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进样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水中对苯二甲酸

2017-07-05 00:33徐滔谭松林夏亮
绿色科技 2017年10期
关键词:高效液相色谱法

徐滔 谭松林 夏亮

摘要:采用直接进样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水质中对本二甲酸,结果表明:在浓度范围0.2~20 mg/L内线性良好,最低检出限0.0588 mg/L,相对标准偏差低于10%,加标回收率控制在70~120%之间。此方法准确可靠、简便、可操作性强、灵敏度高。此方法适合地表水、生活废水、工业废水等水样。

关键词:高效液相色谱法;直接进样;对苯二甲酸

中图分类号:X8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7)10002602

1 引言

对苯二甲酸,又称p-苯二甲酸,是产量最大的二元羧酸,主要由对二甲苯制得,是生产聚酯的主要原料。常温下为固体。加热不熔化,300℃以上升华。若在密闭容器中加热,可于425℃熔化。溶于碱溶液,微溶于热乙醇,不溶于水、乙醚、冰醋酸、乙酸乙酯、二氯甲烷、甲苯、氯仿等大多数有机溶剂,可溶于DMF、DEF和DMSO等强极性有机溶剂。 主要用于制造合成聚酯树脂、合成纤维和增塑剂等。侵入途径有吸入、食入、经皮吸收。对眼睛、皮肤、粘膜和上呼吸道有刺激作用,属低毒类。长期以来,人们认为它毒性较低,较安全,但近些年的研究结果表明它具有一定的毒性,对人体健康有很大影响[1]。对苯二甲酸可以影响水生生物的生长、发育和繁殖,可使哺乳动物诱发产生膀胱结石、肾结石甚至膀胱癌,对人体的泌尿系统和呼吸系统具有一定的分子毒性,可能具有潜在的遗传毒性,并且它与其他石化废水污染物的联合毒性呈相加或协同作用[1~5]。目前对对本二甲酸的检测方法主要有紫外分光光度法[6]和高效液相色谱法[7]。建立直接进样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对水中对苯二甲酸的方法,该方法具有精确、简便、灵敏度高等优点。

2 试验部分

2.1 仪器与试剂

2.1.1 仪器

超高效液相色谱仪(waters);0.45 μm滤膜针式过滤器和0.45 μm水相滤膜;美国Millipore(simplicity 185)超纯水机;吉尔森和Eppendorf移液枪(1000 μL、100 μL、10 μL)。

2.1.2 试剂

超纯水(电阻率18.2MΩ·cm,美国millipore公司)。

对苯二甲酸标样(德国Dr.Ehrenstorfer GmbH公司,C 17321500,0.25g,纯度99.2%)。对苯二甲酸标准使用液:用超纯水配制。

甲醇(HPLC级,美国ACS公司或其他满足纯度的公司)。

2.2 色谱条件

使用的色谱条件应根据采用不同厂家仪器而有所不同,当采用美国waters公司生产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仪H-class時,参考色谱条件如下。

流动相为甲醇∶0.2%甲酸水溶液=35∶65;色谱柱为BEHC18柱(50 mm×2.1 mm×1.7 μm)或等效色谱柱;柱温30℃;流速0.25 mL/min。最大吸收波长为210 nm,进样量2 μL。

也可使用其他厂家仪器进行该项目的测定,分析时应先对其色谱条件及最大吸收波长进行优化。

2.3 水样采集与前处理

水样采集于棕色玻璃瓶中,于4℃下保存。样品采用0.45μm水相滤膜或针式水相滤器过滤,待测。

2.4 绘制标准曲线

分别对标准系列0.2 μg/mL,0.5 μg/mL,1.00 μg/mL,2.00 μg/mL,5.00 μg/mL,10.0 μg/mL,20.0 μg/mL进行测定,采用外标法,以响应值对相应浓度绘制标准曲线,相关系数要达到0.995以上。将处理好的样品和空白直接进样2μL,根据保留时间定性,峰面积定量。

3 结果与讨论

3.1 谱图

将空白和配制好的标样直接进样2 μL,根据保留时间定性。从图1、2可以看出对苯二甲酸出峰时间在1.3000 min。

3.2 线性范围和检出限

对苯二甲酸标液试验数据可以得出以下结果。在浓度范围0.2~20 mg/L内线性良好,线性方程y=5.06×104x-2.6×103,相关系数0.9999,最低检出限0.0588 mg/L。

3.3 方法精密度和准确度

以实际水样加入对苯二甲酸标样,按照上述方法进行定量分析,其回收率与精密度准确度见表1、2。

4 结论

建立直接进样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水中对苯二甲酸的方法,在线性范围0.2~20 mg/L内,最低检出限0.0588 mg/L,相对标准偏差低于10%,回收率控制在70%~120%之间。该方法准确可靠、简便、可操作性强、灵敏度高。该方法适合地表水、生活废水、工业废水等水样的分析。

参考文献:

[1]陈延松,李媛媛.对苯二甲酸毒性研究进展[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4(6).

[2]向全永,周明生,韩如台,等.对苯二甲酸诱导膀胱和肾结石实验研究[J].江苏预防医学,1999(3).

[3]吴仲华,曹晋柱,朱道明,等.对苯二甲酸粉尘接触量与肺通气功能的关系[J].中国工业医学杂志,1998(6).

[4]何冬宁,徐锡坤,龚 楠,等.对苯二甲酸作业工人皮肤污染量调查研究[J].卫生研究,1999(3).

[5]漆少廷,徐锡坤,向全永,等.对苯二甲酸的致畸毒性研究[J].江苏预防医学,2000(2).

[6]张寿宝,徐 香.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对苯二甲酸[J].中国环境监测,1999(1).

[7]周 浩,方晓明,徐向华.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食品中对苯二酸和间苯二酸残留量[J].理化检验(化学分册),2010(12).

猜你喜欢
高效液相色谱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阿苯达唑原料药的含量
HPLC法测定山茶油中角鲨烯的含量
香芪生乳合剂质量标准研究
腰痛康胶囊的质量标准研究
高效液相色谱法用于丙酸睾酮注射液的含量测定
山苓祛斑凝胶剂提取物质量标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