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成像技术联合精确定位导向器用于股骨颈骨折中的临床价值

2017-07-06 16:03顾华杰张炯华孙成群
中国现代医生 2017年15期
关键词:螺旋CT股骨颈骨折

顾华杰+张炯华+孙成群

[摘要] 目的 分析三维成像技术联合精确定位导向器在股骨頸骨折中的临床应用。 方法 选取我院150例股骨颈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2012年6~12月收治的50例股骨颈骨折患者为对照组,利用螺旋CT的三维成像技术观察骨的解剖外形并对骨折进行复位操作;2013年1~12月收治的100例股骨颈骨折患者为观察组,采用三维成像技术联合精确定位导向器进行治疗,两组患者采用不同方法模拟出骨折部位的移位情况及健侧部位骨骼形态的三维数据并做好统计,观察疗效。 结果 经不同治疗,观察组治疗优良率(94.00%)与对照组(70.00%)相比明显要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随访,观察组患者骨折部位预后良好,需要实施二次手术的比例(3.00%)明显少于对照组(3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日常生活、社会活动、抑郁和烦躁各方面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三维成像技术联合精确定位导向器对骨折情况进行分析后,实施相应治疗,能够提高手术质量,减少二次手术比例,有利于骨折的早期愈合。

[关键词] 螺旋CT;三维成像技术;精确定位导向器;股骨颈骨折;骨折移位

[中图分类号] R68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7)15-0008-04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three-dimensional imaging technique combined with precise positioning guide in femoral neck fracture. Methods A total of 150 patients with femoral neck fractures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subjects in our hospital. Among them, 50 patients with femoral neck fractures admitted from June to December 2012 were assigned to the control group. The anatomical features of the bone were observed by the three-dimensional imaging technique of spiral CT and the fractures were given reduction. Another 100 patients with femoral neck fractures admitted from January to December 2013 were assigned to the observation group. Three-dimensional imaging technology combined with precise positioning guide was applied for the treatment. Different methods were applied to simulate the displacement of the fracture site and the three-dimensional data of osteological features of the healthy side. Statistical analysis was carried out, and the curative effect was observed. Results After different treatments, the excellent and good rate of treatment(94.00%)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70.00%),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after the follow-up visit, the prognosis of fracture site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better, and the proportion of repeated surgery (3.00%) was significantly less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30.00%).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the scores of daily life, social activities, depression and irritability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Conclusion After three-dimensional imaging technique combined with precise positioning guide is applied to analyze the situation of fractures,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corresponding treatment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quality of surgery, and reduce the proportion of repeated surgery, which is conducive to the early healing of fractures.

[Key words] Spiral CT; Three-dimensional imaging technique; Precise positioning guide; Femoral neck fracture; Fracture displacement

股骨颈骨折是老年人常见的骨折。随着社会的老龄化和骨质疏松人数的增加,老年人发生股骨颈骨折的概率呈上升趋势[1]。手术治疗提高股骨颈骨折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已为共识,早期及时的手术治疗是该病的首选方案[2]。微创技术是二十一世纪发展的方向,我院现拟利用CT三维成像技术联合自行研制的精确定位导向器治疗股骨颈骨折,取得了较为显著的临床效果。为进一步分析研究三维成像技术联合精确定位导向器在股骨颈骨折的临床应用,特选取2012年6月~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150例股骨颈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6月~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150例股骨颈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60例,女90例,年龄39~87岁,平均(65.60±10.77)岁。将2012年6~12月收治的50例股骨颈骨折患者设为对照组,其中男20例,女30例,致伤原因:车祸致伤12例,行走摔倒致伤28例,高空坠落致伤10例;骨折类型:头下型25例,经颈型12例,基底型13例;Garden分型:GardenⅠ型8例,GardenⅡ型10例,GardenⅢ型15例,GardenⅣ型17例;骨折时间分类:陈旧性骨折5例,新发骨折45例;骨折部位:左侧股骨颈骨折30例,右侧股骨颈骨折20例。将2013年1~12月收治的100例股骨颈骨折患者设为观察组,其中男40例,女60例,致伤原因:车祸致伤24例,行走摔倒致伤55例,高空坠落致伤21例;骨折类型:头下型50例,经颈型22例,基底型28例;Garden分型:GardenⅠ型20例,GardenⅡ型21例,GardenⅢ型29例,GardenⅣ型30例;骨折时间分类:陈旧性骨折9例,新发骨折91例;骨折部位:左侧股骨颈骨折58例,右侧股骨颈骨折42例。本组研究通过了医学伦理委员会的批准,患者本人及家属对本组治疗方案均已详细了解,均同意治疗并签署知情同意书。两组研究对象在一般资料方面均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①所有研究对象根据影像学和临床特点均确诊为股骨颈骨折;②患者对事物能够清晰表达、主动配合调查;③各项生命体征平稳。排除标准:①心、肝、肾功能障碍等严重器质性疾病;②精神状态较差或认知功能不正常。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利用螺旋CT的三维成像技术观察骨的解剖外形并对骨折进行复位操作,具体如下:利用螺旋CT的三维成像技术,模拟出患者骨折部位的移位情况及健侧部位股骨颈骨骼形态的三维数据。由骨科病区图形工作站(Pacsview)实时调用影像中心工作站中所需病例CT高清晰数据,将数据导入至Superimage软件中,根据需要对骨折区域进行三维重建,利用软件中的模块功能将骨折断端模拟复原,并根据骨的解剖外形对骨折进行复位操作。观察组患者采用三维成像技术联合精确导向器进行治疗,具体如下:根据患者个体化的数据分析结果,根据患者个体化三维图形数据的分析,在体外模拟实验并调整自行研制的精确定位导向器,确定手术进针点、进针方向及进针角度,利用牵引复位床复位骨折移位,在精确定位器指导下经皮穿入导针固定骨折,C臂机透视导针位置良好后,打入3枚空心螺钉固定。

1.3疗效评定标准[3]

疗效评估根据Harris评分标准,其中疼痛44分,功能47分,畸形4分,关节活动5分,总分100分。分为优、良、中、差四个级别,90≤分数≤100为优,80≤分数<90为良,70≤分数<80为中,分数<70为差,分数越高说明患者骨折恢复情况越好。

1.4评价指标

①随访3个月,观察两组患者股骨颈骨折愈合情况及需二次手术的情况;②随访6个月,对比两组患者经不同治疗的生活质量情况,生活质量评分根据WTO生存质量评分简表并根据不同骨折分型的股骨颈骨折患者实际情况进行評定,评分越高说明患者生活质量越高,评估内容主要包括患者日常生活、社会生活、抑郁和烦躁情况。

1.5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的方式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或方差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经不同治疗,观察组治疗优良率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要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6.8921,P=0.0000),见表1。

2.2两组患者预后情况比较

2.2.1 两组患者骨折愈合情况比较 对照组50例股骨颈骨折患者中,35例(70.00%)患者骨性愈合良好,15例(30.00%)患者出现股骨颈吸收,需要二次手术;观察组100例股骨颈骨折患者中,97例(97.00%)患者骨性愈合良好,3例(3.00%)患者出现股骨颈吸收,需要二次手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3.1119,P=0.0000)。

2.2.2 两组患者预后生活质量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日常生活、社会活动、抑郁和烦躁各方面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讨论

股骨颈骨折是一种常见的骨折类型,发病常见于老年人。股骨颈骨折是由于交通事故、意外摔伤等引起的,患者不能活动,需要马上手术[4]。如何在手术治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降低手术伤害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已成为国内外研究的重点。近年来,许多学者均阐述了在手术前进行常规个体化手术设计的重要性[5]。目前在术前的设计通常还是基于传统的X线片和螺旋CT扫描,但是这些影像仅是二维成像, 无法反映股骨颈的三维结构,更无法对明确的解剖标识进行空间的测量,所提供的信息对于术前设计往往不够充分[6]。随着CT、MRI、DR等影像学手段的出现,医学跨入了数字化发展的高速公路,目前应用三维CT(3D-CT)技术做股骨颈骨折三维影像重建已有很多报道[7]。我院在三维成像技术应用基础上,通过自行设计的精确定位导向器确定螺钉的进针点、方向及内固定放置位置等,在股骨颈骨折的治疗上取得了较大的成效。

本研究分别对患者实施三维成像技术、三维成像技术联合精确定位导向器对股骨颈骨折进行治疗,结果显示经不同治疗,观察组治疗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前进行认真的规划是骨科医生治疗成功的关键,包括手术指征的正确掌握、骨折分型的正确判定、选择合适的手术入路、内固定方法等[8]。而在手术时,无论采用何种切口,术野中只能显露目标的一部分,对病变组织之间或病变组织与正常组织之间的空间位置关系并不知晓,加上普通X片、CT扫描等二维成像技术会造成影像学表现与实际骨折部位及骨折移位存在一定的误差,导致临床医生在手术中进行反复复位、反复透视,重复植钉,延长了手术时间、增加患者术中出血和二次创伤,破坏了骨折断端的血供,增加了术后的切口感染及骨折不愈合机会,尤其在行闭合复位、经皮插入空心钉内固定操作过程中,仅能通过术中C臂透视了解骨折间的相互关系,手术操作经常有相当的难度[9-12]。3D -CT重建能够对股骨颈结构进行立体形态学再现,给术者提供术前设计所需的有关股骨颈骨折、移位的详细信息,尤其是在通过软件将股骨颈骨折复位之后,在各观察平面上进行参数的测量,精确的三维形态参数对于空心钉的进针点的确定,进针方向、角度及进针深度具有极大的意义[13,14]。本研究在三维成像技术基础上联合精确定位导向器对股骨颈骨折进行治疗,精确定位导向器设计合理,联合三维成像技术,能最大程度地根据患者的骨骼形态置入螺钉,使其更符合生物力学固定[15]。

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预后良好,95%以上的患者预后骨性愈合良好,不影响预后正常生活。本研究采用Superimage三维重建软件,通过输入CT影像数据后,在重建出骨折三维数字化模型并进行相关测量的基础上,进行模拟复位并和建侧对比,将三维重建的螺钉固定模板与之拟合,明确内固定置入的方向、长度、角度等数据[16,17]。使医生在术前进行一次无损伤的“解剖”,确定骨折复位方法,并通过自行设计的精确定位导向器确定螺钉的进针点、方向及内固定放置位置等,减少手术中骨折范围的剥离程度,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及手术质量,减少术后感染,有利于骨折的早期愈合[18,19]。另外,该技术能根据患者个体的骨骼形态制定出个体化的手术方案,避免了常规手术大切口的组织伤害,利用小切口或不作额外切口以减少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同时减少患者及医务人员的放射线伤害[20]。

综上所述,三维成像技术联合精确定位导向器对骨折情况进行分析后,实施相应治疗,能够有效提高手术质量,减少二次手术比例,有利于骨折的早期愈合。

[参考文献]

[1] 魏国柱,高红,刘暾,等.螺旋CT扫描及三维重建技术在股骨颈骨折分型及治疗中的应用[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6,16(10):1946-1948.

[2] 姜轩,马信龙,马剑雄,等.股骨颈骨折空间移位的三维重建研究[J].中华骨科杂志,2015,35(4):315-319.

[3] 夏铁成,郝建学,王明吴,等.X线片与64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股骨颈骨折应用价值中的差距[J].山西医药杂志,2013,42(13):764-765.

[4] Heikal S,Riou P,Jones L.The use of computed tomography in identifying radiologically occult hip fractures in the elderly[J].Ann R Coll Surg Engl,2014,96(3):234-237.

[5] 张成宝,马信龙,马剑雄,等.股骨颈骨折术前空间移位三维重建研究及其临床意义[J].中华创伤杂志,2016, 32(3):203-206.

[6] 周游,陆声,康晓鹏,等.股骨颈前倾角CT三维重建测量的临床研究[J].中国骨与关节杂志,2016,5(2):97-100.

[7] Kain MS,Marcantonio AJ,Iorio R.Revision surgery occurs frequently after percutaneous fixation of stable femoral neck fractures in elderly patients[J].Clin Orthop Relat Res,2014,472(12):4010-4014.

[8] 付鑫,韩哲,马信龙,等.移位型股骨颈骨折空间移位三维重建及其临床意义[J].中华创伤杂志,2015,31(1):37-41.

[9] 罗冬冬,潘琪,张树茂,等.自制导向器在儿童股骨干骨折弹性钉固定术中的应用[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6, 24(2):185-187.

[10] 鲁晓波,崔建英,郭宝堂,等.64層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诊断股骨颈骨折的应用价值[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4,7(31):100-101.

[11] 刘铭,王宇,刘欣伟,等.3D打印个性化股骨侧定位导向器辅助前交叉韧带重建疗效观察[J].临床军医杂志,2016,44(10):995-998.

[12] Miller BJ,Callaghan JJ,Cram P.Changing trends in the treatment of femoral neck fractures:A review of the american board of orthopaedic surgery database[J].J Bone Joint Surg Am,2014,96(17):e149.

[13] 张英剑,吕廷灼,王文志,等.螺旋CT三维重建对老年股骨颈骨折分型的价值[J].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2015,21(1):16-18.

[14] 朱小华,王小平,邓志成,等.定位导向器在后叉韧带胫骨止点骨折术中的应用[J].海南医学,2014,25(5):721-722.

[15] Paraliticci G,David Rodríguez-Quintana R,Dávila A,et al.Atraumatic bilateral femoral neck fractures in a premenopausal female with hypovitaminosis D[J].Bol Asoc Med P R,2015,107(1):51-54.

[16] 徐之扬,朱玉春.多排螺旋CT三维重建在股骨颈骨折诊断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医刊,2016,43(23):66,68.

[17] 刘腾,孙立,伍权,等.3D打印个性化经皮髋关节穿刺导向器的初步应用[J].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16,18(5):381-385.

[18] 陈文,刘兆伟,王国强.螺旋CT三维重建在股骨颈骨折中的应用[J].实用医技杂志,2016,23(2):153,155.

[19] 魏国柱,高红.螺旋CT三维重建对老年股骨颈骨折分型的价值[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5,21(19):2822, 2837.

[20] 原珍团,张小鸽,张曦娥,等.螺旋CT扫描及多平面重建(MPR)在股骨颈骨折诊断及分型中的临床价值[J].四川医学,2014,35(8):1051-1053.

猜你喜欢
螺旋CT股骨颈骨折
髋关节置换与骨折内固定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效果研究
螺旋CT的多平面重建技术在脑垂体瘤中的应用探究
全髋关节置换与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患者股骨颈骨折有效性与安全性分析
老年股骨颈骨折保守治疗的康复护理
螺旋CT对结节性甲状腺肿的诊断作用探讨
肾损伤严重程度的螺旋CT诊断分级方法及其临床指导意义
全髋关节置换术和半髋关节置换术在老年股骨颈骨折治疗中的疗效差异
螺旋CT与核磁共振在肝脏囊性占位诊断中的应用比较
阑尾粪石征象对儿童急性阑尾炎的诊断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