2的月度数据分析得出均与通货膨胀之间有稳定的均衡关系。其二,货币供给量与通货膨胀不相关。杨溢通过实证研究发现货币供给量对通货膨胀现象的解释力度并不显著,因此货币供应量并非通货膨胀的重要影响因素。于泽,罗瑜通过格兰杰因果分析发现通货膨胀的主要因素并非货币供应量,而是投资。

二、需求因素与通货膨胀

在需求因素方面,国外学者指出经济就业水平是通货膨胀是否会产生的关键因素。如果经济就业水平不充分,当货币供给量增多,那么市场需求和产品的产量也会相应增加,而物价可能并未会因此增长;在此基础上,当经济就业水平已达到充分状态,货币供给量增多,此时即使市场需求再增加,产量却无法继续增加,那么必然会令成本上涨,进而引起通货膨胀发生。国内学者认为需求会导致我国通货膨胀压力加大,其中我国产出缺口与通货膨胀有格兰杰因果关系;大量对外投资需求会引起通货膨胀发生;政府消费支出可以有效抑制通货膨胀,城镇居民消费水平会上拉通货膨胀,农村居民消费水平对通货膨胀影响不明显;而净出口对通货膨胀影响并不显著。

三、成本因素与通货膨胀

在成本因素方面,Ryota运用VECM和SVAR模型对我国通货膨胀的成因进行了研究,得出工资增长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我国的通货膨胀水平,因而该阶段我国通货膨胀与成本因素相关。蒋海通过SVAR模型研究成本对通货膨胀的影响,结果表明货币紧缩可以在短期内加大企业成本,从而上拉通货膨胀。另外,根据我国各部门工资情况,超额工资成本并未导致通货膨胀。

四、外部输入与通货膨胀

在外部输入因素方面,国外学者如Dibooglu、Tommaso等通过大量研究证明国际收支冲击等国际因素对各国的通货膨胀影响显著。国内相当数量的文献明确指出外部输入是我国通货膨胀的重要影响因素。根据统计局数据,2017年1月-4月我国进口5594.03亿美元,同比增长20.8%。进口商品特别是大宗商品价格波动会对国内价格波动影响很大,在国内传导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企业生产成本,冲击我国物价水平,对我国通货膨胀影响日益增大。

五、预期因素与通货膨胀

随着经济的发展,国内外学者对预期会影响通货膨胀的问题上越来越重视。国外学者先后提出了静态预期理论、外推型预期理论、适应性预期理论和理性预期理论等几种理论。Jiranyaku通过研究亚洲五国的通货膨胀,发现预期因素对通货膨胀有重要作用。国内学者通过实证研究发现,一方面通货膨胀预期上升,会增加总需求,同时也会加大生产压力,减少总供给,从而提高物价,引起通货膨胀.;另一方面央行在制定货币政策时可信度越高,降低市场对通货预期的可能性就越大,当通货膨胀预期超越某一界限时,对未来通货膨胀的影响力度就越小。因此在政策上,增强中央银行的沟通力度,可以影响通货膨胀预期,从而稳定通货膨胀。

六、信贷因素与通货膨胀

近年来我国信贷规模日益加大,通货膨胀也呈现不稳定性,但有关信贷规模对通货膨胀影响的文献相对较少。周光友通过CC-LM模型分析得出引发通货膨胀的重要原因之一是信贷扩张,而信贷规模在货币对通货膨胀传导中影响显著。刘琦实证研究发现,信贷对通货膨胀在短期内有正向影响,中长期有负向影响,长期来看稳定均衡。

七、多方面因素与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并不会因为单方面的因素即可产生,而是通过多方面互相影响。黄益平实证证明产出缺口、流动性过剩对通货膨胀的影响最大。傅强研究得出流动性过剩对通货膨胀的影响最大,需求因素次之,成本因素和输入性因素影响最小。高华川通过对比分析,得出单层因子无法识别通货膨胀的影响因素,而多层因子更符合通货膨胀的内涵。

八、结论和建议

我国经济复杂多变,并非单一层面的因素即可影响我国通货膨胀发生,而且近年来房地产市场、股票市场、对外贸易等活动非常活跃。在研究通货膨胀的成因上,应根据我国现阶段的经济现状,从多个层面综合分析研究,才能从本质上揭示通货膨胀发生的原因。

参考文献:

[1]CROWDER W J. THE LONG&x2010;RUN LINK BETWEEN MONEY GROWTH AND INFLATION[J]. Economic Inquiry, 1998,36(2):229-243.

[2]Gerlach S, Gerlach S, Svensson L E O, et al. Money and inflation in the euro area: A case for monetary indicators?[J]. 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 2003,volume 50(8):1649-1672.

[3]程建华,柳玲娣,胡月.2009年上半年货币过多投放会导致2010年通货膨胀吗?[J].管理评论,2010,22:9-16.

[4]张逸茹,邓丽,张停停.货币供给量与通货膨胀关系的实证研究[J]. 品牌月刊,2015(12).

[5]杨溢.货币供应与通货膨胀的动态关系研究[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1,V(7):67-75.

[6]于泽,罗瑜.中国货币性质再检验与通货膨胀成因[J].管理世界, 2013(10):19-34.

[7]王煜.中国的产出缺口与通货膨胀[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5,15:58-64.

[8]陈丹丹,任保平.需求冲击与通货膨胀——基于中国的经验研究[J].当代财经, 2008:9-13.

[9]Kojima R, Nakamura S, Ohyama S. Inflation Dynamics in China[J]. general information, 2005.

[10]蒋海,储著贞.紧缩性货币政策冲击、成本渠道与通货膨胀--来自中国的检验[J].金融研究,2011(9):27-41.

[11]Dibooglu S, Kibritcioglu A. Inflation, output growth, and stabilization in Turkey, 1980-2002[J]. Journal of economics and busines, 2004,56(1):43-61.

[12]MONACELLI T, SALA L. The International Dimension of Inflation: Evidence from Disaggregated Consumer Price Data[J]. Journal of Money, Credit and Banking, 2009,41(Supplement s1):101-120.

[13]Jiranyakul K, Opiela T. Inflation and inflation uncertainty in the ASEAN-5 economies[J]. Journal of Asian Economics, 2010,21:105-112.

[14]周光友,曾瑤.银行信贷扩张的通货膨胀效应研究--基于CC-LM模型的分析框架[J].金融经济学研究,2013(3):98-108.

[15]高华川,赵娜.基于多层因子模型的我国核心通货膨胀估计[J].统计研究,2016,33(4):36-43.

作者简介:谭艳娴(1989- ),女,广东江门人,硕士研究生,广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管理系教师,研究方向:金融计量经济学

猜你喜欢
通货膨胀文献综述成因
垛田形态多样性的自然成因探索
自相似视角下相对贫困成因分析
基于青少年心理特点的校园欺凌成因及对策
罗素悖论的成因
罗素悖论的成因
通货膨胀的福利成本城乡差异分析
通货膨胀的福利成本城乡差异分析
通货膨胀与人民币升值长期并存现象的分析
马克思创新思想研究综述
Scratch教学研究综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