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医学基础生物分子实验课程设置及考核评估的探索

2017-07-05 13:27杨泽宏杨鲁川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17年6期
关键词:基础医学医学生基础

杨泽宏, 刘 戟, 杨鲁川, 魏 玲, 干 蓉

(四川大学 华西基础医学与法医学院,生物分子实验室,成都 610041)

高校医学基础生物分子实验课程设置及考核评估的探索

杨泽宏, 刘 戟, 杨鲁川, 魏 玲, 干 蓉

(四川大学 华西基础医学与法医学院,生物分子实验室,成都 610041)

通过近10年医学基础生物分子实验室建设和实践教学探索,四川大学华西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中心不断实施医学基础课程实践教学改革,改进和完善实践教学考核评价体系。阐述了“医学基础生物分子实验”的课程设置和其实践教学改革实践与探索及取得的成效,分析了该实践教学课程设置与考核评估体系的内容和相互关系,从学科特征和教学任务上,说明了这门实践教学课程的基本特点和教学意义,为转变实践教学观念,改进实践教学考核评估体系,适应当前医学基础课程实践教学要求,发挥更好辅助和促进作用。

实践教学; 生物分子实验; 课程设置; 考核体系

0 引 言

四川大学与华西医科大学合校后,以“高起点、高水平、高效益”标准建设了医学基础实验教学中心,全面推进医学基础课程的实践教学改革,并将医学基础课程的实践教学进行重组、整合与提高,专款建设了各实践教学实验室,实现了教学资源整合,提高了教学仪器设备使用效益和实验室综合利用效率,对培养医学生综合素质与创新能力发挥了基础支撑作用,并逐步实现了国家级医学基础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建设目标,为四川大学培养高素质创新型医学人才提供了良好基础课程教学环境[1-5]。“医学基础生物分子实验”课程经过10多年实验教学的实践与探索,为医学生提供较为充分的基本实践动手能力训练,认识和掌握生物大分子有关的基本实验技术与操作技能,从而为培养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奠定基础。本文仅以“医学基础生物分子实验”的实验教学内容为例,浅谈其课程设置及其考核体系的实践与探索,使我们认识到完善和改进医学基础实践教学课程设置和考核评估体系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1 医学基础生物分子实验实践教学课程设置

在我国传统医学教育中,医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及医学免疫学实验教学都是附属于理论课程教学,以教研室为单元开展课程实践教学,并主要以简单的验证性实验项目为教学内容,学生以观察到试验结果为目标,忽视了各实验教学内容的衔接和内在联系,无法将实践教学内容与实际动手能力和客观考评体系相结合[6-9]。如有关“电泳技术”的实验,在我们的实践教学中,主要设置了如下3项实验:① 在醋酸纤维薄膜电泳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中,学生掌握了电泳技术和血清蛋白电泳特征;② DNA酶切及电泳实验,学生掌握了琼脂糖凝胶电泳及DNA片段电泳特性;③ 医学免疫学的对流免疫电泳实验,学生掌握抗原抗体复合物形成,并观察到抗原与抗体分子相向迁移和电渗现象。以教研室为单元开展实践教学,教师和学生均以单独实验项目完成,学生观察单一实验现象,并完成实验报告撰写,不能将3项实验内容以“电泳技术”为基础,系统掌握实验内容,并综合分析与比较实验操作细节,从而全面掌握电泳技术在生物医学中的实际应用。近年来,我们将这些实验项目形成一门独立实践教学课程开展实验教学(见表1),教师在授课教学时,能够将这些实验教学内容综合性地展示给学生,有意识地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全面掌握基本实验操作技能,从而将系统的完整的实践教学内容展示给学生,学生从整体上掌握实验操作细节,并提高实际动手能力,提高了学生综合素质和学习兴趣,也能够取得较好教学效果。另外,本课程还在设计性实验教学中设置4~6项综合性实验教学内容,增强医学生对实验原理与实验方法的理解和认识,不但增强了对实践教学的客观认识,而且从理性上增强与理论课程教学内容的联系。“医学基础生物分子实验”课程即是在医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和医学免疫学两门理论课程的实验教学基础上形成的一门独立实践教学课程,在10多年实践教学中,逐步形成了以综合性实验为主,以验证性、设计性实验和实践考核为辅的课程设置,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取得了较好教学效果,广大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得到明显提高。

表1 基础医学生物分子实验课程设置及其考核体系

作为一门单独实践教学课程,除了将各实验项目的教学内容联系起来外,还特别强调实验报告的书写规范,如实验内容是否简洁完整,实验原理阐述是否清晰,实验步骤描述是否恰当准确,实验结果与分析是否切题与合理,实验讨论是否中肯。对于实验报告的书写规范,在我们10多年实践教学工作中,均认真督促,严格要求。学生每完成一次实践教学,即书写一份实验报告,可以很好考察学生综合素质和表达能力,不断提高学习兴趣和潜能。当前社会,在电脑普及和手机上网影响下,很多学生书写和表述不规范且不能得到学生充分重视,在每次实验项目的实践教学中,严格规定实验报告只包括实验原理、实验材料与方法、实验结果与分析、实验讨论等几部分内容,大大简化了很多庸繁的抄写和赘述,切实增强了学生对实践动手能力和实践教学环节的重视程度,能够在实践教学中取得更好的教学成效。

2 正确处理好验证性实验、综合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的实践教学关系

在10多年实践教学工作中,我们逐步减少验证性实验,增加综合性实验,改进和完善设计性实验与实验考核,根据医学8年制、5年制和医学留学生等不同学制或临床医学、口腔医学、预防医学、检验医学、法医学与基础医学等不同专业差别,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分层次医学基础生物分子实践教学课程设置。在表1中,验证性实验要求学生掌握实验仪器使用方法,理解实验基本原理与操作技能,并完成一份书写规范的实验报告。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在教师演示和讲述实验原理和方法过程中,启发学生科学思维和注重实际操作细节,提高学生独立动手能力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医学基础生物分子实验”课程的综合性实验来自于将两个或多个试验项目整合在一起而开设的系列实验,如碱性磷酸酶AKP的分离纯化、比活性及蛋白质含量测定实验为一个综合性实验项目;在医学基础实验教学中,把质粒提取和重组质粒构建及目的基因表达与PCR扩增也组合成一系列综合性实验项目。这些综合性实验还可以与理论课程教学内容紧密结合,在实验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具有完整性、连续性、探索性和趣味性,体现了实践教学课程与理论教学课程之间的交叉和融合,既有一定深度和广度,能够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又能培养学生注意实验操作细节、综合分析问题能力以及同学间团结协作能力,训练综合思维能力和严谨而科学的学习习惯。同时,这些实验又有一定技术含量和不可预知性,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实验操作技能,让医学生在实践教学中充分重视基础实验环节,这是在医学基础课程实践教学中必须要经常考虑的因素。设计性实验由学生到图书馆查阅文献和书籍,写出试验设计报告,提交给指导教师审阅并在班上交流讨论,评选出优秀和切实可行的试验设计方案,由设计小组全体同学完成实验项目。整个过程时间较长,重在引导学生相对独立科研工作能力和自发创新能力,在医学基础生物分子实验教学中,对8年制、5年制医学生均开设了设计性实验课程,每个教学班级30人组成,分为4个讨论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项实验项目进行讨论和演示。学生均具有很高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动机,把课堂教学和课外学习与创新思维紧密结合起来,取得了与单纯做实验不同的教学效果。经过近5年教学实践,目前已经发展到与教师的科研实际相结合,并与近年来我校开设的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相结合,充分说明增强实践教学手段和方法对于当前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重要意义,学生在思想和认识上也不再认为做实验是完成任务或仅观察结果的传统想法。总之,我们认为,良好的实践教学课程设置能够使广大医学生受到良好的操作技能、团结协作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训练,能够在基础课程的实践教学环节,取得较好教学效果并达到预期教学目标。

3 建立灵活有效的实践教学考核体系和方式

与理论课程考试不同,实验教学考核更重视学生实践动手能力考察,着重强调实验结果分析、计算与表述规范等,非常有必要建立灵活有效的医学基础课程实践教学考核体系。由于医学基础生物分子实验课程学习内容广泛,包括医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和医学免疫学两门理论课程的实践教学内容,不仅要考察学生对验证性实验基本知识的掌握,还要考察学生对综合性实验或设计性实验综合理解和实际应用的能力,从每个实践教学环节上,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和实践动手能力的考察[10-15]。所以,在医学基础生物分子实验教学中,建立了一套灵活有效的考核评价体系。对于8年制医学生,更注重综合性实验教学环节,以每次实验报告成绩占学生期末成绩70%,设计性实验成绩占学生期末成绩30%,作为本课程的考核内容;对于5年制医学生,以验证性实验和综合性实验各占一半比例设置教学内容,每次实验报告成绩与设计性实验成绩合计占学生总成绩70%,设置一次单一实验考试,即血清无机磷测定,考察学生对移液管或移液枪的使用,过滤装置及其操作,分光光度计比色操作等基本技能,还涉及实验数据处理与计算和实验结果规范表述等有关实验报告撰写的内容,考察学生实际动手能力,教师可以现场实际考察和评分,占学生总成绩30%。建立实践教学课程的考核评估体系,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并有意识注意实验操作细节,让学生确切知道或发现自己实验操作或实验报告撰写上存在的问题和不足,避免了实际教学过程中出现随意性和教学管理缺陷。在每届医学基础生物分子实验教学考核中,均体现了该考核评估体系灵活有效的特点,在考核内容和方式上既反映学生实际操作技能、独立思考能力与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又考察了学生综合素质,比较客观地反映了医学生在基础实践教学课程中的学习情况。

4 医学基础生物分子实验的实践教学成效

经过10多年实践教学改革和探索,医学基础生物分子实验实践教学课程取得了如下4方面教学成效:① “医学基础生物分子实验”课程作为一门独立实践教学课程,从学校、学院、教研室和实验室纵向管理上,能够得到更多重视、管理和监督;从带习教师和学生等横向方面,能够更加系统、全面教授和学习本门课程教学内容;② 本课程能够充分适应医学8年制、医学5年制和医学留学生等不同学制或专业学生的实践教学要求,能够根据教学要求,选择合适实践教学项目,实现精细化教学管理;③ 本实践教学课程建立灵活有效的实践教学考核评估体系,这是我校近年来提倡的“非标准答案”考试的体现,切实贯彻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创新思维与实际动手能力的教学理念;④ 本课程还便于与教师科研项目相结合,也便于与学校创新创业科研训练计划相融合,既坚持基础课程实践教学目标,又能够提升医学生学习兴趣和自发学习动机。

5 结 语

医学基础课程实践教学改革任重而道远,近年来,随着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软硬件建设逐渐加强和对实践教学经验的交流和重视,我国高校对本科教学质量也日益重视和加强[16-17]。医学基础生物分子实验课程的实践教学课程设置和课程考核评估,对于培养医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开阔学术视野,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实践教学效果,对于培养创新型医学应用技术人才,具有基础支撑作用。在今后实验教学改革和实践中,将继续完善实践教学内容,改进实践教学授课、报告书写等环节,更好服务于研究型综合性大学医学人才培养和一流学科建设,提高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动手能力和综合素质。

[1] 彭雪梅,周 雪,郑 煜,等.努力创建国家级基础医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7,26(12):89-91.

[2] 彭雪梅, 周 雪, 廖志钢.加强实验队伍建设,创一流实验室[J].实验科学与技术,2009,7(2):128-129.

[3] 肖 华,文锦琼,郑 煜,等.基础医学实验教学创新训练中心的建设成效初探[J].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9(1):7-8.

[4] 彭雪梅,杨鲁川,文锦琼.建立实验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提高实验教学水平[J].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07,30(12):1471.

[5] 丁文龙,卢 健,徐大刚,等.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中心的组织架构及实验教学改革的探索[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08, 28(suppl):36-39.

[6] 杜照奎,李钧敏,蒋 明. 分子生物学综合性实验教学改革与探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5,34(7):165-168.

[7] 梁 楠,张 晓,何彦芳,等.基础医学创新实验课程体系的构建[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9, 28(7):105-107.

[8] 王 斌,宋旭霞,钱冬萌,等.基础医学实验教学改革的研究和探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4,33(4):168-171.

[9] 张 燕, 杜 磊,王月丹,等.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中心在创新型医学人才培养中的建设与效果评价[J]. 实验技术与管理, 2010,27(7):4-6.

[10] 伦镜盛,胡 忠,钟名其,等.基于整合思维的分子生物学实验教学改革[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5,34(8):173-178.

[11] 陈 罡,柳 亮,党裔武,等.现代医学教学理念:比利时基础医学教学分析[J]. 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08, 29(11):76-79.

[12] 蒲 丹,倪菊华,宋德懋,等.低年级医学生批判性思维现状及与基础医学课程成绩的相关性[J]. 基础医学与临床,2015,35(11):1572-1575.

[13] 陆 源,叶治国,厉旭云,等.构建培养学生科研能力的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体系[J]. 实验技术与管理,2013,30(5):159-163.

[14] 宗传龙,景学安,乔现富,等.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中心的建设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8,27(8):86-89.

[15] 李凤玲,何金环,潘春梅.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生物化学实践教学课程设计探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30(7):208-210.

[16] 柳 茜,李继遥,邹 玲,等.实验教学质控体系的标准化与个性化[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5,34(7):158-160.

[17] 韩 莉,武军驻,李 柯.模块化新课程体系中机能实验教学的改革探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5,34(9):233-235.

A Design of Curriculum Arrangement in Preclinical Biomolecular Experiments in Universities and Exploration for the Final Test and Evaluation

YANGZehong,LIUJi,YANGLuchuang,WEILing,GANRong

(Bio-Mol Medical Laboratory, West China School of Preclinical and Forensic Medicine, Sichuan University, Chengdu 610041, China)

With the exploration of practice teaching and the laboratory construction of Bio-Mol medical laboratory in Sichuan University, the preclinical experiment curriculum reformation was performed in the National Preclinical Medical Experimental Teaching Center of Sichuan University. The final test and evaluation of the practice training education was improved and useful to implement in universities. These points involved in “preclinical biomolecular experiments” were discussed to improve the teaching effects in education, as well. The major curriculum arrangement and some correlation were analyzed in details. The basic properties and teaching implications of this practice curriculum were clarified according to the scientific features and teaching subjects in order to transform the previous opinions of practical teaching and enhance the final test and evaluation system of the practice training education. It is a current beneficial improvement and effective assistance for the exploration of the practical teaching of the preclinical practical curriculum in universities.

practice teaching; biomolecular experiments; curriculum arrangement; test and evaluation system

2016-06-15

四川大学实验设备与管理处实验技术项目(1083304121001)

杨泽宏(1972-),男,重庆人,博士,副教授,从事医学基础实验教学及科研工作,实验室建设及实践教学改革和实践。

Tel.:18981746766; E-mail:yangzehong@scu.edu.cn

刘 戟(1968-),男,四川成都人,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教研室主任,从事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学与科研工作。

Tel.:028-85501255;E-mail:liuji6103@163.com

G 420

A

1006-7167(2017)06-0156-04

猜你喜欢
基础医学医学生基础
“不等式”基础巩固
“整式”基础巩固
“防”“治”并举 筑牢基础
医学生怎么看待现在的医学教育
基础医学
基础医学
基础医学
基础医学
对医学生德育实践的几点思考
浅谈医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