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电运行中的倒闸操作事故及预防措施分析

2017-07-08 13:18苗壮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17年11期
关键词:变电运行预防措施电力系统

摘要:倒闸操作是变电运行的重要工作之一,实际操作中一旦出现问题,就会引发不良事故,因此必须要加强防范,维持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文章介绍了倒闸事故产生的原因,并结合具体情况提出了预防措施,以期给相关人员提供参考借鉴。

关键词:变电运行;倒闸操作事故;预防措施;电力系统;线路检修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TM73 文章编号:1009-2374(2017)11-0257-02 DOI:10.13535/j.cnki.11-4406/n.2017.11.129

变电运行主要根据电力系统指令进行相关工作。倒闸是电力系统线路检修的重点内容,影响着用电安全及可靠性。经过实际调查发现,倒闸事故与操作票填写不规范、设备运行情况检查不全面等密切联系,要求必须加强防范,控制安全隐患的产生。

1 变电站运行中倒闸事故产生的原因

倒闸操作是变电运行的核心内容,一旦操作不当,就会给电力系统的安全造成巨大影响,而且威胁工作人员的安全,产生严重的后果。

1.1 调度发令不准确,运行人员不能认真受令

2014年,某110变电站值班人员收到指令:某10kV线路检查工作即将完成,值班人员接受了“10kV线路由线路检修转运行”指令。实际操作中,工作人员未根据指令确认调度意图就书写操作票,并运行线路送電作业,导致线路接地线发生合闸,进而出现了操作事故,值得庆幸的是,本次并未造成群伤或死亡事故。上述事故出现后,相关部门对事故原因进行了调查,经分析发现,发出倒闸操作指令后,调度部门未对运行人员说明该指令不属于正式指令,只是倒闸意向,而且未强调发送正式指令时再进行送电;接受调度指令后,变电站人员不能反复朗诵记忆,导致实际操作中经常出现错误或盲目操作行为,进而引发了安全事故。

1.2 操作票填写及审核不规范或出现错误

2015年6月,某10kV开关室要求进行停电检修,实际操作中未断开进线侧开关。检修作业完成后,运行人员未拆除进线开关与下刀闸接线,直接恢复了10kV母线送电合闸,导致开关室10kV进线开关发生跳闸,所有10kV馈线用户均停电,烧毁了开关室进线开关及刀闸等所有设备。经过分析发现,引发上述事故的主要原因是,恢复开关室正常送电前,填写操作票的人员未按照规定正确书写操作票,遗漏了拆除接地线项目,而且未开展复检操作。此外,操作票人员审核人自身素质也是产生此种事故的重要因素,由于审核不严格,进而出现了倒闸错误问题。

1.3 倒闸操作前后未检查设备运行情况

2015年10月,某值班人员进行高压配电房水泵停机操作时,错将正在运行并带负荷的高压开关柜隔离开关关闭,出现了弧光短路,导致配电房10kV母线出现开关跳闸,直接损坏了隔离开关,而且对工作人员身体造成了巨大影响。经过分析发现,该事故产生的主要原因是,操作人员未集中进行倒闸,进入高压配电房中没有集中进行倒闸,未仔细观看操作电气设备的标识,尤其是开关状态,同时不能检查电流表指示。此种故障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工作人员操作不认真,与人员工作态度密切相关。

2 变电运行倒闸控制重点内容

(1)倒闸操作前,相关人员必须认真了解并掌握调度部门发出的所有信息,一旦出现不良问题,必须向调度部门反映,得到许可后再完成其他操作;倒闸操作要求按票操作,一般结束唱票复诵后,采用打钩方式确认,避免出现跳项;操作中严禁私自离开现场,避免出现走错设备间隔或其他问题,禁止随意进行解锁操作,防止误操作。(2)避免误合接地刀闸或带接地刀闸合闸等恶性事故的发生。实际操作中要求相关人员必须赶往现场做好相关工作检查,了解设备与接地线实际运行状况。除此之外,还要保证母线与电压互感器接地,合理区分,制定试验开展中临时变更的安全措施。(3)进行倒闸时,要求悬挂标识牌并设置围栏。实际操作中将标示牌悬挂在较醒目的地方,既要保证围栏设置工作的开展,又要扩展围蔽范围。实际操作中如果要求更换标示牌,必须由相关负责人提出申请,并由运行人员取下标示牌。(4)进行电压切换工作时,必须结合工作需求操作,主要进行距离及母差等切换,不能切换的严禁切换,如电压互感器高压侧停电后不能进行低压侧反送电。(5)倒闸操作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实际操作中一旦出现异常状况,要求暂停相关操作,了解并调查异常情况出现的原因,在获取值班调度人员许可后再进行倒闸操作。除此之外,要求相关人员必须熟悉设备防误闭锁装置功能及防误闭锁程序,禁止随意解除设备防误闭锁装置。

3 预防变电运行倒闸事故的方法

目前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大幅度提升,安全保护意识也不断增强,变电运行中的倒闸操作已经成为人员关注的核心问题,与人们的生命及财产安全密切相关。为了避免倒闸事故的产生,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控制:

3.1 提升专业人员的技术水平,避免出现盲目操作问题

运行人员结合调度指令开展相关操作时,经常会因倒闸产生各种事故。此类事故的产生与专业人员盲目操作密切相关。因此必须提高专业人员的操作水平,减少盲目操作等问题产生。(1)开展专业培训。实际操作中要求对新入职人员开展培训,要求每位人员掌握新知识,提高专业技术水平;(2)构建奖惩机制,提高专业人员的学习积极性,及时对表现出色的人员实施奖励,并对经常出现操作错误的人员开展惩罚,保证每位专业人员均具有较高的技术水平,并能对自身工作复杂;(3)开展倒闸操作事故集中分析。一般可采用专题讲座及现场示范等方式约束人员的操作行为,提高人员的应变能力。

3.2 提高功率因数,控制无功损耗

经过分析可知,电网经济调度主要在技术与政策两方面进行调节,一般可采用调节电价及降低损耗两种方式开展。提高用户功率因数减少无功功率输送线路损耗,降低网损;对变电线路运行情况进行分析,避免负荷处于非正常运行;加强用电量控制及分析,平衡用电情况;合理配置电网负荷,避免因空载损耗电能;了解变压器实际运行情况,掌握各个变压器存在的性能差异,并选择技术参数匹配的变压器;变压器经济运行到临界情况时,调度员必须掌握变压器运行方式,平衡变压器负荷。

3.3 完善倒闸规章制度

从本次研究案例可知,变电运行中倒闸事故的危害较严重,此种事故的产生与操作不规范、调度命令不清晰等相关,而且个别人员还不能根据操作制度进行相关工作,进而引发了倒闸事故。因此必须构建倒闸规章制度。一方面,构建倒闸操作监护制度。从上述分析可知,倒闸操作中容易出现操作不规范问题,不仅对电力系统造成了巨大损害,同时也给用电客户造成了很大影响,所以必须构建完善的监护制度,要求专业人员加强监听,掌握操作指令全部信息,一旦出现不正确信息,必须禁止人员操作,一旦发现违规行为,必须严肃处理;另一方面,加强教育,让操作人员掌握调度指令,严禁盲目操作。倒闸规范制度已经成为控制倒闸的重要方式,必须严格执行,要求每位操作人员均能按照规范制度操作。

3.4 做好非正常接线及正常状态的非典型操作

非典型操作不属于任何一项操作范畴,而且涉及的项目较多,存在的危险点较多,因此对判断及预控危险点提出了较高要求。实际操作中如果值班人员思想认识落后或者养成了不良操作习惯,就会在非典型操作中遇到各类危险点,而且会产生恶性事故。因此实际操作中要求每位运行人员均能从思想上认识到非正常接线或正常接线的重要性,并在长期作业中纠正不良操作习惯,结合工作特点落实相应的措施。同时还要认真总结并掌握倒闸中的新危险点,严格执行设备防誤操作闭锁装置制度,避免出现随意解锁问题。实际工作中如果出现异常操作,要求按照相关规程解决闭锁。

3.5 加强危险点预控教育并制定事故预案

倒闸操作危险点的预控与运行人员生命具有很大联系,为了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要求必须开展危险点预控教育,提高人员的思想认识,并鼓励运行人员积极参与到危险点预控中,促进危险点预控工作的开展。实践操作中一旦发生了事故,必须在第一时间进行处理,避免造成更大损失,例如制定特大事故应急处理及自然灾害应急处理。

4 结语

倒闸是变电运行的核心内容,也是维持电力安全运行的基础。但是受多种因素影响,导致变电运行中出现了很多倒闸问题,对电力系统造成了巨大影响。因此变电运行部门必须认真分析并了解倒闸问题产生的原因,然后总结重点内容,并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多种措施,保证我国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

参考文献

[1] 杨琳.探究变电运行倒闸作业误操作的防范和预控[J].科技与企业,2014,(16).

[2] 降春雷.变电运行中倒闸操作事故分析及预防措施探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5,(8).

[3] 胡伟新.变电运行中倒闸操作事故原因及预防措施探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30).

[4] 任瑞玲.变电运行倒闸操作的关键点以及预防控制措施[J].河南科技,2013,(21).

[5] 张朔.变电运行倒闸操作主要危险点及控制措施分析[J].机电信息,2014,(30).

[6] 陈晓鹏.变电运行倒闸作业误操作原因分析及防范[J].中国电力教育,2012,(24).

[7] 华海峰,王阳.变电运行中倒闸操作事故分析及预防措施研究[J].现代制造,2013,(9).

作者简介:苗壮(1982-),男,辽宁铁岭人,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独山子石化分公司供水供电公司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供电安全可靠、倒闸操作零事故。

(责任编辑:秦逊玉)

猜你喜欢
变电运行预防措施电力系统
初春仔猪腹泄原因与预防措施
核桃园自然灾害预防措施
高层建筑基础不均匀沉降的预防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