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为什么那么怕鬼

2017-07-09 05:52
新传奇 2017年30期
关键词:次声波闹鬼杰西

再过不久后就是七月半“鬼节”了,总的来说,对于鬼,大部分人是畏惧的。但是怕鬼的同时,问一句,你信鬼吗?

怕鬼,是因为“鬼”长得丑

所谓“长的丑不是你的错,但出来吓人就是你不对了”。根据日本机器人专家森政弘的观点,你怕鬼是因为他们长的太丑了。

单从外形上讲,鬼怪就是一种仿人类形象,但要仿得恰到好处让人喜欢可不简单。一个形象越接近于人类,我们就会越喜欢他,然而当这种接近达到70%左右时,我们的好感就会突然逆转为负值,随着相似度的进一步增加,我们就又开始慢慢喜欢了,这就是“恐怖谷”理论。

想想一个身穿白裙的小女孩,一个人蹲在小巷尽头,路灯光线很暗,你慢慢走近,发现她湿漉漉的头发滴湿了一地,你拍拍她的肩,她缓慢呆滞地抬起头,向你投来凄厉的眼神……这时候你就该打冷颤了。

你以为这是个孩子,可是她的表现却不像个孩子,虽然你不一定立马联想到鬼,但也会禁不住起一身鸡皮疙瘩。这就是一种类似于认知失调的反应。也就是说,当仿人类形象的外表和动作接近于人类、又不完美拟合时,观察者就会产生反感心理。而鬼魂、僵尸、假肢正是让人好感度降到谷底的形象。

由此猜想,或许东施效颦也是这个道理,模仿不像反而让我们反感,所幸还只是让人反感还没觉得恐怖。

你天生就信肉体可死,靈魂不灭

可让人不明白的是,离开荧幕后,为什么人们还会把这种恐惧心理衍伸到现实生活中,以至于不敢关灯睡觉呢?

其实,怕鬼是你的本能。

美国阿肯色大学的心理学家杰西·贝林让4到12岁的孩子看了一出木偶剧:一只迷路的小老鼠,又饿又困,被一条鳄鱼发现,残忍地吃掉了。接着,杰西·贝林问了孩子们一些问题,比如饥饿的小老鼠还需要吃东西吗?大脑还工作吗?小老鼠还爱它妈妈吗?

孩子们都知道死后的小老鼠已经不需要吃东西了,可是它还会感到饥饿;大一点的孩子明白小老鼠的大脑已经停止工作了,但也认为小老鼠还爱着妈妈。有趣的是,年纪越小的孩子越是相信,即使死了,小老鼠的各项心理活动也还在继续。

这让杰西·贝林觉得,把生理和心理分开的身心二元论似乎是一种本能,是大脑默认的认知系统,相反,认识到人死后不再有心理功能才是后天习得的。也就是说,人在本能上是相信有鬼的。

杰西·贝林的观点得到耶鲁大学心理学家鲍尔·布鲁姆的支持,他认为正是这种分离的认知系统为我们的超自然信仰提供了基础。

然而,按照杰西·贝林的观点,我们应该会随着后天习得的认识的增长对鬼怪建立一套免疫系统;所以,这并不能解释为什么不相信有鬼阻止不了你怕鬼。

鬼宅心慌慌?有可能是次声波在骗你

电气工程师维克·坦迪就曾在实验室亲眼看见一把花剑中邪似的在地板上疯狂抖动。难道这就是传说中的鬼上身?这其实是次声波搞的鬼。坦迪眼中的花剑也是在排气扇产生的次声波作用下开始“鬼上身”。

另外,根据对英国两处闹鬼最厉害的地方进行的研究,那些让人毛骨悚然的“鬼屋”往往名符其实;但与其说是里面有鬼魂活动,还不如说是气流和照明设备的原因。

心理学家发现,那些报称见到鬼魂或感觉有鬼的人说的都是亲身感受,但这些都可以用自然现象加以解释。寒冷的气流、昏暗或变化不定的照明、恐怖幽闭和磁场都能造成一种不安的感觉,有些人会把这种感觉解释为有鬼。由于这类环境因素不断地影响同一处地区,这些地区很快就会得到“闹鬼”的名声。

据说,原来属于亨利八世的汉普顿宫里阴魂不散,这些鬼魂当中就包括1542年被砍头的凯瑟琳·霍华德。建于18世纪晚期的南桥穹顶有一个拽别人衣服的男孩,还有一位会推人并在人耳边悄悄说一些污言秽语的“布茨先生”。

在汉普顿宫,一位看门人指出不断有超自然现象发生的地区。怀斯曼博士的小组请462名参观者四处走走,然后报告是否看到或经历反常现象。让科学家们大为惊讶的是,看门人指出的“闹鬼”地点和人们报称发现怪异现象的地区之间有很强的相关性。这些“闹鬼”之处往往位于气流通过的当口或当地磁场发生明显化的地方。“看来,汉普顿宫‘有鬼是名符其实,”怀斯曼博士说,“走进去的人的确有一种遇到鬼的感觉。但是,造成这种现象的真正原因都是有自然规律可循的。人们并没有遇见鬼,只是把感觉到的东西解释成鬼”。

怀斯曼博士说,这项研究成果表明,对于鬼魂一类的东西,最好的解释为:它们是大脑对真实现象的解读。他说:“让人毛骨悚然的楼梯,狭窄昏暗的房间……这些环境常常让我们想到鬼。”此外,进化也许让人类对那些怪异的地方感到害怕。另一种与闹鬼相关的自然现象是称作次声的低频声波。其振动听起来是一种嗡嗡声,使人觉得不安,并且会使火苗摇曳不定。考文垂大学的科学家已经发现,在那些闹鬼的地方常常有大量次声。

理查德·怀斯曼和声学家萨拉·安格列斯还让人们集体撞了次鬼。他们把次声波混入音乐旋律,通过下水管道释放出来,让音乐会现场200名观众中的22%以为自己撞鬼了。

次声波的来源非常广泛,从自然界中的电闪雷鸣、老虎和呼啸还有大象的跺脚,到人类活动中的搅拌机、扩音喇叭的发声,都能产生次声波。美国宇航局发现,次声波不仅能让人头痛作呕视觉扭曲,还能移动小的物体的表面,甚至让烛光诡异地闪烁不停。

碰到如此异样又莫名其妙的事情,除了一个“鬼”字,你还能作何解释?

相信有鬼,让人的行为更加规范

不过,千万别想着把责任推干净。想想在同样的环境下,为什么你怕得要死别人却一点儿事都没有?不是你胆子小,只怪你想象力丰富又容易被催眠。

关着门的衣橱、虚掩的木门、月光下生锈的铁窗、雨夜里忽闪忽闪的路灯……这本来都是日常生活中的场景,但放到想象力丰富的人面前,就变成鬼出场的前奏了。理查德·怀斯曼发现次声波、丰富的想象力和容易被催眠是撞鬼的三大要素。

想象力越丰富、越容易被催眠的人也越能成功地说服自己——哦,我感觉到了,他就在后面,就在右肩边上,他在靠近我,他的手就要抓住我了,完了,抓住我了,好冷,我走不动了,我的脚被定住了,完了我动不了……

可是,你即使明白了这些道理,你还是免不了听到天花板上的弹珠声就想起电影里面的恐怖场景甚至不敢往床底下看,那就只能理解为,你很甘心做鬼下臣了——你需要鬼。

不要以为这是在冤枉你,有84%的人都是你的同类。所谓“人在做,天在看”,人类在社会层面是需要怕鬼的。杰西·贝林发现,即使是不相信有鬼的人,被告知正处于有鬼出没的地方时,行为都会更规范。

有一种观点认为,这是人类进化而来的本能。鬼的存在建立了一种类似于全景监狱的监视系统,能在无形中规范人的行为,增加人的亲社会行为,从而帮助人们在集体中存活下来。从这个角度讲,鬼和宗教有了同等的意义。

(《壹读》、新华网等)

猜你喜欢
次声波闹鬼杰西
一条被熊贿赂的狗
接二连三的离奇死亡案
闹鬼疑云
跟你聊聊次声波
会交朋友的杰西
次声波武器极其可怕
巴黎再续前缘
希腊情浓时
令人色变的“无声杀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