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片段教学的“人的体温调节”实践反思

2017-07-10 11:16薛晓梅
中学生物学 2017年5期
关键词:产热恒定生理

薛晓梅

1 片段教学

“片断教学”源于20世纪60年代,由美国斯坦福大学的艾伦博士首创。片段教学就是截取一课时中某一段进行教学,时间通常为15 min。片段教学不是一节课的浓缩,但它与一课时教学没有严格意义的区分,在教学形式上基本保留课时教学的特点,只不过受教学时间和教学情景的限制,用教师的指令语言代替学生的活动环节,用教师的话语转述虚拟师生互动和学习目标的达成反馈,用虚拟情景代替实物演示。片段教学浓缩了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和探究发展的教学用时,但仍保留片段内教学环节的完整性、严密性和层次性。片段教学是所定片段教学的精华展示,可以比较准确地反映一个教师对课程理念的理解、对课程资源的整合、对教学策略的运用以及教师的素质和教学风格。

2. “人的体温调节”教学設计

2.1 选题理由

人教版教材《必修3·稳态和环境》中将“人体的体温调节”只用一幅图(图1)配少量文字来呈现,删减了原来旧教材中关于体温的大部分知识性内容,而识图理解知识又恰是学生的软肋。故而笔者将此知识点作为片段教学的立脚点,力求通过15 min时间高质量地解决一个教学小盲点。

2.2 教学过程

2.2.1 导课

师:开始上课!首先,请一位同学来测一下讲台上这杯水的温度!(教师提前准备一杯温水)

一位学生测量,其他学生充满好奇的观望。

师:现在,请同学们思考:如何让这杯水长时间保持这样的温度恒定不变?基本原理是什么?

学生思考后回答,明确水温要保持恒定的机理,进一步推导出人的体温相对恒定的原因:产热量≈散热量。

2.2.2 “人的体温及意义”学习

师:体温指的是身体内部的温度,而非自己感觉到的是体表温度。体温来自于机体内物质代谢过程所释放出来的热量。

师:由于身体内部的温度不易测量,所以临床上常用口腔、腋窝和直肠温度来代表体温,其中直肠温度最接近人体内部温度。

教师出示“家庭成员一日内体温变化调查表(腋窝温度)”。

学生明确:

(1) 同一个人的体温昼夜有差别,但不超过1℃;

(2) 温度在37 ℃上下浮动。

教师提出问题:体温的相对恒定有何意义?

学生思考分析,得出结果:体温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酶的活性,从而影响新陈代谢的正常进行,使各种组织器官的功能发生紊乱,严重时还会导致死亡。

教师总结:体温的相对恒定是保证新陈代谢等生命活动正常进行的必要条件。

2.2.3 “体温调节”学习

师:既然体温的相对恒定对人体有这么重要的意义,那人体是如何保持体温的相对恒定的?天气转凉的时候,我们会怎么样?天气变热的时候,我们又会怎么样?

生:加衣服,减衣服。

师:人在天气变化的时候,会适当增减衣服,属于对体温行为性调节;而人体自身还有完善的体温调节系统来维持体温的恒定,这属于人体自身的生理性调节。接下来,我们重点来讨论学习人体温的生理性调节。

师:现在请大家根据生活经验思考一下,在天气突然变冷的情况下,比如说前两天下雪后,我们外出又没有穿太多衣服,这时候身体有什么样的变化?(出示人体寒冷反应图)

生:打寒颤,起鸡皮疙瘩。

师:这时候人与环境的温差大。人体散热量多。如何才能维持体温的恒定?

生:增加产热,减少散热。

师:人处于寒冷环境中时,增加产热,减少散热的生理活动各有哪些?

学生思考后,明确:

(1) 减少散热的生理活动有:① 皮肤血管收缩,减少皮肤的血流量,以减少对流散热和辐射散热;② 皮肤立毛肌收缩,产生“鸡皮疙瘩”,缩小汗毛孔,减少热量散失。

(2) 增加产热的生理活动有:① 骨骼肌会不自主地颤抖,增加产热;③ 有关神经作用于甲状腺和肾上腺相关激素分泌增加,导致机体的代谢活动增强,产热量增加。(教师引导补充)

师:两个生理活动减少散热,两个生理活动增加产热,使体温维持恒定。这些生理活动涉及到神经和激素的共同调节,神经调节是通过反射弧实现的,体温调节中枢在下丘脑。

教师展示出调节机制示意图。

师:人处于炎热环境中,我们又有什么样的反应?

生:大量出汗(教师出示人体炎热反应图)。

师:这时候人与环境的温差小。散热量少。但是产热却不会停止,为什么?

生:因为有机物氧化分解合成ATP的同时,必然伴随着热量的释放。

师:故炎热环境中以增加散热为主。人处于炎热环境中时,减少散热的生理活动各有哪些?涉及的调节机制有什么?

学生分析讨论,得出结果:

(1) 皮肤血管舒张,导致血流量增加;

(2) 汗腺分泌增多。

教师用PPT展示神经调节过程,并总结:在炎热环境中的调节机制只有神经调节,目的是增加散热。

2.2.4 当堂巩固(略)

2.2.5 课后小试身手

师:(1) 既然人体有这么完善的体温调节系统,并且还知道根据天气变化适当增减衣服,那为什么还会出现热死人和冻死人的情况呢?(2) 人体为什么忍受不了和自己体温相同的温度?

3 实践后的反思

① 教学设计一定要出彩。学生掌握透彻的知识点和太偏僻的知识最好不作为授课点,设计时,教师还是要力求从知识积累入手,关注学生的内心需求,将兴趣作为学科学习的起点,在较短的时间内以最优化的组合完成既定的教学任务,把教学的亮点展示出来。这也是片段教学的精髓。

② 教师必须掌控好教学时间,教师的基本功要扎实。幽默的教学语言,流畅工整的板书,一句对学生真心的赞扬,都为课堂增色不少。

③ 注重细节,展现自己。教师在授课中要充满自信和热情,扬长避短,在课堂的各个环节有侧重点地展现自己的教学特色和优秀教学风格。

参考文献:

[1] 周大明.高中英语片段教学的问题分析与提高建议[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1,6.

[2] 朱正威,赵占良.生物·必修3·稳态与环境[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5:32.

猜你喜欢
产热恒定生理
锂动力电池电化学-热特性建模及仿真研究
打破生理“平衡”
基于BP神经网络的旋转血泵生理控制
妈妈们产后的生理烦恼
云南不同地区大绒鼠体重、产热和肥满度的研究
锂离子电池在充放电过程中的产热研究
“DIY式”小创新在神经电生理监测中的应用
恒定动能打击变初速发射原理
外部恒定磁场对电流互感器传变特性影响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