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手工艺在城市发展的途径

2017-07-06 10:19吕品田
中华手工 2017年6期
关键词:手工艺手工文化遗产

吕品田

传统手工艺是中华民族世代相传的技艺,是凝结着民族智慧的文化载体,也曾在现代化大潮中一度面临各种生存困境。当下,我们要着重于传承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推进现代手工业发展、让手工艺结合专业的设计与群众的参与并成为一种生活方式,这些举措除了实现传统手工艺的振兴,对社会、经济、文化建设也有诸多重大意义。

把手工业作为与工业并举的生产方式

这两年,社会大众对手工艺、传统文化的关注度越来越高,这是一个很好的趋势。我从上世纪80年代末就在为保护手工艺呼吁和呐喊,那个时候大多数人的态度是手工艺应该进博物馆,把它作为一种落后的生活方式,认为手工艺被工业化取代是一种现代化的标志。当时的情形历历在目,而今非昔比,现在的手工艺又成为了时尚,成为被国家高度重視的传统文化振兴领域,这是很好的现象。其实这样的意识应该更早,早在上世纪30年代,中国的一批学者就主张中国应该坚持自己的手工业,今天我们所有人更应该为之努力,不只是振兴手工艺,而是要把手工艺作为与工业并举的生产方式。

振兴传统手工艺的三个方向

振兴传统手工艺,我认为有三个方向:一是对传统手工技艺进行保护。我们应尽可能地保留传统的生产模式、原材料、核心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产生和发展都以手工生产方式为基础。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根本,是寻获能够持续产生和维护文化差异性的生产力。手工艺振兴,既是经济学命题,也是文化哲学命题;既利于手工艺传承与发展,更利于整个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二是推进现代手工业。现在全国已有不少遵循手工生产规律、发展到一定规模的企业,尤其在工艺美术领域。大学生创业也可以依托于手工艺,沿袭传统的“前店后厂”模式,展开文创产品设计。我们可以一边制作一边销售,最直接地了解大众的需要,再根据个人的需求量身定做。这种高端定制必然是属于手工艺的,大工业生产无法取代,虽然生产效率不高,但是生产效益很高。通过“互联网+个人作坊”的形式,实现在家办公的理想,让手艺人可以专心做产品,顺带缓解交通拥堵问题、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问题,意义深远。

其三,结合专业的设计与群众的参与。我建议由专业学院艺术家提供设计方案,他们有想法、有创意,又了解传统文化,在遵循手工艺规律的基础上,能设计出符合现代人审美的作品。把这些设计方案提供给手艺人,引领他们与现代生活接壤,生产兼具美观与实用的产品。而群众的参与,就是手艺工场正在做的事——把各类作坊连接起来,对外提供手工艺文化的展销、教学与体验,让人们在闲暇之余有一个娱乐的好去处,来体验一种充满意义的、有创造性的生活方式。

手工艺文化的系统研究

中国艺术研究院马上会启动手工文化系统研究工程,打算用10年的时间,全面地、系统地展开对手工艺文化的研究。同时我们会做好引领工作,比如接下来即将举办的“中国好手艺”展评活动,为手工艺行业树立标准和标杆,在发展手工艺的道路上建立一个鲜明的价值取向。我们会号召全国的专家学者投入进来,并利用宣传媒介把好的价值观念广泛传播,一方面培养创作者的思想意识,一方面培养社会的审美能力,使两者形成和谐的关系,共同促进手工艺行业的发展。我们也很乐意与《中华手工》一起做这些有意义的事,为大众提高认知能力和生活品质,并提供符合手工艺在城市发展的途径。时下正处于一个好时机,只要集结各方力量,相信一切都会往好的方向发展。

猜你喜欢
手工艺手工文化遗产
Andalusia's white villages
与文化遗产相遇
酌古参今——颐和园文化遗产之美
做手工
超萌的羊毛毡手工
手工艺·温州发绣
《文化遗产》2016总目录
走近手工艺人
文化遗产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