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立足“32号令”创新发展服务国资国企深化改革

2017-07-07 13:53秦冬冬山西省产权交易市场太原030006
产权导刊 2017年6期
关键词:产权交易国资产权

◎ 秦冬冬(山西省产权交易市场,太原030006)

山西:立足“32号令”创新发展服务国资国企深化改革

◎ 秦冬冬(山西省产权交易市场,太原030006)

2016年6月24日,由国务院国资委、财政部联合发布的《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办法》(国务院国资委 财政部令第32号)(以下简称“32号令”)明确规定,包括国有股权转让、国有资产转让和国企增资扩股业务在内的企业国有资产交易应当在依法设立的产权交易机构中公开进行。这为当前新一轮的国资国企改革、特别是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企业国有资产交易提供了具体操作依据。

为推动产权交易行业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中发〔2015〕22号)和深入学习领会32号令精神,促进产权交易资本市场规范、有序、健康发展,更好地发挥市场作用,提升服务国企改革工作的能力,中国企业国有产权交易机构协会(以下简称“协会”)于2016年8月在山西太原召开学习32号令的培训班;2016年11月在四川成都成功举办了产权交易市场服务国企改革创新论坛。在国资国企改革这场大型综合战役中,产权市场已经整装待发,时刻准备冲锋陷阵。

今年2月9日,山西省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暨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召开,山西省副省长、省国资委党委书记王一新出席并作了重要讲话,会议全面部署了山西国资国企改革工作,打响了发令枪。下一步,山西省产权交易市场(以下简称“山西产权”)作为省国资委选定的产权交易机构,将按照32号令的要求,专注主业,精耕细作,苦练内功,不忘初心,俯身躬行,“撸起袖子加油干”,真正发挥出作为国有资本形态转换通道的作用,切实为国有企业产权转让、资产转让和增资扩股服务,助力山西实现优化国有资本布局,推动国有资本合理流动、有序进退和优化配置,提高国有资本配置效率和效益。

1 摸清家底 做到心中有底数

近期,山西产权对全省22户国资委监管企业、2万多亿国有资产进行了详细了解,积极搜集有效信息,搞清行业和资产分布、企业管理层级、优势产业和核心主业以及改革发展中存在的具体困难和问题,做好企业改革分类情况摸底工作,并对搜集到的信息进行科学分类:哪些属于可以通过产权市场采用增资扩股等股权融资模式进行直接融资,化解资金瓶颈,引入战略投资者,提升资本规模和市场影响力,进而迈向资本市场,实现资产证券化的;哪些属于省属监管企业范围内同质化竞争严重,需要进行资产重组,实现专业化管理、板块化经营的;哪些属于需要寻求股权开放、股权出让,通过引入外部股权,进而 “催化”国企改制的;哪些属于整体运营困难,但尚有部分健康可用资产、资本、业务,需要进行要素剥离的;哪些属于 “僵尸企业”,低效无效资产和投资不佳需要止损的项目。

掌握这些信息就能对本轮改革的主体有基本的认识,做到心中有数。按照落实 “三去一降一补”供给侧改革和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重组整合工作各项任务要求,对照各个企业具体情况,做好国企增资扩股业务、国有股权转让、国有资产转让三大主业务的对接工作。

2 打造平台 做到手上有底牌

2.1 运用大数据思维,开启“互联网+”模式,构建产权交易云平台

具有长尾属性的产权市场更加适合在互联网大数据时代发展壮大。今年3月16日,山西产权正式入驻E交易平台,开启无边界场景交易模式,实现以互联网信息化建设带动产权市场发展。E交易平台是由全国十几家省级产权交易机构联合成立的E交易联盟共同合作建设的,按照国务院国资委、协会 “统一信息披露、统一交易规则、统一交易系统、统一过程监测”的 “四统一”要求,集电子交易、电子招标采购、综合信息发布、资金结算、金融支持在内的全方位、全流程、多维度的互联网交易平台。该平台通过互联网技术手段,融入“云平台、大数据”理念,集聚全国产权交易、投融资、投资人库等各类信息于一体,转、受让方和产权交易机构都可以于异地在线完成项目资料上传、挂牌申请、信息发布、受让申请、缴纳保证金、组织交易、交易结算、成交公示等操作,实现项目操作全流程统一标准,形成多主体共享数据库,为各类交易业务主体提供一站式、高水准服务。

2.2 主动点对点服务,一企一策,精准对接

山西产权按照山西省国资国企改革框架方案及配套方案,对照企业改革分类摸底情况,充分发挥市场决定作用,量身定做市场化解决方案,强化咨询策划、推介服务能力,最大限度地发挥产权市场的信息集聚与辐射、制度规范和价值发现功能。

对于技术含量高、市场前景好又存在巨大资金需求的新产业和大集团旗下的有望做强的非上市优秀单体公司,可以引导其通过产权市场公开发布增资扩股信息,择优引进战略投资者,为企业进入资本市场,实现资产证券化奠定坚实基础。产权市场能够提前介入,协助增资主体完成可行性研究、制定增资扩股改制方案、内部审议决策、增资扩股改制行为审批、财务审计、资产评估等程序;切实按照32号令的要求履行进场挂牌、信息公告、征集意向增资扩股对象、确定交易方式、组织竞价,确定受让方、签订增资扩股合同、交易鉴证等流程,为企业找到优质并适合的合作伙伴,杜绝 “拉郎配”。同时,为保证增资扩股成功,山西产权及时关注102家央企的国资国企改革进程,将央企视为增资扩股行为的潜在战略投资者重要群体,尤其是对驻晋央企要更加重视,并结合央企 “混改”和央企 “入晋”,做好需求对接,助力完成优化国资国企布局,实现新兴产业公司不断增加,资产质量不断提升,专业化程度不断提高,体制机制更加市场化,综合效益明显跃升的改革目的。

对于股权出让行为,要严格进场交易制度,发挥产权市场开展股权转让业务的成熟经验,运用市场化运作手段,借助E交易云平台、金马甲网络交易平台、新媒体平台以及全国产权同行业机构信息渠道,最广泛地征集意向受让方,充分价格发现,争取实现股权高溢价转让,最大限度地保值增值,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同时全盘考虑,做好风险把控。积极帮助企业引入外部股权,实行股权多元化,引进资金、引进技术、引进管理,发挥外部 “催化”作用,有效解决内生改革动力不足、“一股独大”“国企不活”等问题,实现科学决策,规范运营。

对于 “僵尸企业”资产,低效无效资产和投资不佳需要止损的项目资产,还有其他各类企业闲置报废资产,产权市场将做好资产处置工作,根据资产形态和标的企业所属行业进行研判,认真了解分析市场行情,做好做足报废资产上下游市场调研,充分发挥投资人库的作用,主动联系潜在投资人进行定向询价,做足市场预热工作,强力推介项目资产,以为企业降成本为根本目的,合理考虑交易方式,在保证不造成国有资产流失的前提下,快速盘活资产、高效出清标的,止住企业 “出血口”,力争变废为宝,实现资产增值和资本形态转换,促进企业瘦身健体,提质增效。

3 提升能力 做到心里有底气

去年,国企改革围绕着《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的 “1+N”政策体系和主体框架已经搭建完成。今年是各项政策的见效年,产权市场应该顺应形势,以贯彻落实32号令为工作重点,运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思维,加快自身华丽转型和提档升级,在强化产权市场的信息集聚、价值发现等功能的同时更加注重融资功能的发挥,在为国资国企改革提供产权交易服务有效供给的基础上,也为产权市场在资本市场争取更多的 “席位”。

近十年来,山西产权累计完成进场交易项目700余宗,涉及资产总额1000余亿元,成交额近500亿元,成交项目平均增值率达19%,与项目评估总值比,增值总额达90多亿元。其中,项目最高增值额7.2亿元,最高增值率606%,项目最高竞价轮次237次,实物资产转让竞价率达50%以上。根据新近公布的国务院国资委《关于2016年度全国企业国有资产交易情况的通报》数据,受监测的43家产权交易机构按成交金额排名,山西产权以不俗的年度业绩首次位居全国前十位,成为山西省产权交易阳光平台、资源配置绿色通道、企业融资可靠助手。

3.1 提升服务能力,增强客户粘性

山西产权将以开展增资扩股业务为新起点,以提升融资能力为主线,带动市场服务能力的全面提升,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对开展业务的模式进行重新谋划,把满足企业需求放在突出位置上。通过利用大数据掌握企业信息,进行有针对性地主动上门服务;关注山西国有资本运营公司的试点、建设情况,积极参与适合的省属企业股权多元化混改、上市培育(增资扩股)等改革实施工作,做好业务对接,扩大业务来源,争取更多项目进场;充分利用E交易云平台建设完善投资人库,以先进的营销理念看待投资人,将每个客户作为潜在的长久客户来对待,积极引导投资主体关注挂牌项目,加强产权市场品牌建设,严格注重服务质量,不断增强客户粘性。

3.2 开展人才引进,追求合作共赢

山西产权始终坚持 “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对于本身不具备但需要的人才,采用市场化手段从外部聘请;对于业务中遇到的难以解决的问题,及时赴有经验的产权交易机构学习取经。通过“引进来”和 “走出去”,补齐了自身的发展短板,为开展各项业务提供了保障。

山西产权为了更好地服务企业,专门设立了专业化的社会中介机构备选库,包括审计机构、评估机构、律师事务所、拍卖机构、招投标机构等,通过机构间合作为各类项目提供咨询、策划、审计、评估、法律、交易撮合等全程服务,确保交易双方在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中有序交易。同时,还能促进互通,拓展业务边界,实现合作共赢。山西产权还针对国资监管部门简政放权后,企业可自行选定中介机构的情况,积极与企业选定的审计机构、评估机构、律师事务所等机构对接,为企业服务做好准备。

下一步,山西产权还将探索与投行合作,提升产权市场的平台作用和融资能力,延伸产权交易的服务链条。

3.3 加强员工培训,培育内生动能

面对当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国资国企改革大背景和后32号令时代产权市场新常态,为更好地适应向资本市场转型发展需求,山西产权致力于打造具有创新力的学习型团队,着力增强员工内部培训机制建设,以人为本,培育企业内生新动能。将定期开展各类培训课程作为建设企业文化的抓手,一要加强各类政策学习,及时调整工作思路;二要增加学习企业知识,及时了解企业前沿发展情况,做好有的放矢;三要常态化学习新知识、新理念、新时政,培养员工广阔开放的视野和开拓创新的意识;四要普及学习经济、法律、金融、财务管理等方面的专业知识,特别是股权交易、增资扩股等业务所对应的理论知识,提高业务水平。

3.4 注重制度创新,完善市场功能

随着各项新政的出台,山西产权及时跟进,制定了《资产租赁和国企采购进场交易暂行办法》,延展国资国企服务区间;积极配合国资监管部门,开展落实32号令进场交易制度的检查工作,对擅自处置国有资产或者在违规交易场所处置32号令划定的国有资产的,山西产权会将其列入违规交易清单,并形成书面材料向有关部门进行举报。通过推行包括考核评价制度、激励引导制度、工作责任制度在内的三项制度,山西产权将传承 “晋商精神”,不断完善市场功能和制度建设,用创新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保障高效的服务供给。

猜你喜欢
产权交易国资产权
产权与永久居住权的较量
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省委宣讲团走进国资系统
特定问题调查:向国资“亮剑”
我国产权交易市场发展问题研究
沈阳国资国企改革对策建议
恶意与敲诈:产权滥用的司法原则
共有产权房吹响集结号
国有资产产权交易中存在的问题及强化措施
《产权导刊》编委会
吉林省技术产权交易服务平台的构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