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引导探析

2017-07-07 02:14张书恒
职业·下旬 2017年6期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

张书恒

摘 要:本文针对艺术类大学生思想道德的现状及特点,并依据艺术类大学生的专业特殊性及艺术专业的教育特点分析问题、剖析原因,并提出提升艺术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的相关措施,以期全面提高艺术类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关键词:艺术高校 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一、艺术类大学生思想道德现状分析

1.具有爱国主义精神,但缺乏政治意识

通过调研笔者发现,艺术院校大学生普遍具有爱国主义精神,他们能够从作品中反映他们观察到的社会,并通过作品中的观察与表达体现出他们内心的爱国主义精神。但是艺术教育的专业特殊性使一部分学生受西方观念影响较多,他们所追求的是表达自我,彰显自己的才华,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在艺术院校学生中很难产生认同感,他们对于集体意识、大局意识很难产生共鸣。由于艺术院校学生接触社会较早,所以一部分学生产生了实用主义、金钱至上等观念。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大部分学生的政治信仰在弱化,更有甚者把思想政治教育和道德追求与艺术创作对立起来,认为思政教育会压抑艺术创作的个性。

2.审美创新能力强,人文素养有待提高

调研发现,大部分艺术院校学生是在大学阶段逐渐形成并确立艺术观念、艺术思想的。艺术院校大学生对于新媒体以及网络文化接受能力和接受度较高,在他们专业学习和创作中常常能够得以体现。同时,艺术院校大学生对于艺术的追求以及艺术观念的表达呈多元化的发展,认同并接受新的艺术事物能力较强,比如对于行为艺术、先锋艺术等艺术形式更能够接受。在社会经济环境飞速发展的今天,社会对人才综合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对于艺术院校大学生来说,同样需要提高个人综合素质,提升处理事务的综合能力,但艺术类大学生普遍在理论文化学习方面存在急功近利的现象。具体表现为对专业课程的兴趣较大,对人文课程和文史知识类课程缺乏学习兴趣,甚至完全是为了学分才去上课。因此,艺术院校学生的综合素质有待提高,尤其是人文素养缺乏的问题比较突出。

3.创业意识较强,存在个人主义倾向

艺术专业学生普遍个性开放,思路灵活,敢于实践,所以他们往往在大学低年级就会开始创业实践。很多艺术生从小就独自离家在外参加艺术培训班、艺术高考班,相当于提前接触社会,对于社会的经济法则了解较早,所以他们的经济意识会比普通大学学生表现得更强烈。笔者在调研中发现,艺术专业学生以自我为中心的情况突出,很少参加校园文化活动,即使参加了,也是为了奖学金加分或是有偿奖励等原因,功利性较强。艺术专业学生对个人荣誉和集体荣誉的关系存在理解上的一定偏差,集体意识淡薄,服务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也较综合类院校学生有着较大的差距。

二、艺术高校学生思想道德现状成因剖析

上文分析的艺术院校中大学生思想道德观念的种种表现,并不代表艺术院校的全部学生,在个体的身上也表现出程度差别。同时,艺术专业学生个性差异明显,思想修养也存在一定差别。总体来说,艺术院校学生思想观念的变化与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

1.缺乏理论知识的积淀

艺术专业学生大多从小就开始进行专业培训,对基础学科的学习较为匮乏,而艺术领域由于其本身学科的特殊性,受西方文化影响较多,普遍更接受西方的道德观念,对中国传统道德美德缺乏了解。艺术专业学生往往触觉十分敏感,善于捕捉发现社会现实问题,产生疑问,但由于他们在常识、传统道德、人文素养等理论水平较低,缺乏独立分析的能力,受负面信息影响,会对一些正面教育的理论产生动摇,政治意识逐渐淡薄。

2.社会现实环境巨大变化的影响

三十年的改革开放给中国社会的经济发展和物质文化水平带来了极大的提高。在全球化和互联网时代的冲击下,艺术领域的外来文化和新兴媒体文化影响了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随着经济的发展,艺术市场受商业化影响,在艺术市场中原本无价的艺术创作变成了具有明确目标的复制甚至抄袭行为,甚至有部分的文化产业工作者在艺术创作中重利轻义,忽视了艺术的社会责任,这些行为也会对学生的艺术价值观产生负面的影响。对于大部分将从事艺术相关行业的艺术高校学生来说,艺术价值观受到负面影响,将直接影响到他们的思想政治道德观念。

3.教育管理制度薄弱

虽然现在很多艺术院校都将思政、史论、社科类课程列为必修课,但在实际的教学、考核过程中,教学教务部门对于这些课程普遍要求较低,教学照本宣科,考试开卷测试,而且现在艺术专业学生普遍存在重专业、轻文化的现象,因此学生的思政教育成为了“走过场”“面子工程”,这些现象都造成了艺术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不足。思想政治教育是高等教育中不容忽视的“必修课”,只要加强思政、史论、社科等人文相关课程的教育培养,才能切实提高艺术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道德水平。另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在高校更应该推行全员育人的模式,尤其是艺术院校,专业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潜移默化也更为有效。

三、提升艺术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质量的举措

1.注重工作方法,提高思想品德教育工作者的水平和能力

传统的思想品德教育方式对于艺术类学生显然已经不适合,所以艺术高校的思政教育需要依据学生特点,以生为本设计打造。既要符合学生的出生年代特点,关注其思考问题的角度,又要避免说教和命令。如果将道德教育和校园文化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对于学生的德育教育影响更大。以活动为载体,把德育工作与校园文化结合起来一定比简单机械地说教有用。同时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也要积极参与培训和学习,提升自己的水平和能力,利用创新工作方法争取实效,切实提高艺术高校思政教育质量。

2.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艺术专业学生个性鲜明,表达自我的意愿强烈,所以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他们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辅导员依据学生特性,利用多种渠道,调动每一位学生参与,让学生建立主人翁意识,扬长避短,增强学生的参与度,在潜移默化中实现“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提升学生思想政治素质。

3.以志愿服务活动为载体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

志愿服务活动对大学生思想道德和综合素质提升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在志愿服务的过程中,大学生提升了社会责任感,并进行了自我完善。志愿服务凝聚人、感动人、传递真善美的特性,对于大学生思想品德水平的提高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4.要把人文传统教育和全员育人的方针贯穿于艺术院校思想道德教育的全过程

与学生接触最多的专业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最为直接。艺术院校应推行全员育人的方针,以专业教师为榜样,利用藝术讲坛分享艺术经历等方式影响和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涵养。营造良好的人文教育环境,利用演讲、话剧等校园文化活动对中华民族优良的传统文化和悠久道德传统进行弘扬和歌颂。

参考文献:

[1]张烁.立德树人是根本[N].人民日报,2012-11-30.

[2]李开沛.试述艺术类人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及其培养[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2).

(作者单位:天津美术学院)

猜你喜欢
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新大学生之歌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大学生实习如何落到“实处”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