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县马铃薯引种比较试验

2017-07-10 01:12韩慧敏荣文俊杜培兵
蔬菜 2017年6期
关键词:康尼蒲县青薯

韩慧敏,荣文俊,何 江,杜培兵

(蒲县农业资源开发中心,山西 蒲县 041200)

蒲县地形东高西低,昼夜温差大,降雨相对较充沛,土层深厚,质地优良,年均气温8.7 ℃,年降雨量586 mm。蒲县是目前晋南最大的商品马铃薯种植基地,常年种植面积3 300 hm2左右,占蒲县耕地总面积的20%。马铃薯是蒲县最重要的农作物之一,但目前蒲县马铃薯的发展存在着一些问题。一是品种单一,蒲县马铃薯分布在境内海拔800~1 400 m的广泛区域,目前大面积栽培品种是紫花白,由于种植品种单一,品种老化、退化严重,产量逐年下降,而且品质一般,口感差,除个别区域外,大部分区域不能发挥出该品种优势。而新品种在当地利用很少,尤其是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有机脱毒马铃薯种植面积较小,不能满足市场和人们生活的需求。二是科技含量低,脱毒种薯推广、生物工程、中后期调控技术等在当地普及率不及20%。针对这些实际问题,结合当地气候特征,引进国内外5个生产上表现优异的马铃薯品种,进行丰产性和适应性研究,以期筛选出适宜当地栽培的马铃薯品种,为蒲县马铃薯高产、优质栽培提供技术参考。

1 材料和方法

1.1 试验材料

试验选用引进的5个马铃薯品种,分别为:青薯9号、晋薯16号、冀张薯8号、康尼贝克、夏波地,以紫花白为对照。以上材料均由山西省农业科学院高寒区作物研究所马铃薯繁育基地提供。

1.2 试验地概况

试验于2016年5—10月在蒲县红道乡耳里村进行,试验区海拔1 100 m,年降水量580 mm左右,年平均气温6 ℃,平均日照时长6.63 h/d。土壤为耕种黑麻土,质地中壤,肥力中等,前茬作物为玉米。

1.3 试验设计

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设3次重复,小区面积20 m2,每小区种植3行,行距60 cm,株距33 cm,走道宽80 cm,保护行种2行。各参试品种均于5月1日播种,9月25日收获。施入有机肥1 500 kg作基肥,春季随整地翻入,史丹利复合肥(18-18-18)40 kg作种肥。5月16日可认清苗垄时,进行培土并喷施田普除草剂。生育期浇水3次,6月24日第1次浇水,同时每667 m2追施农季高液体肥3 kg、尿素6 kg;7月15日第2次浇水,随水追施硝酸钾7.5 kg、农季高液体肥3 kg;8月10日最后一次浇水。对各品种物候期、抗病性、块茎特点、商品率、小区产量进行调查和记录,收获后品尝风味并进行记录[1]。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品种物候期比较

由表1可知,各参试马铃薯品种的出苗率在97%~100%范围内,出苗率最好的是康尼贝克和夏波地,均为100%;其次是青薯9号和冀张薯8号,均为98%;晋薯16号和紫花白(CK)为97%。晋薯16号和康尼贝克出苗期和对照紫花白相同,青薯9号、冀张薯8号比对照迟3 d,夏波地出苗期最晚,较对照推迟5 d。冀张薯8号现蕾期和对照相同,康尼贝克、青薯9号、夏波地和晋薯16号现蕾期较对照均有所推迟,其中晋薯16号现蕾期最晚,较对照推迟10 d。冀张薯8号开花期最早,较对照提早4 d,康尼贝克开花期比对照早1 d,青薯9号较对照推迟1 d,晋薯16号与夏波地开花期最晚,均较对照推迟6 d。夏波地成熟期最早,比对照提早9 d,康尼贝克成熟期较对照提早4 d,冀张薯8号和晋薯16号分别比对照推迟17 d和19 d,青薯9号成熟期最晚,较对照推迟26 d。夏波地、康尼贝克和紫花白(CK)生育期分别为91、96、100 d,均属于中熟品种,冀张薯8号、晋薯16号和青薯9号生育期分别为115、120、125 d,均属于晚熟品种。

2.2 不同品种植株形态比较

由表2可知,植株茎颜色青薯9号为紫色,其他5个品种都为绿色。叶色青薯9号为深绿色,紫花白(CK)为黄绿色,其他4个品种都为绿色。花冠色青薯9号为深紫色,夏波地和紫花白(CK)为浅紫色,其他3个品种都为白色。各品种的主茎数变幅为1.4~3.5个,主茎数最多的是青薯9号,冀张薯8号其次,为3.3个,主茎数最少的是紫花白(CK),晋薯16号、夏波地、康尼贝克均高于紫花白(CK),分别为2.5、1.9、1.7个。各品种的株高变幅为79.3~120.7 cm,株高最高的是晋薯16号,为120.7 cm,其次是冀张薯8号,为118.0 cm,株高最低是夏波地,为79.3 cm;各品种的分枝数变幅为3.6~6.9个,分枝数最多的品种为晋薯16号,其次是青薯9号,为6.5个,冀张薯8号为5.8个,以上3个品种均高于紫花白(CK)的分枝数,康尼贝克和夏波地的分枝数均低于紫花白(CK),分别为3.8个和3.6个。各品种的茎粗变幅为1.41~2.03 cm,茎粗最大的品种为晋薯16号,其次是冀张薯8号,为1.79 cm,茎粗最小的品种为康尼贝克,低于对照紫花白(CK),青薯9号、夏波地和紫花白(CK)茎粗相同,均为1.50 cm。

表1 不同品种物候期比较

表2 不同品种植株形态比较

2.3 不同品种块茎性状比较

由表3可知,6个参试品种中,青薯9号、康尼贝克、紫花白(CK)的薯形均为椭圆,晋薯16号、冀张薯8号为扁圆,夏波地为长椭圆。冀张薯8号、康尼贝克、夏波地和紫花白(CK)的皮色均为白色,晋薯16号为黄色,青薯9号为红色。冀张薯8号、康尼贝克、夏波地和紫花白(CK)的肉色均为白色,晋薯16号为淡黄色,青薯9号为黄色。所有品种的薯皮类型均为光滑。冀张薯8号芽眼较浅,夏波地和青薯9号均为浅芽眼,康尼贝克、晋薯16号和紫花白(CK)芽眼深浅中等。块茎大小整齐度除紫花白(CK)表现不整齐外,其他均表现为整齐。收获以后品尝各个参试品种,青薯9号口感风味表现为良,对照紫花白(CK)表现为中,其余4个品种均为优。

2.4 不同品种块茎产量比较

从表4结果可知,产量最高的是晋薯16号,每667 m2产量为2 310.49 kg ,比对照紫花白增产29.04%;其次是青薯9号,每667 m2产量 为2 291.48 kg,比对照增产27.98%;这2个品种每667 m2产量较对照均差异显著,此二者间无显著差异。冀张薯8号每667 m2产量 为1 859.60 kg ,比对照增产3.86%,与对照差异不显著。康尼贝克每667 m2产量为1 729.20 kg,比对照减产3.43%,与对照间无显著差异。产量最低的是夏波地,为1 445.06 kg,比对照减产19.30%,与对照差异显著。

表3 不同品种块茎性状比较

表4 不同品种块茎产量的比较

3 结论

晋薯16号、青薯9号和冀张薯8号是晚熟品种,分枝中等,茎秆粗,薯形好,块茎大小整齐,表皮光滑,口感良好。晋薯16号、青薯9号分别比对照增产29.04%和27.98%,差异显著,适宜大面积推广。冀张薯8号比对照增产3.86%,综合性状优良,也可大面积生产应用。

[1] 范向斌,山西朔州地区早熟马铃薯品种比较试验[J].现代农业科技,2015(7):97-98

猜你喜欢
康尼蒲县青薯
马铃薯新品种对比试验初报
种植密度对青薯九号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一条路
康尼马拉国际马拉松·爱尔兰
一条路
半干旱区马铃薯品种性状比较试验
蒲县发展山楂产业的优势建议
芒市冬作马铃薯新品种比较试验
浅谈蒲县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工程
懒熊康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