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留子宫全盆底重建术对患者盆底功能恢复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2017-07-12 14:04宋淑红
中国医药指南 2017年14期
关键词:重建术障碍性盆底

宋淑红

(辽宁省丹东市第一医院妇产科,辽宁 丹东 118000)

保留子宫全盆底重建术对患者盆底功能恢复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宋淑红

(辽宁省丹东市第一医院妇产科,辽宁 丹东 118000)

目的 探讨保留子宫全盆底重建术对患者盆底功能恢复和生活质量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我院在2010年4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32例全盆底重建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保留子宫12例(UC组),切除子宫10例(CH组),术前术后的10个月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盆腔器官脱垂定量(POP-Q)分度和对生活质量的影响,从而评判保留子宫全盆底重建术对患者盆底功能恢复和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 术前术后10个月UC组和CH组的POP-Q,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术前术后POP-Q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UC组和CH组在盆底功能影响、性生活以及盆底功能障碍这三方面,术后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盆腔器官脱垂复发,除2例网片排斥暴露,无其他并发症。结论 保留子宫的全盆底重建术安全且损伤小。术后10个月患者盆底功能恢复良好,不会影响生活质量。

保留子宫;全盆底重建术;生活质量

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多发于中老年女性中[1]。在人口逐渐老龄化的今天,该疾病呈上升趋势。保留子宫的全盆底重建术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关于手术中是否子宫切除是近年来热议的问题。本研究选取我院2010年4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32例全盆底重建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保留子宫12例(UC组),切除子宫10例(CH组),通过术前术后的10个月观察比较,从而评判在保留子宫全盆底重建术后患者的盆底功能恢复状况以及生活质量状况。

表1 CH组和UC组患者术前术后POP-Q分度值测量值比较(±s)

表1 CH组和UC组患者术前术后POP-Q分度值测量值比较(±s)

?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10年4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32例全盆底重建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保留子宫12例(UC组),切除子宫10例(CH组),所有全盆底重建术患者均签订同意协定书。其中CH组患者的年龄35~75岁,孕次1~6次,产次1~5次,绝经时间3~22个月,体质量指数18~26 kg/m2;UC组患者的年龄36~76岁,孕次1~7次,产次2~6次,绝经时间4~23个月,体质量指数17~25 kg/m2。两组患者的年龄、体质量指数、孕产次、绝经时间,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研究方法

1.2.1 治疗方法:两组都进行全盆底重建术,使用美国强生公司的Prolift盆底悬吊系统作为手术材料[2]。其中CH组需要在全盆底重建术开始之前,切除子宫。

1.2.2 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性生活质量问卷短表12(PSSQ-12)、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相关问卷-短表20(PFDⅠ-20)、盆底疾病生活影响问卷-短表7(PFDⅠ-7)是分析对生活质量影响所使用的三种调查表[3-4]。术前患者评分,术后1个月初次进行调查问卷,之后3个月1次,对复发症和补片侵蚀情况进行了解。盆底功能障碍性(PFDⅠ-20)、性生活(PSSQ-12)和盆底功能影响(PFDⅠ-7)的评分(每例患者评分1次)要在手术结束10个月后进行[5-6]。

1.2.3 盆腔器官脱垂定量(POP-Q)分度:测量术前术后10个月UC组和CH组在Aa、Ba、C、D、Ap、Bp这几个脱垂点的数值,并根据POP-Q分析法进行分析。

1.3 统计学分析:采用Microsoft Excel建立数据库,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两两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术后盆腔脏器脱垂情况:在表1中我们可以看出,手术前以及手术后UC组和CH组在Aa、Ba、C、D、Ap、Bp脱垂点数值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术前术后差异较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术后并发症:两组均无盆腔器官脱垂复发,除2例网片排斥暴露,无其他并发症。

2.3 生活质量比较:UC组和CH组在盆底功能障碍性、性生活以及盆底功能影响这三方面的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术前术后盆底功能障碍性和盆底功能影响评分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术后UC组和CH组性生活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3.1 对患者盆底功能恢复的影响:全盆底重建术是治疗女性盆底功能性障碍疾病的有效手段。本研究中使用Prolift盆底悬吊系统作为手术材料,它的术后并发症通常有尿潴留、感染、网片排斥暴露等,关于治疗的材料,我们仍需继续改进,力求找到更加合适的材料。子宫是盆腔的中心结构,保留子宫就是保留了完整的宫颈周围环,有助于盆底结构的稳定。与恶性肿瘤手术相比,全盆底重建术的主要目的是改善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损伤[7]。全盆底重建术的患者大多为老年绝经妇女,并伴有冠心病、糖尿病等合并症,手术存在较大风险[8]。本次对患者为期10个月的研究中,术前术后UC组和CH组的测量的Aa、Ba、C、D、Ap、Bp脱垂点数值各点POP-Q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组内术前术后POP-Q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UC组和CH组在盆底功能障碍性、性生活和盆底功能影响这三方面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组内术前术后盆底功能障碍性和盆底功能影响评分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盆底功能相关的生活质量在术后有较大改善,说明了保留子宫全盆底重建术对患者的创伤更小,比切除子宫更有优势[9]。

3.2 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本研中UC组和CH组组内术后盆底功能障碍性和盆底功能影响评分与术前比有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性生活评分比较则差异不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这与女性盆底功能性障碍疾病患者的术后心理、生理等都有密切关系,妇女绝经后卵巢功能衰退,生殖器官发生萎缩,性激素水平也下降,对性生活要求不高,术后依然存在性生活问题。因此要适当给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一些心理治疗,使其减少对性生活的恐惧。

与切除子宫的全盆底重建术相比,保留子宫全盆底重建术能使患者的创伤降到更低,恢复的时间相对缩短,手术也更具安全性,更有利于患者的盆底功能恢复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对于其远期的效果,还需要进一步探讨。

[1] 崔红英.保留子宫的Prolift全盆底重建术24例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医刊,2011,38(2):113-114.

[2] 于洁琼,谢菊仙.保留子宫的Prolift全盆底重建围手术期患者的护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3,29(s2):96-97.

[3] 刘颖.保留子宫的盆底重建手术临床效果初步观察[D].石家庄:河北医科大学,2009.

[4] 杨慧.盆底重建手术保留子宫与切除子宫的近中期临床疗效评价[D].大连:大连医科大学,2012.

[5] 张勇.全盆底重建保留子宫与切除子宫术后盆底功能及生活质量评估的比较[J].实用妇产科杂志,2012,28(12):1050-1052.

[6] 王红.两种全盆底重建术后患者生活质量的初步研究[J].中华妇产科杂志,2011,44(11):825-827.

[7] 陈玉清.保留子宫Prolift全盆底重建术与传统手术治疗重度盆腔器官脱垂疗效比较[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12,2(7): 513-516.

[8] 邢丽.Prolift全盆底重建术对盆腔器官脱垂患者术后生存质量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报,2013,10(16):42-44.

[9] 罗汝琼.保留子宫的全盆底重建术在治疗盆腔器官脱垂中的疗效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2013,(11):45.

R713.4

B

1671-8194(2017)14-0099-02

猜你喜欢
重建术障碍性盆底
补肾活血方联合枸橼酸氯米芬在排卵障碍性不孕症中的应用
盆底肌电刺激联合盆底肌训练治疗自然分娩后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观察
盆底肌生物电刺激在产妇盆底肌松弛护理中的应用
盆底康复治疗仪联合盆底肌肉锻炼治疗女性盆底功能障碍的效果分析
盆底仪在阴道分娩后尿潴留治疗中的应用
母牛繁殖障碍性疾病的发生原因、临床表现及防治
气囊止血带在幼儿上肢矫形手术中的规范化使用
夕阳红难以启齿的元凶——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
关节镜下保留胫骨残端重建前交叉韧带的疗效观察
保留外耳道后壁上鼓室软骨重建术治疗中耳胆脂瘤的临床分析