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东南蜡染产业生产现状研究

2017-07-12 13:58吴安丽凯里学院556000
大众文艺 2017年3期
关键词:蜡染黔东南村寨

吴安丽 (凯里学院 556000)

黔东南蜡染产业生产现状研究

吴安丽 (凯里学院 556000)

蜡染技艺历史悠久,在长期的积累中,因地区与民族间的差异形成了非常丰富而独特的内容和形式特征,成为是黔东南传统特色手工艺术之一,受到广大群众的喜爱,特别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随着交通的便利,旅游业的兴盛,蜡染产品供不应求,为蜡染产业带来新契机,同时也出现了一些的问题。

蜡染;蜡染产业;生产现状

一、蜡染简介

蜡染,古称蜡缬,与绞缬、夹缬并称为中国古代三大印花技艺。蜡绘于纺织品,而后染色,则去蜡现花,形成蓝白效果的印染技艺称为蜡染。纺织品材质、蜡质、点蜡工具、点蜡技术风格等操作方法不同,呈现的图案效果千姿百态,自然有趣,具有其他印染方法所不能替代的独特效果,有着取之不尽的艺术源泉。

黔东南传统蜡染艺术,用植物树脂或蜂蜡作防染材料,草木染料染色,是生态健康的印染技艺。而不同族别、村寨、身份特征的所使用的蜡染图案也有差异,这些蜡染图案符号的原始形态和演进过程以服装、祭祀和生活用品的装饰符号形式存在,记录了各地苗族的历史、审美、文化,成为中国印染历史文化的活化石。

二、黔东南蜡染产业生产分布概况

黔东南传统蜡染如此迷人,受人青睐,起初由于大山阻隔,并不是被人们所认识。解放初期只有文化部门做一些资料收集整理工作。20世纪60年代以后,才逐渐把传统蜡染制品推向各级别的美展、展销会,并出国进行蜡染技艺表演等,展示传统蜡染独特的风采,让国内国外知晓蜡染这一艺术魅力。如今,随着交通的便利,旅游业的兴盛,蜡染产品供不应求,为蜡染产业带来新契机。

黔东南州传统蜡染技艺掌握在世居着的苗族、水族、瑶族、革家等少数民族妇女手中,分布于黔东南的凯里、榕江、从江、丹寨、黄平、施秉、麻江等县城及各个村寨。

1.丹寨苗族蜡染主要分布在丹寨县排调镇的远景、双尧等村和扬武乡排莫、争光、基加等村。由于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注,非遗热潮的高涨,到村寨旅游体验蜡染工艺的人也越来越多。在丹寨县城和苗族村寨涌现了专门做蜡染产品的工厂和合作社,主要制作服饰、装饰画、床品、背包等日常生活用品,办企业的妇女也因此富裕起来。

2.革家蜡染主要分布在黄平县的重安江、岩英、枫香村和凯里市的炉山、冠英、麻塘等村寨。这里传统蜡染历史悠久,线条细腻、疏密严谨,图案组合规整紧凑、对称、饱满、蓝白分别,给人以细密而不呆板,风格古朴独特。目前,在当地以蜡染为业的企业也有几家,经营范围是生产床品、服装、雨伞、手帕和装饰画等蜡染产品和来件定做,作品也供不应求。

3.榕江苗族蜡染主要分布在平永镇、兴华水族乡和塔石瑶族水族乡等苗族村寨;也随着旅游业的兴起,掌握蜡染技艺的妇女办起了小微企业,做起了来料定做的小生意,带动了附近妇女加入其中。

4.麻江瑶族枫脂染是当地瑶族妇女的独特手艺,历史悠久,世代传承,图案古朴典雅、寓意深远,被称为极具美学价值的传统“瑶家花”,至今服饰仍保留着清朝之前的风格。主要分布在该县龙山乡河坝片区的几个自然村寨。当地有瑶族枫脂染博物馆,主要生产当地瑶族服饰、订做和提供体验活动。

5.凯里是黔东南的州府,集中各县的少数民族,同时也集中各县蜡染特色,有几家大的企业和博物馆。企业规模较大,产品较多,主要接待参观团队和旅游团队,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三、蜡染产品存在的问题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经济的发达带来的旅游业发展,为传统蜡染产业迎来了新的契机,同时,也在发展中突现了一些问题。

1.传统生态的蜡染制作环节在消失。传统蜡染都是手工操作,工序多、工艺要求高、上色慢、周期长,这样费时耗力的产业,在快餐时代的节奏下,年青人不愿花时间去做,而年纪大的手脚已不灵活,人力成本较高,影响了生产规模的扩大以及对消费者需求的满足。这种情况下,就会出现减少生产环节或用化学染料替代植物染料,以缩短染色时间,更甚者是丝网印刷的仿蜡染制品替代,这种替代品因成本低、价格便宜而有的地方悄悄流行。蜡染专业技术人才的缺乏成为制约蜡染生产走上产业化道路以及市场形成的关键问题,从而出现传统生态的蜡染制作关健环节在消失。长此以往,传统技艺会毁于一旦。

2.设计创新性慢,产品趋同化,传统多样化的蜡染特色图式正在消失。伴随旅游业的发展,蜡染手工艺品被当作特色旅游纪念品推向市场。为了追求经济收益,产品在缺乏设计的情况下,又积于推向市场,这样蜡染产品做工不免会趋于粗糙、简单,图案单一、雷同,同类商品仿造现象严重,甚至打散传统蜡染图式,胡乱组合,失去其独特的意义,多样化的蜡染图式符号正在消失。民族的就是世界的,没有民族就没有世界的了!

四、对黔东南蜡染旅游产品的发展建议

1.注重传统蜡染技艺的精华,加强蜡染制作过程中特定环节的质量。蜡染产品是融绘画、印染于一体的艺术品,传统蜡染艺术的生命力在于生态和特有的图式造型,所以,要做到“做工求精、底蕴求深、品味求高、产品求新”精品生产思路,大力开发既有传统特色又有创意、适合市场需求的,在保证质量的基础上扩大产量和用途的精品蜡染作品。

2.与地方学校联合,组织培训专业劳动力,传承传统蜡染技艺。要发展传统蜡染产业,必须储备一大批壮大制作队伍的专业人才,建立蜡染技术人才资源信息库,人才的培训要与地方院校联合,“通过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使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的传承后继有人。”1地方学府有着对黔东南民族民间文化的保护与传承的责任,有效开展对蜡染产业的宣传和设置科学合理的蜡染课程,制定传统蜡染技能统一标准,让蜡染文化得以良性发展。并在蜡染技能教育中,激发社会学员和学生对蜡染技艺的兴趣和爱好,对学业优秀的学员给予一定的奖励和就业扶持,吸纳更多的蜡染专业人才,解决蜡染人才断档、后继乏人的问题。

3.打好黔东南蜡染的品牌战略。实施地区蜡染的品牌战略,产品准确传达蜡染的文化内涵,体现传统蜡染的民族特色,并,积极宣传推广,使品牌成为行业竞争的工具。同时,政府出台蜡染相关的规范政策,保证蜡染产业市场的健康有效发展,维护蜡染品牌的合法权利,促进黔东南蜡染文化产业化的发展。

4.艺术文化与旅游相结合,在旅游区建立黔东南传统蜡染相关产业发展园区,形成集聚效应。黔东南旅游业正兴起,充分利用旅游优势,在重点旅游村寨扩大建设,打造独树一帜的苗族蜡染文化产业主题景区,在园区内,设立传统蜡染藏品博物馆、科研中心、体验区、产品展示及销售区等,发展集旅游、产品研发、制作生产、体验、服务等于一体的民族特色综合性基地。强化苗族蜡染工艺在民族特色文化中的地位,使发展其自身的艺术文化,推动苗族蜡染产业的后续发展并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注释:

1.http://www.sach.gov.cn/sach_tabid_202/tabid/205/InfoID/7321/Default.html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 (国发【2005】42号)[2006-02-10].

吴安丽,1977年4月,女,苗族,贵州施秉,凯里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民族民间美术、传统蜡染。

猜你喜欢
蜡染黔东南村寨
蜡染的纹饰探讨
丹寨蜡染千年
贵州蜡染的审美特征及其创新应用
乡村旅游开发中利益相关者的演化博弈分析——以民族村寨旅游为例
遇见黔东南
诗书画苑
锅巴粥
马丽蜡染作品
黔东南:2016年计划搬迁10万人
别让民族村寨毁于当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