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如何完善设计院的生产经营管理体制

2017-07-08 14:42李佩佩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17年11期
关键词:设计院管理体制竞争力

摘要:近年来,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在带来巨大经济效益的同时,工程设计行业也涌现了诸多巨大挑战。文章在强调完善生产经营体制是设计院生存和发展的必然要求的基础上,从市场开拓、经营模式、资源整合、人力资源、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等方面提出相应的策略与建议,以期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市场挑战;经营模式;人力资源;创新能力;设计院;生产经营管理体制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F272 文章编号:1009-2374(2017)11-0308-02 DOI:10.13535/j.cnki.11-4406/n.2017.11.156

设计院作为工程设计行业的具体表现形式,也是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又因其本身性质,对我国的经济创新体制也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然而在经济全球化的21世纪,设计院的发展矛盾初见倪端,面临着巨大的市场挑战,要想设计院在全球化浪潮中稳中求进,必须要完善生产经营管理体制。

1 设计院面临的形势和市场挑战

1.1 在新形势下提高竞争意识

2008年爆发并引发全球经济危机的金融危机,给世界经济造成了巨大冲击力,大部分国家经济出现了一定程度的萧条。反思过后,世界经济重整旗鼓继续前行,随之而来的是一场思想观念和经济领域的深刻变革。在这个经济背景下,设计市场的市场结构、产业模式、竞争方式发生了转变,打破了以往同一市场过度竞争的模式,取而代之的是多领域、多层次、特色竞争的市场格局。同时经济的开放格局使得市场竞争从单独企业实力竞争向产业链竞争方式转变,因此设计院必须完善企业内部管理体制,提高企业创新能力,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积极构筑企业竞争力。

1.2 市场层面遇到的挑战

经济的一体化与全球化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随着我国市场化的不断加深,市场化的一体化还会进一步的扩大和延伸,因此企业承担跨行业、跨地域的项目将成为一种常态。同时,我国市场的进一步开放加速了市场的多元化,多元化不仅表现在竞争主体上,还表现在市场要素上。海外公司、境外公司、民营合伙人也进入市场打破了以往单一竞争主体的模式。设计院的市场定位、经营理念、企业体制出现变革性的影响。这就要求在一体化、多元化、多样化的新形势下,设计院必须依据市场重新定位,进行生产经营体制深刻变革,提高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增强设计院综合竞争力。

2 完善生产经营管理体制的必要性

毋庸置疑,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设计院的生产经营管理体制进行了一系列顺應市场发展的变革,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然面临着许多的矛盾和问题,因此,设计院必须建立新的经营策略,构筑新的核心竞争力,这是设计院生存和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市场化经济的内在要求,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2.1 满足设计院市场竞争需要的必然要求

受金融危机的影响,重工行业、工程机械产能过剩,正处于低谷的状态。因此,设计院必须要转变经营理念,创新经营路径,大力稳固现有市场份额,同时要进一步开拓市场,为设计院的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设计院要认识到以往的生产经营管理模式已无法满足如今激烈的市场竞争要求,因此必须要从企业自身着手,解决目前面临的深层次问题和矛盾,建立健全现代企业体制,提高核心竞争力,从而提高自身实力。

2.2 适应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

当下设计院的生产经营体制尚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相较于发达国家,我国的设计院暴露出信息化技术落后、设计程序与国际不接轨、生产效率低等弊端,缺乏市场竞争力,无法完全适应设计院的生产经营体制,也体现出应对国外设计院的需要。经济的一体化和全球化要求发展经济必须与国际接轨,未来境外公司在我国设立设计院会越来越多,我国设计院受到的冲击会越来越大,只有根据自身特点和模式与国际进行良好的接轨,才能不被动出局。

2.3 提高核心竞争力与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要求

完善设计院的生产经营模式的目的就是进一步整合资源,发挥优势,提高市场核心竞争力,从而能够快速抢占市场,进军国际市场。生产经营管理体制的滞后,严重约束了设计院的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受政策和区域经济的影响,科研型人才和复合型人才比例偏低,骨干型技术人才流失严重。设计院要尽快适应市场化经济发展要求,准确定位设计院自身的发展目标,构建现代生产经营管理体系,加快调整经营模式和经营结构,这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时代与市场的必然

要求。

3 完善设计院的生产经营管理体制的对策和建议

3.1 市场经营与资源整合的改进

第一,在市场经营上要进一步增强开拓意识,在原有的市场份额的基础上扩大市场份额,利用多种渠道多种方式、多种手段开拓出一片新天地,进一步抢占市场先机,拥有更多话语权。

第二,努力改革生产模式,实现经营体制的改革与创新,调整产业结构,从提供单一的设计业务过渡到提供全过程的服务,以此增强市场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为了更好地适应市场经济,设计院要实现跨行业、跨领域的经营模式,遵循市场经济规律,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

第三,调整经营思路,找准市场定位,优化经营策略,扩大市场领域,寻找一条与设计院自身发展相符合的特色道路,从而形成独特的竞争优势,保障设计院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按照国际惯例和自身特点,一定要“走出去”,这里的走出去不仅要与国际接轨,还要争取在国际市场占领一席之地。

第四,充分利用数字资源,实现资源共享,为设计院的竞争力提供强有力的支撑,按照效率优先的规则,设计院要形成适应市场化规律的市场组织和运营体系。

第五,要做到“两手抓”,一手抓传统业务,一手抓转型业务,传统业务是基础,转型业务是关键,只有同时抓紧传统业务和转型业务,才能更好地屹立于国际市场之林。还要提高核心技术水平,从技术型服务向建设代理、技术服务、投资经营等方向发展,增强设计院综合实力。

3.2 加强人力资源开发与利用

第一,对于现代企业而言,人力资源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应该将其放在企业战略的重要位置。人力资本是企业正常运转和稳健发展必不可少的因素,因此,人力开发不应只强调占有,还要着重强调有效性和效益性。设计院在人力资源转化为人力资本的过程中,要充分挖掘各类人才,并激发其潜力,对其进行培训、锻炼,优化人力资源结构,整合企业人力资源,进而提高市场竞争力。

第二,人才的培养可以为人力资源的有效利用打下基础。设计院可以重点培养两种人才队伍:(1)培养企业技术创新队伍;(2)培养企业经营管理队伍。这既创造了设计院的技术创新优势,又创造了经营管理优势,两者相辅相成,才能促进设计院又好又快发展。

3.3 构建完善合理的企业管理机制

设计院应该遵循以人为本的理念,并将其充分运用到现代化体制建设中,彰显了人文情怀的现代化管理体系不仅能增强企业核心凝聚力,形成激励体制,还有助于建设企业文化,进而促进企业欣欣向荣。

3.4 提高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创新是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因此提高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1)设计院创新科技应结合生产实践,研究课题要立足于解决生产中的问题,要有一定的超前性;(2)设计院要把重点放在该领域内长期未攻克的问题,包括科学技术和管理体制,多借鉴,多思考,从而整体上提高企业的管理、技术水平。

3.5 增强优质的服务意识和企业文化建设

第一,增强优质的服务意识:(1)设计院属于生产性服务行业,所以只有提高优质的服务意识,才是设计院稳定根基和扩大市场的重要方法;(2)设计院要坚持在服务中求发展,以服务赢得企业自身的竞争力,服务就是生产力新的观念,增强优质的服务意识,坚持服务第一,在任何情况下都要有这种意识、胸怀和境界,否则服务意识的松懈将会导致我们丢失市场份额。

第二,完善企业文化的建设:在新的市场经济下,企业文化作为一种知识资本,被人们越来越关注和重视。它所产生的生产力是企业寻求生存发展、增强核心竟争力的重因素,它是企业发展过程中独特的文化管理模式,以企业价值观为核心管理内容通过生产经营管理这一物质载体,聚集、凝练反映出企业在工作实践中的战略目标、群体意识、价值观念、行为规范,凝聚企业员工的归属感、积极性和创造性,引导企业员工为企业生存发展而努力,是凝聚人心以實现自我价值、提升企业竞争力的无形力量和资本,更是企业持续保持竞争优势的重要根源。通过对以上全面的改革措施,尽快完善企业内部的生产管理制定,促进企业文化进一步完善,从而提高设计院的综合竞争力。

4 结语

经济全球化为我国经济的发展提供了许多机遇,也正是设计院发展的重要契机。我们要抓住机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完善经营管理体制,优化人力资源结构,实现企业技术创新,增强优质的服务意识和企业文化建设,从而实现设计院又好又快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余献民.关于完善设计院生产经营管理体制的思考[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2,(6).

[2] 黄晶.现代设计院生产经营初步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23).

[3] 王宁.重视设计院综合管理能力的提升[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4,(32).

[4] 陈际丰.大型水运勘察设计单位改革与发展之思考[J].经济研究导刊,2010,(21).

[5] 杨庆海,赵自力,王瑞青.基于Django的规划勘测设计单位经营管理系统开发[J].城市勘测,2015,(10).

作者简介:李佩佩(1983-),女,贵州开磷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经济师,研究方向:经营管理。

(责任编辑:周 琼)

猜你喜欢
设计院管理体制竞争力
国贸工程设计院
国贸工程设计院
国贸工程设计院
论外卖品牌的竞争力
国外自然资源管理体制对比分析——以国家公园管理体制为例
日本竞争力
行政管理体制的创新
我国高速公路管理体制的反思与构建
如何解开设计院BIM应用的收益困惑?
在联合中提高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