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的主要经验和做法

2017-07-10 06:20吴凌
价值工程 2017年20期
关键词:就业能力职业生涯规划大学生

吴凌

摘要: 2016年,受到大学毕业生数量增长远高于城镇就业岗位数量增长的影响,大学生就业能力在其就业时所起到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本文分析研究大学生就业能力的不足与成因,通过加强大学生自身专业能力的学习,提升就业指导老师的教学水平,深化高等院校的教学改革等对策帮助大学生提高就业能力。

Abstract: In 2016, affected by the number of college graduates which is far higher than that of jobs in urban, the employment ability of college students play a more important role in the employment. This paper analyzes problems and causes of college students' employment ability, and helps students to improve employability by strengthening their professional ability learning, enhancing the teaching level career guidance teacher, deepening the teaching reform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etc.

關键词: 大学生;就业能力;职业生涯规划

Key words: college students;employment ability;career planning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7)20-0237-02

0 引言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人社部召开就业工作座谈会时公布,2016年全国高校应届大学毕业生达到了历史性的765万人,加上中职毕业生,仅这两项新增就业人数达1200多万[1]。如果加上农村转移劳动力,预计2017年全国劳动力供求缺口在千万人以上。在如此激烈的就业竞争环境中,用人单位对求职者的要求却越来越高,就业岗位的质量在不断提升。在这种情况下,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就成为其获取就业岗位的关键。因此,分析研究大学生就业能力不足与成因,提升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分析如下:

1 大学生就业能力不足的主要表现

就业,是指具有劳动能力的人,运用生产资料从事合法的社会活动,并获得相应的劳动报酬或经营收入的经济活动[2]。就业能力可理解为: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合法获得并持续做一项有劳动报酬或经营收入活动的能力。大学生相比于职场老手来说,就业能力明显不足,其表现主要有:

1.1 求职能力不足

求职能力主要包括:收集与处理信息的能力、准确定位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自我决策能力、自我推销能力等,而如何将这些能力运用到求职过程中,这是决定大学生能否实现人职匹配的重要因素。大学生具备一定的求职能力,但是一旦遇到需要将求职能力综合运用的时候往往无从下手,错失良机。

1.2 专业能力不足

专业能力指掌握所学过的本专业的理论知识和运用理论知识进行实践的能力。用人单位在面试过程中往往会进行笔试甚至实操测试,就是为了测试大学毕业生的专业能力。某学院机械专业的学生在用人单位的笔试中无法描绘简单的机械图纸,在用人单位的实操测试中,无法辨识机械构造的样式。这些都是典型的专业能力不足的体现。

1.3 基本工作能力不足

基本工作能力包括团队协作的能力、人际沟通的能力、组织管理的能力、适应环境的能力、运用外语和计算机的能力等以及爱岗敬业、诚实守信、敢于吃苦等职业道德。大学毕业生在刚刚获得工作机会的时候并不能算是就业了,只能算是实习,用人单位需要时间去考察一个刚参加工作的人的基本工作能力,也就是测试其是否具备“持续”做一项工作的能力。

2 大学生就业能力不足的成因

造成大学生就业能力不足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大学生自身思想上、心理上、能力上的问题,有就业指导老师本身存在的问题,也有部分高等院校教育模式的问题等。

2.1 大学生自身思想上、心理上、能力上的问题

部分大学生在就业时仍然抱着“等、靠、要”等心态,指望家长、老师帮忙寻找工作,而不是依靠自己的能力。部分毕业生学习态度不端正,专业知识掌握很差。在就业压力下,部分毕业生还容易形成各种各样的心理障碍。焦虑、幻想、自卑、怯懦等心理问题使毕业生无法在面试过程中发挥自己的正常水平。以上各种大学毕业生自身存在的问题造成其就业能力不足。

2.2 就业指导老师存在的问题

职业指导的基本追求为:强调指导对象是劳动力市场中求职者和用人单位两个主体,而不仅仅是求职者一个方面;强调指导的最终目标是个人的职业发展和用人单位能够更好地做到人尽其才,而并不仅仅以就业为目的;强调职业指导是一个过程,伴随人的整个职业生涯,而不仅仅限于某一个阶段和时期;强调职业指导的更深层次的教育和帮助功能作用,而不仅仅是提供职业信息[3]。部分从事就业指导工作的老师,由于长期在一线工作,太过注重实用性,弱化了职业指导的基本追求。

2.3 高等院校教育模式存在的问题

大学生在校主要接受的是素质教育和专业理论教育,缺乏实践经验和技能,对本专业在实际中的作用和发展前景并没有全面的认识。近年来虽然高校对大学生就业指导逐步重视,从学生刚进校就开设就业指导课,但高校对如何开展就业指导缺乏连贯性、系统性和科学性,只注重就业政策、信息的公布,注重应聘技能、技巧的培训,而忽视职业生涯规划设计。加之经费方面的问题,就业指导老师专业化程度不高,难以根据学生情况提供个性化、专业化的职业设计和职业指导,导致大学生进入学校无动力、无准备,同样造成大学生就业能力不足。

3 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对策

2017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到,要坚持以提高质量和核心竞争力为中心,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扩大高质量产品和服务供给。要树立质量第一的强烈意识,开展质量提升行动,提高质量标准,加强全面质量管理。引导企业形成自己独有的比较优势,发扬“工匠精神”,加强品牌建设,培育更多“百年老店”,增强产品竞争力[5]。报告中多次提到“质量”,大学毕业生如何契合企业这方面的需求,在当今就业岗位紧缺,社会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下,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就显得十分重要,针对目前大学生就业能力不足的成因,主要对策有:

3.1 帮助大学生加强专业能力的学习、树立正确的择业心态、提高心理素质、提升各种求职技巧

首先,可通过入学时的专业介绍,使大学生明确自身专业发展的方向,从而刺激其提升专业能力。并通过学科奖学金、推荐就业优先等方式保持长期刺激,使大学生保持长期的学习习惯。其次,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自我,改变以往精英就业观念,树立人职匹配的大众化就业观。据了解,企业在挑选和录用大学毕业生时,较看重以下能力:事业心与责任心、团结协作精神、实事求是的精神、开拓创新的能力、组织协调和决策能力、独立工作及应变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社会交际和与人沟通的能力等。但刚毕业的大学生由于没有实践经验、缺乏历练,通常无法满足企业要求。对此,大学生在校期间可多参加社会实践,积极锻炼组织管理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应变能力,培养自身适应社会、融入社会的能力。

3.2 就业指导老师可通过定期培训或交流学习的方式加强对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辅导

职业生涯设计是在对个体的内在心理特征和外在环境条件进行评定、分析、研究的基础上,为其设定明确的长期规划发展目标,并制定相应的发展步骤和具体活动规划,其目的不仅仅是协助个体找到工作,而且帮助个体真正了解自己,并结合社会环境等外部因素确定职业发展方向,拟定可行性的职业发展规划,以实现个体人生价值的最大化[4]。通过培训和交流,就业指导老师对课程应有新的认识和理解,备课中,可考虑课程既照顾讲授的特点,即照顾到“面”;也能以量体裁衣原则、可操作性原则、阶段性原则、发展性原则而照顾到“点”,即每个同学。这样“点面结合”可最大限度地照顾到每一位同学,促使其根据自身的特点规划好将来的职业生涯。只要大学生能如期实现生涯规划中的步骤,其就业能力也就得到了提升。

3.3 高等院校可加强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教学改革

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最好能贯穿大学教育的整个过程,在基础教育阶段就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帮助学生逐步明确职业理想,树立职业意识。某學院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改革,建立了校企合作培养模式和导师团队制培养模式,有效地将教学模式和职业指导有机结合在一起。该模式要求大学生在校外实习时,将就业实践活动贯穿到整个教学过程中去。比如在一个教学环节中,导师认为需要带学生立刻实践,就可联系合作企业安排学生实习。实习首先使学生们将这个教学环节中的重点部分在企业中亲身体验了一番,其次使学生们增长了知识,提高了专业技能,同时企业环境的磨练,使同学们更加真切地体验到社会竞争的严酷。

这种教学管理模式最终使同学们明确:做好职业生涯规划的首要环节就是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只有将理想的职业确定下来,才能有针对性地规划自己的学习和实践,同时为达到获取理想职业的目的而积极准备。其次,对自己有一个清醒的认知,利用科学的手段对自身进行正确的分析,包括自我分析和职业分析,通过对自身所做的全面分析,能够让学生更加地了解自己的兴趣、能力、性格和气质等,更加意识到自身的优劣势,如此一来学生在制定职业生涯规划时将更加明确,充分分析职业的各项特性,然后有的放矢地构建自身的知识结构,使自身的知识结构能够满足职业特性的要求,将自身所学知识的整体效能价值最大化。最后提升自身的职业实践能力,通过不断优化自己的知识结构,使其能够与社会所需能力契合,满足市场需求,提升自身综合实力。

总之,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任重而道远,不但大学生自身需加强专业能力的学习,提高自己各方面素质,掌握求职技巧,就业指导老师也应努力提升教学水平,通过指导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使大学毕业生能适应市场的需要,高等院校亦可加强课程改革,以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为目的,使他们能找到合适的工作,更好地为社会服务。

注释:

①小红帽.2016史上“最难就业季”——何处安放奋斗的青春(第17期).中国教育在线.2016-3-2.

②张小建等.创新职业指导——新概念.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8(4):13.

③张小建等.创新职业指导——新概念.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8(4):118.

④张小建,等.创新职业指导——新概念.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8(4)L305.

⑤文洁.中央经济工作会议2017全文(完整版).学习网. 2016-12-17.

参考文献:

[1]朱琪.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现状及就业指导队伍建设的对策[J].时代教育,2016(3).

[2]姚云斌.就业困境背景下大学生就业指导研究[J].中国市场,2015(26).

[3]韦丽霞.大学生就业难的内在逻辑及其应对策略[J].知识经济,2012(2).

[4]郑晓明.就业能力论[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2(3).

[5]郑日昌.大学生心理卫生[M].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2).

猜你喜欢
就业能力职业生涯规划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现状与对策探析
“一带一路”战略与盐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