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手风琴与电子琴二重奏演奏中的配合

2017-07-10 02:57刘书娟
北方音乐 2017年6期
关键词:可行性

刘书娟

【摘要】手风琴与电子琴同是键盘乐器,在高师教学中可同步进入课堂。本文旨在论述手風琴与电子琴二重奏演奏中的配合问题,彰显两种乐器个性的同时领略重奏的魅力。从而激发学生对两种键盘乐器的学习热情及动力。

【关键词】二重奏;可行性;配合策略

【中图分类号】J622 【文献标识码】A

随着教学改革的逐年深入,器乐教学作为本科高等教育音乐教育专业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面临着诸多的教改课题,如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培养的新模式、新途径,具体表现在课堂教学的新教学思路、新教学内容、新教学方法和新教学手段等诸多相关方面。

目前,我学院键盘教研室采用的是“手风琴、电子琴同步教学”的模式,在原教学大纲规定手风琴教学的阶段里,同时开设电子琴课程,把原手风琴一门乐器的教学变为在同一阶段、由同一教师、同时进行手风琴、电子琴两门课的教学。用教一门课的时间教两门乐器,既激发学生对键盘乐器学习的热情,又为他们今后择业、就业创造更有效的条件。

一、手风琴与电子琴二重奏的可行性

(一)手风琴与电子琴独特的演奏个性

手风琴右手键盘音域较宽,通过变音器的运用拓宽了键盘的音色变化。左手贝司是这件乐器最独特之处,左手贝司的基本低音上下关系以纯五度为基础,使手风琴左手贝司在伴奏时转调方便。手风琴左手多变的伴奏音型配以右手富有穿透力的音色,加之携带方便,成为高师器乐键盘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乐器。

电子琴在发声原理上与手风琴有很大不同。手风琴属于簧片乐器,而电子琴属于电鸣乐器。它是将电振动的振源通过扬声器等转换成声音。电子琴音色丰富,表现力强,特有的自动伴奏功能是这件乐器最大的特点。效果器的加入,增加了延音、混响、调制轮和震音轮等多项功能装置,有利于增强旋律的音乐表现。

(二)手风琴与电子琴的互通性

虽然手风琴与电子琴在发声原理上有很大不同,但从构造上和演奏形态上,两者还是有较多互通之处。首先,两种乐器都有着键盘乐器的构造,我国普及范围最广的键盘式手风琴右手部分是键盘的构造。电子琴则与钢琴在形制上有些相同,均以键盘样式呈现。其次,在演奏形态上,手风琴的右手与电子琴的双手全在键盘上进行演奏,由于手风琴的演奏是将手风琴背在演奏者身上,因此手风琴是以“立”的方式紧贴演奏者,右手在键盘上做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运动。电子琴则跟钢琴演奏形态一致,双手在键盘上做左右移动。

手风琴与电子琴的互通性也为二者的重奏组合形式提供了可行性。双方可在二重奏演奏中发挥自身的个性、取长补短、相互融合,增加音乐的表现力和演奏魅力,在高师教学中可增加学生的学习趣味性。

二、手风琴与电子琴二重奏演奏的配合策略

(一)手风琴与电子琴二重奏音量的准确拿捏

由于手风琴属簧片乐器,电子琴属于电鸣乐器,发声原理大相径庭使乐器在音量的控制上表现出极大的差异。

手风琴的音量变化取决对手风琴风箱的控制。手风琴风箱的运行产生气流从而振动簧片发声。在风箱平稳、匀速地运行下,手风琴的音量也趋于平稳,音量大小相同。手风琴在做“渐强”的力度变化时,随着演奏者手腕、小臂,甚至大臂和腰部对风箱施加的压力变化,风箱由松变紧,风箱运行速度由慢变快,力量分配的改变促使风箱在音量上达到“渐强”的力度效果。换句话说,手风琴的音量变化来自演奏者人为的身体控制。

电子琴的音量控制器,实质上是一个可调电阻器。当转动音量控制器旋扭时,可调电阻器的电阻就随之变化。电阻大小的变化,引起喇叭声音强弱的变化。所以转动音量控制旋扭时,电子琴发声的响度就随之变化。现如今流行的双排键电子琴在脚的操控部分设置有表情音量踏板,通过踏板的前后推进改变乐器的音量。

在这两种乐器二重奏的演奏配合中,演奏者需善于利用两种乐器迥然不同的音量控制方式,妥善处理两种乐器在演奏过程中音量的冲突。尤其双方在表现“弱”的力度时,电子琴的演奏者需细心聆听手风琴演奏发出的声音,稍不留意,电子琴的音量就会在极大程度上吞噬手风琴的音量。在乐曲气势辉宏部分,电子琴也应该注意音量的把控,扬声器音量不加以控制,即便手风琴演奏者把风箱绷得再紧,风箱行进的速度再快都难以抵制电子琴扬声器发出的超大音量。

(二)主奏与伴奏角色的互换

在二重奏演奏中,经常出现主奏与伴奏互换角色的情况。如果两种乐器的演奏者在二重奏演奏配合中,任何时候都想着突出自己,在听众面前急于表现自己,重奏中的音乐旋律将会出现喧宾夺主的现象。作为伴奏者,一方面要在主奏旋律进行中对其进行恰如其分的烘托,无论是从节奏上还是和声上为主奏供托一个良好的音乐背景,带动主奏者的演奏情绪。另一方面,在主奏旋律需要强力支持的时候,也要大胆配合,不要埋头苦干,两耳不闻窗外事。该伴奏旋律跳出来的时候就应该积极主动的表现出来,尤其是在交错节奏出现的时候。

由于电子琴的自动伴奏功能,在电子琴与手风琴二重奏配合中,电子琴时常担任前奏、间奏、尾奏的演奏。这就要求电子琴演奏者在充当好伴奏角色的同时,发挥自身乐器的演奏特点,展现自己的演奏技巧,尽可能发挥音响的特色,使整首乐曲达到令人满意的效果,凸显二重奏的音响优势。

三、手风琴与电子琴二重奏演奏的配合方法

在乐器合奏、重奏的演奏过程中,演奏者配合质量的高低,除受演奏者对乐谱的熟练掌握和正确理解等因素影响外,演奏者之间对音乐的默契程度也极大的影响乐曲最终的演奏效果。

重奏的双方原本均以独奏为演奏的主要形式。在独奏中,突出演奏者自身——“我”的音乐处理、演奏技巧等。在独奏中养成的思维模式如果不加以改变,在重奏中会严重影响双方演奏者的默契程度。这就要求我们,在二重奏的配合当中,对音乐表演的思维模式首先要进行改变。

(一)多声部听觉的建立

手风琴与电子琴属于能够演奏多声部的鍵盘乐器,跟钢琴相似,演奏者可以通过手指在键盘上的弹奏和控制,同时演奏三、四个声部,甚至更多。重奏中,如果手风琴与电子琴的演奏双方在配合中不建立好多声部听觉,用自己的耳朵去聆听对方的声部走向,乐曲演奏出来将杂乱无章、毫无层次可言。换句话说,多声部听觉越强的演奏者,越容易在重奏中快速进入状态,默契程度越高。

(二)提高演奏者双方“错位”演奏的能力

此处提及的“错位”,是指重奏双方在重奏过程中,旋律进入的时间不一致导致旋律进入点错开或双方表情、力度、速度的不一致导致错位的情形。这种类型的“错位”在重奏中比比皆是。对不同乐器重奏中出现的错位,一旦在配合中稍有差池,对演奏的影响往往比同种类乐器的重奏更大。

因此,在演奏“错位”的声部时,演奏者要掌握好以下两点:首先,重奏演奏者要仔细研读、准确识别乐谱上的表情、力度、速度标记,除熟练掌握自己声部之外,对对方乐谱上的各种标记也要熟读于心。当乐谱上出现双方都不同的表情、力度、速度记号时,一定要加倍留意不同之出。在重奏中准确表现出来。其次,乐曲中,不同时间进入的“错位”点一定要准确。对于乐曲中较难的节拍、节奏错开之处,或者“错位”特别复杂的地方,重奏者双方要放慢速度来配合,当复杂“错位”之处练好之后,再逐渐加快速度。

(三)演奏者对音乐作品知识的统一认知

一首二重奏乐曲在演奏前,演奏双方应对作品的基本知识有个统一的了解和理解。正如本文前面所叙述,重奏双方演奏者原本均以独奏为主要表演形式,个性化的演奏是演奏的主要表现形式,因此,在演奏重奏作品前,双方对音乐作品的基本知识和最终需要展现的演奏效果应达成共识。

如音乐作品的曲式结构,三部曲式、奏鸣曲式、回旋曲式等等,了解作品的曲式结构有利于掌握不同的主题。再如,对音乐作品中和声运用的分析可以探索最后演奏出的音响色彩及音响效果。最后,对音乐作品风格中正确的把握和双方统一的认识才能将乐曲最准确、最统一的演奏出来。

四、结语

手风琴与电子琴二重奏模式摒弃手风琴、电子琴各自独立教学的传统教学模式,通过思路创新、模式创新的教学,提高课堂教学的多元性、趣味性、互动性,挖掘和发挥学生自身学习潜力。重奏中,在演奏双方了解各自的个性和双方的融通性的基础上,准确掌握二重奏的配合策略和方法。力求培养全面发展型、综合型、创新型的教育人才,适应社会发展需求。

参考文献

[1]伍时旺.电子琴演奏教学新概念[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

[2]杨峻峰.钢琴二重奏教学探倪[J].黄钟,2001.

[3]杨茜.高等院校音乐教育专业手风琴教学的多元化模式[J].大舞台,2011.

猜你喜欢
可行性
高中学校精细化管理的可行性分析
IPTV 8K超高清建设可行性分析与建议
螺旋CT对食管癌手术的可行性评价
浅谈出行及服务MaaS方案在XX市实施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选煤厂手选矸石系统技术改造及智能选矸可行性分析
分层次管理在临床护理管理中应用的效果及可行性分析
五家渠市交通信号控制系统可行性改造研究
可行性指南丝绸衬衫款
可行性指南长袍正统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